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

twice-born 重获新生24 页 493.044 KB下载文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
当前文档共2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2017年第4期(总第54期).pdf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报 2017 年第 4 期(总第 54 期)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网址:http://yjsc.njue.edu.cn 本 期 目 录 学位与培养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 关于同意授予周洲同学博士学位的决议 关于同意授予李省朝等 26 名同学硕士学位的决议 关于公布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信 息 窗 我校 3 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我校师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指导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我校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获佳绩 我校学子在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我校研究生在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中获奖 我校一案例荣获全国资产评估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 江苏省 MBA 发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在我校举办 第三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在我校开幕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开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杜玉波 摘要:文章从迎接新挑战、把握新走向、确立新坐标三方面,论述了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高等 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总结了江苏坚持统筹谋划、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社会等“四 个坚持”的高等教育新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于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考。 一、十九大精神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航向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这 两个重大判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中央作出了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 战略安排,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加快实现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十九 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 涵式发展” 。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迎接新挑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的 地位作用在变,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向支撑引领并重发展;体量规模 在变,从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结构类型在变,从相对单一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 学结构转变;对象群体在变,调整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以适应“90 后”"00 后”的思 维方式、认知范式、交际行为和价值观;环境格局在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世界教 育的中心,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治理。面对新挑战,我们高教工作者 必须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 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2.把握新走向 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认清面临的时与势,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这就是:要更 加注重质量提升。把质量视为学校生存的命脉,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质取胜,而 不是一味扩规模、上专业、改校名、提规格。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 坚持特而强、小而精,提升内涵品位,而不是一味盲目攀高或求全求大。要更加注重机 1 制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改革驱动,而不是拘囿于原有利 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适应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坚持服务国家、服务地方,走开放办学之路,而不是蒙着头、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办 学。要更加注重党的建设。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意识形 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而不是轻视育人工作、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党 对高校的领导。审视新走向,我们高教工作者应当从这一历史方位出发,作长远谋划, 谋定而后动,系统提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构想。 3.确立新坐标 十九大报告从国家发展、国际竞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中心这四个战略维度为高等 教育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坐标。从国家发展坐标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国家各项事业中,高等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先行先导;从国际竞争 坐标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上世界舞台,这就需要我们坚定教育自信,扎根中国大地,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从现代化建设坐标看,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 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必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进一步支撑实现国家现代化;从以人民为中心坐标看,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集中 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瞄准新坐标,我们高教工作者应当把实现内涵 式发展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主题和核心任务,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 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二、为全国发展大局提供江苏高等教育的新经验 江苏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高等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把高等教育作为“强省”之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走在全国前 列。 