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工作总结.pd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s 㲌䊎㏎⹅⫔䁈㹐㏎䈌⺃⮈⹅⧭䁈䊛 Annual Report 2012 2012 㛋㛋Ⱙ⡉ ᆀ --------------------------------------------------------- 1 ഐߊ -------------------------------------------------- 2 ᆓࣀᐗᏼੵ ----------------------------------------- 26 ᆓዀਨ ----------------------------------------------- 3 ᆓ் އ------------------------------------------ 29 תབྷ ----------------------------------------------- 4 ُᇤ ------------------------------------------------ 30 ᐉ፱ࣕ ----------------------------------------------- 5 ௴ዌ፰డ ------------------------------------------ 34 ้ༀ ----------------------------------------------- 6 ႤಏݨȰਈȱ ----------------------------------------- 35 ؐ ޱ----------------------------------------------- 7 Ȱ္ኸȱݨᏳ -------------------------------------- 37 ଖᆼࣀᐗᏼੵ ----------------------------------------- 8 2012 ࣀᐗৼআ০ၞڱษ ------------------------ 41 ᅐዼᄞ ------------------------------------------ 9 2013 ࣀᐗৼআ ---------------------------------------- 45 ࠂಿᏈன ----------------------------------------- 12 ႗রࠥ ------------------------------------------------ 47 ࠂؙ႖ ----------------------------------------- 14 ᅐুະጹ ------------------------------------------ ࡂ 2 ᆓཏః ----------------------------------------- 18 ჁދৠᄙჁ ------------------------------------------ ࡂ 3 ଖᆼ் އ----------------------------------------- 22 ᎄᅉ ---------------------------------------------------- ࡂ 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序 有人说, 2012 是世界的末日。 我们说, 2012 是起点, 是发展。 3 月, 测控技术研究所并入我院。这带来了几份大礼:测试技术方向的优秀师资, 建 筑面积近 3 千平米的研究所, 特别是,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 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5 月, 值 110 周年校庆之际, 我院 149 名校友返校。忆峥嵘岁月, 筹灿烂美景。我们 珍惜昨天, 更对明天充满信心。 6 月、 7 月, 16 位青年才俊陆续加盟。 我们的发展又增添了多个动力十足的发动机, 蓬 勃发展指日可待。 8 月, 17 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各类项目, 数量居全校之首。这将我们刚 成立一年的小学院位移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9 月, 乔迁至新家——逸夫楼。崭新的办公大楼, 今后将见证我们的辛勤耕耘:一周 六天, 一天十小时。 10 月,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召开。十年磨一剑。 12 月, 年底盘点, 本年度 1470 万经费签定, 800 多万经费到账, 是去年的两倍多。 如果从 1994 年物理学科开始连续招收本科生算起, 我们才 18 岁。 18 岁, 成年了!没有同仁的努力与您的支持, 我们可能会夭折。 18 岁, 成年了!我们还需要关怀、指点与扶持, 但我们会更多地给予, 更加去担当。 别了, 2012! 来吧, 2013! -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杨玲珍教授提议的“融”字, 当选为我院 2012 年的年度字。 《说文》解释“融”的本义是“炊气上升”, 但还有其他含义。 一、“融”字表示“长大”。 《尔雅疏》中记载“融骏者, 长大也。”2012 年, 我们 18 岁了, 成年了, 长大了。 二、“融”字表示“混和、消融、融化”。 《左传·隐元年》写到“其乐也融融”。2012 年, 测 控技术研究所的并入, 要求学科的交叉融合、人员的水乳交融、感情的雾释冰融。 2012 年, 16 名青年才俊的融入, 昭示着今后需要更多的融合与融洽。 三、“融”表示大明大亮、显明昌盛之意。明之盛者为融, 故《诗·大雅》曰“昭明有融”。 这是说学院的未来及大家的前途, 一片光明。 四、“融”还是火神的名字。《礼·月令》云:“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我们学 院的同仁多是无神论者, 但也无愧神的厚爱, 因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因为天道酬 勤、业道酬精。有火神的庇护, 我们今后能不火吗? 2012, 我们可能不幸福, 但我们有辛苦, 有喜悦, 其乐也融融。 2013, 我们可能还不满足, 但注定我们有收获, 有贡献, 恬适又融懿。 元芳, 你怎么看? 