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德语专业申报书.pdf

School leave 毕业生21 页 540.406 KB下载文档
德语专业申报书.pdf德语专业申报书.pdf德语专业申报书.pdf德语专业申报书.pdf德语专业申报书.pdf德语专业申报书.pdf
当前文档共2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德语专业申报书.pdf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浙江外国语学院 学校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德语 专业代码:0502023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申请时间:2014 年 5 月 专业负责人:姚晓舟 联系电话:13601337857 教育部制 目 录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填 表 说 明 ⒈ 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 ⒉ 申请表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⒊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 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⒋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⒌ 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专业代码 050203 专业名称 德语 修业年限 四年 学位授予门类 文学学士 学校开始举办本 科教育的年份 2010 年 现有本科专业 (个) 23 个 学校本年度 其他拟增设的 专业名称 拟首次招生时间 及招生数 本校已设的相近 传播学、财务管理、 本、专科专业及 科学教育 开设年份 201 5 年 24 人 师范专业标识 (师范 S、兼有 J) 五年内计划 发展规模 达到 150 人 所在院系名称 欧亚语言文化学院 同意 高等学校专业设 置评议专家组织 审议意见 同意 学校审批意见 (校长签字) (主任签字) 年 月 英语 2010 年,日语 2011 年, 法语、西班牙语 2012 年 意大利语、葡萄牙语 2013 年 俄语、朝鲜语 2014 日 (盖章) 年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形式 审核意见(根据 是否具备该专业 办学条件、申请 材料是否真实等 给出是否同意 备案的意见) 月 日 (盖章) 年 1 月 日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浙江外国语学院 学校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 140 号 邮政编码 310012 校园网址 www.zisu.edu.cn 学校办学 □部委院校 基本类型 □大学 在校本科生总数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 地方院校 √ 学院 √ 公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独立学院 4848 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 74 □哲学 √ 经济学 □法学 √ 教育学 √ 文学 □历史学 √ 理学 √ 工学 □农学 □医学 √ 管理学 √ 艺术学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 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 48.85% 专任教师 总数(人) □民办 348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创建于 1955 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 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 年,经国家教育 部批准设立。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5800 余人,23 个本科专业,1 个省级 优势专业,5 个省级重点学科,23 个实验室,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有文三路、小和山两个校区,是浙江省教师教育省级重点基地。有 学校简介和 历史沿革 (300 字以内,无 需加页) 专任教师 348 人,其中教授 67 人,副教授 103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 师 105 人。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 15 人。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 学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全方位合作办学。已与美、 德、西、日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 20 多所高校或学术文化机构建 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有馆藏纸质图书 78 余万册,电子图书 50 万种, 中外文学术期刊 1070 种。 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2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一、学校定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外语类本科院校,学校的发展目标是经过十到十五年的不懈努 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着力培养外语优势明 显,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国际化应用人才,成为浙江省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教师教育 重点基地、国际教育交流基地、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经济贸易研究基地。增设德语专业已经列入 学校“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符合学校定位。 二、增设德语专业的理由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由英语、日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 语、朝鲜语、德语等语言类专业被确定为学校着力发展的专业群,属于学校重点建设的涉外应用 人才培养基地。我校设置德语专业完全符合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顺应我省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 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浙江省高校开设德语专业的有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宁波大学,招 收人数不足 100 人,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属于高职类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只有 60 人左 右。因此,高层次的德语人才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德语专业 可以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尤其是浙江地方经济的需要,这是我校专业申请设置的最直接理由。 