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审党外人士理论学习资料(第七期).pdf
南审党外人士学习材料 2020 年第 7 期(总第 7 期)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统战部 编 2020 年 12 月 目 录 【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2020 年 12 月 31 日)……2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2020 年 12 月 31 日)………5 【重要文献推荐】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 年 1 月 18 日)…………………………8 【学习交流】 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 ……………………………………18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大家好!2021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美好 祝福!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 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 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 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 从古稀老人到“90 后”、“00 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 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 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 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 个人都了不起!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问!向所有平凡的英雄 致敬!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 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我国在世界主要经 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预计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 阶。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 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我 们还抵御了严重洪涝灾害,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抗洪救灾,努 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我到 13 个省区市考察时欣喜看到,大家认真细 2 致落实防疫措施,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创新创造,神州大地自 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 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 头”。历经 8 年,现行标准下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 困县全部摘帽。这些年,我去了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亲们 愚公移山的干劲,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时常浮现在脑海。我 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 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今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上海浦东开发 开放 30 周年。置身春潮涌动的南海之滨、绚丽多姿的黄浦江畔,令人 百感交集,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探索创新成为了创新引领。改革 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 更多“春天的故事”。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 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我同国际上新老朋友进行了多次 通话,出席了多场“云会议”,谈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济、团结抗疫。 疫情防控任重道远。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驱散疫 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 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 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 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 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 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此时此刻,华灯初上,万家团圆。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 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谢谢大家! (来源:新华社北京 12 月 31 日电 《人民日报 》2021 年 01 月 01 日 01 版) 4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同志们,朋友们: 在风雨兼程中,我们即将送别 2020 年,迎来 2021 年新年。很高兴 在这里同大家欢聚一堂,辞旧迎新。 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各民主党派、工商 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 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 队伍指战员,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 和海外侨胞,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致以节日的问 候和诚挚的祝福!大家新年好! 2020 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 也是异乎寻常的一年。人类共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险挑战,有乌 云遮天、狂风骤雨,也有云开日出、美丽彩虹。 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战胜了 严重洪涝灾害,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 任务、“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 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 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 史性成就。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5 这一年,我们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 50 个重点改革任务和其他 75 个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 部门完成 143 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出台 268 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 中全会召开 7 年多来,各方面共推出 2485 个改革方案。中共十八届三 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这一年,我们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香港、澳门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维护台海和平 稳定。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顶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 主义逆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并参与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 抗击新冠肺炎病魔、促进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这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 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是中 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充分展现!事实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英勇的人民,一定能够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同志们、朋友们! 一年来,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团 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 要贡献。新的一年,人民政协要再接再厉、团结奋进,加强专门协商机 构建设,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 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不断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同志们、朋友们! 即将到来的 2021 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们还将迎来辛亥革命 110 周年。