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pdf
华侨华人蓝皮书 . 12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程 希∗ 摘 要: 本文认为, 目前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从 中国大陆赴海外留学并有相关专业领域国际工作经验的华侨华人; 华侨华人 高层次人才规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 和平发展是中国进 入 21 世纪以来明确主张的发展道路,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对于中国和平发 展的独特作用对内主要表现为引领科学技术创新方面, 对外主要表现为促进 中国 “ 软实力” 建设方面。 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的特殊政策是中国科教 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国倡导构建 “ 和谐世界” 、 和 平发展理念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华侨华人 高层次人才 留学人员政策 2008 年 12 月 23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 《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 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 简称 “ 千人计划” 。 此举被普遍认为是中 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政策的最新发展。 与以往由国务院所属职能部委, 以及各省 市地区、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分别实施的引才引智政策和措施不同, “ 千人计 划”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实施。 其规格、 规模不仅彰显了中国新一轮吸引海 外人才的力度, 也似乎预示着 “ 党管人才” 的最新动态。 那么,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有着怎样的关联? 从侨务工作 的角度, 或者从涉侨法律法规的层面又该如何来解读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 呢? 本文拟通过回顾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形成, 以及中国对其相关政策的沿 ∗ 程希, 硕士,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留学生政策、 侨务与外交 关系。 348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革, 揭示其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和特殊地位, 评估其现实影响, 探讨其发展趋 势。 一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规模的形成及其分布 ( 一)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形成 所谓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 、 “ 华侨华人高科技人才” 之类的表述, 在侨 务系统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约定俗成, 但在针对海外人才的官方政策文件中却难 觅踪影①。 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中国针对吸引人才或称 “ 引智工作” 所推 出的政策, 对其实施对象的称谓基本都是 “ 留学人员” 、 “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 员) ” , 或 “ 回国 ( 来华) 定居工作专家” 、 “ 外国籍高 层次人才” , 等等。 有关 “ 千人计划” 政策意图的官方解答也称 “ 以留学人才 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 ②。 换言之, 目前中国人 才政策针对的主要是 “ ( 出国) 留学” 的人。 那么,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与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 是一回事吗? 政策指向的称谓问题又 说 明 了 什 么 呢? 实际上, 结合相关政策的历史沿革来看,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对象主 要是从中国大陆、 港澳台赴海外留学并有相关专业领域国际工作经验的华裔人员 ( 有中国血统的人) 。 例如, 1983 年 9 月 26 日颁布实施的 《 国务院关于引进国外 人才工作的暂行规定》 就指出, 引进 “ 重点是华侨和外籍华人” ; 1995 年 3 月 27 日, 人事部、 国家教委、 外交部联合印发的 《 关于回国 ( 来华) 定居专家工 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 其适用对象是 “ 旅居国外的华侨、 华人和台湾、 港澳同胞 ① 从政策的部门分管来看, 近年来有关涉外人才的政策主要由教育部、 人事部、 公安部三个部 门制定和执行, 其他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2003 年 2 月 27 日, 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人事部等 12 个部委联合制定的 《 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国办发 〔 2003 〕 11 号文 件) , 起初侨务部门并未参与其中。 2003 年 12 月 1 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侨办也成为该 联席会议组成成员单位, 中国侨联则为列席会议的单位。 ② 参见 《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 ( 来华) 创新创业——— 〈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 施海外高层次人才 引 进 计 划 的 意 见〉 答 记 者 问》 ,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网 站, http: / / www. mohrss. gov. cn。 349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中的科技专家” , 该通知要求 “ 对新中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 1966 年以来, 从中 国大陆去国 ( 境) 外留学 ( 包括公费、 自费) 、 现定居国外已取得居住证件或加 入外国国籍的科技专家, 对其中中国急需的优秀人才, 我们要积极争取和吸引他 们回国 ( 来华) 服务” ; 人事部于 2005 年初制定的 《 关于回国 ( 来华) 定居工 作专家有关政策》 更是明确规定, “ 回国 ( 来华) 定居工作的科技专家是指: 旅居国外的华侨、 华人中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并对某一门学科有专门 研究或擅长某项技术的人才” , 该政策还规定了 “ 其它适用人员” 为 “ 回大陆 ( 内地) 定居工作的台湾、 澳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 , 并再次指出要积极 争取和吸引 1966 年以后去国 ( 境) 外留学并已在外居留的专家回国 ( 来华) 服务。 又如, 教育部 《 关于妥善解决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意见》 也 称: “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在此一般是指在国外正规大学及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取得 博士学位的优秀尖子人才, 其中既包括学成后回国工作的人员, 也包括已取得国 外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后短期回国工作的人员。” 由此可见, “ 海外高层次人才” 主要是指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 而从法 律层面上来认识, 有关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政策的指向实际上就是华侨华 人高层次人才, 或者说, 目前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 规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 2010 年 3 月 12 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 际教育巡回展暨 2010 年中国留学论坛披露的数据,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至 2009 年底, 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 即国家公派、 单位公派、 自费留学) 的总数为 162. 07 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为 49. 74 万人。 以留学身份出国, 目前仍在 国外的留学人员有 112. 34 万人, 其中 82. 29 万人正在国外进行本科、 硕士、 博 士阶段的学习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学术访问等。 他们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在 披露上述数据的同时, 张秀琴还首次提及, 另 “ 有 30 万人学成后留在国外发 展” ①。 张秀琴所说 “ 有 30 万人学成后留在国外发展” , 也就是指以留学生身份出 ① 350 《 教育部 国 际 司 司 长: 2009 年 中 国 出 国 留 学 三 大 突 破》 , http: / / edu. sina. com. cn / l / 2010 - 03 - 12 / 1642186198. shtml。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国, 现已在国外就业、 定居的人有 30 万。 从教育部、 劳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 机构, 以及国内各高校、 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 这可能 意味着中国出现了为数不小的 “ 人才流失” , 因为这些人都在国外工作, 并已获 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 甚至已加入外国国籍, 即已经 “ 为 ( 他) 人所有” 。 但是, 对于侨务部门来说, 这一数据则是意味着在国外新增了 30 万仍可 “ 为我所用” 的高层次、 高素质、 高技能的工作对象。 实际上, 改革开放 30 余 年来, 在国外新增的这一类华侨 ( 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者) 华人 ( 加入外 国国籍者) 远不止这些。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生处掌握的数据, 至 2006 年底, 就还有因配偶、 子女探亲或移民等事由出境, 同样在国外接受高等 教育后, 留在当地的华侨华人 30 多万。 也就是说,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侨务部 门新增的这一类工作对象总数应在 60 万以上。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 2007 年 2 月 27 日题为 “ 凝聚侨心 挥侨力 汇聚侨智 发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的一次讲话中称, 当前海外 华侨华人人才约有 60 万,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但她所指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 人才其实包括四类来源: 第一类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留学生, 第二类是从中国香 港和台湾出去的留学生, 第三类是从中国大陆和港台出去的新移民的第二代, 第 四类是直接从中国大陆、 港台以及东南亚等地移民发达国家的专业人才。 还需要说明的是, 这个数字也可能是保守的。 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 欧美 同学会商会会长王辉耀就撰文指出, 教育部公布或掌握的统计数据并不全面。 他 认为, 至 2005 年底时, 中国大陆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就应当在 100 万至 120 万 ( 当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为 93. 30 万) , 回国留学人员则在 40 万至 50 万 ( 当 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为 23. 30 万) ①。 现任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副司长朱慧玲更是 在其 1999 年撰写的一篇文章② 中就称, 学成未归的中国大陆留学人员及其家属 估计在 40 万人左右。 国内著名华侨华人研究学者、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和国际 关系学院院长庄国土教授在 2008 年 6 月底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 “ 第三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主题演讲中也谈到, 至 ① ② 王辉耀: 《中国留学人员出国回国统计数据值得商榷》, http: / / wanghuiyao. bokee. com / viewdiary. 16484229. html。 朱慧玲: 《 中国大陆留学人员及其特点》 , 载庄国土主编 《 中国侨乡研究》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第 369 ~ 370 页。 351 华侨华人蓝皮书 2007 年, 以留学渠道移民国外的中国大陆人数当在 100 万以上, 加上从港台出 去的留学生, 其总数可达 200 万; 而且, 留学成为中国人移民国外的主渠道之 一, 为古今中外独一无二①。 2000 年以来中国留学生出国及回国总人数和分类统 计如表 1、 表 2 所示。 表1 2000 年以来中国留学生出国及回国总人数统计 单位: 万人,% 统计年份 出国总数 回国总数 未归总数 在外学习人数 回国比例 2000 34. 00 13. 00 — — 38. 2 2002 58. 3 15. 3 16. 00 27. 00 26. 2 19. 78 19 42. 7 2001 45. 8 2003 70. 02 2004 81. 48 2005 93. 34 2006 106. 7 2008 139. 15 2007 121. 17 2009 162. 07 表2 13. 5 — 17. 28 17. 08 23. 29 18. 77 27. 5 20. 9 31. 97 23. 48 39 100. 24 49. 74 112. 34 — 29. 5 35. 66 24. 7 24. 3 51. 28 25. 0 58. 3 25. 8 65. 72 26. 45 73. 54 28. 03 82. 29 30. 70 2000 年以来中国留学生出国及回国人数年度分类统计 单位: 人 年度 出国总数 国家公派 单位公派 自费留学 回国总数 国家公派 2000 38989 2808 3888 32293 9121 2456 2290 4375 2002 125000 3500 4500 117000 18000 — — — 2004 114663 6858 104281 2001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3973 117300 118500 134000 144000 17. 98 万 22. 93 万 3495 3002 3524 3979 5580 8853 12957 1. 20 万 4426 5144 8078 7542 6957 5243 0. 72 万 76052 12243 109200 20100 2638 4292 13200 35000 3008 4770 27200 106500 121000 129000 16. 16 万 21. 01 万 25116 42000 44000 — 10. 8 万 2528 单位公派 自费留学 2761 3716 4302 — 0. 92 万 3016 3965 5267 4211 — 0. 73 万 6699 18390 33000 36000 — 9. 18 万 资料来源: 教育部网站公布数据及国内各媒体援引报道数据。 ① 352 李其荣等主编 《 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人力资源建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第 150 页。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 二)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分布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分布在 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①, 留学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 了现有的全部学科门类, 但又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2009 年排在中国出国留学 人员目的国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 澳大利亚、 英国、 韩国、 日本、 加拿大、 新加坡、 新西兰、 法国、 俄罗斯, 赴这些国家留学的人数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 86. 3% ; 出国留学人员以攻读硕士和本科为主, 53% 的出国留学人员身份是本科 生或硕士生②。 由于国别留学研究和权威统计数据的阙如, 我们只能从一些国别 和地区有关中国留学人员零碎片断的数据来大致了解和推估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 的分布情况③。 1. 澳大利亚 生。 2009 年 2 月, 澳大利亚政府在联邦议会听证会上承认, 澳洲有 13 万中国学 据媒体报道, 截至 2009 年 11 月, 中国大陆在澳留学生注册总数已达 175336 人, 占全澳国际学生总数的 27. 8% ,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 其中 新州留学生总数达 70719 人, 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达 64434 人。 2. 美国 2008 年 11 月 17 日, 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 《 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在海外 的美国学生数量》 年度报告。 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当年赴美留学人员 约有 11. 84 万人; 其中, 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总数超过 8. 11 万人, 来自中国 台湾的留学生有 2. 