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

看我口型:Gun4 页 384.306 KB下载文档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pdf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学院代码:003)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概况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从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备先进、 教学管理严格、教育质量优异的中国民航交通运输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空管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 203 人,教职 员工 100 余名,其中导师中教授 17 人,副教授 24 人,半数以上教师持有民用航空相关行业执照,并能实施双语教学。有 60 多人次前 往国外接受过各类专业培训。 科研平台及创新实践基地 空管学院教学实验设施先进,目前拥有 3 个创新实验中心,11 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 6 千多平方米,设备价值近亿元,空管自动 化模拟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空管教研室被评为四川 省级教学团队,航行实验室为四川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空中交通管制系列课程和航空气象等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四川省精 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际合作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化办学道路,支持中青年教师赴国外学习,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近 5 年,100 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赴英国、美国和新西兰学习和交流。有多名研究生代表中国民航赴加拿大国际民航组织总部(ICAO)实 习。 就业情况 学院研究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民航各空中交通管理局、国内外航空公司、科研机构、院校和机场。我院研究生一直保持着 100% 的高就业率。学院先后与我国 30 多个空管局及分局、10 多家航空公司和 20 多个机场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合作培养研究生基地, 可为学生实习与科研实践提供支持。空管学院 2019 届硕士毕业生 37 人,具体就业去向如下图所示: 招生类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术型硕士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建设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软硬件水平、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顺畅、提高空 域资源使用效率、实施飞行流量优化控制等领域。学院在本方向专、兼职导师共有二十余位,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民航领先地位。 近 5 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 25 项,主持或主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6 项,涉及科研经费超过千万。 2、空中交通运行环境 空中交通运行环境方向主要面向探索飞行大气环境规律,通信导航监视(CNS)运行,改善航行保障方式,提高飞机运行的环境安 全水平,为增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而进行人才培养。本研究方向有 8 位教授、副教授从事航空气象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民航领 域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参与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针对该方向研究生,学院 新建立了飞行环境数值模拟与天气分析实验室。 3、航空运行管理 航空运行管理方向主要面向研究航空运行控制中的签派程序与方法,提高飞机运行的环境安全水平,增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 而进行人才培养。本研究方向有 6 位教授、副教授从事航空运行管理、通信导航监视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民航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近 5 年来,主持或主研科研项目 20 余项,涉及科研经费超过 400 万。其中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 项,发表论文 180 多 篇,出版教材和专著接近 20 余部。该方向有飞行服务管理实验室以及执照培训考试中心。 4、通信导航监视 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是现代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行的基础,其主要研究涉及民航地空通信、导航监视技术、电磁干扰 和电磁环境等多个方面,该研究方向有助于航行新技术在民航的应用,保障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安全运行。 交通运输(专业型硕士 0861) 交通运输类别,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适应我国民航发展需要,掌握民航相关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技能, 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 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本专业学位采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即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校外业务水平显著的专家 联合指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课堂教学、现场实践、技能应用相互连接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空中交通管理学院针 对该专业硕士点在以下 2 个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空中交通管理 培养新航行系统技术应用、空域规划、流量管理、空中交通管制和航空情报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研究方向的主要 研究内容包括:机场、进近和区域管制系统,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技术,空管自动化技术,飞行程序设计及空域规划和管理技术,空 中交通流量管理技术和空管航空情报服务应用技术等。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的研究生,可获得空中交通管制员基础培训合格证。 2、航空运行控制及综合交通运输技术 为航空公司培养运行控制、航线设计、运输组织和航行保障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航空公 司运行控制技术,航空运行环境,通信、导航、监视等新航行系统工程技术,飞机及人员运输组织调度方法,航线规划与设计,航空 公司航空情报服务应用技术等,并面向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培养系统设计规划、交通安全管理和新技 术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学科带头人 潘卫军教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国家空管委专家,四川省优秀教师,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 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学术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国际民航组织英语考官。主持和参与国家 863 项目、国家 空管委、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项,获得省部级奖励 8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 10 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管监视及其自动化,民航应急搜救体系,民航安全信息系统。 朱代武教授,硕士生导师,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航空运输协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近年来,牵头完成空管课程获四川省精品课程,航行实验室入选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 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与管理硕士专业入选省重点学科,空中交通管制教研室入选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等。主要参加省 部级以上项目 30 余项,863 面上课题研究 1 项,国家空管委项目 3 项,承担 10 余个机场 PBN 飞行程序设计等,曾获省部级一等奖 1 次、二等奖 2 次、三等奖 4 次。承担本科和硕士专业的 9 门课程教学任务,主编或参编并公开出版教材 7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篇。 王永忠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空中交通运行环境。多年来主持完成 10 余项科研项目,参与编写教材和行业规范 3 部,参 编的《航空气象》教材获中国民航总局“教材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出版专著 2 部。已指导毕业硕士生近 20 人。第五 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四川省“气象标准”专家。 360 度全景教学特写 外籍专家授课 雷达管制教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