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6 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 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 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以 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谢谢大家。 (来源:人民网 《人民日报》2021 年 01 月 01 日 02 版) 7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 年 1 月 18 日) 尊敬的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先生, 尊敬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 尊敬的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就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 同大家一起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 我刚刚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各方在发言中普遍谈 到,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 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 考的问题。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 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 回首最近 100 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 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 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 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 共同发展。 这 100 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 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 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8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 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 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 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 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 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霍金先生提出关于“平行 宇宙”的猜想,希望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个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 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 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瑞士联邦大厦 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 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 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 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从 360 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 150 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 主义精神;从 70 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 60 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 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9 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联 合国及所有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 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 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 生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 联盟、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各国平等参与决策,构成 了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主权平等,推动各 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日内瓦见证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最后宣言的通过,见证了冷战期间 两大对峙阵营国家领导人首次和解会议,见证了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 问题对话和谈判。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启迪是: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 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只要怀有真诚愿望,秉持 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 “法者,治之端也”。在日内瓦,各国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就政 治安全、贸易发展、社会人权、科技卫生、劳工产权、文化体育等领域 达成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诸实施,各国有 责任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法律的生命也 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 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无偏无党,王 道荡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筑就了日内瓦多边外交大舞 台。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 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 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1862 年,亨利·杜楠先生在《沙斐利洛的回忆》中追问:能否成立 10 人道主义组织?能否制定人道主义公约?“杜楠之问”很快有了答案, 次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 150 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 种精神、一面旗帜。面对频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应该弘扬人道、博 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应该秉 承中立、公正、独立的基本原则,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 主义援助非军事化。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认为, 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 方面作出努力。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家和,则世界安; 国家斗,则世界乱。从公元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 延续 40 余年的冷战,教训惨痛而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 们的先辈建立了联合国,为世界赢得 70 余年相对和平。我们要完善机 制和手段,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 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说:“不应为战争和毁灭效劳, 而应为和平与谅解服务。”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 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 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只要坚持沟通、 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 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 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核武器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 克利斯之剑”,应该全面禁止并最终彻底销毁,实现无核世界。要秉持 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 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11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世上没有绝对安全 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 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 去帮一把。“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 可持续的安全观。 近年来,在欧洲、北非、中东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恐怖 主义是人类公敌。反恐是各国共同义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加强 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当前,难民数 量已经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危机需要应对,根源 值得深思。