说明:本年度字由刘清坤题写 -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现设物理系、光信息技术系、光源与照明工 程系、大学物理教学部、物理实验中心、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及山西 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中心八个部门, 是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 110 人, 其中教师 85 人, 工程系列职工 17 人, 行政管理职工 8 人。教授 12 人, 副教授 21 人。博士生导师 7 名, 硕士生导师 64 名, 具有博士学位 的教师 58 名。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 1 名, 山西省“新 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333 人才工程”省级人选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 带头人 5 名, 山西省教学名师 1 名。同时有双聘院士 1 名, 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 者 2 名。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点, 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一个工程硕士学位点。拥有一个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两门精品课程, 一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一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 优秀导师团队。现有在校本科生 396 名, 硕士生 206 名, 博士生 21 名。 2012 年, 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共计 1470.01 万元, 进账经费 837.05 万元, 新增可 支配经费 1237.65 万元。 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 17 项, 省部级 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 14 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二 等奖 1 项, 太原市科技奖优秀科技项目奖一等奖 1 项,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 成果奖 1 项, 2012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一等奖 1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4 项, 发表学术论文 70 篇, 其中被 SCI 收录论文 38 篇 (影 响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2 篇), 被 EI 收录论文 46 篇。 -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基本数据 成员 教 职 工:110 人 (教师系列 85 人;工程系列 17 人;行政管理人员 8 人) 本 科 生:396 人 (光源与照明 56 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04 人;应用物理 136 人) 硕士研究生:206 人 (电子科学与技术 30 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4 人; 凝聚态物理 39 人;光学工程 41 人;控制科学与工程 36 人; 集成电路工程 31 人;控制工程 5 人) 博士研究生: 21 人 博 士 后: 4 人 教学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45784.92(含三本教学工作量 13941.92)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45.06;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63.03 承担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班:253 个 科研 科研合同经 进 账 费:1470.01 万元 经 费: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1237.65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项, 省部级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4 项) 发表学术论文:70 篇(SCI 收录 38 篇;EI 收录 46 篇;2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发明专利:授权 6 项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 34 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1 项 太原市科技奖 优秀科技项目奖 一等奖 1 项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科学技术成果奖 1 项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 创新应用类 一等奖 1 项 太原理工大学 科技创新团队奖 1 项 新增学术带头人: 郝玉英 王云才 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杨玲珍 张明江 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院行政 院 院党委 长:王云才 副 院 长:郝玉英 书 杨毅彪 记:李建明 副书记:彭彦彬 院长助理:张明江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张 莉(主任) 刘小平 教学科研办公室:甄 炜(主任) 