9 万人, 来自中国香港的留学生接近 8300 人; 在全美来自 2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89. 6 万外国留学生中, 中国留学人员约占 13. 2% , 位列第一; ① 2009 年 3 月 25 日, 张秀琴在教育部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上称: “ 他们分布在 108 个国家或地区, 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留学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现有的全部学科门类。” 2009 年 12 月底, 根据中国高教学会出国留学教育管理分会召开的 “ 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 2009 年年会” 与 会专家粗略统计的数据显示, 1978 年底至 2009 年底, 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 160 万 人左右, 学成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达 40 多万人, 在外留学人员总人数还有 100 多万并分布在 ② ③ 113 个国家和地区。 《 教育部 国 际 司 司 长: 2009 年 中 国 出 国 留 学 三 大 突 破》 , http: / / edu. sina. com. cn / l / 2010 - 03 - 12 / 1642186198. shtml。 以下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参见赵峰等编著 《 新中国六十年 (1949 ~ 2009) 留学大事概览》 , 现代 出版社, 2010。 353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中国大陆留学生约占 9. 05% 。 2009 年 9 月 26 日, 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谢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留学 人员专场招待会上透露,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美留学人员累计达 40 万人, 目前在读的各类留学人员约 9 万人。 2009 年 11 月 16 日,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 《2009 年度美国门户开放报 告》 显示, 2008 ~ 2009 学年度内在美国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人数达 671616 人。 其中, 中国大陆留学生总数达 98510 人, 占所有留美国际学生总数的 14. 6% , 而 在 2007 ~ 2008 学年, 这两个数字分别是 8. 11 万人和 13% ; 其中, 读研究生的中 国学生多年来都保持在 5 万人左右。 在 2008 ~ 2009 年度赴美学习的中国留学生 中, 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人仍占绝对多数 (58. 5% ) 。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年度报告, 2009 ~ 2010 学年,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 数约为 12. 8 万, 占在美外国留学生总数的 18. 5% , 中国成为向美国 “ 输出” 留 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①。 2000 年以来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如表 3 所示。 表3 2000 年以来中国年度赴美留学生人数 单位: 人 年度 人数 2000 17397 2001 19244 2002 2003 约 1. 7 万 约 1. 3 万 2004 15635 2005 18950 2006 36802 2007 51546 2008 77909 2009 98510 根据 2009 年 11 月 20 日 《 法制 晚 报》 载 《 中 国 大 陆 赴 美 留 学 人 数 变 化 趋 势 图》 制 成。 其 中, 2000 ~ 2004 年度数据为美国驻华使、 领馆一共签发的学生、 学者签证数量; 2009 年度数据为 2008 ~ 2009 学年内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数量。 另据美国国土安全部 2010 年公布的 2009 年移民年鉴, 1980 ~ 1989 年, 中国 人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是 170897 人。 1990 ~ 1999 年, 获得美国绿卡的人数为 342058 人。 而从 2000 年 至 2009 年, 获 得 美 国 绿 卡 的 中 国 人 有 591714 人。 从 1980 年至 2009 年这 30 年间, 共有 1104669 名中国人获得了美国绿卡。 在这些获 得绿卡的人中, 从 2000 年到 2009 年, 共有 349450 名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②。 ① ② 354 参见 《 赴 美 留 学 的 中 国 浪 潮》 , http: / / www. bwchinese. com / article / focus _ china / 2010 - 11 / 4823. html。 《 近十 年 中 国 大 陆 移 民 美 国 人 数 》 , http: / / www. 360doc. com / content / 10 / 0728 / 20 / 221342 _ 42119343. shtml。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3. 英国 据英方统计, 2007 年中国大陆在英就读的留学生数量约为 7. 5 万人, 其中 攻读学位的约有 5 万人, 其他的是中小学生和各种语言班的学生等; 加上其他各 类留学人员, 包括曾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员, 在英各类中国留学人员约有 10 万人。 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8 年赴英中国学生人数超过 27000 人, 比 2007 年增长近三 成, 其中 44% 选择了金融和管理等相关专业。 据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统计, 改 革开放 30 年中国大陆到英国留学的各类人员已超过 20 多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近 10 万人, 当时仍留在英国的留学人员有 10 万多人, 其中在读留学生 7. 5 万人; 在英中国留学人员中有 100 多人在高校担任教授职务①。 2010 年 2 月 2 日, 英国边境管理署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北京联合召 开英国留学签证情况介绍会。 据该会透露的情况, 中国学生依然是英国最大的留 学生群体, 现有 85000 多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 他们大部分就读于高等教育本 科或硕士, 小部分为中小学生和短期英语课程、 培训课程的学生。 按照英国教育部的规定, 外国留学生从正规大学获得学位后, 可申请将学生 签证延长 2 年以便找工作。 如果找到了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还可再申请延长 3 年, 并可能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 有媒体报道, 留学生学成后约有 90% 留在英 国, 这使得英国每年人口激增超过 10 万人。 2009 年中国就有 6000 多名留学毕业 生留在英国。 这也成为目前英国非欧盟移民净增长急速上升的最主要因素②。 据 英国内政部的官方统计, 在英的华人已经超过 20 万人。 4. 日本 2007 年 10 月 9 日, 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称, 现在在日留学人员有 10 万人, 在日本完成学 业 回 国 工 作 的 有 3 万 多 人, 其 中 获 得 博 士 学 位 后 回 国 工 作 的 有 6000 余人, 占从世界各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留学生总数的 50% 以上, 居世界各 国回国博士人数的第一位。 他同时指出, 已回国的留日学人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承担着重任, 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 量; 而在日完成学业后继续留在日本工作的留日博士专家团、 全日本中国人博士 ① ② 2008 年 9 月 27 日, 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举办了 “ 纪念扩大派遣留学生 30 周年座谈会” 。 此为 座谈会上披露的数据。 该媒体还报道, 自 1997 年以来, 在英获准居留一年或更久的外国学生数增加了两倍, 每年达 11 万人次, 但是, 每年学成回国的人数仅一万人左右。 入境与离境的比例达到了 11 ∶ 1。 355 华侨华人蓝皮书 协会、 日本华人教授会、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 在日中国科技者同盟、 在日华人汽 车工程师协会等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2009 年 7 月 14 日, 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 年在 日本大学等毕业后在日本就职的中国留学生为 7651 人, 就职率占外国留学生就 职总数的 69. 3% , 排名第一。 2010 年 12 月 22 日, 日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志愿机构 ( JASSO) 公 布了在日外国留学生在籍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截至 2010 年 5 月在日外国 留学生总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突破 14 万人, 总人数达到 141774 人, 增幅比例为 6. 8% 。 其中大学院 ( 研究生院) 增长最快, 仍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 增幅比 例为 10. 4% 。 从留学生来源国来看, 中国大陆仍是日本的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地, 稳居第一位, 具体人数达到 86173 人, 增幅比例为 9. 0% 。 韩国虽位居第二位, 但具体人数仍远远落后于中国, 以下排序依次是中国台湾地区 (5297 人) 、 越南 (3597 人) 、 马来西亚 (2465 人) 。 前五位的国家在留学生人数上均表现了不同 程度的增长。 尽管高中毕业生留学日本人数呈下降趋势, 但本科生赴日读研人数 却持续增长。 中国学生增幅最为明显, 比例高达两位数。 2010 年 2 月 23 日, 日本法务省入管局发布 《 平成 20 年在日留学生在日本 企业的就业情况》 报告。 报告披露, 在 2008 年持有 “ 留学” 或 “ 就学” 在留资 格的外国人, 以在日本企业就职为由进行在留资格变更申请的人数达到 11789 人。 其中, 有 11040 人的在留资格变更获准①。 从国籍和地区上来看, 在留资格 变更人数最多的是中国人 ( 台港澳除外) , 有 7651 人。 在 7651 名中国人中, 持 有 “ 人文知识 / 国际业务” 在留资格的有 5852 人, 持有 “ 技术” 在留资格的有 1510 人, 持有 “ 教授” 在留资格的有 174 人, 持有 “ 投资 / 经营” 在留资格的有 47 人, 持有 “ 研究” 在留资格的有 51 人。 5. 韩国 近年来, 赴韩国的中国留学生不断增加, 截至 2009 年 10 月底已达到 6. 43 万人, 约占在韩外国留学生总数的 77% 。 6. 加拿大 2009 年 10 月 28 日, 加拿大联邦国贸暨亚太门户事务部长戴国卫在加拿大大 ① 356 其中, 大学学历者最多, 有 5300 人 (48. 0% ) , 其次是 “ 在大学取得研究生学位或是博士学 位” 的人, 有 3405 人 (30. 8% ) 。 两者加起来占总人数的近八成。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学及学院协会年会上发布 《 国际教育对加拿大经济影响》 报告。 该报告显示, 2008 年全加 各 地 的 国 际 学 生 共 有 178227 人; 前 三 名 来 源 地 分 别 为 中 国 大 陆 (42154 人, 占 23. 65% ) 、 韩 国 ( 27440 人 ) 和 美 国 ( 11317 人 ) ; 中 国 台 湾 (4127 人) 和中国香港 (4126 人) 则在来源地排行中分居第八、 九名。 报告指 出, 如果把中国 大 陆、 台、 港 三 地 留 学 生 合 并 计 算, 则 占 到 全 体 国 际 学 生 的 28. 28% , 为 50407 人。 7. 法国 2009 年 10 月 18 日, 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先生在留法学友俱乐部成立一周年酒 会上表示,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 已有超过 4 万名中国学生赴法留学; 仅 2009 年 9、 10 月份开学期间就有 1 万多名中国学生赴法国留学, 法国在欧盟内是 继英国之外的第二大接受中国留学生的东道国。 8. 德国 2008 年 12 月底, 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 DAAD) 公布的数字, 在1998 ~ 2008 年这 10 年中, 中国留德学生总数增加了 5 倍。 1998 年德国各大学的中国学 生人数只有 4773 人, 2006 年中国留德学生总数达到 26000 多人, 达到历史上中 国留德学生人数的顶峰。 其中 2001 ~ 2003 年的 3 年间, 前往德国留学的中国新生 人数每年都超过 6000 人, 2002 年以 6985 人成为中国留德新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2006 年之后, 在德中国学生总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2007 年总数为 25651 人, 2008 年为 23983 人。 原因为赴德新生人数下滑, 以及中国学生毕业人数增加。 不少中国留学生在学成毕业后回国或在德国当地就业, 这批学生都不再保留在大 学统计数据之内。 据统计, 仅在 2005 ~ 2007 年三年间, 已经有近万名中国留学 生从德国大学毕业。 2009 年 6 月 29 日,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数据表明, 2008 年在德国高 校求学的外国留学生逾 23. 3 万人。 其中, 中国学生占 10% , 是德国最大的留学 生群体。 在德国, 加入德国籍的中国公民每年为 1000 人左右, 占每年入德国籍移民 人数的 1% ; 尽管入籍人数不多, 但在德华人的总数已经超过 7 万人。 9. 东盟国家 2009 年 8 月 7 日, 据第二届 “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披露的数据, 中国 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达到 68510 人。 357 华侨华人蓝皮书 ( 三) 留学人员政策与侨务政策的关系 所谓 “ 华侨华人” 的概念, 实质上是对于原中国公民出国后是否还保有中 国国籍的规定。 从现行有关引智政策的定义来看, 海外人才、 ( 出国) 留学人员 的概念要比 “ 华侨华人人才” 的概念大, 涵盖面更广; 但就法律定义而言, 或 者说从法律身份来看, 所谓 “ 留学人员” 以及相应的 “ 海归” 又是包含在 “ 华 侨” 和 “ 归侨” 的概念里的。 虽然政策的定义并未与有关法律定义直接冲突, 然而有关政策对于实施对象称谓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显然是令人困惑的。 其实, 留学人员是跨国流动和移居国外人员的组成部分之一, 或者说留学是 跨国流动和移居国外的一种方式和一条途径。 从法律定义来说, 华侨是指定居在 国外的中国公民;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从外交角度来说, 只要是持中国护 照的中国公民, 在国外一律都会得到领事保护。 相应地, 就法律概念而言, 或者 说从法律身份来看, 所谓 “ 留学人员” 和 “ 海归” 是包含在 “ 华侨” 和 “ 归 侨” 的概念里的。 因而, 对留学人员的政策也就是原属于移民范畴的对高技能 跨国流动人员的政策。 毕竟, 如遇涉外冲突或纠纷, 法律身份才是解决问题的管 辖权依据。 从政策推出的目的来考虑, 以 “ 海外高层次人才” 而非 “ 华侨华人高层次 人才” 为实施对象, 只能理解为是中国政府 “ 求贤若渴” 所致和基于 “ 人才安 全” 的考虑, 也即尽可能地扩大 “ 求贤” 的范围和尽量避免国际人才争夺的敏 感和冲突, 并致力于吸引他们从 “ 为我所用” 到 “ 为我所有” 。 例如, “ 千人计 划” 的初衷是引进全职回国的高级人才, 但鉴于部分 “ 千人计划” 人选由于各 种原因暂时无法全职回国工作, 因而目前 “ 千人计划” 分为能够全职回国的长 期项目 A 类, 和连续三年每年能在国内工作 2 个月以上、 非全职回国的短期项 目 B 类。 至 2010 年 9 月, “ 千人计划” 已引进 4 批共 825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从 前 3 批引进的 662 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看, 有华人学者 ( 已加入外国国籍者) 448 人, 华侨学者 ( 仍保留中国国籍者) 194 人, 以及非华裔外国人 20 人①。 华 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一目了然。 ① 358 参见 《 “ 千人计划” 第一至三批 (2008 ~ 2010) 名单》 , http: / / www. sciencenet. cn / m / user_ content. aspx? id = 329082。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另外, 以 “ 海外高层次人才” 为政策指向的表述也反映出中国开放性、 与 国际接轨趋势继续增强 ( 即延揽人才并非仅以 “ 血统” 论, 非华裔外国人也同 样可 “ 为我所用” ) , 以及传统侨务工作理念得到合理继承和发扬, 二者并行不 悖的现状。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也是非移民国家, 在吸引人才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处 于劣势。 但中国有着传统的侨务工作优势, 而且中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决定了这 一优势至今在世界上仍是独特的, 是其他国家尚无法比拟的。 1992 年 8 月, 根 据国办 44 号文件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精神, 侨 务部门将在外定居的留学人员纳入工作范围, 并确定了以 “ 新移民” ( 现多称 “ 新华侨华人” ) 及其第二、 第三代为工作重点和进一步加强国外侨务工作的思 路。 然而, 由于政策的特别区分, 自 1992 年以来, 更受关注的显然是留学人员 工作和留学人员 政 策 而 非 侨 务 工 作 和 侨 务 政 策, 以 致 现 在 社 会 上 许 多 人 只 识 “ 海归” 而不知 “ 归侨” 为何。 其实, 从政策本身来讲, 虽然侨务政策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有了, 留学人员 政策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 但留学人员政策与侨务政策在本质上是一体的, 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1992 年, 国办 44 号文件的精神为提出 “ 支持留学, 鼓 励回国, 来去自由” 的十二字留学工作方针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开启了留学人 员工作 “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的新思路, 这一思路其实一直是侨务工作的传 统理念。 