如果不是有家难归,谁会颠沛流离?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 民组织等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动员全球力量有效应对。中国决定提供 2 亿元人民币新的人道主义援助,用于帮助叙利亚难民和流离失所者。 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都同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 策。当事各方要通过协商谈判,其他各方应该积极劝和促谈,尊重联合 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不断给国际卫生 安全敲响警钟。世界卫生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沟 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卫生 事业的支持和援助。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是第一要务, 适用于各国。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 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要抓 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 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要维护世界贸易 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 放型世界经济。如果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 12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 流动、技术大发展。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 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 11 亿人口脱贫,19 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 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 还将在 2030 年实现零贫困。这充分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 的。当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 在。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历史学家早就断言,经济快速发展使社 会变革成为必需,经济发展易获支持,而社会变革常遭抵制。我们不能 因此踟蹰不前,而要砥砺前行。我们也要从现实中寻找答案。2008 年爆 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 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去年 9 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 题,通过《创新增长蓝图》,首次将发展问题纳入全球宏观政策框架, 并制定了行动计划。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 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 界上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 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 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 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 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13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 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 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 发展之路。 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 明发展道路。《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 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中国将继续采取 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瑞士军刀是瑞士“工匠精神”的产物。我第一次得到一把瑞士军刀 时,我就很佩服人们能赋予它那么多功能。我想,如果我们能为我们这 个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就好了,人类遇到了什么问题,就用其 中一个工具来解决它。我相信,只要国际社会不懈努力,这样一把瑞士 军刀是可以打造出来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面 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在这里, 我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 第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 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 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 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14 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 30%的时候,也从 未对外侵略扩张。1840 年鸦片战争后的 100 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 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 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 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 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 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第二,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 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 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 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1950 年至 2016 年,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 4000 多亿元人民币,今 后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 30%以上。未来 5 年,中 国将进口 8 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 6000 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 投资总额将达到 7500 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 7 亿人次。这将为世界 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权利放在首位, 不断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解决了 13 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 7 亿多 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 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 花。中国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 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15 第三,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 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 90 多个国家 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 “朋友圈”。 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同美国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 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 系。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 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 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 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 第四,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长期以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做了大量工作,为 维护世界总体和平、持续发展的态势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 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 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将把资金优 先用于联合国及日内瓦相关国际机构提出的和平与发展项目。随着中国 持续发展,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力度也将越来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对中国来讲,日内瓦具有一份特殊的记忆和情感。1954 年,周恩来 总理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共同讨论政治 16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停战问题,展现和平精神,为世界和平贡献了 中国智慧。