李维强 学生工作办公室:冯志宇(主任) 周颖娟 院 团 委:秦莺莺(书记) 系、部、中心、研究所 物 理 系: 光信息技术系: 杨毅彪(兼主任) 韦宏艳(主任)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筹): 大学物理教学部: 张文星(副主任) 张朝霞(筹备组负责人) 康爱国(主任) 王丽平(副主任) 刘红利(副主任) 物理实验中心: 杨玲珍(主任) 李 测控技术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乔铁柱(副所长) 光电工程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张明江(副所长) 辉(副主任) 工会 主 席:彭彦彬 副 主 席:张 莉 组织委员:张明江 宣传委员:樊林林 生活委员:李维强 文体委员:张 杰 女工委员:刘瑞萍 第五届教授委员会 轮值主席:吕玉祥 -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物理系(20 人) 教 授: 杨毅彪 吕玉祥 副 教 授: 杨 平 张文星 讲 师: 张 莹 马 宁 冯 琳 张万舟 工程系列: 韩国华 胡 彧 厉华明 彭 华 陈 彬 薛海斌 冀 婷 孙永丽 冀炜邦 邓 霄 邢丽丽 费宏明 刘 欣 刘 丽 王娟芬 崔艳霞 张 杰 蔡冬梅 武 媛 张 超 王冰洁 翟爱平 刘芳宇 孙钦军 王 杨建新 黄 平 朱林彦 马湘东 贺晓宏 张彩霞 刘瑞萍 刘红利 杨 张 致 鹏 樊文浩 杨慧岩 李维强 马 珺 杨周琴 张义叶 郭竹远 魏 循 张机源 常晓敏 光信息技术系(21 人) 教 授: 李秀燕 副 教 授: 韦宏艳 讲 师: 李国辉 袁树青 工程系列: 张青兰 郝玉英 李晓春 张校亮 张 荣 王文杰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10 人) 副 教 授: 靳宝全 讲 师: 贾华宇 张 叶 工程系列: 武银兰 张朝霞 曹 铃 磊 大学物理教学部(18 人) 教 授: 康爱国 副 教 授: 杨跃俊 讲 师: 王丽平 郝文涛 崔彩娥 李孟春 乔记平 薛萍萍 曹恩思 物理实验中心(18 人) 教 授: 杨玲珍 副 教 授: 朱子鹏 讲 师: 武余树 工程系列: 王宏伟 蔡惠明 马丽静 李 辉 曹海燕 樊林林 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18 人) 教 授: 马福昌 牛憨笨(兼) 王云才 刘喆颉(兼) 于化忠(兼) 秦建敏 副 教 授: 张明江 乔铁柱 讲 师: 陈智辉 王安邦 张建忠 刘绍鼎 李战锋 程 鹏 张建国 工程系列: 梁丽萍 薛保平 白雪峰 -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新进成员 调出人员 常 博 高利岩 宋晓红 杨玮枫 张绪树 退休人员 张一兵 1952 年 6 月生, 高级工程师, 大学本科学历, 中共党员、民革党员, 民革 山西省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学会理事。多年来从事新型 传感器、数字化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号传送等理论和应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为 测控所的创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2009-2012 学院教师综合情况表 年份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博士 平均 年龄 男女 比例 教师 总数 职工 总数 2009 2010 2011 2012 6 7 10 12 10 10 13 21 23 28 41 52 2 0 0 0 14 19 40 58 37 37.3 35.6 36.1 15:26 18:27 30:34 45:40 41 45 64 85 62 64 87 110 -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经费 2012 年科研合同经费 1470.01 万元, 进账 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 1237.65 万 元。 2012 年进账经费明细表 王云才 经费 (万元) 162 吕玉祥 108.05 张建忠 16.2 刘绍鼎 5 秦建敏 64 孙永丽 15.6 费宏明 4 靳宝全 61 王文杰 15 张建国 4 郝玉英 56.7 薛海斌 15 王冰洁 3.5 刘喆颉 56 张文星 15 康爱国 3 乔铁柱 30.7 徐强 13.2 李秀燕 3 刘丽 22 李辉 10 张鹏 3 崔艳霞 21.8 李晓春 10 张万舟 3 邓霄 20 刘瑞萍 10 张朝霞 2.5 王磊 20 杨玲珍 10 张杰 18 张明江 10 姓名 冀婷 经费 (万元) 16.8 蔡冬梅 经费 (万元) 9 姓名 姓名 -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12 年度新增科研项目 2012 年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 17 项, 省部级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 发与服务项目 14 项。 国家级各类项目 1. 王云才, 高速全光真随机数发生器研制(项目编号 61227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 究专项, 300 万, 2013.01-2016.12. 2. 郝玉英, 包覆型银纳米结构对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 61274056),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81 万, 2013.01-2016.12. 3. 刘喆颉, 自旋转移矩磁存储器的静动态特性微磁仿真与分析(项目编号 61274089),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80 万, 2013.01-2016.12. 4. 秦建敏, 基于空气、冰与水物理特性差异的冰层生消过程与力学强度连续在线监测原理研究(项 目编号 51279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0 万, 2013.01-2016.12. 