留学工作方针中 “ 鼓励 ( 留学生) 回国” 的表述与侨务工作在 1962 年 之前 “ 欢迎华侨回国定居” 的口号, 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中 “ 特事特办” 的 原则与侨务工作 “ 根据特点, 适当照顾” 的方针, 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对留 学生 “ 来去自由” 的承诺也始终是侨务工作中对回国求学的华侨学生所持的态 度。 只不过侨务政策在考虑 “ 利用 ( 高层次华侨华人) 优势” 的同时, 也强调 “ 照顾弱势 ( 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华侨和归侨侨眷) ” , 而留学人员政策更侧重的是 “ 利用 ( 在外留学人员和海归) 优势” 。 此外, 以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为政 策指向也隐含了侨务工作最突出的理念之一— — — “ 华人不同于一般的外国人” 。 跨国移民或者人口跨国流动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但中国的侨务工作在世 界上却是独特而显著的, 而中国针对留学人员的工作和政策则更增强了这种独特 性和显著性。 应该看到的是, 如同侨务政策是中国一定历史条件下的 “ 特殊产 物” 一样, 有关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也是中国和平 359 华侨华人蓝皮书 发展进程中的 “ 非常举措” ①。 笔者认为, 从历史经验来看, 侨务工作的优势往 往在国门初启乍开和国际处境不利时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如清末民初、 抗日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 都是侨务工作的繁荣兴盛期和 华侨华人对中国向心力增强或显现的时期。 例如, 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来看, 新中国的侨务工作按照 “ 一视同仁, 不得歧视; 根据特点, 适当照顾” 的方针, 经过 1949 ~ 1962 年和 1978 ~ 1992 年两个黄金时期的发展, 现在属于照顾性质的 “ 特殊优惠” 政策实际仅剩两项: 一是针对港、 澳、 台、 侨四种生源另行举办的 高等院校联合招生考试, 二是对归侨、 侨眷考生在中考和高考录取中的加分照 顾。 可以说, 侨务政策和有关留学人员的政策都是基于 ( 国家) “ 特殊需要” 给 予 ( 特定群体) “ 特殊待遇” 的原则而审时度势、 应运而生的, 在一定历史条件 下, 这一待遇的给予是为了国家利益的获得和惠及其他群体。 但是, 事物的特殊 性也往往决定了它的有限性、 暂时性和易变性。 因而, 无论是侨务政策还是留学 人员政策, 都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完成其历史使命。 二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独特作用 留学在本质上意味着落后, 对中国而言, 留学生的派遣曾经肩负着 “ 师夷 长技以制夷” 的历史重任, 与 “ 振兴中华” 的近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改革开 放以来, 留学生的大规模派出反映了中 国 力 图 通 过 向 西 方 学 习 获 得 “ 后 发 优 势” , 实现 “ 跨越式” 发展的战略意图。 当然, 正如中国领导人对于有关 “ 和平 发展” 的各种阐述, 一个通过与国际接轨、 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中国, 不仅符合西方利益, 也会给全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有利于建立更为公正、 合理的世界秩序。 ( 一)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人才战略 在当今国际社会, 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无疑是科技竞争, 而科技竞争的核心 ① 如有学者就认为, “ 千人计划” 是没有办法的一种办法。 短期引进一些人才是可以的, 但是从 长远观点来看, 还是要建立一种我们国家自主培养人才的体系。 如果没有这种自主培养人才 的体系, 中国不可能在世界上成为强国。 参见 《 陈杰: 没有自主培养人才体系, 中国科技没 有希望》 , http: / / news. sciencenet. cn / htmlnews / 2010 / 9 / 237155. shtm? id = 237155。 360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又是人才竞争。 “ 和平发展” 的理念和目标虽然是中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才明确 提出的, 却是由改革开放肇始的, 是通过改革开放奠定的基础。 对于中国而言,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关于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 实际上也意味着确立了通过 “ 知识精英” 带动经济增长和国力提升的 导向。 随着世纪之交的来临, 中国愈发重视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 用。 1995 年 5 月 6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 《 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中, 首次提出了实施 “ 科教兴国” 战略①。 2001 年 3 月 5 日 ~ 15 日, 九届全国 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 专章强调大 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 “ 人才战略” , 又把人才问题首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随后, 2001 年 6 月 19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 关于加强专 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 提出 “ 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 特 别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 勇于创新和创业的学术技术带头 人, 具有宏观战略思维、 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专家, 精通国际 经济贸易运作规则和法律、 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业人才” ②。 2001 年 8 月, 江泽民会见在北戴河休假的专家代表时提出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阐明了人 才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2001 年 12 月 11 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 WTO) , 并开始了五年的入世适应期。 中央提出, 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的各项应对工作, 关键在人才。 为此, 2002 年 5 月 7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 《2002 ~ 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 正式提出实施 “ 人才强国” 战略。 同年 12 月底, 中央提出了 “ 党管人才” 的原则③。 2003 年 5 月 23 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 研究人才工作, 强调要大力 实施 “ 人才强国” 战略。 2003 年 6 月 9 日, 中央批准成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 组。 协调小组有中组部、 人事部、 财政部、 教育部、 农业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 ① 同年 5 月, 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对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从此, “ 科教兴国” 上 ② 《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 中办发 〔2001 〕 14 号文件, 2001 年 6 月 19 ③ 2002 年 12 月底, 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在 “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上提出 “ 党管人才” 的原 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日。 则。 361 华侨华人蓝皮书 部、 国务院西部办、 国资委、 外国专家局等 13 个部委参加, 主要职责是按照中 央的要求, 进行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 政策研究、 宏观指导、 工作协调等。 2003 年 12 月 19 ~ 20 日, 党中央、 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这是新 中国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的人才工作会议。 会议对实施 “ 人才强国” 战 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 调, 实施 “ 人才强国” 战略、 坚持 “ 党管人才” 原则,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 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会后 (12 月 26 日) 印发的中央 《 关于进一步加 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 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决定指出, 中国 人才工作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 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总量不足, 人才的结构和 布局不尽合理, 高层次和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短缺; 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日 益严重; 人才工作的科学机制尚未建立, 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 随着全球范围 内人才争夺战日益加剧, 人才流失的风险也大幅度增加。 的确, 至 2005 年时, 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 3850 万人, 其中研发人 员总数达 109 万人, 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①。 2009 年, 全国科学技术经费 投入为 4616 亿元, 占 GDP 的 1. 47% ②。 “ 从发展潜力上看,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 几个有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国之一” ③; 而充分发挥和 利用好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型人力资源, 则是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大优势。 但中 国在拥有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的同时, 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 因而, 大幅度 提升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 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 “ 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 人才, 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 ……我们 出去这么多留学生, 也成长了一批人才, 充实了各行各业, 但确实很少有像李四 光、 钱学森、 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 ④ 还有学者认为, 在 21 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中, 低下的创新能力已成为 “ 中国 ① 徐冠 华: 《 关 于 自 主 创 新 的 几 个 重 大 问 题 》 , http: / / www. most. gov. cn / ztzl / jqzzcx / zzcxcxlt / ② 《2009 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http: / / www. sts. org. cn / zlhb / 2010 / hb4. 1. htm。 ③ ④ 362 zzcxbldjh / 200604 / t20060406_ 30292. htm。 陈至立: 《 中国将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转至自主创新》 , http: / / news. sina. com. cn / c / 2005 - 11 - 06 / 10457371109s. shtml。 温家宝总理在 2009 年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 35 中时所作的讲话, 2009 年 10 月 12 日 《 人民日 报》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柔软的下腹部” 。 甚至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产生的为数寥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 也鲜有能达到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级别的。 中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 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的 85% 、 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八成、 数控机床的七成、 医疗 装备的 95% 依赖进口。 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五成以上, 一些产业已经形成 比较严重的对外技术依赖①。 据 2007 年的统计数据, 在无线电传输、 移动通信、 半导体、 西药、 计算机五大高技术领域中的发明专利, 来自外国和外资企业的分 别占 93% 、 91% 、 85% 、 69% 、 69% 。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企业生产的手 机、 计算机、 数控 机 床 不 得 不 付 出 价 格 的 20% 、 30% 、 40% 用 于 支 付 专 利 费 用 ②。 对内而言, 低端技术为主导致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 术产业群所占比重极低。 因而, 创新能力的低下, 或者说是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低 下无疑制约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③。 对外而言, 由于中国经济主 要由低端技术产业构成, 经济优势难以转化为军事优势, 因此也难以转化为战略 优势和政治优势, 而这无疑将阻碍中国的和平崛起。 西方发达国家对此非常清 楚, 因而, 它们在许多方面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都不断扩大、 开放, 唯独在关键 技术上对中国的门越关越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6 年 1 月 9 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 上宣布了中国未来 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 提出中国要在 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 家。 2006 年 2 月 9 日, 《 国 家 中 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06 ~ 2020 年) 》 全文公布, 次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 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成为中国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的历史任务。 就在中国相继实施 “ 科教兴国” 和 “ 人才强国” 战略,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同时, 国际社会基于对中国未来走向的预期而发出的不同声音也此起彼伏, ① ② ③ 陈至立: 《 中国将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转至自主创新》 , http: / / news. sina. com. cn / c / 2005 - 11 - 06 / 10457371109s. shtml。 宋振峰: 《 中国柔软的下腹部》 , 《 瞭望新闻周刊》 2010 年第 36 期。 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中国未来 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后, 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 答记者问时谈到, 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 39% 提高到 60% 。 363 华侨华人蓝皮书 诸如 “ 中国威胁论” 、 “ 中国崩溃论” 、 “ 利益攸关方” 等, 均一度甚嚣尘上。 2003 年 11 月 3 日, 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 题为 “ 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 的讲演, 首次提出了 “ 中国和平崛 起” 这一论题①。 2003 年 12 月 10 日,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 “ 把目 光投向中国” 的演讲, 首次全面阐述了 “ 中国和平崛起” 的思想。 