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重返日内瓦国际机 构后,逐步参与裁军、经贸、人权、社会等各领域事务,为重大问题解 决和重要规则制定提供了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伊朗核、叙 利亚等热点问题的对话和谈判,为推动政治解决作出了中国贡献。中国 先后成功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夏季和冬季两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 10 多项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申请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支 持,呈现了中国精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 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1 月 28 日,中国人民将迎来农历丁酉新年,也就是鸡年春节。鸡年 寓意光明和吉祥。“金鸡一唱千门晓。”我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7 年 1 月 18 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来源:《求是》 发布时间:2021-01-01) 17 高校线上教学改革转向及应对策略 薛成龙 郭瀛霞 摘 要: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调查表明,疫情倒逼中国高 校教学从线下教学切入线上,这次成功实验为今后线上教学改革继续引向深入奠定了实践基础 和思想观念基础。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改革将可能发生四个方面的转变:教育资源从分割向 共享转变,学生学习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课程改革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教育技术从辅 助手段向与教学深度融合转变。为应对这些转变,需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 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课程学分认定机制;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弹性的学习制度安排;需改变狭隘的专业化教育 思维,建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更新和完善学业评价系统;需加强教学平台建 设,重塑大学学习空间,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线上教学能力。 关键词:线上教学;教育技术;应对策略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影响。 但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高校教学在极 短时间内从“线下教学”变道切入到“线上教学”。这次全面线上教学 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互联网+教育”改革成果的一次全面大检阅,更 为今后线上教学改革继续引向深入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思想观念基 础。疫情过后,线上教学是否转入常态?高校教学改革又将走向何处? 大学又应当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有赖于广大师 生对线上教学的体验、感受与态度,更需要对线上教学进行理性冷静的 思考,但最终取决于对线上教学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结合厦门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调查以及疫情期间高校线 上教学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线上教学调查”),笔者以为,本次线 上教学将给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教育资源从分割向共享转变 教育资源共享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作为一种教育趋 18 势并被社会广泛认可,资源共享的理念源于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 MOOC)的兴起。关于 MOOC 的定义,有学者 认为 MOOC 是一种旨在无限参与和通过网络进行开放访问的在线课程 (Kaplan& Haenlein,2016)。从 MIT 诞生世界首门 MOOC 开始,MOOC 盈利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MOOC 的出现,大大扩大了教育 的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国家、民族边界,使接受教育 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以世界三大 MOOC 平台之一的 Coursera 为例, 该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 150 多所著名大学和学院合作,拥有 2500 多门课程,数百个专业,能为 4000 万名学习者提供 4 种不同类型学 习(Develop Good Habits,2020)。再以 MOOC 第二大平台 EdX 为例, 自该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提供了 2500 门以上课程,注册学生超过 2400 万(Class Central,2019)。除 MOOC 之外,另一个重要现象—开放 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 OER),也是近年来高 等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200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OER 界定 为:“居住在公共领域或在开放许可下发布的任何媒体、数字或其他媒 体的教学、学习和研究材料,允许其他人在没有或有限限制的情况下免 费访问、使用、适应和重新分配。”这一概念界定了 OER 基本内涵和 原则,即在开放许可下,允许使用者继续拥有(retain)、重复使用 (reuse)、修改(revise)、混合(remix)以及重新分配(redistribute) 课程资料和内容(UNESCO,2020)。无论是 MOOC 还是 OER,其所带来的 革命性变化,就是教育突破传统时空限制,使高等教育从大学围墙解放 出来,教育资源从象牙塔天之骄子专享的“私房菜”变成了学习者均可 19 获取的“大排档”。而同步课堂和异步课堂出现,更使教学对象实现了 海量剧增,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因师资不足、时空资源不足而出现课程资 源不足的短板。 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看,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一直是我国高 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需要长期加以解决的阶段性矛盾。这种 不平衡不充分首先体现于不同地区高校的差异。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本 科教育质量报告(2013—2018 年),在中西部高校以及部分新建本科院 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纸 质图书、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实验室面积等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 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范唯,邬大光,2019)。”其次,不平衡不 充分还体现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仅以课程资源为例,根据 2016 年 教育部评估中心本科教育质量报告,“787 所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 测显示,2015 年各高校累计开设课程 1010998 门。其中 985 高校校均开 课 3056.9 门,211 高校校均开课 2284.2 门,普通老本科高校校均开课 1837.0 门,新建本科高校校均开课 875.3 门,独立学院校均开课 769.0 门”(吴岩,2017)。不可否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过去已经采取了 包括西部对口支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这些政策对于改变我国教育资源 分布不均衡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总体上说,教育资源分布和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但是,本次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无疑为解决这一矛盾提 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根据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无论从教师、学生还 是一线教学管理者的反馈看,“让名师名课充分共享”成为认可度最高 20 的线上教学优点之一。近 70%的学生和管理人员认可(“非常赞成”+ “赞成”)线上教学这一优点。另据官方报道,疫情期间,教育部组织 了 37 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 1.1 万门慕课 和虚拟仿真实验,带动了 110 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截至 5 月 8 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 1454 所,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 达 23 亿人次(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特别是清华大学等一批一 流大学建设高校,主动将课程教学以“克隆班”形式向中西部高校学生 开放,充分体现了国家队大学的主动担当。这些实践充分证明,线上教 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扩大了课程教 学对象和范围。充分结合我国制度优越性与技术发展的后发优势,线上 教学将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我国高等教育格局,成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 源区域不均衡、高校办学资源不足等短板的重要途径,乃至成为推动我 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由之路。 