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郎初尝愁滋味.pdf
爱存在的地方 学前周刊主编 纪秀君 那个下着雾霾的早晨, 心情也 跟着闷闷的。 朋友谢华跟我分享了一个关于 她和思思的故事。 思思是她班上一 个活泼俊俏的小姑娘, 刚来时, 思 思奶奶就告诉她, 在孩子还没记事 时, 她妈妈就离开了, 爸爸也很少 回家。 奶奶无奈忧郁的眼神给谢华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快, 思思的表现引起了谢华 的注意, 别的小朋友写写画画, 她 会把本子撕得粉碎, 弄 得 到 处 都 是; 别的小朋友做律动, 她一动不 动地在小椅子上发呆。 最让谢华头 痛的是, 不管怎样劝说、 引导, 思 思永远是一副仰着小脑袋不以为然 特别策划 的态度。 为了能让思思有所改变, 谢华 时常会与思思奶奶交流, 但收效甚 微。 在后来的活动中,谢华发现,思 思其实是个很聪明伶俐的孩子,每 一次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 她都十 分安静和专注。活动结束后,谢华会 给她一份特殊的奖励: 一块小饼干 或一根棒棒糖,她都会非常开心。思 思渐渐跟谢华亲热起来, 总是叽叽 喳喳围在她身边, 说一些自己和奶 奶的事。 看到思思小辫子上永远是两根 简单的橡皮筋, 谢华就会想, 如果 她的妈妈在, 肯定会带着她到市区 买上漂亮的头花。 看到思思穿着嫩 粉色的羽绒服, 谢华会想到, 她调 皮好动, 多容易弄脏啊。 于是, 谢 华在周末为她精心挑选了漂亮的头 饰发卡、 小套袖, 想着她戴上的样 子一定很漂亮。 思思收到这些小礼 物, 开心极了, 一下子跟小朋友们 话多起来。 谢 华 在 教 学 中 每 次 提 到 “妈 妈” 都会很小心, 生怕触动思思敏 感的神经。 但谢华渐渐发现, 思思 脸上开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时 听到她和小朋友们聊天, 会说“老 师就是我的妈妈”。 有时, 思思会 兴冲冲跑到谢华身边, 撒 娇 地 叫 “妈妈”。 谢华会给她一个甜甜的微 笑和拥抱, 回应她“宝贝”。 我问谢华, 你为何能对别人家 的孩子这么好?谢华说几年前从城里 刚到这所农村园,看到孩子们坐在拉 着塑料布窗户的教室里, 那一刻,她 流泪了,就想着一定要对他们好。 故事听到此处, 我心底涌上来 一丝心酸、 几分感动和温暖。 我仿 佛看到了一束爱的光芒, 那瞬间, 思思的心底被光芒照亮。 2016年第一期周刊, 在策划学 前留守儿童这一选题时, 我总想起 那个雾霾的早晨, 想起谢华和思思 的故事。 谢华在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镇 第一幼儿园工作, 思思是该园留守 儿童中的一员。 关爱留守儿童, 很 小儿郎初尝愁滋味 刘占兰 胡彩云 情绪识别与应对 负面情绪程度 他们是这样一个群体: 超过14%的孩子经常“被人注意时表 现得很不自然”, 40%的孩子有时“大家情绪高涨时他依然很安 静”, 超过30%的孩子有时“只喜欢安静的活动”。 有7%的孩子经 常“感觉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好”, 有超过20%的孩子经常“害怕 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话”, 8%的孩子“没有家长陪伴或不住在家 就不敢睡觉”, 有17%的孩子有时会“担心自己会发生一些坏事 情”。 他们是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以下简称留守儿童)。 近日, 中国 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通过对重庆、 河南、 甘肃等地590名学前 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 与县城儿童、 非留守儿童相 比, 留守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孤独、 抑郁和焦虑倾向。 现 象 学前 周刊 2016 年 1 月 180 期 3 日 星期日 农历乙未年十一月廿四 第 9547 号 今日四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35 邮发代号 1—10 新年寄语】 【 北京市北海 幼儿园园长柳茹: 聚焦教育热点, 引领 专业发展, 打造学前 教育先进理念的宣 传阵地。 调查发现, 学前儿童总体上 没有较强的负面情绪表现, 其总 分平均值为48.8, 多为没有或很 少出现。但比较四个群体发现,留 守儿童表现出负面情绪的得分最 高,达到57.4分,而农村非留守儿 童为51.4分, 县城儿童略高于40 分 析 农村留守 158人 120人 调查样本 590 个 县城本地 160人 分。具体到孤独、抑郁和焦虑三种 负面情绪, 留守儿童的表现得分 都是最高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 留守儿童 没有表现出负面情绪的比例仅为 3.21% , 而 农 村 非 留 守 儿 童 为 6.67%,县镇与城市儿童没有表现 出负面情绪的比例均高于10%。具 体比较三种负面情绪的较高频度 表现,同样也可以发现,留守儿童 的比例都是最高的。 学前儿童识别应对负面情绪 能力较低 总体上看, 学前儿童对负面 学前评论 农村留守 分 51.4 农村非留守 152 人 称的教师,儿童心理发展没有表现出 显著差异。 教师年龄方面,其年龄越 小, 儿童情绪识别与应对得分越高, 而负面情绪表现得分越低。 留守儿童的主要照料者以祖父 母为主, 学历水平较低, 一般认为 孩子只要安全有人看、 吃得饱穿得 暖就没有问题, 基本不关心孩子的 情感与心理需求。 相对于城市而言,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 职称 状况、 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偏低, 而且特别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 心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照料者 和教养者的这些因素, 对留守儿童 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10.5 分 10.7 县城流动 县城本地 分 县城本地 县城流动 分 18.7 44.0 14.9 分 分 分 对 策 情绪的识别与应对发展整体水平不 高。 