江苏现有高校 167 所,全日制在校生 191 万人,这在全国是最多的;江苏教学成果 奖获奖总数、一等奖数、特等奖数在全国均居第一;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部省共建的“国 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正式签约的部省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 合改革试验区”;江苏高等教育规模大、水平高、投人多、效益优、制度完善、保障度 高、领导重视、百姓关注,是我国名副其实的“高教大省”。江苏高校“双一流”建设 成绩喜人,在 2017 年 9 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 学科名单中,全国 42 所高校跻身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江苏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 所 2 人选一流大学建设 A 类高校;全国 95 所高校人围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江苏有苏州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等 13 所高校上榜。同时,江苏坚持公办民办同步发展, 省市共建,涌现出无锡太湖学院等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非营利性应用型本科高校。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江苏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各高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 聚着全省高教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对于全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和启示意义。 我认为,江苏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江苏把高等教 育作为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战略工程,不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市市委、市政 府同样也很重视,省市党委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认 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如无锡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多年来始终把 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方,书记、市长高度重视,亲力亲为,把教育视为无锡发展 的第一资源,牢牢抓住不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保障了无锡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 康发展。正如前文所述,江南大学、无锡太湖学院这些年来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江南 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无锡太湖学院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的 旗帜和典范。二是坚持内涵发展。江苏坚持在高校数、学生数等方面稳定发展规模,加 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江苏大 力开展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不 断激发高校发展活力。四是坚持服务社会。江苏高校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 人才培养“契合度” 、科学技术“创新度”、服务发展“贡献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进一步总结推广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思路、工作举措、成 功经验。希望江苏高等教育在进一步彰显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优势、进一步提升江苏高等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高百姓对高等教育“获得感”等方面再下功夫。 今后,江苏高等教育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继续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 三、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考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任务、新要求,为今后一 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这就是: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把理论创新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支撑; 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把“双一流”建设作为新时 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引领。 3 1.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再一次证明:必须始终坚持党的 领导,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制,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高校师生紧紧团结凝聚 在党的旗帜下;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办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大学,构筑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持高校和谐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自觉服从并服务于 党和国家大局,不断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转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新阶段的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大幅 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体 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日前,一些高校定位不科学,学 科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不清晰,缺乏与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 合的机制。解决这些间题的关键就是要调整结构和内涵发展。要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 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上 来,转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转到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上来。 特别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 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变、在专业设置上调、在师资配置上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上 改,在这些环节上实现实质意义上的转型发展。 3.千方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扎扎实实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着力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把确立科学的人才培 养质量观作为根本。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 的最主要标准;强化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的理念,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检验大学办学水平 的主要指标;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追 求。第二,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抓手。