温家宝明确 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做 “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 2003 年 12 月 26 日, 在 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 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强调, 要坚持和平崛起 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04 年 3 月 7 日, 外交部部长李肇星 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 “ 中国和平崛起” 是对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最大贡献。 2004 年 3 月 14 日,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 重申了 “ 中国和平崛起” 的要义②。 但很快质疑 “ 中国和平崛起” 说的声音也不断出现, 如有人认为 “ 崛起” 字眼可能会让外界误解中国的动机。 中国高层领导人经过讨论研究后认为, “ 和 平崛起论” 将会限制中国整体的发展策略, 应以较温和的 “ 和平发展” 说法避 开国际上不必要的猜疑。 因此, 自 2004 年 4 月后, 高层领导人不再发表有 关 “ 和平崛起” 的论述。 2005 年 9 月中旬, 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元首会议上发表题为 “ 努力 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的讲话, 提出中国将更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 促进构建 “ 和谐世界” 。 “ 和谐世界” 概念的提出, 被认为是因应 “ 和平崛 起” 提法的一种调整, 是中国在针对国内问题提出 “ 和谐社会” 理念之后, 针 对新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国力的提升及国际角色的定位。 此后, “ 和平崛起” 说被 “ 和平发展” 说全面取代, 象征 “ 和平发展” 理念 的 “ 和谐世界观” 成为中国新的外交政策主轴。 2005 年 12 月 22 日, 国务院新 闻办公室发布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是中国第一次从对 内对外政策整体上提出的政策白皮书, 也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 系统 地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根据白皮书的有关阐述, “ 和平发展” 要求 “ 在做 ① ② 364 中共中央党校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对 “ 和平崛起” 进行研究。 《 温家宝阐述中国和平崛起五要义 chinese / zhuanti / hpdl / 1125363. htm。 重 申 中 国 永 远 不 会 称 霸》 , http: / / www. china. com. cn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国内工作时要考虑到国际因素, 积极熟悉和运用国际规则,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在做对外工作时也充分考虑中国的需要和国情,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对内 和对外工作的统筹。 这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新认识” ①。 2006 年 8 月 21 日至 23 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再次强调, 要 “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 ,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和平发展” 道路的明确, 对于以 “ 既帮助中国走向世界, 也帮助世界走进 中国” ② 为己任的海外人才和广大华侨华人而言, 可以说是展示其 “ 跨国主义” 特征和优势, 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又一历史新机遇。 历史上,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 使得 “ 中国的出口商品和中国商人依然支配着中国海地区的贸易, 从而为至今 影响巨大的海外华人社群奠定了基础” ③, 但并未成为以后殖民主义的先导; 不 仅如此, 东南亚的土生华侨华人还是民族融合的典型; 华侨华人在当代美国也享 有 “ 模范少数族裔” 之誉。 如今, “ 跨国主义” 趋势不断增强, 可作为输出国和 输入国 “ 共享资源” 并 “ 可持续发展” 的移民力量— — —华侨华人, 同样是构建 “ 和谐世界” 的活跃因子, 是实现 “ 和谐世界” 的理想象征; 有着跨国阅历或背 景, 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 又熟悉外国风土人情和国际规则的海外人 才, 特别是高层次海外人才更是国内国际 “ 统筹” 工作中最能发挥积极作用的 有生力量。 因而, 他们不仅在 “ 科教兴国” 和 “ 人才强国” 战略以及创新型国 家建设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而且还被赋予了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新的 历史使命。 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 国家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 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各项大政方针中, 始终有 “ 海外人才” 的身影隐约其中或 熠熠彰显。 ( 二) 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中国人才战略中的独特地位 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来看, 自 1992 年春邓小平南方讲 话确立了中国继续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的基调后, 中国针对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 ① 《 和 平 发 展: 中 国 的 必 由 之 路 》 , http: / / www. china. com. cn / chinese / zhuanti / hpdl / 1125526. ② 著名 “ 海归” 人士王辉耀博客标题。 ③ htm。 贡德·弗兰克著 《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中文版前言, 刘北成译, 中央编 译出版社, 2001, 第 20 页。 365 华侨华人蓝皮书 提出了 “ 支持留学, 鼓励回国, 来去自由” 的十二字方针。 在此方针下提出和 调整的一系列具体政策, 不仅大幅度增加和加大了通过出国留学培养人才的规模 和力度, 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都不断向高端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 这一 趋势尤为明显。 2000 年 10 月 9 ~ 11 日,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提出,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聘用 海外高层次人才; 继续实行 “ 支持留学, 鼓励回国, 来去自由” 的方针, 鼓励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2000 年 12 月 31 日, 中共中央印发 《 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 。 决定 将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明确为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对象①。 2001 年 3 月 5 ~ 15 日,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报告中表 示, 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 务; 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 我们决定要从海外的留学生中吸引和利用 人才, 引进这些人才的重点, 是那些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竞争越来越强烈的部 门。 2001 年 9 月 19 日, 朱镕基在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举行的 “ 中国经济论坛” 发表演讲时称, 中国今后改革开放的重点不是吸引资金, 而是吸引人才和技术。 他甚至大声疾呼: “ 海外学子, 请你们回来吧!” 2002 年 3 月 16 日, 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 示, 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 业。 2002 年 5 月 7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2002 ~ 2005 年 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第七节为 “ 海外和留学人才的吸引与使用” : “ ( 十 四)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国服务; ( 十五) 吸引和聘用海外高 级人才。” 其中除重申了已有的工作内容和有关政策原则之外, 特别强调要 “ 按 照充分信任、 放手使用的原则, 抓紧研究制定选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担任领导职 务的具体办法” 。 ① 366 其后, 中共中央统战部加强了对欧美同学会的指导, 成立了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 党组。 2004 年, 统战部印发了 《 关于做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意见》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2003 年 2 月 27 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等 12 个部委于 2 月 19 日联 合制定的 《 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①。 该制度规定了联席会 议的职责、 成员单位、 工作规则和工作要求。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 会, 也可根据需要临时召集会议。 这一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在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提高效率, 更好 地开展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 2003 年 9 月 30 日, 经中共中央、 国务院批准, 中组部、 中宣部、 统战部、 人事部、 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召开 “ 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 位表彰大会” 。 这是继 1991 年和 1997 年之后, 中国政府对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 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表彰活动, 也是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有关 留学工作的重要会议。 胡锦涛在会上所作讲话, 被认为是在 “支持留学, 鼓励回 国, 来去自由” 留学工作方针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 “ 拓宽留学渠道, 吸引人才回 国, 支持创新创业, 鼓励为国服务” 的留学工作要求②。 曾庆红所作的讲话则明 确提出, 要 “充分发挥广大留学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独特历史作用” ③。 2003 年 12 月 19 ~ 20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党和国家历史上第 一次专门的人才工作会议, 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特别提出要培 养高层次人才, 并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回国。 会后印发的 《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 才工作的决定》 第 14 条提出, “ 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 2006 年 2 月 9 日, 国 务 院 印 发 《 国 家 中 长 期 科 学 和 技 术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06 ~ 2020 年) 》 , 其中第十部分 “ 人才队伍建设” 中再次提出, 要加大吸引 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力度。 国务院随后发布的 《 实施 〈 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 2020 年) 〉 若干配套政策》 强调, 制定和实施吸 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回国 ( 来华) 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 结合国家 ① 2003 年 2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 国办发 〔2003〕 11 号) 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联 席会议由人事部、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外 经贸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外国专家局共 12 个部门组成成员单位。 2003 年 12 月 1 日, 经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侨办也成为该联席会议组成成员单位, 中国侨联则为列席会议 的单位。 ② ③ 2006 年 11 月 15 日, 人事部印发的 《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 十一五” 规划》 中就有此类表述。 曾庆红: 《 充分发挥广大留学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独特历史作用》 , 《 神州学人》 2003 年第 12 期。 367 华侨华人蓝皮书 自主创新战略、 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 采取团队引进、 核心人才带动引 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这些配套政策规定,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 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编制、 增人指标、 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 2006 年 3 月 17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 公布, 其中提出, 要 “ 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为国服务。 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 2006 年 5 月 24 日, 中组部、 人事部制定的 《 关于贯彻落实 “ 十一五” 规划 纲要,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 对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 新团队作出了进一步部署, 提出了 “ 十一五” 期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 人才 10 万人次左右的具体目标。 2006 年 11 月 15 日, 人事部印发的 《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 十一五” 规划》 提出, “ 国家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重点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特殊需 要, 实施高层次留学人才集聚计划, 重点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 具有自主创新 能力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 熟悉国际惯例、 具有国际运作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 才和具有特定专业技能、 为中国经济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急 需 紧 缺 的 专 门 人 才” , “ 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重大专项、 重大关键技术等实现跨 越式发展” ①。 规划要求在 “ 十一五” 期间, 要 “ 使留学回国人员新增人数达到 15 万 ~ 20 万人”, “全国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达到 150 家左右, 人事部与地方 人民政府共建留学人员创业园达到 40 ~ 50 家, 留学人员入园企业达到 10000 家”。 2007 年 4 月和 6 月, 著名 “ 海归” 人士万钢和陈竺先后任科技部部长和卫 生部部长,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中共中央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的具体落实, 是推进中国民主 政治建设的一个新的开始和信号, “ 是着眼于党外精英的专业才能, 是更具国际 视野的用人眼光” ②。 2008 年 12 月 23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 《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 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 简称 “ 千人计划” 。 该计划拟采取非常措 ① ② 368 《 中国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 重 点吸引科技领军人才》 ,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edu / 2007 - 01 / 05 / content_ 5568296. htm。 《 从万钢到陈竺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重要举措》 , http: / / www. fync. edu. cn / ch2new / page. php? para_ str = MywxOSw0LDE3NCwwLDAsMCwwLDAsMCww。