所有被试儿童对负面情绪识别 与应对得分平均值为13.87分,只达 到满分的1/3左右。 分群比较发现, 农村儿童的得分总体上低于城市;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得分接近。 具体到三种负面情绪的识别 与 应 对,孤独情绪方面,学前儿童总体平 均分为3.91分, 留守儿童仅为2.93 分, 县城儿童基本得到5分左右;抑 郁情绪方面, 学前儿童总体平均分 接近5分,留守儿童为3.84分,而县 城儿童为6分左右; 焦虑情绪方面, 学前儿童总体平均分为5分,留守儿 童为3.97分,而县城儿童接近6分。 农村留守 42.9 县城流动 照料者学历影响留守儿童负面情绪 高中 及 以 上 学 历 的, 儿 童 心理 发展 表 现 差 异 不 明 显 。 照 料 者 职业 方 面 , 最 突 出 的差 异 表 现 在照 料 者 为 农 民 的儿 童 , 其 心 理健康水 平 与 情绪 能 力 较 其 他 职 业 照 料 者 的儿童差 。 家 庭 经 济状况为“好” 的儿童, 其心理 健康水平也相对好些。 教师因素方面, 教师学历越 高, 其儿童情绪识别与应对能力 得分越高, 而负面情绪表现得分 越低。教师职称方面,小教二级以 下的教师,其职称越高,儿童情绪 识别与应对得分越高, 负面情绪 表现得分越低。 小教二级以上职 农村非留守 分 隰 调查从家庭和教师两方面分 析了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 素。 其中, 家庭因素主要考察了 主要照料者、 照料者学历、 照料 者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 教师 因素 主 要 考 察 了 教 师 学 历 、 职 称、 年龄。 结果发现, 家庭因素方面, 主要照料 者 为 父 亲 或 母 亲 的儿 童, 其 心理 健 康 与 情绪 能 力 明 显高于照 料 者 为 爷 爷 奶 奶 的儿 童。 照 料 者 为 高 中 及 以 下学 历 的, 其 学 历 越 低 , 儿 童 情绪 识 别与 应 对 的能 力 越 差 , 而 负 面 情绪 的表 现 越 严 重 ; 照 料 者 为 31道题 采用5点计分 3个故事情境 满分为44分 57.4 留守儿童易陷入负面情绪难以自拔 留守儿童负面情绪比例最高 第 农村非留守 隰 调查结果表明: 留守儿童表 现出负面情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 留守儿童; 学前儿童负面情绪的 识别与应对水平总体较低, 农村 儿童更低; 家庭和教师是影响留 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多部门、 人士都在积极努力。 但不得 不说, 作为孩子初入群体生活的第一 任教师, 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 机 会、 能力去满足孩子的社会性需要。 正像谢华和思思的故事, 保教合 一的工作特点, 以爱育爱的工作情 境,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知, 使得谢 华能弥补思思的亲情空洞。 一个家庭把留守儿童送到了幼儿 园, 幼儿园将还给家庭一个怎样的人 呢? 我们在自我追问时, 肯定有一个 原始而又历久弥新的答案, 那就是 “爱”, 是建立在“读懂孩子” 基础上 的适宜的爱。 爱存在的地方, 心灵之花悄然绽 放。 隰 给幼儿园补上社会性情感教育课 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是一项系统工程。 结合研究结果, 可以从儿童家庭、 幼儿园和社会 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多渠道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爱模式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父母 应尽量带着儿童以完整的家庭为 单位外出务工, 确保家庭结构完 整与亲情建立; 如果不能带儿童 一起外出, 父母应尽量缩短外出 打工周期,就近务工,增加与儿童 见面、互动的时间与机会;如果打 工地点很远, 无法多次回乡与儿 童见面, 则应尽量保证经常通过 打电话、视频等方式,直接表达对 儿童的关爱。 留守儿童的照料者应注意调 整照料重点与关注内容, 除了饮 食起居及认知发展外, 对儿童的 情绪情感要予以更多关注与爱 护, 帮助他们识别并缓解因父母 离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乡村幼 儿园应发挥对照料者的引导和支 持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孩子 更多的心理呵护。 强化幼儿园社会情绪情感课程 良好的师资是确保幼儿园教 育质量、 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的重要条件, 也是改善儿童负面 情绪的关键所在。 有人甚至提出 “教师应成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 教育缺失的主角”。 提高农村幼儿 园教师的整体水平,需要加强社会 性情感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通过 多种活动形式,将留守儿童可能面 临的各种负面情绪作为课程内容 进行全面渗透,帮助留守儿童正确 识别、合理适宜地表达与缓解各种 负面情绪。 此外,教师要注意积极 利用幼儿园的同伴关系,帮助留守 儿童在与同伴共同生活、 共同游 戏、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平等 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为其应 对和疏解负面情绪提供有效帮助。 构建良性社会支持系统 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 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已经把 “解决好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前教 育资源”问题写入了重点任务。应引 导和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基金会以 及社会人士等多元主体, 从政策法 规、资金投入、人力投入等方面构建 全面的支持系统, 形成全社会关心 留守儿童的氛围和机制。 