5. 崔艳霞, 金纳米复合共振基元增强有机光伏器件的宽谱光吸收效率(项目编号 11204205),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8 万, 2013.01-2015.12. 6. 冀婷, Ge 衬底上氧化铒、氧化铥高 K 栅介质材料的制备及物理特性研究(项目编号 11204202),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8 万, 2013.01-2015.12. 7. 张建忠, 连续散射分布式光反馈产生无延时特征的宽带混沌激光(项目编号 61205142),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7 万, 2013.01-2015.12. 8. 孙永丽, 基于结构弛豫的过冷液体动力学不均匀性研究(项目编号 11204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青年基金, 26 万, 2013.01-2015.12. 9. 张文星, 表面吸附对石墨烯振动性质的影响与在单分子探测中的应用(项目编号 11204201),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5 万, 2013.01-2015.12. 10. 张杰, 旋量凝聚体的光耦合特性及量子涨落(项目编号 11204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5 万, 2013.01-2015.12. 11. 薛海斌, 单分子磁体的输运电流噪声特性研究(项目编号 11204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 金, 25 万, 2013.01-2015.12. 12. 王文杰, 二维非线性光子晶体中宽带二阶级联效应的研究(项目编号 1120420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青年基金, 25 万, 2013.01-2015.12. 13. 邓霄, 面向多组分气体定量检测的 ZnO 纳米线阵列可控制备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51205273),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5 万, 2013.01-2015.12. 14. 徐强, 相对论下的赝自旋对称性与自旋对称性研究(项目编号 11205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基金, 22 万, 2013.01-2015.12. 15. 刘丽, 干涉式光学综合孔径压缩编码成像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61240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主任基金, 10 万, 2013.01-2013.12. 16. 费宏明, 应用左手介质光子晶体实现光波单向传输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 11247277),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 4 万, 2013.01-2013.12. 17. 张万舟, 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研究配对超固体(项目编号 112472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 项, 3 万, 2013.01-2013.12. -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省部级各类项目 1. 秦建敏, 基于空气、冰与水物理特性差异的淡水冰情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及其在额尔古纳河冰情 自动监测中的应用, 科技部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2. 崔艳霞, 宽谱表面等离子激元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激发(项目编号 20121402120017), 教育部 博士点基金, 4 万, 2013.01-2013.12. 3. 刘丽, 基于压缩编码孔径的光学综合孔径干涉成像机理研究(项目编号 20121402120019), 教育 部博士点基金, 4 万, 2013.01-2013.12. 4. 秦建敏, 黄河冰情自动监测系统研发与现场试验(项目编号 201201080), 水利部 2012 公益性行业 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10 万, 2012.03-2014.06. 5. 杨致, 基于无机苯设计新型分子自旋过滤器(项目编号 2012M510779), 中国博士后二等面上基金 项目, 5 万, 2012.07-2014.06. 6. 蔡冬梅, 衍射棱锥波前传感器的研究(项目编号 KFS-4), 微细加工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6 万, 2012.01-2014.12. 7. 张明江, 基于混沌激光实现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的研究(项目编号 GD201305), 深圳大学光电子 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3 万, 2013.01-2014.12. 8. 王云才, 煤矿瓦斯及顶板压力光纤传感网络新技术器件与集成, 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子项目, 200 万, 2012.01-2016.12. 9. 李晓春, 中加合作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数字化分子检测技术(项目编号 2012X20), 山西省国际合作 研究, 20 万, 2012.01-2013.12. 10. 刘绍鼎, 面向生物传感器的贵金属纳光子器件的研究(项目编号 2012021010-3), 山西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5 万, 2012.01-2014.12. 