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施, 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为国家重点创新项目、 重 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等, 引进 2000 名左右海外 高层次人才, 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 发展高新产业、 带动新兴 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与此同时, 中组部等多部门印发了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 《 关于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的 若干规定》 、 《 关于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等文件。 以往的人才计划, 都具有明显的部门色彩, 比如 “ 百人计划” 是中国科学 院的,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是教育部的,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是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的。 “ 千人计划” , 则是国家层面的。 其吸引人才的力度, 所给予 的政策优惠和待遇, 均超过以往。 在该计划的引领下, 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 作也纷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三) 海外人才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独特作用 1. 科学技术领域 纵观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掌握在广 大留学生手中, 毫无疑问, 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创建主要应归功于留学生群体的 努力。 清末大规模留学运动主要是以日本为师。 庚款留学所带动的留学欧美在 “ 科技救国” 及 “ 工业救国” 的口号下进行, 他们选择欧美社会为现代化的典 范。 稍后的留法及留欧和留俄选择了苏维埃现代化模式。 改革开放后, 新一轮的 大规模留学在 “ 科教兴国” 的旗帜下展开, 这些留学生又选择积极促进市场经 济体制和法制的完善。 因而, 有学者认为, 留学生们代代相传, 左右着中国的社 会转型①。 当然, 海外人才 的 独 特 作 用 还 是 首 先 表 现 在 科 学 技 术 领 域。 据 统 计, 在 1955 年中国科学院首届 172 名学部委员 ( 不含哲学社会科学部) 中, 有 158 位 是留学回 国 的 专 家 学 者, 占 92% 。 在 获 得 党 中 央、 国 务 院、 中 央 军 委 授 予 的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的 23 人中, 留学回国的专家学者就有 21 人。 改革开放以 后, 中国为跟踪国际科技发展、 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 先后推出了 “863 计划” ① 《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术界关注留学生》, http: / / 2003. chisa. edu. cn / newchisa / web / 0 / 2003 - 12 - 15 / news_ 14625. asp。 369 华侨华人蓝皮书 ( 即 “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 和 “973 计划” ① ( 即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 ) 。 这两个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课题组长, 绝大多数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留 学回国人员②。 从 2006 年 1 月 9 日全国科技大会发布的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情况看,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有 73. 7% 是海外回国人员, 国家技术 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也达到 30% 左右。 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为中国科研领 域的领军人物。 一代又一代的海外归国人才为使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成就同时又是中国借助海外人才加速自主创 新的鲜明例证。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还在引领中国科学技术国际化, 促进国际交流 合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以国际 科技合作论文为例, 大约与中国提出 “ 科教兴国” 同时, 也就是从 20 世纪 90 年 代中期开始, 中外合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开始持续快速增长。 据中科院国 家图书馆 “ 世界科学中的中国” 系列研究报告③ 显示, 中外国际合作论文 1996 年为 3017 篇, 2005 年为 15069 篇, 十年间增长了 5 倍, 呈快速发展态势。 特别 是 2001 ~ 2005 年以来, 中国每年约有 1 / 4 的论文为国际合作论文, 其中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法国、 韩国是与中国合作发表论文最多 的 8 个国家④。 在这 8 个国家中, 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和华人科学家作为其所在国的代表或 参与者与中国科 学 家 进 行 合 作 已 是 普 遍 现 象, 笔 者 称 之 为 中 外 科 研 合 作 中 的 ① “863 计划” 的目标是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 解决国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973 计划” , 则是旨在加强原始性创新, 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 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为国家未来发展提 供科学支撑。 ② ③ 参见 《 “ 海归” 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贡献》 , 《 神州学人》 2005 年第 10 期。 该系列研究报告采用的数据取自 WEB OF SCIENCE, 主要依据的是 SCI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论文数据集。 SCI 不但收入每篇论文的作者姓名、 单位、 篇名、 内容摘要、 关键词以及出版信 息等, 而且还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 建立了引文索引。 因而, 通过 SCI 不仅可以从文 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 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 涵 盖学科超过 100 个, 主要涉及农业、 生物及环境科学, 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 医学与生命科 学, 物理及化学, 行为科学等。 ④ 370 金碧辉等: 《 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中的 “ 华人现象” 》 , 《 科学观察》 2007 年第 6 期。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 华侨华人现象” 。 在中美合作论文中, 根据对基础科学领域的 100 种期刊 3603 篇中美合作论文进行的调查, 有 72. 3% 的论文中至少有一位作者是在美国工作 的中国学者或华人学者①。 在中日合作的论文中, 这一比例为 47. 5% , 在中澳、 中加合作的论文中, 这一比例都在 50% 以上②。 此外, 完全由中国国内学者和海 外华侨华人学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也在稳步增长。 美国和加拿大的这一比例最高, 分别占 15069 篇论文中的 39. 4% 和 38. 2% ③。 这一数据说明, 美国和加拿大的 华侨华人学者不仅在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中表现得非常活跃,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 独立合作能力。 而且, 在中美、 中英和中德的合作论文中, “ 华侨华人现象” 增速尤为明显。 工程技术领域是中外科学合作中 “ 华侨华人现象” 的活跃和优 势领域。 更令人关注的是, 除英国外, 以两栖 ( 即在中国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外科研 机构同时受聘任职的华侨华人科学家) 身份署名的论文均在 50% 以上④。 这从一 个层面说明,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各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吸引海 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中外科学合作中, 美国的 “ 华侨华人现象” 最为突出。 中美科学家合作 撰写的论文在 2005 年达到 5722 篇, 占当年中国国际合作论文总数的 38% 。 其 中, 中美在医学领域的合作论文最多, 达 20. 8% , 其次是工程技术、 物理学和 生物学, 分别为 18. 6% 、 16. 8% 和 14. 2% 。 物理学和生物学是基础科学领域中 中美合作比较活跃的两个强势学科⑤。 这些数据反映出现阶段中美科学合作中,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的合作是主流。 这与在美中国学者和华人科学家的数 量是分不开的; 而在美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又是由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始终 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一大目的国这一情形决定的。 据美国 2006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 中国在美国的研究生已经从 1987 年的 2 万 人增长到 2004 年的 5 万人; 1983 ~ 2003 年, 有 3. 5 万个中国留学生获得了美国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见金碧辉等 《中美科学合作: 文献计量学分析》, 《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年第 2 期。 http: / / ckrd. cnki. net / grid20 / GetInfoByDOI. aspx? DOI = CNKI: ISSN: 0253 - 2395. 0. 2007 - 02 - 034。 金碧辉等: 《 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中的 “ 华人现象” 》 , 第 67 页。 金碧辉等: 《 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中的 “ 华人现象” 》 , 第 69 页。 金碧辉等: 《 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中的 “ 华人现象” 》 , 第 68 页。 金碧辉等: 《 中美科学合作: 文献计量学分析》 。 371 华侨华人蓝皮书 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①。 另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 截止到 2003 年, 在美的华侨华人博士共有 6. 25 万人, 其中至少有 1. 9 万名 35 岁以上的博士学位 获得者在美国的科研与教学机构工作②。 有了这样一个群体, 华侨华人科学家在 中美科学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理, 与中国合作发表 论文最多的 8 个国家与前述中国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国也是几乎一致的。 在经济、 科技、 文化等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整个 世界科技活动互相影响的结果。 对于中国而言, 不断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不 仅是追赶和保持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引进新技术项目, 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 径, 而且还有助于中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 有助于推动中国 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并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海外人才由于自身的留学经历, 对 国内外的文化和市场都有相当的了解, 因而能够起到一种桥梁和渠道的作用。 尤 其在一些高新科技项目的洽谈上, 沟通的便利使双方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建立 起彼此的信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除了高科 技人才之外, 中国还需要熟悉国际规则、 与 “洋人” 打交道经验丰富的人才, 这 使得大批新兴的民营企业、 出口型的中小企业以及越来越多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企 业, 特别是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对拥有海外学历、 经历的国际化人才求贤若渴。 2. “ 软实力” 建设方面 无论是 “ 科教兴国” 、 “ 人才强国” 战略, 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小康 社会的目标, 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中国 “ 和平发展” 道路的明确, “ 软 实力” 的建设也越来越清晰地成为中国涉外事务主要的着 力 点。 所 谓 “ 软 实 力” , 是国际政治中区别于传统的政治、 军事和经济等 “ 硬实力” 的一种国家力 量, 指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 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 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看, “ 软实力” 具有低成本、 低代价、 低风险和高效能、 高收益、 高回报的特点, 往往能达到 “ 不战而屈人之兵” 、 “ 兵不顿而利可全” 的效果, 因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它视为一种新的国家权力而在外交领域加以广泛、 ① National Science Boar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6, http: / / www. nsf. gov / statistic / ② US NSF, Divison of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 Scientisits and Engineers Statistical Data System. 372 seind06 / append /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充分运用。 21 世纪的新生强国应该也必然是软实力大国。 对于中国而言, “ 软实 力” 的建设既是 “和平发展” 追求的目标, 也是 “和平发展” 所必需的内涵。 “ 硬实力” 是 “ 软实力” 的基础和保障, “ 软实力” 是 “ 硬实力” 的延伸和 升华。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方面, 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跨国投资经营活 动, 即实行所谓的 “ 走出去” 战略; 另一方面, 中国特别需要塑造友善、 和平 的国际形象, 来抵消外界对它迅速崛起的疑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言论。 也就 是说, 中国需要通过 “ 软实力” 的增长, 与 “ 硬实力” 的发展相辅相成, 共同 提升和维护中国的综合国力。 “ 软实力” 须以 “ 硬 实 力” 为 基 础, 但 是 “ 硬 实 力” 不 必 然 形 成 “ 软 实 力” 。 软硬实力的转换过程, 正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广大华侨华人可以充分发挥 其独特作用而 “ 大有作为” 的 “ 广阔空间” 。 就政府层面而言, 公共外交是推动 “ 软实力” 建设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而, 进入新世纪以来, 公共外交越来越成为 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 年底,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原 “ 公共外交 处” 升格为 “ 公共外交办公室” 。 2010 年 “ 两会” 期间,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表 示, 公共外交是今后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 公共外交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 国, 帮助国外公众理解真实中国的任务。 帮助世界充分全面地了解中国, 让中国 最大程度、 最接近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让国外公众信服地接纳中国。 实际 上, 作为一种外交形式, 公共外交在中国早已存在。 自成体系的侨务部门, 就是 颇具特色的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传统涉外机构, 而侨务部门的工作对象— — —华侨 华人则是中国公共外交, 或者说软实力建设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在中国外 交不利和 “ 硬实力” 不足的情况下, 侨务工作曾是中国开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支 持和补充, 甚至创造了 “ 软实力” 提升 “ 硬实力” 的奇迹, 如新中国成立初期 的侨汇和改革开放初期侨乡的招商引资①。 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华侨华人对于中国软硬实力转换的独特作用, 是由其自身 的素质和特点决定的。 