三、人才需求分析 在申报德语专业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作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高 素质、高质量、能够熟练运用德语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十分匮乏,人才需求还在上升过程中。 浙江是我国的经济大省,首先是浙江与德国的贸易往来增多,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经贸 伙伴,浙江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是浙江第二大出口市场。其次,浙江省与德国互设企 业逐年增多,杭州、义乌、宁波、金华等地从事对德贸易的企业也逐年增加。再次,赴德旅游、 涉德会展业快速增长,浙江省与德国石荷州早在 1986 年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德国下萨克森州、 巴符州、图林根州、黑森州等在教育、医疗、环保、机械制造、农业、贸易等方面有友好往来关 系,对德语人才的需求很大。 四、德语专业的筹建情况 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发展情况,为满足浙江省经济、教育发展对德语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校 早在 2012 年就开始积极部署,作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在师资、课程设置和建设、教学大纲的设 立等等学科和教育教学各方面作了充分准备,并且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我校开设 德语专业不但是社会需要,而且也充分具备设置该专业的教学师资与教学条件。 1.已具备相关专业办学经验 浙江外国语学院于 1994 年开始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招收英语普通本科专业学生,从 2007 年 开始,浙江外国语学院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日语普通本科专业学生,2012 年开始招收法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普通本科专业学生,2013 年开始招收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普通本科专业,2014 年招收俄语、朝鲜语专业,这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做好增设德语专业的建设积累了必要的教学和管 理经验。 2.制定了符合浙江德语人才需求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经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该增设专业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 3 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贸易、 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语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要求符合浙江外贸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 3.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 近五年来,浙江外国语学院对语言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先后投入 1200 多万元。外语实验中 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下设“同声传译实验室”、 “多功能外语实训中心”、 “外语模拟测试与能 力实训中心” 、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语料库语言学应用研究实验室”等。其中, “同声传译实 验室”、 “多功能外语实训中心”、 “外语自主学习中心”、 “多语种情境资源学习中心”、 “网络资源 学习中心”等实验、实训室可满足增设的德语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此外,围绕该增 设专业建设,所在欧亚学院与多家企业达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向。 值得说明的是 1998 年开始建立浙江省教育厅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项目浙江省中 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设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有 20 多年的教育交流历史。2004 年与德国魏因加藤教 育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4.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和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 德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3 人,其中教授 1 名,副教授 1 名,讲师 1 名,兼职教师 2 人来自北 京外国语大学,其他兼课老师将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另外常年聘请德语外教 2 名。 德语专业专职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现状见下表: 德语专业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现状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历 专业方向 姚晓舟 男 47 教授 博士 德国经济 李家丽 女 57 副教授 学士 德语语言学 胡亿军 男 38 翻译师 硕士 翻译 李婧 女 32 讲师 博士 德语语言学 张晓玲 女 32 讲师 博士 跨文化交际 德语专业4名教师均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学缘背景,其中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分别从北京外 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知名大学引进,从事多年的专业德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 研和管理经验。2名兼职教师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其他兼课老师将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 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为德语专业提供教学保障。另外,德语专业还将常年聘请2名德国外教。 教师队伍起步良好,完全能够承担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专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五年内,计划将 师资队伍扩充到9人左右,所进教师语言学方向l人,文学方向1人,社会文化方向l人,经济学(或 商务)方向1人、翻译学方向1人。 5.与国内著名外语大学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基础 浙江外国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就提升该增设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水平签订有长期合作 协议,从而也为该增设专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观以上条件,本地区对德语人才形成相当大的需求量。