但从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看,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高校在线上学 习环境、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 说明,尽管技术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但要真正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还需要从思想观念到投入、再到机制体制进行“一揽子”通盘设计和考 虑。首先,在国家宏观层面,需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 设投入。尤其应立足技术发展的后发优势,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 算、物联网、5G 等新技术应用的大背景下,大力加强中西部与东部高校 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主动对接或承接东部地区优质的教学资 源。其次,在中观层面,应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尤其在高校相 21 对集中的区域(如大学城),应从顶层设计上加强高校教学资源的统筹 协调,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大学图书资源、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课程教 学资源充分共享,甚至可以按照共享共建原则筹建虚拟“云大学”,发 挥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集群效应、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再次,在学校 微观层面,应建立课程学分认定机制。全面改革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 突破现有教学资源分布的学科分割、部门分割、学校分割和区域分割, 探索建立线上与线下实质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课程评估机制以及 学分认定机制,将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纳入学分认定和毕业资格审核,从 根本上解决资源不足而又分散,各自为政和相互分割的局面。 二、学生学习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 线性学习是在一定时间系列范围内,基于学科知识逻辑和前后顺序 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可以说,在传统计划体制以及专业教育 背景下,线性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形式,它保证了学生在既定的 学习年限内,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图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是, 这一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突出不足就是教学过程过于按部就 班,无法照顾到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与线性学习不同,非 线性学习不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步伐,而是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差 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从通俗意义说, 线性学习更适合于学年制教学安排,而非线性学习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弹 性化、柔性化和个性化学习,这也是过去学分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在 过去,由于教学资源条件约束等诸多原因,这一改革一直进展不大或者 说难于突破。而线上教学的出现,这一状况有可能得到颠覆性改变。 22 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看,由于互联网普及、移动手机 的广泛使用,知识传播途径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 更加多样丰富,且无处无时不在。这种知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网络化 和便捷化,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近年来,随 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习分析、学习测量等技术不断成熟, 一种适应个性化学习的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Adap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正在出现。根据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报告,从应用层 面看,自适应学习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根据个体以往学习经历、个人学 习能力或技能水平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的水平或类型;二是利用大量用户 的聚合数据来观测课程的设计和改编,以加速学习者的表现(Johnson, Adams,Estrada,& Freeman,2015)。从这些描述不难看出,自适应 学习的核心是适应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自主学习需求而量体裁衣的一项 技术,其本质是学生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ing Learning)在互联网 时代的一种迭代升级。显然,如果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极大地解 决传统线性学习无法照顾到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满 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和学习进程。不仅如此,自适应学习技术另一优势是可以根据学生以往 学习的行为和习惯,自动地向学习者推送学习资源,这一运用将有效解 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处理海量信息的难题,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获 取最有用的学习资源,实现学生学习从“人找学习资源”向“学习资源 找人”的智能化转变。可以说,自适应学习技术带来的变化将改变教育 过程的性质,学生将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发现知识,教师将从 23 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向导者,这一转变无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学生中,60% 的 学生对“突破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表示认可,超过 50%学生 对“学生可以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培养”表示认可。这就预示,在线教学绝不是线下教学简单的 “翻版”,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因时空局限而形成单一的线性学习模式, 推动学生学习革命并倒逼教学革命。 当然,技术变革只是提供了可能,要完全实现学生从线性学习到非 线性学习的转变,同样需要从观念到体制再到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一系 列顶层设计。首先,从观念上而言,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会终 身学习能力。早在 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教育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 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其中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首当其冲,成为四大支柱的首要支柱。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强调和重申了 1996 年倡导的教育四大支柱 的重要意义,并把四大支柱提升到新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从本次线上 教学调查看,在回答影响线上教学的主要因素时,70%左右的参与教师 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学生积极参与”三 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近 80%左右参与学生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和“良好线上学习行为习惯(如按时上课,学习自律能力等)”两 个因素是“重要”(含“非常重要”)的;从改进线上教学的意见看, 超过 90%参与教师“赞成”(含“非常赞成”)需要加强提高学生自主 24 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从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挑战看,超过 60%参与学生“赞成”(含“非常 赞成”)“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强自律性,养成良 好的线上学习行为和习惯”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避免浪费时间”。 这些结果说明,未来在线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将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重要。其次,从机制上而言,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英国学位框架为例,本科除了普通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以 及荣誉学位(Bachelorsdegrees with honours)之外,还设置文凭 (Diplomas)、证书(Certificates)等不同学位类型。这些类型学位 尽管在学习量和时间刻度与传统学士学位要求不同,但是这种多样学位 设置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样一种学位设置, 大学可以根据学习需求提供阶段性的学习证明,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学 位的选择,实现多元化的发展。