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华侨华人既是国家 “ 硬实力” 的载体, 如投资经商等经济活动; 也是国家 “ 软实力” 的载体, 如传播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政治上, 他们是国家影响力的直接外延, 可发挥 “ 民间外交” 的作用, 增强 ① 参见拙作 《 侨务与外交关系研究———中国放弃 “ 双重国籍” 的回顾与反思》 第四章第二节及 附录 4 的有关论述,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373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中外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 “ 院外游说” 、 新闻媒体、 各种自发活动等, 以直观的 效应, 实施政治影响力①; 在经济上, 他们通过外贸经营、 金融投资和企业生产 等多种形式,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在文化上, 他们通过中文教学、 歌舞音乐、 影视娱乐、 餐饮服饰、 工艺美术等, 影响当地的社会文化。 这些影响 既是直接和直观的, 又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 既符合各国已有的法律法规、 “游戏” 规则, 又合乎诸如人权至上、 跨国主义、 公民社会等国际流行思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文化是 “ 软实力” 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国的文化越是 具有全球普及性, 它就越能够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行为准则和制度。 移民及 其后裔寻根问祖的天然意愿, 坚守和传承自身文化的固有心态, 一方面可能会导 致像美国这样的移民输入国国家特性面临挑战 ( 近年来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 表的美国思想界出现的对移民问题的主要质疑) , 另一方面其实是移民输出国 “ 软实力” 的突出表现; 对于侨务工作来说,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侨务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源泉和动力。 2010 年 6 月 17 日,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宣布, 中国海外侨胞的数量已 超过 4500 万, 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②。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已成不争事 实。 客观存在和既成事实地分布在世界各国的 4500 万华侨华人, 被形容为 “ 有 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 他们既能使中国在增强 “ 软实力” 方面拥有一种所谓 “ 不战而胜” 之势, 也会培育和支持反华的分离势力, 如 “ 台独” 、 “ 藏独” 、 “ 疆独” 、 法轮功等少数极端势力, 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 “ 软实力” 造成威胁和 损害。 从这一角度而言, 侨务工作仍任重道远; 而海外人才被赋予的独特地位和 历史使命既有政策层面的 “ 良苦用心” , 也有民众心理的 “ 拭目以待” 。 总之, 从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到 “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从 “ 科教 兴国” 战略到 “ 人才强国” 战略, 从 “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到科学人才观, 从 “ 招商引资” 、 技术引进到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 “ 和平发展” 到 “ 软实力” 建 设, 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通过知识精英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理 ① ② 374 近年来, “ 华侨华人与民间外交” 、 “ 海归与民间外交” 的话题不时受到热议。 参见 《 海归助 民间 外 交 更 具 活 力》 ,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comments / 2006 - 11 / 04 / content _ 5288477. htm。 《国侨办副主任: 中国海外侨胞超 4500 万 2010 - 06 / 17 / c_ 12228355. htm。 居世界第一》,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overseas /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念, 以及 “ 海外人才” 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 而且, 随着中国现代化 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 中国对海外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规模仍在不断提升和扩大。 诚如李源潮于 2008 年 12 月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工作会议上所说: “ 海外留学人才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 大力引进海外 高层次人才, 是建立建设创新型国家领军人才队伍的急迫任务, 是提升和优化中 国人才结构的特殊需要, 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战略举措。” 三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如果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话, 那么留学生的大规模派出 则曾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和重大举措之一, 而且, 中国留学生的派出 从一开始就是与有关其回国问题的考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1978 年 6 月 23 日, 邓小平在其著名的扩大派遣留学生的讲话中就认为, 大规模派遣留学生 “ 主要 搞自然科学” , 是中国发展 “ 加快速度的办法” ; 他还针对留学生的回国问题谈 到, “ 不要怕派出去, 回不来” 。 从此, 中国留学生的派出及其回国政策, 成为 反映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说派出政策主要体现了中国教育国 际交流开放的程度和规模, 那么回国政策则是从一个侧面不断显示出中国人事制 度和就业机制改革的力度和发展方向, 而所谓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 为国服务” 的政策, 则是与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力图推动构建 “和谐世界” 的理念一致的。 具体说来, 中国通过留学的途径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吸引其回国的力 度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和这一目标的 实现, 是中国留学生大规模增长的动因之一。 入世意味着中国与国际接轨, 融入 国际社会程度的加大、 加深, 意味着中国需要进一步熟悉各种国际事务的 “ 游 戏规则” , 并进而参与规则的制定, 意味着中国因这一契机而将处于大规模 “ 用 人之际” 。 因而, 以入世为契机, 在政策的引导下, 中国留学生的派出与回归都 在努力向 “ 高端人才效应” 发展。 从公派留学来看, 入世前后中国通过公派留学渠道培养各领域急需人才以及吸 引他们回国的力度都不断加大, 并且公派留学人员的培养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 特 别是为做好入世后的各项应对工作, 适时设立了针对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项目。 2001 年 3 月, 《 全国教育事业 “ 十五” 计划》 的编制工作完成, 其中提出要 375 华侨华人蓝皮书 扩大派出留学人员的规模。 2003 年 7 月 16 日, 教育部部长专题办公会审议并批准通过 “高级研究学者”、 “研究生选派项目” 和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三个出国留学项目的立项。 周济部长提出要实施 “三个一流” 的选派方针, 即 “ 选拔一流的学生, 派往国外 一流的院校、 专业, 师从世界上一流的导师”。 相应地, 2003 年对公派留学作出三 项重要调整: 一是为充分发挥国家留学基金效益, 确定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 能 源、 环境、 材料、 信息、 农业、 生物科学、 与 “ 入世” 接轨的人文社科 ( 金融 等) 领域; 二是对留学人员类别进行了调整, 设立 “ 高级研究学者” , 并将传统 的 “ 普通访问学者” 和 “ 高级访问学者” 合并为 “ 访问学者” ; 三是在财政部的 支持下, 对到 85 个国家留学的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标准进行了大幅度提高。 为了贯彻落实 2003 年底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教育 部启动了 “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 于 2004 年 6 月 10 日印发 《 高等学校 “ 高 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实施方案》 和有关实施办法, 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培 养、 吸引工作。 根据教育部 “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的部署, 国家留学基金 管理委员会设立了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及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 入选者出国研修项目和 “ 青年骨干教师 ( 培养计划) 出国研修项目” ①。 2004 年 5 月 7 ~ 10 日, 中英两国教育部在伦敦签署关于设立高层次人才联合 奖学金的联合声明。 其间,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陪同温家宝总理与中国留英尖子 人才座谈。 2005 年 9 月 30 日,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张秀琴与英国剑桥大学 校长 Alison Ri-chard 教授、 剑桥大学海外基金会会长 AnilSeal 博士在英国联合签 署谅解备忘录, 设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 剑桥奖学金, 资助中国学生到剑 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6 年 3 月 23 日, 中国教育部与法国教育部、 外交部在巴黎宣布, 中法双 方正式创立中法联合博士生学院。 ① 前两个计划每年选拔 300 人, 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 第三个计划选拔 5000 人, 其中 1000 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 1000 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学校按 1 ∶ 1 联合资助, 3000 人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国际旅费。 “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签约仪式于 2005 年 1 月 9 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至 2007 年 12 月 23 日, 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内 93 所高等院校签署了合作 开展 “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2008 ~ 2010) ” 的协议。 376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根据 “ 三个一流” 的工作指导原则, 为重点支持国家急需学科领域、 重点 培养高层次学术团队、 重点支持特殊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并兼顾到不同地区不 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 2006 年开始, 国家公派留学再一次调整了派出结构。 该年, 国家计划公派留学人员 7000 人, 其中将把攻读博士、 硕士学位或取得联 合培养学历的青年学生比例增加到 1 / 10, 选派重点是博士生, 并重点支持中英 卓越奖学金项目和中法博士生院项目。 研究生的选派规模因而由 2005 年的 400 人扩大到 1100 人。 留学院校大部分为哈佛、 耶鲁、 牛津、 剑桥、 澳大利亚国立 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 选派研究生时, 仍是优先资助七大领域。 2007 年 1 月 5 日, 为着眼于今后 20 年培养一批能够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骨干, 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 目, 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从 2007 年开始启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选派五 年计划, 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的选派规模。 为此, 教育部下发了新的 《 关于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选派工作的通知》 , 各高校从 2007 年起每年 公派至少 200 名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 包括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联合培养博士生 等。 此后, 2007 年 7 月 16 日, 教育部又和财政部联合印发 《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 研究生管理规定 ( 试行) 》 。 截至 2009 年 7 月, 该项目已录取 13570 人, 涉及内 地 60 余所高校①。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 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培养项目也陆 续展开。 2002 年 10 月 24 日至 25 日, 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召开年会, 主要议题 就是讨论中国加入 WTO 后人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留学工作在新形势下的 定位和应对策略, 旨在为开拓未来留学工作的新局面提供政策性建议。 此前, 1999 年 12 月 3 日, 为有计划地培养较高层次的爱国爱教基督教育神 学人才, 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印发 《 关于转发 〈 中国基督教选派及培训神学毕 业生出国留学试行办法〉 的通知》 ②。 ① ② 2009 年 12 月 3 日 《 北京日报》 。 2009 年 10 月 23 日,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朝觐团团长杨志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 示, 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遣宗教学习留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机制, 并纳入了国家对外文化交 流协议中; 中国伊协每年从全国 10 所伊斯兰教经学院选派 40 名左右应届毕业生前往阿拉伯国 家院校学习。 377 华侨华人蓝皮书 2002 年 2 月 23 日, 江泽民在会见全军军事留学工作会议代表时表示, 培养 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紧迫需要, 是全面提 高我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2003 年以后, 全军派遣 1700 多名干部出国留学、 600 名师旅级军官到国外考察培训; 军事留学派遣格局, 也从最初向俄罗斯派遣逐步 拓展到英、 法、 德、 澳等 30 多个国家, 形成了以俄罗斯为主, 兼顾西方军事发 达国家、 周边国家和对我军建设特定领域有重要借鉴作用国家的派遣留学生格 局 ①。 2004 年, 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证监 会、 中国保监会、 中国银监会等金融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 设立了金融人才急需 培养项目, 共同培养中国入世后金融行业急需的各类人才。 2005 年 1 月 20 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加拿大 农业和农业食品部关于在农业和农业食品领域开展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的谅解备 忘录》 。 2005 年 4 月 5 ~ 12 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选派 100 名中国软件专业学生赴 印度 INFOSYS 公司实习的协议。 2006 年 7 月, 为力争在 5 至 10 年内使中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 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信 息产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十 部门 《 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意见要求 “ 利用海外优势教育 资源, 以动漫产业需求为导向” , 通过 “ 出国留学经费” 等渠道来培养动漫教师 队伍和优秀人才, 并聘请海外动漫创意、 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来华讲学和工 作。 2007 年 8 月 6 日, 教育部、 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人事部、 科技部和国资委 联合印发 《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 意见要求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的力 度, 探索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家紧缺人才的有效途径。 2009 年 10 月 22 ① 国防部外事办公 室: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的 中 国 对 外 军 事 交 流 与 合 作 》 , 2009 年 1 月 20 日, http: / / military. people. com. cn / GB / 42962 / 8697689. html。 1995 年夏季, 中央军 委 作 出 向 俄 罗 斯等国派遣军事留学生的决策。 该文披露, 从改革开放至 2008 年底, 全军先后派遣军事留学 生 2000 多名赴 30 多个国家的 120 多个外国军事院校学习。 