要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 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要推 动课程建设改革,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四个回归”,以 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提倡 4 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把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2017 年 11 月 2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全面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一届中央深改小组通过的第一个教育改 革文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可概括为三句话:“师德为 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 。师德为先,要把对教师品行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教学为要, 要引导教师心无旁鹜地投人教学工作;科研为基,要提高科研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4.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 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 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评价 体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建立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建设“双一流” 要推动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以 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 没有一流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认定只是第一步,关 键要靠建设, “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实现千帆竞发、 百炯争流的动态过程。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 、埋头苦干,全力以赴写好“奋进之笔” , 为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根据作者在江苏省高等学会 2017 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整理。) 5 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7 年第六次会议 关于同意授予周洲同学博士学位的决议 (南财大学位字[2017]11 号)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南财大学位字[2016] 2 号)相关规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周洲同学(见 附件)博士学位。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 12 月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序号 学号 姓名 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1 1920140001 周洲 粮食经济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学术型博士 6 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7 年第六次会议 关于同意授予李省朝等 26 名同学硕士学位的决议 (南财大学位字[2017]10 号)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南财大学位字 〔2016〕2 号)和学位评定工作的有关规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 议,决定授予李省朝等 26 名同学(名单见附件)硕士学位。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 12 月授予硕士学位人员名单 序号 学号 姓名 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1 1120140545 李省朝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安全与营养 学术型硕士 2 1120150634 徐文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学术型硕士 3 1220150196 包丹荔 会计学院 会计 专业硕士 4 1220150209 韩宏志 会计学院 会计 专业硕士 5 1220150252 耿煦 会计学院 会计 专业硕士 6 1220150277 朱玥玥 会计学院 会计 专业硕士 7 1220150313 蔡群 金融学院 金融 专业硕士 8 1220150336 沈加洋 金融学院 金融 专业硕士 9 1220150343 王庆 金融学院 金融 专业硕士 10 1220150346 严宁昕 金融学院 金融 专业硕士 11 1220150350 赵鹏鹏 金融学院 金融 专业硕士 12 1220150353 陈培培 金融学院 保险 专业硕士 13 MG11901071 张磊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14 1320120058 尤新宇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15 1320130635 闻逸玲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16 1220140593 戴丹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7 17 1220140596 方蓓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18 1220140610 冀与昕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19 1220140611 江瑶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0 1220140637 吕雯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1 1220140670 武从春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2 1220140674 徐颖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3 1220140697 赵广俊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4 1220140703 周婧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5 1220140705 周婷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26 1220140707 朱凡 MBA 中心 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 8 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7 年第六次会议关于 公布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通知 (南财大学位字[2017]12 号)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南财大研字 〔2016〕2 号)文件精神,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评审、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审定并公示,确定了我校 2017 年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 文评选结果(见附件) ,现将名单公布。 