因此,设置德语专业,培养合格、 有用的德语人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4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养,扎实的德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德语国家和 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从 事翻译、外事、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 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德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德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 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德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 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成为能 够为我国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 三、核心课程 1.德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基础德语、德语视听、德语口语、德语阅读、德语写作、高级德 语、德语翻译等。 2.德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德语语言学导论、德国文学选读、德语词汇学、德语语法学、德 语修辞学、德语翻译理论、德语学术论文写作等。 四、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 4 学年,并实行 3-6 年弹性学制。 凡依照培养方案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 年限不得少于 3 年)。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 期。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课外学习包括在实验实训室、教室、寝室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 统、多媒体,多语种情境资源中心等教学学习,同时鼓励和安排学术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 内相关单位实习,参加校外涉德专业翻译活动。 六、毕业与授予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关于普 5 通本科学生学士授予相关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考核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 规定处理。 七、学分、学时控制与分配 课堂教学课程学分按每 16 学时 1 学分计算,实践类课程按 1 周 1 学分计算。毕业要求的总学 分为 180 学分;按四年基本学制计算,四学年课程教学总学时原则上控制在 2600 学时以内。 课程教学学分学时分配表 学分分配 必修 课程平台 学时分配 选修 学分 比 例% 通识教育平台 33 外语教学平台 必修 学分 比 例% 18 8 4 16 9 0 专业教育平台 79 43 20 实践教学平台 24 13 合计 152 84 11 28 15 选修 学时 比 例% 570 22 248 10 1316 51 2124 实践学分 83 学时 比 例% 学分 比 例% 128 5 6.4 4 320 12 8 4 24 13 38.4 21 448 17 八、学期修读学分分配表 学期修读学分分配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合计 一 二 三 四 8 8 5 8 五 六 七 八 公共选修课 外语技能课 4 4 4 4 专业必修课 12 15 15 15 专业选修课 自主实践 2 必修实践 2 合计 26 2 2 其他 4 33 8 8 16 10 8 4 79 6 8 6 20 2 2 2 12 10 29 26 29 6 18 18 12 10 12 12 180 九、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课程 课程 类别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 考试 学分 授课 实践 实验 学期 方式 要求 开课学院 公共必修课 通识课 公共选修课 外语技能必 修课 外语技能课 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 军事理论 1 36 考查 人武部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 1 38 考查 学工部 形势与政策 2 48 考查 宣传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27 15 一 考查 社科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6 6 二 考查 社科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36 12 四 考试 社科部 3 48 48 三 考试 社科部 3 48 16 四 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二 考查 教育学院 计算机基础(一) 3 42 21 21 一 考试 科技学院 计算机基础(二) 2 32 16 16 二 考试 科技学院 体育(一) 2 28 28 一 考查 体育部 体育(二) 2 32 32 二 考试 体育部 体育(三) 2 32 32 三 考查 体育部 体育(四) 2 32 32 四 考试 体育部 国际化课程模块 2 32 艺术课程模块 2 32 自然科学模块 2 32 人文社科模块 2 32 英语(一) 4 56 56 一 考试 英语(二) 4 64 64 二 考试 英语(三) 4 64 64 三 考试 英语(四) 4 64 64 四 考试 应外学院 基础德语(一)* 9 140 140 一 考试 欧亚学院 基础德语(二)* 10 160 160 二 考试 欧亚学院 基础德语(三)* 10 160 160 三 考试 欧亚学院 基础德语(四)* 10 160 160 四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视听(一)* 2 28 28 一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视听(二)* 2 32 32 二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视听(三)* 2 32 32 三 考试 德语视听(四)* 2 32 32 四 考试 德语口语(一)* 1 28 28 一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口语(二)* 1 32 32 二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口语(三)* 1 32 32 三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口语(四)* 1 32 32 四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阅读(一)* 2 32 32 二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阅读(二)* 2 32 32 三 考试 欧亚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二) 7 32 33 社科部 三 至 考查 8 七 应外学院 16 79 应外学院 应外学院 欧亚学院 欧亚学院 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 