378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日, 教育部印发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费资助办法 ( 试行) 》 , 其中首次规定, 对少数赴国外一流高校攻读国家急需且难以获得外方学费资助的 一流专业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供学费资助; 按 5% 的水平每年资助 250 人左右。 为支持中央编译局急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09 年 12 月 11 日, 国家留学 基金委刘京辉秘书长与中央编译局王学东副局长签署合作开展 “ 中共中央编译 局专门人才培养项目” 协议。 2009 年 12 月 21 日, 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签 署合作开展 “ 大型客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协议。 大型客机项目是 《 国家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 2020 年) 》 确定的 16 个重大专项之一。 2010 年 3 月 3 日, 为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工作、 提升国家软实力, 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工作会议在 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 该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外语及相关领域公派留学 项目, 每年选派 1100 人, 涉及目前国内开设的所有 49 种外语语种。 同时, 根据 中央领导关于加强传播能力建设的指示, 该项目还将重点支持新华社、 国家广电 总局等部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2010 年 3 月 12 日, 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留学项目实施工作会议在中央音乐 学院召开。 会议公布了项目试行方案和 2010 年选派计划, 并就项目试行工作进 行研讨。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艺术领域公派留学项目, 2010 年计划选派 200 人。 该项目的目的主要是为加快培养造就学贯中西的文化艺术大师, 提高中 国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是着眼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举措之一。 此外, 入世也是促进自费留学大规模增长的契机。 为履行入世后在教育领域 实现 “ 自然人流动” , 推进国际间教育贸易往来, 鼓励公民自主选择教育, 2003 年 2 月, 根据国务院于 2002 年 11 月 1 日颁布的 《 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的决定》 , 教育部就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发出通知。 通 知要求, 不再对自费留学人员进行 “ 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 工作, 不再收取 “ 高等教育培养费” 。 据此,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无须再向各地出入境管理机关提 交 “ 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证明信” ; 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具 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尚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各类人员, 也不用再交 “ 高等教育培 养费” 。 至此, 中国自费留学政策中的最后一条限制性规定宣告解除, 标志着自 费留学的渠道彻底放开。 此后, 自费留学的规模连年攀升, 至 2009 年每年出国 379 华侨华人蓝皮书 留学人数已超过 20 万 ( 参见表 2) 。 为了充分利用自费留学这一出国留学的主体资源, 同样也是着眼于入世后对 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 2003 年 11 月 24 日设立了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以 “ 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后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鼓励和帮助优秀自费留学人员顺利完成学 业, 增强他们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意识” 。 2005 年 8 月 25 日, 国 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印发 《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实施细则 ( 试行) 》 。 至 2009 年, 该项目共资助 1900 余人, 资助范围涉及在 32 个国家自费留学的中 国博士生。 相应地, 入世前后, 中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重点也是吸引华侨华人高层次 人才和紧缺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 当然, 这一工作和相关政策的缘起可追溯 至 1992 年。 1992 年, 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 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 知》 为标志, 是中国 吸 引 留 学 人 员 回 国 工 作 出 现 重 大 转 机 的 一 年, 也 是 中 国 “ 复关” ( “ 入世” ) 初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①, 而对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人 员中华侨华人专业人才身份的承认实际也始于这一年②。 此后, 中国打开了因 “六四” 风波与海外留学人员在回国问题上的僵持局面, 以 “ 支持留学, 鼓励回 国, 来去自由” 的留学方针及相关政策解决了留学人员对于回国工作的后顾之 忧, 并且出台了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资助留学人员短期为国服务的措施, 开 始了吸引海外人才 “ 回国工作” 和 “ 为国服务” 并举的工作思路。 第一, 总体意见和政策精神。 1994 年 11 月 21 日, 为便于已加入外国籍或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的海外高层 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 财政部印发的 《 关于来华 定居工作专家工作安排及待遇等问题的规定》 。 1995 年 3 月 27 日, 人事部、 国家教委和外交部印发了 《 关于回国 ( 来华) ① 1992 年 10 月 10 日, 中美达成 《 市场准入备忘录》 , 美国承诺 “ 坚定地支持中国取得关贸总协 ② 1992 年 8 月 12 日, 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 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 对留学人 定缔约方地位” 。 员申请办理护照延期、 换发新护照, 以及退出中国国籍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指出 “ 公 派在外学习人员有义务在学成之后回国服务” 的同时, 表示对 “ 所有在外学习的人员, 不论 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如何, 都欢迎他们回来, 包括短期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 以及探亲、 休假” 。 380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定居专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 2000 年 6 月 8 日, 人事部印发 《 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 意见》 ( 人发 〔2000〕 63 号) , 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在任职条件、 工资津贴水 平、 科研经费资助以及住房、 保险、 探亲、 家属就业、 子女入学等方面, 作出了 原则规定。 2001 年 5 月 14 日, 人事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公安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 《 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 , 强调 “ 在鼓励海外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同时, 吸引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 意见指出, 海外留 学人员可以兼职、 合作研究、 委托研究、 创办企业、 人才培养、 从事中介服务等 多种适当方式, 为祖国服务; 国家为海外留学人员开展为国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 和生活条件, 筹集经费、 给付合理报酬; 在保障留学人员知识权益、 提供入出境 便利、 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进行宣传表彰等方面, 提供政策支持。 2002 年 1 月 4 日, 教育部国际司印发 《 关于办理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身份 证明的通知》 。 2005 年 3 月 22 日, 人事部、 教育部、 科技部和财政部印发了该四部委会 同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制定的 《 关于在留学 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 ( 国人部发 〔2005 〕 25 号) 。 该指导意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 《 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 的意见》 , 提高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提出的, 并规定了海外 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一般范围, 以及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五个原则和八项 条件。 2007 年 2 月 15 日, 人事部、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外交部、 国家发展 改革委、 公安部、 商务部、 人民银行、 国资委、 国务院侨办、 中科院、 国家外国 专家局、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16 个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 会议成员单位的部委以及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联合印发 《 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 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 。 2007 年 3 月 2 日, 教育部印发 《 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 作的若干意见》 。 第二, 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 2000 年 7 月 31 日, 公安部印发 《 关于为高科技人才、 投资者等外籍人员提 381 华侨华人蓝皮书 供入境、 居留便利的通知》 ; 同期, 外交部也印发了 《 关于为来华外籍专业人才 提供入出境方便的暂行办法》 和 《 关于进一步简化外籍专业人才来华手续的规 定》 , 根据这一规定, 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中的外籍高科技人才、 高层次管理人 才可申办五年长期居留和多次往返签证。 此前, 继 1992 年 8 月 29 日公安部印发 《关于执行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应注意事项的通 知》 后, 1997 年 12 月 9 日, 公安部六局印发了 《 关于办理 ( 留学人员) 退籍手 续的有关问题的复函》 。 该复函规定, 持因公护照的留学人员, 定居在国外并取 得或加入外国国籍的, 须履行退籍手续, 但无须提交其与原单位无经济等未了事 宜的证明。 教育部也从 1998 年 7 月 31 日① 以后, 多次调整了有关在美留学人员 申办豁免的政策, 总体趋势是放宽在美留学人员 “ 豁免” 申请② 的条件, 简化豁 免审批工作的程序。 申请豁免的在美留学人员总体层次较高, 有较高学历及一技 之长。 他们在豁免获得批准后, 会留在美国学习、 从事研究或就业任职, 也即成 为华侨华人专业人才。 2002 年 4 月 29 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 外交部、 教育部、 科技部、 人事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外经贸部、 国务院侨办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同年 3 月 26 日联合制定的 《 关于为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规 定》 。 2004 年 8 月 15 日, 公安部、 外交部发布第 74 号令, 印发并实施 《 外国人在 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 实施中国 “ 绿卡” 制度, 以吸纳外籍人才。 2006 年 2 月 5 日,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印发了 《 关于办理高层次海外 留学人才身份证明的通知》 , 为已加入外籍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 国服务提供入境、 居留便利。 这是为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全方 位服务的举措之一。 第三, 设立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门计划或项目。 从 1994 年起, 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 “ 百人计划” , 累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 ① ② 1998 年 7 月 31 日, 教育部印发 《 关于在美留学人员申办豁免有关问题的通知》 。 即免除回国服务两年的义务。 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 美国国务院于 1984 年 6 月公布了用 于中国交换学生学者的 “ 所需技能一览表” , 并于 1984 年 7 月 12 日生效。 此后, 所学专业被 列入该表内以及受中美双方政府资助的持 J - 1 签证的中国留学人员都需接受回中国服务两年 的约束。 382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在海外有多年科研成果积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1239 人, 其中 25 人当选为中科院 院士, 85 人成长为研究所领导, 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核心人才队伍的 “ 代际转 移” 。 两院院士有留学经历者占 81% , 长江学者 95% , 国家 863 计划首席科学家 约占 80% ①。 “ 海归” 已成为加快自主创新、 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差别的一支重 要力量。 2009 年 1 月 12 日,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在中科院年度工作会议上 表示, 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将把中科院各类人才计划整合为 “ 高层次人才培 养引进计划” 、 “ 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 “ 支撑与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 “ 海外 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 四大计划。 具体目标是在未来 5 年内, 引进 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 600 名, 引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 600 名, 培养造就 优秀支撑和管理人才 600 名, 培养支持青年创新人才 6000 名, 吸引和资助海外 优秀学者和外国科学家 1500 名来院工作。 1995 年 12 月, “ 百千万人才工程” 由人事部、 科技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原国家计委、 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7 个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组 织实施。 为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 2002 年 5 月 23 日, 人事部、 科 技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 7 个部门联合印发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②。 选拔对 象包括回国工作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 2010 年 1 月 19 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网站刊登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科技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协联合公布的 2009 年 “ 新世纪百千 万人 才 工 程 ” 国 家 级 人 选 806 人 的 名 单。 其 中, 留 学 回 国 人 员 170 人, 占 21. 1% 。 截至该批次, 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遴选出 7 批 国家级人选共 4113 名, 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1998 年 8 月 4 日, 教育部发布 《 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 和 《 “ 长江学者成就奖” 实施办法》 , 与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 ① 参见 《 改革开放 30 年人才工作发展记事: 铸就人才强国基石》 ,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② “ 百千万人才工程” 由此更名为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politics / 2008 - 11 / 13 / content_ 10349822. htm。 