与之相比,在中国学位教育制度框架内, 只有获得毕业资格学生才被认为完整地完成了本科教育,而结业或者肄 业往往不被社会认可,甚至被认为是“次品”或“劣品”。事实上,随 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在固定时间内 完整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从表面上看,中国高等教育一直保持着毕业率 高、学位授予率高、就业率高的“三高”现象,但从深层看,这种“三 高”在某种程度上说,可能以迁就学生或降低学术水准为代价。从这一 意义上说,促进学生从线性学习向非线性学习转变,从根本上就是要从 终身教育理念出发,改变人才培养体系的阶段终结性思维,允许学生根 据自己学习需求分阶段地完成学习任务。2016 年,斯坦佛大学提出《斯 25 坦福 2025 计划》,其中四个核心变化之一首推“开环大学 (Open-loopUniversity)”(Stanford 2025,2020),即允许不同年 龄段的学生可以随时入学或延长其学习时间,由以往连续的四年延长到 一生中任意加起来的六年。可以说,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开环大学”设 想是对终身学习的最好诠释,也是对非线性学习的另一种解读。由此, 最后从制度层面上讲,推进非线性学习应在更大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更加 弹性的学习制度安排,不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而且还应允许学 生根据学习能力和工作安排灵活申请中断学习,并允许这些学生将来还 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其学业。 三、课程改革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 从通俗意义上说,结构化课程是指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所有课 程。非结构化课程是指纳入学校教育但未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其他所有 教学活动,包括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等。就广义的课程概念而言,无论是 结构化课程还是非结构化课程,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 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哈佛学院前院长刘易斯指出的, “课 外活动不但没有背离教育使命,而且还支持教育使命” (刘易斯,2012)。 也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指出的,“在大学生活中,课外活动与学术 活动具有同等的价值”,“学生在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往往会影响到他们 的课余生活,而后者也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博克,2012)。但 从功能而言,结构化课程是围绕着特定培养目标,将相对成熟的学科知 识体系,依据一定原则转化成可以传授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从而使 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学科专业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6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殊功能,大学课程往往指向课程化的课程,大学 课程管理对象也是结构化课程,结构化课程是学生获得成绩、毕业资格 以及授予学位的最重要依据。相反,非结构化课程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 支持和认定,往往趋于自由松散。由于结构化课程易于管理的特点,客 观上形成了大学课程改革的一种惯性做法:缺什么、补什么。从表面上 看,这种“加法”的课程改革思路似乎让改革目标及时体现在课程体系 中,但另一方面,大学课程体系却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拼盘”,而 大学课程改革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仅以学分制改革为例,多年来一直倡 导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自由,但是要真正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在结 构化课程结构中,几乎没有多大的改革空间。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 评估中心编印的 2016 年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全国各类高校专 业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 20.5%,转专业学生数占当年在校生 比例平均为 1.9%,高校毕业率平均为 97.8%(吴岩,2017),这些数据 揭开一个无奈的课程改革困境,在结构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无论 在自主选课、选科以及选择学习进程等方面,其学习自由度都是极其有 限的。 显然,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不仅仅在于简单化的行政管理思维, 也在于过去课程教学改革囿于结构化的课程,而忽视非结构化课程整 合。从世界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看,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和学习资源通 过网络免费提供,非结构化课程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学的重视。2015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者的理念的 转变?》报告中提出,“在教室、学校、大学以及其它教育机构之外出 27 现新的学习空间,这给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带来挑战”(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2015)。无独有偶,美国新媒体联盟 2015 年发布的《地平线报 告(高等教育版)》首次提到了“混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Blen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概念(Johnson et al.,2015)。报告认 为,社交媒体及其网络、文章、视频和其他资源的出现使学习变得更加 普遍。因而,将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创造一个培 养实验、好奇心,尤其是创造力的高等教育环境。2017 年,《地平线报 告(高等教育版)》进一步提出要“整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integrat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并把它作为可以解决 的未来挑战之一(Adams et al.,2017)。显然,无论是 2015 年提出的 “混合”(blending),还是 2017 年提出的“整合”(integrating), 其主导思想和做法就是试图把结构化课程学习之外的其它非正式学习 纳入到结构化课程学习,或者使二者并存并相互融合。以世界几大主要 MOOC 平台为例,除了提供非正式课程学习之外,还提供了微证书 (Microcredentials)以及正式的学位课程学习(Degrees)。这些课 程由于其学位更具灵活性、经济性,可以按照学生的进度而非一次性完 成,所以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如表 1 所示) 28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在线教学大量出现,不仅将克服学生长期被束 缚于结构化课程学习的不足,而且还将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结构化课 程体系的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成绩、证书或文 凭而局限于其不感兴趣的学习活动。相反,学生建立起一种不同于传统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爱好为中心, 以未来岗位能力需求为中心,基于自我导向(self-directed)和好奇 (curiosity-based)的非结构化学习。可以预见,非结构化课程学习 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大学课程组织方式。在未来大学里,将出现结 构化课程学习与非结构化课程学习并存的局面。在结构化课程学习中, 学生仍按照原有模式参加课堂学习并最终获得文凭证书。而在非结构课 程学习中,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其希望学习的任何课程,并通过数字 证书等形式获得相应认可。由此可以预见,非结构化课程学习的出现, 传统的双学位、主辅修制、转专业制度可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并逐渐淡 出历史舞台。而学生根据未来工作岗位需求、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选择课程,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项目(programme)将有可能成为 常态。这又反过来促进结构化课程的迭代更新,或者说,由学生来更新 淘汰大学的课程教学知识内容,最终促使大学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 的质量保障机制,并始终与社会保持着更加密切的互动联系。 当然,从结构化课程向非结构化课程转变,并不是完全丢弃结构化 课程。相反,这一转变需要在努力克服传统结构化课程改革不足的基础 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还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首 先,从观念上而言,首要的是改变狭隘的专业化教育思维。要克服以学 29 科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的固有人才培养理念,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 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未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把学生从过去的学科专业隶属关系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 主权,以更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校、甚至跨越国界 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其次,从管理层面上讲,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 源共享机制。