通过专题 活动、印发资料、培训等有效形式, 全面提高照料者的教养水平和教师 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要关注留守儿 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要。 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需 要 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愿更多的人关心 和关注他们,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少 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 (刘占兰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 院研究员,胡彩云系中国教育科学 研究院博士后) 给留守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 虞永平 北京市六一幼 儿院院长曹雪梅: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 阳光下快乐成长,这既 是庄严的责任,也是 民族的重托。 南京市太平 巷幼儿园园长汪 丽: 期待和孩子们 在生活游戏中建构 经验、 共享成 长。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是一个 孩子和一个家庭的问题, 它涉及 到6100多万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发 展状况, 涉及到儿童基本权利维 护, 涉及到儿童生命和精神的保 护和促进, 涉及到贫困地区脱贫 程度和质量, 甚至还涉及到社会 的安宁和稳定。 亲情是儿童心灵的重要滋 养。 幼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灵寄托 是父母, 与父母的拥抱、 交谈和 共同活动 是 孩 子 成 长 的重 要 途 径。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慰藉和港 湾, 也是很多积极、 有效刺激的 来源。 留守儿童最大的缺失就是 父母的亲情, 他们大多生活在隔 代抚养的环境中, 如果没有采取 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他们可能 难以找到积极有效的心灵支撑, 这对他们的情绪和个性将产生一 些不利影响, 甚至还会影响到他 们的生活态度、 生活热情以及学 习水平。 因此, 必须加以切实的 关注, 努力避免亲情缺失, 有亲 情的童年才是完整的。 相聚是儿童享有的基本权 利。 无论是在 《儿童权利公约》 还是在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 父母是儿童抚育和监护人中处于 第一顺位的成人。 父母是儿童最 基本的和最合理的抚育者和监护 者, 是促进儿童成长的第 一 责 任 人。 父母的责任, 不只在于提供给 儿童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 还包括 给予儿童基本的身心保护和心理需 求的满足。 因此, 与儿童在一起, 满足儿童与父母团聚的需要是父母 的重要法律职责。 教育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 键途径。 大量存在留守 儿 童 的区 域, 大多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 区, 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 对 这些区域的扶贫, 具有双重重要的 意义。 一是通过精准的扶贫开发, 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 改善民 生, 增加就业, 使更多外出务 工的父母回乡就业和创业, 从 而回到孩子身边, 减少留守儿 童的数量。 二是通过发 展 教 育 扶 贫, 培养真正具有现代素质的一代 代劳动者, 真正从根本 上 摆 脱 贫 困。 因此, 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 的教育投入。 合力是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境遇 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 调研时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 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 强管理和服务, 让他们都能感受到 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完善的工 作机制和措施需要各级政府 的力 量,也需要家庭和教育机构、社会团 体等各种力量, 需要将一切有助于 改善留守儿童状态的力量凝聚成合 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更需 要这一发展理念。 我们要创新工作 机制和措施,协调城乡间、区域间、 家庭与教育机构间、 不同的抚养主 体间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让 留守儿童家庭共享社会的支持和帮 扶, 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共享充 满亲情的快乐童年。 (作者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理事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 版 制 图 王 萌 萌 ●主编:纪秀君 ●设计:丁京红 ● 《学前周刊》热线:010-82296617 ●邮箱:jybxqzk@163.com ●纠错邮箱:jiaoyujiucuo@126.com ●发行热线:010-82296886 ●广告热线:010-82296888 李 坚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