383 华侨华人蓝皮书 ( 集团) 有限公司共同筹资设立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至 2008 年底, “ 长江学 者奖励计划” 实施 10 年来, 共有 115 所高校聘任了 1308 名长江学者, 其中特聘 教授 905 名、 讲座教授 403 名, 有 17 名华人学者荣获 “ 长江学者成就奖” ; 中国 籍学者 941 人, 外国籍 367 人; 特聘教授中, 90% 以上具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 工作经历; 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招聘。 在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的影响和带动下, 广东、 福建、 四川、 湖南、 湖 北、 河北等省分别在省内高校的 “ 珠江学者计划” 、 “ 闽江学者计划” 、 “ 天府学 者计划” 、 “ 芙蓉学者计划” 、 “ 楚天学者计划” 、 “ 燕赵学者计划” 等一批地方性 人才计划相继实施; 许多高校也实施了一批相应的人才计划, 北京、 上海、 天 津、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浙江等相继建立了省内特聘教授制度, 许多高校则建 立了校内特聘教授制度, 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引进办法, 如清 华大学的 “ 百名人才引进计划” 、 上海交大的 “ 辉煌工程” 、 复旦大学的 “ 世纪 之星计划” 等。 第四, 为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提供经费资助。 1991 年开始设立 “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 , 为海外华人、 华裔学者短 期回国开展合作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2003 年, 该项目每月资助人数增至 193 人, 资助额为 12 万美元、 54 万人民币。 此外, 从 1991 年起, 中国科学院还设立了 “ 留学经费择优支持回国工作基金” , 该基金对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提供启动费 资助每人 2 万 ~ 8 万元人民币, 对短期回国海外学者每月提供 8000 元人民币的 生活费补贴。 1992 年 8 月 8 日,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发 《 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 讲学专项基金施行办法》 和 《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管理办法》 , 在国内第 一个出台了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的专项基金。 1994 年 2 月 17 日,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印发了 《 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管理办 法》 。 1995 年 2 月 25 日, 旨在资助国内和将要回国定居的青年学者进行创新性 研究的第一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奖揭晓。 1998 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另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B 类, 专门资助海外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 在国内建立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 经常性地回国工作 “ 为国服务” 。 此后, 该 基金委员会又先后于 2002 年 11 月 21 日和 2005 年 8 月 18 日公布了 《 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 和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外籍) 实施管理暂 384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行办法》 。 2010 年 1 月 1 日, 这两个实施管理办法及 2001 年公布的 《 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 为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所 取代。 1990 年 12 月 26 日, 国 家 教 委 正 式 设 立 “ 留 学 回 国 人 员 科 研 资 助 费 ” , 1997 年更名为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 2002 年 5 月 15 日, 教 育部国际司批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重新修订 《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管 理规定》 。 至 2008 年底, 该基金共分 34 个批次资助了 17975 名留学回国人员, 资助总金额约 5. 3 亿元人民币。 此外, 1996 年 4 月 25 日, 国家教委外事司还 设立了旨在鼓励并适当资助在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或服务的 “ 春晖 计划项目” , 并 印 发 《 资 助 海 外 留 学 人 员 短 期 回 国 工 作 专 项 经 费 实 施 办 法》 。 2000 年 11 月 13 日, 教育部又印发 《 关于设立 “ 春晖计划” 海外留学人才学术 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的通知》 以及 《 “ 春晖计划” 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 作项目实施办法》 。 从 2006 年 7 月 17 日开始, 教育部还联合科技部共同举办每 年一届的 “ 春晖杯”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项 目。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截 至 2009 年, “ 春晖计划” 项目资助了 300 多个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的团队, 大 约有 1. 5 万人次在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 并先后设立近千个 “ 春晖计划” 合作项目。 2001 年 4 月 6 日, 人事部出台 《 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申请 与管理办法》 ( 人发 〔2001〕 33 号) , 规范和取代了 20 世纪 90 年代颁布的若干 个同类政策文件①。 2003 年 1 月 18 日, 人事部印发 《 关于开展高层次留学人才 回国资助试点工作的意 见》 。 2003 年 11 月, 人 事 部 在 财 政 部 支 持 下, 设 立 了 “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专项经费” 项目。 第五, 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2000 年 6 月 21 日, 科技部、 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 《 关于组织开展国家 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 2000 年 10 月 26 日, 这三个部门又 联合印发了 《 关于确定北京、 上海等 (11 家) 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国家留学人员 ① 人事部原 《 关于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经费管理办法》 ( 人调发 〔1990〕 6 号) 、 《 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经费有偿使用暂行办法》 ( 人调发 〔 1992 〕 12 号) 、 《 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到非教育系统工作暂行办法》 ( 人调发 〔1994〕 10 号) 、 《 关于 重点资助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技活动的通知》 ( 人调发 〔1995〕 114 号) 同时废止。 385 华侨华人蓝皮书 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的通知》 。 2001 年 1 月 15 日, 人事部印发 《 留学人员创业 园管理办法》 , 在创业园创办的原则、 条件、 入园留学人员认定、 管理和运作等 方面提出意见。 2001 年 6 月 8 日, 科技部、 人事部、 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 合印发 《 关于确定天津、 沈阳等 (10 家) 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 园示范建设试点的通知》 。 2002 年 8 月 26 日, 人事部印发 《 人事部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留学人员创业 园的意见》 。 2003 年, 人事部修改、 颁布了 《 人事部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建留学人员创业 园的意见》 。 2009 年 9 月 21 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 《 关于实施中国留学人员回 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的意见》 。 该意见计划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创新能力 强、 发展潜力大、 市场前景好的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 在创办初始启动阶段予 以重点支持, 一次性给予创业支持资金 20 万 ~ 50 万元, 以加快其科技成果转 化, 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该意见希望通过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创业, 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 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逐步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留学人员高新技 术企业, 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 技术前景好、 海外联系广、 熟悉国际运作规则的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对创业园内留学人员及留学人员企业的优惠政策, 主要由地方省市人民政府 及高新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创业园自身拟定, 因园而异, 主要包括: 税收减免或返还, 地租房租减免, 资金注入, 购房优惠, 配偶安置, 子女入学照 顾, 提供工商、 财务、 法律、 信息服务等。 第六, 解决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的后顾之忧。 2000 年 1 月 3 日, 教育部印发 《 关于妥善解决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 问题的意见》 , 提出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在国内入学问题予以适当照顾。 此 外, 公安部 《 关于办理出国留学人员户口登记问题的通知》 ( 公通字 〔1994〕 17 号) 、 国家计生委 《 关于印发 〈 出国留学人员生育问题规定〉 的通知》 (2002 年 8 月 23 日) 等, 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时一些具体事宜的办理 解决了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各种鼓励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举 措, 特别是针 对 高 层 次 留 学 人 员 的 回 国 政 策 和 措 施, 进 一 步 表 明 了 中 国 通 过 386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 精英群体” 带动经济增长和国力提升的总体导向, 也凸显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在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四 结语 留学生的大规模派出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使然, 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的举措和影响所致, 是国际教育交流通行的方式方法, 也是加强中外 沟通了解、 扩大贸易往来, 甚至对于影响中国当下和未来走向乐见其成的渠道和 途径。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规模的形成, 并非中国政府的本意。 为吸引华侨华人高 层次人才而实行的政策, 是中国政府基于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对中国软硬实力的 建设和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作用的 “ 有所作为” , 是中国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而采取的特殊但温和的办法, 反映了中国政府开放而成熟的心态, 与其坚持和平 发展、 构建 “ 和谐世界” 的努力并行不悖; 当然, 也未尝不是移民资源共享的 一种实践或模式。 毋庸讳言, 中国派出留学生和吸引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并非没有质 疑和负面影响。 针对留学人才大规模跨国流动而对流出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有人提出了 “ 留学人才安全问题” ①。 给予海外留学人才 的特殊优惠政策, 使得一些留学人员屡屡爆出文凭造假、 履历造假、 学术造假 的丑闻, 同时也引发了是否导致 “ 超国民待遇” 和加剧社会不公的担忧②。 另 外,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自身的生存发展, 也并非因特殊优惠政策而全然受益, 因 “ 体制内” 的 “ 排异反应” ③ 或其他因素, 一些海外人才轻则不同程度地出 现 “ 水土不服” 、 “ 文化再适应” 等问题, 重则遭遇解聘风波, 甚至酿成自杀事 件而闹得沸沸扬扬; 在海外, 一些海外人才对于所在国的 “ 忠诚度” 也会因中 ① ② 苗丹国、 赵莉: 《 人才国际化与中国留学人才安全》 , 2006 年 8 月 30 日 《 中国教育报》 。 在 《 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 出台的第二天, 新华网便出现 了 《 “ 讨好” 海归也要有原则》 、 《 吸引 “ 海龟” 归巢公平比特权更重要》 、 《 吸引海归的优惠 政策应慎重》 等批评文章。 ③ 程希: 《 体制外的增长与体制内的导向: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留学生回国政策评估》 , 王辉耀主 编 《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 200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87 华侨华人蓝皮书 国政府的吸引政策而受到另眼相看, 从而加 重 他 们 事 业 发 展 中 的 “ 玻 璃 天 花 板” 之惑①。 近年来, 在中外高科技和商业领域的 “ 间谍案” 中, 留学生和华 侨华人专业人才也往往首当其冲, 如美国李文和案、 法国李李案、 澳大利亚胡 士泰案, 等等。 此外,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也存在着三种动向: 一是华侨华人对中 国的贡献, 二是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与合作, 三是华侨华人与中国的矛盾和冲 突。 同理,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的关系也同样如此。 后两种动向是侨务工 作今后需要特别关注和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的。 参考文献 文件汇编、 文集、 专著 程希: 《 侨务与外交关系研究———中国放弃 “ 双重国籍” 的回顾与反思》 , 中国华侨出 版社, 2005。 贡德·弗兰克著 《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 刘北成译, 中央编译出 版社, 200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编 《 侨务法规文件汇编 (1999 ~ 2006) 》 , 2006。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编 《 侨务法规文件汇编 (1955 ~ 1999) 》 , 1999。 李其荣等主编 《 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人力资源建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王辉耀主编 《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 200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赵峰等编著 《 新中国六十年 (1949 ~ 2009) 留学大事概览》 , 现代出版社, 2010。 庄国土主编 《 中国侨乡研究》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报纸、 期刊、 网站 2006 年 8 月 30 日 《 中国教育报》 。 2009 年 10 月 12 日 《 人民日报》 。 2009 年 11 月 20 日 《 法制晚报》 。 2009 年 12 月 3 日 《 北京日报》 。 《 科学观察》 2007 年第 6 期。 《 瞭望新闻周刊》 2010 年第 36 期。 ① 388 《 中国强大 美国担心技术外泄 华裔学者仍受歧视》 , http: / / news. xinhuanet. com / overseas / 2006 - 03 / 12 / content_ 4292949. htm。 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和平发展 《 山西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7 年第 2 期。 《 神州学人》 2003 年第 12 期。 《 神州学人》 2005 年第 10 期。 教育部网站。 科学技术部网站。 科学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新华网。 新浪网。 中国网。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