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学院 导师 论文题目 1 武舜臣 粮食经济研究院 华仁海 程国强 原粮成品粮比价扭曲对粮食加工业要素配 置的影响研究——以碾米业和磨粉业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 2017 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学院 导师 1 刘晓慧 财政与税务学院 唐祥来 2 陈蕾 产业发展研究院 余泳泽 3 陈晓宇 法学院 焦富民 9 论文题目 我国公共服务 ppp 模式供给效率极其影响 因素分析 中国式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 城市的证据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制度构建 归因视角下护士遭受外部侵犯对工作倦 怠与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房价中的公共品资本化效应研究——基 于城市交通和教育资源的比较 4 韦学锋 工商管理学院 张文勤 5 卓淼淼 公共管理学院 金志云 6 彭洋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唐润 生鲜食品供应链双渠道协调研究 7 刘双 国际经贸学院 杨青龙 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中 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8 金文翰 国际经贸学院 晏维龙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9 邵青云 国际经贸学院 张为付 10 高三元 会计学院 蒋琰 11 刘利红 会计学院 于成永 12 邱佳涛 会计学院 张正勇 13 丁捷 会计学院 王玉春 14 谢金 会计学院 张正勇 15 宋承军 会计学院 王开田 16 刘东练 会计学院 胡晓明 17 叶沁薇 会计学院 胡晓明 18 朱佳慧 会计学院 周友梅 19 王泽文 会计学院 胡晓明 20 赵亮 金融学院 卞志村 21 陈汉涛 金融学院 雷鸣 22 李晨爽 金融学院 卞志村 我国互联网货币基金绩效评价研究 23 赵忍 金融学院 顾荣宝 CEO 权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24 崔爱伟 金融学院 郭文旌 网络贷款信用违约互换产品设计 25 田婧倩 金融学院 许承明 投资者情绪视角下互联网基金与股票市 场关系研究——以余额宝为例 10 制度因素对 FDI 引进质量的影响——基于 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碳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差异研究——基 于金砖国家和美国的分析 资产专用性、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决策价值研究——基 于信息用者的问卷调查 投资者情绪、产权性质与企业投资行为的 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行 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与实施效果研究——以仁和药业股权激 励为例 投资价值视角的协同效应估值模型研究 ——以上风高科并购宇星科技为例 基于业绩承诺的目标企业未来收益预测 评估——以宏达新材并购永乐影视为例 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识别及其融资战略 选择——基于碧水源和首创股份的案例 研究 我国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及其评估研究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 结构性财政支出冲击下我国最优货币政 策规则选择——基于物价稳定视角 杠杆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价值影响研 究——基于门限模型方法 26 刘珂 金融学院 卞志村 引入动态状况指数的扩展性货币政策规 则研究 27 许新鹏 经济学院 孙瑞博 产能过剩视角下我国经济波动分析 28 黄蓓 经济学院 李刚 汇率市场与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统 计分析 29 黄青 经济学院 郭存芝 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研究 30 梁炎 经济学院 刘志国 31 吴增明 粮食经济研究院 李光泗 32 向柯 马克思主义学院 曹克 33 曹小舟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新春 34 张自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玉玲 35 徐斐然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鞠兴荣 36 杜小翠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绪铎 37 陈文玥 外国语学院 胡美珠 38 杨烨 信息工程学院 韩金广 39 吴淑娟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张敏 40 汤佳 应用数学学院 刘金良 41 王月霁 MBA 中心 程永波 42 卢顺勤 MBA 中心 胡晓明 43 仲向前 MBA 中心 程永波 11 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对收入流动性的研 究 “托市政策”下粮食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研 究 乔纳森·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 究 小肽 AREGEM 的抗氧化性及其对高糖孵育 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盐和超高压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 性与作用力的影响及调控机理研究 菜籽抗氧化肽吸收、代谢机制及其体外抗 氧化活性研究 基于压缩机理的筒仓中稻谷应力分布的 有限元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 作词汇复杂性研究 密文长度固定的属性基可搜索加密 网购情境下服务补救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顾客情绪的调节作用 具有事件触发和量化的时滞神经网络系 统的状态估计与滤波研究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风险经理(尽责审查 岗)绩效考核关键指标优化方案研究 我国质检技术机构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以泰州市 D 质检中心为例 江苏民办经营性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状况 调查研究 我校 3 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近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 2017 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 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苏学位字【2017】15 号)。我校 3 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 为 2017 年度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其中,优秀学术学位硕士论文 1 篇,优秀专业学位 硕士论文 2 篇。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校积极深化研究生教 育改革,加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力度,规范学位论文管理过程,研究生培养质量 逐步提升。 (研究生处) 附:2017 年南京财经大学获评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名单 1、《盐和超高压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与作用力的影响及调控机理研究》, 作者:张自业,指导教师:杨玉玲; 2、《信用风险转移创新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作者:李振国, 指导教师:闫海峰; 3、《实物期权理论在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阿里巴巴为例》, 作者:邱添,指导教师:王开田 12 我校师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10 月 24 日上午,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京胜利闭幕。连日来,我校各单位组织广大师生通过专家辅导、集体学习、小组交流、 党支部活动等形式学习传达十九大精神。广大师生抒发情感,畅谈体会,在校园内迅速 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现代服务业智库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我校智库研究人员围绕十九大报 告中的民营企业、现代服务业、创新、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经济关键词, 并结合江苏经济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与会者认为,民营企业首次被写入 全国党代会报告,苏商作为植根于江苏的民商群体,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迈入新 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江苏 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瞄准国际标准,提高供给水平和供 给效率;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这为江苏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参与创新全球化和建设开放型创新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 遇;报告中提出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对于新形势下发展江苏经济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与会人员结合报告内容,还就江苏传 统区位划分、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专题学 习和讨论,智库研究人员深化了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并一致认为在十九大精神 引导下,智库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研究中国和江苏经济,为现实经济发展提供更有针对 性的政策建议。 