必修实践 自主实践 实践课 德语阅读(三)* 2 32 32 四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写作* 2 32 32 五 考试 欧亚学院 高级德语(一)* 6 96 96 五 考试 欧亚学院 高级德语(二)* 6 96 96 六 考试 欧亚学院 高级德语(三)* 4 64 64 七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翻译(一)* 2 32 32 五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翻译(二)* 2 32 32 六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国家概况 2 32 32 五 考查 欧亚学院 旅游德语 2 32 32 五 考查 德国社会文化 2 32 32 五 考查 德语语法学* 2 32 32 五 考试 德语修辞学* 2 32 32 五 考试 德语语言学导论* 2 32 32 五 考查 德语高级视听(一) 2 32 32 五 考试 德语高级视听(二) 2 32 32 六 考试 德语报刊阅读(一) 2 32 32 五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报刊阅读(二) 2 32 32 六 考查 欧亚学院 高级德语口语(二) 2 32 32 五 考查 欧亚学院 德国文学作品选读* 2 32 32 六 考查 德语词汇学* 2 32 32 六 考查 中国与德国交往简史 2 32 32 六 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德语) 2 32 32 六 考查 商务德语(一) 2 32 32 六 考查 商务德语(二)商务德语(一) 2 32 32 六 考试 德语口译(一)*商务德语(二) 2 32 32 七 考试 欧亚学院 德语口译(二)*德语口译(一)* 2 32 32 六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学术论文写作*德语口译(二)* 2 32 32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翻译理论*高级德语口语(一) 2 32 32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影视作品赏析高级德语口语(二) 2 32 32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德国艺术史德国文学作品选读* 2 32 32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2 32 32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毕业实习 4 4周 4周 八 考查 欧亚学院 始业教育/军事训练 6 6周 6周 八 考查 12 欧亚学院 德语文化演习(一) 2 2周 2周 一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文化演习(二) 2 2周 2周 二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文化演习(三) 2 2周 2周 三 考查 欧亚学院 德语文化演习(四) 2 2周 2周 四 考查 德语文化演习(五) 2 2周 2周 五 考查 德语文化演习(六) 2 2周 2周 六 考查 欧亚学院 2 2周 2周 七 考查 欧亚学院 说明:带“*”为专业核心课,选修课为限定选课 8 20 12 欧亚学院 欧亚学院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一) 姓名 姚晓舟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 业时间、学校、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性别 男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第一学历 学士 出生年月 1967-06 行政职务 无 最后学历 博士 1989 年 7 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5 年 5 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经济与外交,博士学位 德国经济研究,德语教学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4 2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项, 省部级 3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8 384 部。 项。 项,省部级项目 1 万元, 年均 2.6 万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4 项以 内)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项;其中:国家级 1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 内) 6 项。 元。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9 人次。 序号 成果名称 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 本人署名位次 1 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 济专业倾向课程系列 2004 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一等奖 3/5 2 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 济专业倾向课程系列 2005 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二等奖 3/5 3 《时事德语通》系列教 材 2009 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 设立项 1/1 4 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 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 革与实践 2013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 等奖 3/5 序号 项目名称 1 2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费 本人承担工作 《时事德语通》系列教 材建设 北京市 2009-2014 2万 全部 战后德国经济史 束龙胜德 国经济研 究基金 2014-2016 6万 全部 授课对象 人数 学时 课程性质 授课时间 研究生 9 2 专业选修 2009 至今 本科生 42 2 专业选修 2002 至今 目前承担 序号 课程名称 的主要教 1 联邦德国经济史 学工作(5 2 德国媒体资讯 门以内)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9 签章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二) 姓名 性别 女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第一学历 本科 出生年月 1957.11 行政职务 无 最后学历 无 李家丽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业时间、学校、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1982 年原杭州大学外语系德语专业本科毕业 主要从事工作:德语教学与翻译 研究方向:中德比较教育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2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项;其中:国家级 项, 省部级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万元, 年均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 无 最具代表性 的教学科研 成果(4 项以 内) 目前承担的 主要教学科 研项目(4 项以内) 部。 