要从机制上打通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课程学习壁垒,打通结 构化和非结构化课程教学对象的界限、打通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界限,通 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鼓励教师把所有课程向所有学生开放。要进一步 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结构化课程的学习时间,为学生 开展非结构化课程学习释放更多的时间空间。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机 制,统筹线上和线下教学对象,建立线上与线下、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课 程学习实质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最后,从技术层面而言,可以通过大 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全面更新和完善学业评价系统,把学生非结构 化课程学习纳入到学业成绩和成长档案。要建立微证书等制度,全面记 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种非结构化课程学习经历,承认、支持和鼓励 学生参加非结构课程学习。要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通过个性化数 据分析,帮助学生预测、规划和塑造未来发展。 四、教育技术从辅助手段向与教学深度融合转变 从历史演进看,教育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以口 耳相传为主的传统 1.0 时代;以幻灯片为主的电化教育 2.0 时代;以 多媒体教学为主导的 3.0 时代;目前正介于从 3.0 时代转入数字化教 学的 4.0 时代。纵观这一历史演变,可以发现每一次教育技术突破都 30 带来了教学模式变革,进而推动大学教学理论不断深化发展并反过来指 导教学改革实践。在传统口耳相传时代,大学教学模式是以传统固定班 级形式进行授课,适应以讲授(Lecture)为主的课堂教学需要,大学 学习空间典型特点表现为固定的座位、固定的讲台和固定的黑板。而后, 随着教育技术发展,机器学习、程序学习,以及计算机辅助学习等教学 模式不断出现,大学学习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室座位从固定变为移 动、教师讲台从前台中心变得可变换、教室黑板从固定在墙壁变成可移 动的白板、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等等。 从世界范围看,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以数字化为标志的计算 机辅助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大学教学模式变革,也推动了大学学习空间 不断迭代更新。其中典型案例就是“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教 学模式的推广和运用。这一模式由亚瑟·乔克林(Arthur W.Chickering) 和塞尔达·加姆森(Zelda F.Gam-son)于 1987 年提出,其核心就是 教师应用一系列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相对于传统消极 的被动学习(passive learning),背后支撑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学习是认识主体在与所处学习 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 知结构得到发展。基于这一理论基础,积极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强调小组合作、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 动。反映在学习环境上,这一教学模式带来的明显变化表现为主动学习 教室(active learning classroom,简称 ALC)的出现并得到快速增长。 在 ACL 设计过程中,除了配备可移动桌子和椅子之外,还进一步安装了 31 交互式显示屏、无线网络、学生应答反馈系统,以及自动录播系统等信 息化技术设备。2018 年,美国新媒体联盟在其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高 等教育版)》中援引相关研究表明,消除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空间障碍 是主动学习参与的关键因素,灵活性和开放性是促进学习者社区形成的 重要因素。师生应用 ACL 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Adams etal., 2018),这些方面的研究又反过来促进了积极主动学习的蓬勃发展。事 实上,从近十几年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看,基于智能手机、便携式平板电 脑的广泛使用,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同步学习(synchronous learning)、 异步学习(asynchronous learning)等混合式教学兴起,教育技术与 教学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根据 2019 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 育版)》描述,适应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需要,一种混合现实和虚拟 的学习环境(mixed reality,简称 MR)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其核 心是将数字虚拟技术集成到真实的物理世界,从而创建模拟物理空间的 虚拟学习环境。例如,利用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 VR), 可以使学生访问他们可能无法访问的地方,如艺术博物馆、考古遗址, 以及完全无法进入的地方,如泰坦尼克号沉船;又如在城市规划、生物 学和天文学等领域,利用 MR 可视化和分析技术,可以让学生重塑或建 模整个环境,通过与模拟物体互动来发展科学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技能和知识。在医学生物领域,利用虚拟技术,学生可以深入 学习人体解剖结构的层次。可以说,MR 的应用,实现了传统物理环境之 下无法展示的知识图景,大大延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和丰富了主动 32 积极有意义的学习(Bryan et al.,2019)。不仅仅局限教室学习空间 改造,基于 MR 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外大学一些公共学习空间也发生 了根本变化。例如,大学图书馆的书籍与期刊正从图书馆的书架上移走, 代而取之的大量电子图书资源以及个性化学习环境设计,包括小组讨论 室、研讨室。以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为例,其 bookbot 自动 图书交付系统,它可以存储多达 200 万个书籍,并且在单击在线目录后 五分钟之内即可交付其中的任何一本书(NC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2020)。图书馆建有虚拟游戏实验室、各种各样多功能讨 论室以及大跨度的开放学习空间,便于师生在这里汇聚、交流与碰撞思 想火花。可以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已经从单纯的 藏书场所变成了一个开放学习中心以及学术交流中心。 所以,从教育技术发展进程看,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是一个螺旋上 升的过程。一方面,教育技术发展不断促进教学变革,进而在实践中不 断创新教学理论。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又加深了人们对于 教育技术的认识,进而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中国高校教育 技术发展看,在中国大部分高校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室的基本“标 配”,多媒体教学成为中国高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根据教育 部评估中心发布的 2016 年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全国各高校多 媒体教室数量占普通教室比例超过 50%,其中 985、211 院校多媒体教室 数量占比都已经超过了 65%以上(吴岩,2017 年)。与此同时,在教育 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改革”号召下,近年来,以四川大学为代表的一 批高校率先进行教室改造,建设了一大批适合师生讨论、学习的新型智 33 慧教室,由此开启了高校教室建设从多媒体电子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 但是,学习空间更新升级并不等于思维空间的升级。从实际运用看,中 国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根据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 对 453 所已参评高校 3488 门课程教学的评价及建议,其中讨论频次最 多的“关健词”从高到低依次是:师生互动、PPT、教学方法、能力、 板书、教学内容、教材、启发、多媒体、案例、教室、教学效果、讨论、 信息量、参与(范唯,邬大光,2019)。这些事实说明,尽管中国高校 学习空间已经不同程度得到了升级换代,但是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还十分有限,教育技术并未促进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在高校课堂 教学中,师生互动少,课堂沉默依然是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短板。 究其原因,这些不足既与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教 育技术保障与管理服务水平有关,与教师的传统教学习惯和教学观念有 关,还与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有关。基于这些因素,推进教育技术与 教学深度融合继续引向深入,有必要考虑如下改进: 首先,就教育技术平台支撑而言,要大力升级、改造和整合现有教 学平台。从国外成熟经验看,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教学平台不仅仅是高校 的专利,市场化的教学平台往往在支撑在线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 如,在美国,90.3% 的大学选择了 Canvas,Blackboard,Moodle 和 Desire2Learn(Brightspace)系统。其中,1997 年成立的 Blackboard 拥有 30.9%的院校份额,2011 年成立的 Canvas 拥有 30.6%的院校份额, Moodle 拥有 17.7%的院校份额(Edutechnica,2019)。