研究生处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连生教授作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 胡连生教授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 的科学判断,具有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则彰显了党中央 精准把握大势,洞察国情变化,敏锐作出政治判断的勇气和能力。胡连生教授还讲解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略,并对新目标作出了解释说 明。黄建国副处长在总结发言中希望广大研究生同学进一步领会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十 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专题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耿步健教授 讲授专题备课会示范课。课上,耿步健书记将十九大精神贯穿于讲稿中,着重阐释了习 13 近平总书记报告中的新提法,以及如何将其与授课知识、技巧有机结合。他说,我们要 根据十九大精神,结合现有教材,形成全新的讲课内容体系,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讲稿、 进课堂、进头脑”。示范课后,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围绕如何精心制作教学 课件、提高思政课堂吸引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示范课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各课程组举 办专题备课会。他们认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到课程教 学中,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真正把“思政课堂” 变成“课堂思政”。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热议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会上, 大家认为,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青年学子,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大家还 对十九大报告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总结,并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热情高涨地讨论了“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词,并就与青年学子息息相关 的“创新创业”“两学一做”“四讲四有”等热词,交流了体会,大家一致表示,将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在学业、就业及创业等方面,积极有为, 展示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现场还举行了庄严的成人礼宣誓仪式。公共管理学院党 委副书记张荣霞表示,学习十九大精神是学生党支部的首要政治任务,大学生要原原本 本研读十九大报告,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持续提升政治觉悟,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 指导我们的实践。 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举办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制作手抄报, 用手中的画笔将各自学习的成果展现在一张张手抄报上。该院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等 纷纷开展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尤其是报告中围绕青年工作的重 要论述。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示一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丹表示,此次活 动成果以手抄报为载体进行集中展示,有利于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十九大精神的认同 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思想的学思践悟,带领全院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 挥好生力军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党委宣传部) 14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召开 12 月 26 日上午,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项 目”)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仙林校区工科楼二楼会议室召开。项目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 作)王晓辉、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主任颜波,省粮食局副局长张生彬、省教育厅研究 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我校党委书记陈章龙,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长宋学锋,指 导委员会秘书长、副校长程永波,及徐从才、秦富、钟甫宁等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陈章龙书记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委员表示热烈欢 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爱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从 2013 年 9 月首批博士生入学至今,在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省教育厅和相关合作单位关心、支 持、指导下,我校按照项目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项目培养方案,完善培养制度、优化培养 机制、加强条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博士生的理论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各项 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 7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服 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希望各位委员多提宝贵意见,以 便我校进一步完善相关迎评准备工作。他表示,学校将整合多方资源将博士人才项目办 出特色、办出水平,积极打造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为粮食行业发展和国家、区域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程永波副校长作关于调整博士项目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的说明。基于相关单位领导 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调整,以及博士生“双元培养”等因素的考虑,经商请国 家粮食局同意,项目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进行了调整。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殷华方汇报我校博士人才培养情况。他从项目历程与目标、人 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情况和成果四个方面作 了详细汇报。 粮食经济研究院院长曹宝明汇报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评估相关准备情况。他介绍 了项目验收评估工作的内容、程序与要求,并对博士项目验收工作准备情况、验收材料 填报情况作了简要说明。 指导委员会专家审议了博士项目验收材料,就博士项目验收、行业需求、博士招生、 培养与就业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指出,项 15 目意义重大,行业需求迫切,学校应立足“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明确博士生研究方向 与选题,加强行业实践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讲话。