项。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 万元。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无 人次。 序号 成果名称 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 本人署名位次 1 《德国中小学校长 入职能力诊断的研 究和借鉴》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ISSN1671-6574 CN33-1278/Z,2014(2) 1/1 2 《教学论基础》 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5.6 2/3 3 《从民意调查看德 国的中小学教育改 革》 教育评论 ISSN1004-1109 CN35-1015/G4,2011(9) 1/2 4 《德国巴伐利亚州 中小学校长资格培 训新模式探析》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ISSN1671-6574 CN33-1278/Z,2010(3) ,人大复印资 料《中小学学校管理》12 期 1/2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 借鉴德国职教模块 化课程的现代教学 方法研究 (GJA094015) 全国教科“十一 五”规划教育部 重点研究课题 (教科规办) 2009.7 2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 小学校长资格培训 新模式探析 (SCG65) 浙江省教育科学 研究院教育科学 规划一般课题 2011.12 10 起讫时间 经费 本人承担工作 12 3/11 德国相关文献 的翻译及梳理 项目负责人 目前承担的 主要教学工 作(5 门以 内) 3 浙江省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省级培 训项目:初中培训 者培训 浙江省教育厅 2014.5 项目负责人 4 浙江省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省级培 训项目:小学培训 者培训 浙江省教育厅 2014.5 项目负责人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1 教师教育专业入学 能力诊断 培训机构培训 者、中小学和职 校校长、中小学 教师、教研员等 2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 及实验教具自制 培训机构培训 者、中小学和职 校校长、中小学 教师、教研员等 3 教师科学发声及嗓 音保护 培训机构培训 者、中小学和职 校校长、中小学 教师、教研员等 4 5 学时 课程性质 授课时 间 24 继续教育: 与德国专 家合作讲 学 24 48 继续教育: 与德国专 家合作讲 学 48 66 72 继续教育: 与德国专 家合作讲 学 72 小学培训者培训 培训机构培训 者、小学教师和 校长、教研员等 40 120 继续教育 120 初中培训者培训 培训机构培训 者、初中教师和 校长、教研员等 40 120 继续教育 120 人数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38 82 签章 注:填写三至五人,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每人一表。 11 6.教师基本情况表 序 号 1 2 3 4 5 姓名 姚晓舟 李家丽 胡亿军 李婧 张晓玲 性 别 男 女 男 女 女 年 龄 47 57 38 32 32 专业技 术职务 第一学历 最后学历毕 现从事 毕业学校、 业学校、专 专业 专业、学位 业、学位 拟任课程 专职 /兼职 教授 北京外国 北京外国语 语大学,德 大学,德国 语语言文 经济与外 学,学士 交,博士 德语语法 高级德语 专职 副教授 杭州大学, 杭州大学 德语系,德 德语系,德 语,本科 语,本科 基础德语 德语阅读 德语写作 专职 讲师 华东师范 浙江大学, 大学,德语 课程与教学 系,德语, 论,硕士研 本科 究生 德语口译 德语视听 商务德语 专职 讲师 北京外国 北京外国语 语大学,德 大学,德语 语语言文 语言学,博 学,学士 士 德语语言学 兼职 导论 (北 德语报刊阅 外) 读 讲师 北京外国 北京外国语 语大学,德 大学,跨文 语语言文 化交际,博 学,学士 士 德语翻译 兼职 德语词汇学 (北 德语语法学 外) 6 7 8 12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序 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总学时 课程 周学时 授课教师 授课学期 1 基础德语 620 10 李家丽、李婧 1、2、3、4 2 德语视听 124 2 胡亿军、张晓玲 1、2、3、4 3 德语口语 124 2 胡亿军、德国外教 1、2、3、4 4 德语阅读 96 2 姚晓舟、张晓玲 2、3、4 5 德语写作 32 2 姚晓舟、浙大教师 5 6 高级德语 256 6 李家丽、李婧 5、6、7 7 德语翻译 64 2 张晓玲、浙江科技学 院教师 5、6 8 德语口译 64 2 姚晓舟、胡亿军 6、7 9 高级德语口语 64 2 姚晓舟、胡亿军 5、6 10 商务德语 64 2 李家丽、李婧 6、7 11 德语报刊阅读 64 2 李家丽、李婧 5、6 12 旅游德语 32 2 浙江科技学院教师 5 13 德国文学作品选读 32 2 浙大教师 6 14 德语词汇学 32 2 张晓玲、 6 15 德语语法学 32 2 李婧 5 16 德语修辞学 32 2 李婧 5 17 德语学术论文写作 32 2 姚晓舟 7 18 德语语言学导论 32 2 张晓玲 5 19 德语翻译理论 32 2 张晓玲 7 20 德国概况 32 2 李家丽 5 13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专业名称 德语 申报专业副高及 以上职称(在岗) 人数 可用于新专业的 教学图书(万册) 2 其中该专业 专职在岗人 数 0.5 可用于该专业的 教学实验设备 (千元以上) 4 开办经费 150 万元 申报专业副高及 以上职称(在岗) 人数 其中该专业 专职在岗人 数 2 630 (件) 可用于新专 业的教学图 书(万册) 型 规 台 (件) 序 号 序 号 主要教学设备名称(限 20 项) 1 语言学习系统 MQ-LLS-780 型, 48 座 6 1 2 语言学习系统 MQ-LLS-8000 型, 48 座 1 2 3 语言学习系统 LBD-GDS04 桑兰, 48 座 1 3 4 语言学习系统 LBD2002C,48 座 1 4 5 语言学习系统 LBD2002C+,48 座 2 5 6 语言学习系统 LBD2002-SV,32 座 1 6 7 数字化语音学习系统 New Class DL500E 型,30 座 1 7 8 数字化语音学习系统 MQ-LLS-2003+ 型,52 座 3 8 9 同声传译模拟教学系统 LBD3600 翻译训 练系统,32 代表 座,8 译员位 1 9 10 多语种语言学科平台 雅信达 V 4.0,200 点 1 10 备 注 注:若为医学类专业应附医疗仪器设备清单。 14 号 格 0.5 4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学校近三年(不含本年度)增设专业情况 序 号 专 业 代 码 本/专科 专 1 050402 本科 法语 2012 2 050205 本科 西班牙语 2012 3 050206 本科 阿拉伯语 2012 4 050262 本科 商务英语 2012 5 070302 本科 应用化学 2012 6 050232 本科 葡萄牙语 2013 7 050238 本科 意大利语 2013 8 050261 本科 翻译 2013 9 120205 本科 国际商务 2013 10 050202 本科 俄语 2014 11 050209 本科 朝鲜语 2014 12 040107 本科 小学教育 2014 13 14 15 16 17 15 业 名 称 设 置 年 度 附件 2: 专家论证意见 论证专家: 1.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崇智教授 2.北京理工大学 姜爱红教授 16 17 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