这些学习管理 系统由于其便利的操作以及较低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等教育机 34 构的欢迎和广泛使用。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教师在疫情 之前未开展线上教学。其中,疫情之前未开展过线上教学教师 4331 人, 占 79.57%。近六成学生在疫情之前未参加过线上教学。其中,在疫情之 前没有参与过线上教学的学生有 66517 人,占 56%。再根据疫情期间教 师使用教学平台情况看,总体呈现非常多样,且呈分散状态。参与调查 教师中,近一半教师完全使用校外平台,近 40%的教师混合使用校内外 平台。其中,完全使用学校自建平台为 600 人次,占 10.6%,完全使用 校外教学平台为 2961 人次,占 49.6%,混合使用校内外平台为 2318 人 次,占 38.86%,未使用平台的 86 人次,占 1.44%。这些调查结果表明, 除少部分高校之外,目前完全依靠高校自身的教学平台,基本无法支撑 全面在线教学的需要。从这一意义上说,实现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首要前提是必须加强高校平台的建设与整合。从国家层面讲,要制定和 出台政策,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高校教学平台建设,为高校提供 更加强大稳定的在线教学支撑服务平台。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加大加强 教学平台的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各种教学平台的服务功能、优点和不足, 通过优胜劣汰整合各类平台,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加顺畅、便捷、功能齐 全的在线教学服务平台。 其次,从技术保障与管理服务而言,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重 塑大学学习空间。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案例。例如,为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提出了主动学习空间设计五个基 本原则,即:促进学术挑战(academic challenge)、朋辈学习(learning with peers)、师生交流(ex-periences with faculty)、与校园环 35 境相宜(campus environment)、促进高影响力活动(high-impact practices)(Finkelstein,Ferris,Winer,& Weston,2014)。再如, 基于新兴学习空间设计变化,由 EDUCAUSE 联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 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达特 茅斯学院共同倡议发起学习空间评级系统(the learning space rating system),该评估系统提供了一个可测量标准,专门用于评估学习空间 设计和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相关性,进而推动高校将学习空间改造纳入 整体校园的投资和战略规划(EDUCAUSE,2014)。可以说,在发达国家 的大学学习空间的设计已经融入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且教育理 念往往先于或蕴藏于建筑设计,建筑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凝固的教育 观念(Built Pedagogy)。与之相比,就我国高校学习空间建设而言, 尽管从数量上满足了教学上课基本需求,但从内涵建设而言,学习空间 设计总体比较粗放,缺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精装修”意识。学习空 间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设计与教学需求相脱节、技术保障和 管理服务队伍相分离、管理体制机制相重叠等问题,这也是目前无论从 平台建设、技术保障以及管理与水平还难于完全支撑线上教学改革的主 要原因。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空间及终端设备支持” 被教师、学生及管理者三者同时列为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六大因素 之一。再从师生对线上教学的改进意见看,在可能提到的 18 项改进建 议中,“改善学习空间、设备等信息化建设”被管理者列为前 3 项重 要改进意见之一,被师生列入前 8 项重要改进建进意见之一。从这一 意义上说,推进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还需要学校从顶层设计 36 强化统筹规划,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树立以服务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的 理念,集成教学平台、信息技术、管理队伍、服务保障与管理等各种要 素,以学习空间提升改造为重点,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 技术队伍转型,最终构建一个以服务学生学习需求为中心、技术保障和 管理服务有力、运行机制顺畅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最后,就教师教学能力而言,应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指出,“数字技术正改变人类的活动,从日 常生活到国际关系,从工作到休闲,并且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生活和公共 生活的多方面。”报告在分析技术发展对于教育影响之后,得出一个结 论,“数字技术不会取代教师”,但同时又指出“考虑到信息和通信技 术的潜力,教师现在应成为向导,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 发展和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无疑,随着 MOOC、开放教 育资源、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不断出现,传统教育形态正发生改变, 也重新定义了师生关系,教师从知识传递者变成知识引导者、学生学习 的促进者和督导者。基于教师这种角色和地位转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 教师被要求具备理解和娴熟使用教育技术工具的能力。2015 年,美国新 媒体联盟首次提出“提高数字素养”(improving digital literacy) 并作为可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挑战。此后在连续数年发布(2015— 2019 年)的《地平线报告》中,“数字素养”始终被看作是信息社会中 一项基本素养并被列入可解决的挑战(solvable challenge)。尽管对 数字素养这一概念尚未达到共识,但从历年报告描述看,其核心内容包 含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能力、理解数字环境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37 批判性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养成负责任地利 用数字技术的“数字公民”等等。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 素养技能全球参考指标框架》对数字素养界定为“通过数字技术安全和 适当地获取、管理、理解、整合、沟通、评估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以促 进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同时从外延上确定了数字素养 26 个能力 指标,涉及 7 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①设备和软件操作;②信息和数 据素养;③交流与合作;④数字内容创作;⑤安全;⑥问题解决;⑦与 职业相关能力(UNESCO,2018)。显然,无论是美国新媒体联盟关于数 字素养挑战的描述,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数字素养的概念界定,数 字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是构成教师发展专业化 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如果以此定义标准来衡量中国高校教师数字素养 现状,无论从认识还是实践层面,我国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还有相当的 提升空间。根据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50%的参与教师“赞 成”(含“非常赞成”)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维持课堂秩序”“组 组织课堂讨论”以及“课后线上交流反馈及讨论”四个方面还存在困难。 而对“平台和教学工具熟悉”“线上直播”“线上开展测验或考试”“线 上备课”“线上布置、批改作业及反馈”,超过 40%但不到 50%的教师 “赞成”(含“非常赞成”)还存在着困难;另外,从线上教学给教师 带来的挑战看,超过 70%的教师“赞成”“线上教学使课内外时空界限 变得模糊”“需要重新学习各种教育技术”“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五个 方面存在着挑战。其中,超过 70%的教师“赞成”“改变教学策略和教 38 学方法”给自己带来的挑战。再从教师对教学平台技术掌握的熟练度来 看,总体上介于“一般”和“熟练”之间。其中,技术掌握“熟练”的 教师 3027 人,占 55.61%,技术掌握“一般”的教师有 1678 人,占 30.83%, 技术掌握“很熟练”的教师 608 人,仅占 11.17%(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 心,2020;邬大光,李文,2020)。这些调查结果说明,目前实施的线 上教学,是基于疫情背景之下的应急之举,教师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 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习惯以及教育技术掌握程度等各方面,事 前并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经验积累。从这一意义上说,随着在 线教学从应急进入新常态,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的重要性无疑将会凸显 出来,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线上教学能力将成为高校在疫情过后的一 个十分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者:薛成龙,博士,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内部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