他从四个方面对我校博士项目建设提出要求:第一, 南京财经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显著,应充分自信,学校举全校 之力保障项目人力、物力、财力,对粮食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博士培养一定程度上满 足了国家与行业的特殊人才需求。第二,党的十九大为粮食行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契机, 应充分学习“中国人的饭碗”“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大力增加油脂农产品供给”“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等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要充分 认识十九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义,认 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粮食行业的新要求。第三,项目办学理念应围绕粮食,立足粮 食行业最尖端、最困难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现实,推进行业应用。第四, 从行业角度,应关注项目的可持续性,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提高科技贡献率和科学管理水平,宏观上提高博士教育水平。 宋学锋校长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粮食行业对博士项目、博 士人才的特殊需求,为我校博士人才培养、如何更好服务粮食行业指明了方向,我校将 遵照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总结和研究,进一步整改、完善和提升, 力争在验收工作中取得满意结果,为学校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校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工作稳步实施,并已进入验收攻坚阶段。 (研究生院) 16 我校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2017 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在北京举行,我校学子取得佳绩,共 获得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二项(名单详见附录)。其中,我校一等奖获奖 数目在所有参赛高校中位列首位。 本次大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意识。论文选题共分为“统计建模类”“市场调 查分析类”“大数据工程类”三类,分为论文撰写、论文答辩两个阶段,我校经济学院 统计系学生踊跃参加比赛,共组建 21 支参赛队伍,其中本科生组 12 支、研究生组 9 支。 (经济学院) 附录:我校学子获奖名单 一等奖(3 项) 1《经济发展对艺术品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例》,统计建 模类研究生组:刘奕伶、倪蓉、葛畅,指导老师:詹鹏 2.《基于 SVM 和 LDA 模型的手机评论情感分析》,大数据工程类本科组:林井琦、 王智超、刘幸彬,指导老师:李昌峰 3.《基于餐饮业网络评论的消费者情感极性分析》,大数据工程类研究生组:杨博 文、胡慧敏、付文,指导老师:王芳 二等奖(1 项) 1.《近十年拍卖市场艺术品成交价格的估计——基于 Hedonic 模型》,大数据工程 类本科组:李陈广元、罗诗萌、杨霭雯,指导老师:詹鹏 优秀奖(2 项) 1.《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统计建模类本科组:濮 思耀、是静怡、栾子扬,指导老师:王庚 2.《基于因子分析的共享单车用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市场调查分 析类本科组:梁佳铭、李想、李柳汛,指导老师:王芳 17 我校学子在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佳绩 12 月 16 日,“华为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在西安交通大 学举行。我校学子取得佳绩,共获得全国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4 项(名单 见附录)。全国共有 4 所财经类高校获得一等奖。我校参赛队伍由应用数学学院研究生 数学建模教练组老师负责培训和指导。 据悉,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 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是一项面向全国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竞赛活 动,是广大研究生探索实际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的有效 平台。2017 年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 32 个省(市、区)437 所培养单位以及新加 坡、英国等国外大学共 10454 支研究生队参赛。按竞赛章程,评选出一等奖 150 个、二 等奖 1383 个、三等奖 2085 个,其中获一、二等奖总数仅占总参赛队数的 14.66%。 (研究生院 应用数学学院) 附录:我校学子参加 2017 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全国一等奖 1 项: 1、逯伯亮(应用数学学院)、李海友(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全国二等奖 1 项: 2、邵登科(经济学院)、鲁健(经济学院)、刘强飞(经济学院) 全国三等奖 4 项: 1、李媛(经济学院)、周海娜(经济学院)、方晖(经济学院) 2、鲁齐(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婷婷(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关雪妍(管理 科学与工程学院) 3、熊梦辉(应用数学学院)、施敏(应用数学学院)、马馨悦(应用数学学院) 4、王欢(经济学院)、孙悦(经济学院)、陆隆溪(经济学院) 18 我校研究生在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中获奖 11 月 17 日至 18 日,首届江苏省研究生英语翻译大赛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办。 最终,经过“英译汉”和“汉译英”两场比赛的紧张角逐,外国语学院 2016 级英语专 业研究生郭娟(指导教师:刘浩)荣获笔译组比赛二等奖。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全国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韩子满、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等出席大 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据悉,本次大赛是首届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的系列赛事之一,由全国翻 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东南大学承办。 经过校内选拔,我校选送了 2 名硕士生参赛,与来自全省 34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125 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同台竞技。 (外国语学院) 我校一案例荣获全国资产评估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 12 月 16 日至 17 日,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六届培养单位 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公布了全国第五届资产评估教学案例大赛获奖名单,我校会 计学院报送的案例《基于二项树模型的对赌协议价值评估:以南广影视为例》(团队成 员:刘小峰、程涵修、钱坤)喜获二等奖。刘小峰副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分享了案例编写经验。 据悉,案例大赛面向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全国 70 多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授权点单位。全国资产评估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对提 交案例进行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 (会计学院) 19 江苏省 MBA 发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在我校举办 11 月 25 日,第九届江苏省 MBA 发展论坛、第四届江苏省 MBA 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 届南京开发区“新港杯”MBA 创业大赛决赛、2018 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 国江苏赛区 MBA 组初赛在南京财经大学举办。我校校长宋学锋、副校长程永波出席活动, 来自全省的近 300 位工商界人士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 MBA 教育中心、江苏省 MBA 联合会(江苏省 MBA 企业家联谊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开发区云暨移动应用 孵化平台联合主办,南京财经大学 MBA 联合会承办。 宋学锋校长致辞,他指出,南京财经大学作为江苏省内重要的商科院校,在 MBA 教 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南京财经大学 MBA 教育中心作为学校独立建制的 MBA 教育机构,整 合了全校的优质师资和学科资源,培养了一批兼具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的高素质管理精 英。除了深厚的专业背景,培育学员树立高度社会责任也是南京财经大学 MBA 教育的一 大亮点。当前,南京财经大学 MBA 教育中心致力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 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中小企业孵化。 程永波副校长在致辞中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国乃至全球范 围内进行,我国经济发展也正处于新常态,诸多行业、产业面临着深刻的结构调整。“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新浪潮,大众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了精神追 求和自身价值。本次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一个深层次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学术与实 践相结合的平台,为 MBA 同学们提供了探索学习、切磋经验、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九届江苏省 MBA 发展论坛的主题是“新物种·新机遇”,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 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阐述了他对于新机遇的看法。“互联网+、电子商务之所 以能在这个时代蓬勃发展,是因为线上支付的渠道已经完全成熟,而借助网络平台,实 体经济中的链接和匹配的问题得到解决,供应和需求可以达到平衡。”科学把握培育产 业发展新动能的机遇,多行业跨界携手必将是今后商业的发展之道。 中国长城资产江苏分公司总经理申希国在主旨演讲环节表示,实业是经济的肌体, 制造业是经济的骨骼,而金融的作用是血液。血液的使命是为身体送去养分,不能只在 “空转”中“热血沸腾”,而忘记了肌体和骨骼的渴盼!中国长城资产作为央企金融机 构,以“化解金融风险、提升资产价值、服务经济发展”为使命,江苏分公司“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将通过产融结合、产研结合,坚定不移的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20 论坛现场,南京财经大学 MBA 与中国长城资产江苏分公司联合培养基地正式揭牌, 校企合作为江苏商界输入更多专业人才。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金;江 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综合协调处处长、江苏省民营经济投诉中心主任韩立 春;中国 MBA 联谊会理事长姜涟;新华网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寿泉等被聘任为南京财 经大学 MBA 中心客座教授。 下午举行了创新创业大赛。南京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选送的 10 个优秀创业项 目参加了决赛的角逐。大赛设置商业计划书、项目负责人陈述和答辩三个比赛环节,来 自省内外的多名行业专家、投资总监及创始合伙人参与了大赛的评审工作。 经过 3 个多小时的精彩路演,最终,南京财经大学“田肥美植物营养剂”项目获得 一等奖,南京大学“激光雷达”、黑咖沙龙“三维视觉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两个项目 获得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D 打印定制眼镜”、黑咖沙龙“超高清医用内窥镜成 像系统”及南京大学“一人 AI 智能家装设计系统”获三等奖,南京大学“抑菌健康空 间”、江南大学“食品安全大数据”、南京财经大学“问路”及扬州大学“找化网—— 跨境模化工 B2B 电商服务平台”四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MBA 教育中心) 21 第三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在我校开幕 11 月 25 日,第三届“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开幕式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江苏 经济发展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我校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副校长程永波出席并致 辞,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杰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本次论坛论文大赛优秀论文作者 代表、来自全国 50 余所兄弟高校的研究生会代表、我校部分研究生参加论坛,开幕式由研 究生胡皓主持。 程永波副校长在致辞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此次论坛以“共享经济”为主题,切合了当前 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具有很好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发展 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的指导思想,其宗旨是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当中有更多 的获得感。程永波副校长指出,财经论坛作为南财研究生的学术品牌活动,自开办以来, 很好地丰富了我校研究生的课外学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培育了良好的学术文 化。同时,兄弟高校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使“财经论坛”品牌活动迸发了新的活力,论坛的 质量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受到社会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开幕式上,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会主席王宇致欢迎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会主 席齐迪致贺辞,哈罗单车江苏大区总经理汪鹏介绍了哈罗单车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愿景。论 坛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以“中国共享 经济的发展现状、创新拓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为题作主旨报告。 当天下午,举行了本次论坛论文大赛十佳论文选手答辩会和高校研究生会主席高峰论 坛。在前期对征集到的 600 余篇论文进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基础上,来自厦门大学、上 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 10 名选手进入最终论文答辩环节。 高校研究生会主席高峰论坛上,相关高校研究生会负责人围绕如何完善研会部门间的 沟通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建立研会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来提 升研会的影响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全国高校研究生财经论坛”是由南京财经大学主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承办,研究生会协办的全国性研究生学术论坛。除了 25 日的各项活动之外,后续还将开展 学术漫谈、谈股论金、职场前瞻、硕博面对面、热点辩论赛、创业故事汇、就业公益讲座 等系列活动,全部活动将延续到 2018 年 5 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研究生院) 22 责任编辑:王 芳 签 发:殷华方 报:校领导 抄:本校各有关部门 发:本校各院(系、部、中心) 、硕士生导师、硕士生 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编印 共 10 份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