11. 崔艳霞, 用于超分辨光刻技术的表面等离子体器件研究(项目编号 2012011020-4), 山西省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 5 万, 2012.01-2014.12. 12. 张建国, 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在冰水两相流参数检测中的研究(项目编号 2012021013-2), 山西省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4 万, 2012.01-2014.12. 13. 张杰, 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特殊外场中的量子自旋特性(项目编号 2012021003-2), 山西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万, 2012.01-2014.12. 14. 刘丽, 基于压缩感知的被动毫米波综合孔径成像重构算法研究(项目编号 2012021011-4), 山西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万, 2012.01-2014.12. 15. 李秀燕, 氮化钛扩散阻挡层对不锈钢负载二氧化钛薄膜的影响机制(项目编号 2012zr21), 山西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万, 2012.01-2014.12. 16. 康爱国, 基于第一性原理对 BaTiO3 基铁电陶瓷电滞回线的研究(项目编号 2012zr32),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 2012.01-2014.12. 17. 邓霄, 基于微流道阵列的 ZnO 纳米线可控制备及其在混合气体定量检测中的应用(项目编号 20120007), 山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5 万, 2012.06-2014.06. 18. 张鹏, 铝基碳化硼中子吸收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项目编号 2012jyt4), 山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3 万, 2012.06-2014.06. 19. 张明江,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混沌调控实现光生超宽带微波信号(项目编号 2012lfjyt08), 山西省高 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10 万, 2012.05-2015.04. - 1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 杨玲珍, 复用无源光网络故障检测的波长可调谐混沌光源研究(项目编号 2012lfjyt05), 山西省高 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10 万, 2012.07-2014.06. 21. 秦建敏, 高寒区冰水情检测方法研究及其在万家寨水电大坝冰情监测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 2012-045),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项目, 5 万, 2012.06-2015.06.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 靳保全, 管网与水源井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 112 万, 2012.08-2013.12. 2. 靳保全, 皮带调速控制装置研究开发, 6 万, 2012.08-2013.12. 3. 吕玉祥, 电力设备运输质量在线管控系统实时信息采集装置研制, 55 万, 2012.05-2012.12. 4. 吕玉祥, 电力设备运输过程监测设备性能监测与分析, 14.5 万, 2012.07-2012.09. 5. 吕玉祥, 10KV 中置式小车电力开关柜触头挡板闭锁装置, 27.5 万, 2012.05-2012.12. 6. 乔铁柱, 乳化液泵恒压供液控制系统, 50 万, 2012.01-2012.05. 7. 乔铁柱, 神华准能公司大型矿车控制板维修, 11.01 万, 2012.12-2013.12. 8. 王 9. 秦建敏, 黄河冰情自动监测系统研发与试验, 10 万, 2012.03-2013.03. 10. 刘 磊, 发光涂料与隧道照明综合节能技术(蓄能发光涂料部分), 20 万, 2012.12-2015.12. 丽, 信息系统光缆故障检测服务与技术支持, 10 万, 2012.06-2013.08. 11. 刘瑞萍, 一种新型光学标记阅卷机的研制, 10 万, 2012.01-2012.12. 12. 李 辉, 用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辐照缺陷的自修复机理, 10 万, 2013.01-2016.12. 13. 乔记平, 黄河冰情自动监测系统现场设备的修复与调试, 6.5 万, 2012.09-2013.11. 14. 张朝霞,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激光测距方法及装置, 2.5 万, 2012.03-2012.09. 校级各类项目 2012 年共获得太原理工大学校内可支配经费 400.6 万元. 太原理工大学学科建设项目 1 项, 物理学科科研基础平台建设 经费 110 万, 项目负责人:郝玉英 太原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奖 1 项, 经费 5 万(其中 4 万用于资助学院活动), 项目负责人:王云才 学校科研启动基金(引进+在职)25 项, 总经费 267.1 万 项目主持者: 杨毅彪 靳保全 费宏明 张朝霞 陈智辉 厉华明 陈 曹 郝文涛 彭 华 张 荣 曹恩思 刘 欣 高利岩 翟爱平 马 贾华宇 张 超 张明江 刘瑞萍 王冰洁 韦宏艳 程 铃 刑丽丽 宁 彬 徐 强 校基金项目 15 项,总经费 18.5 万 项目主持者: 崔艳霞 邓 宵 刘 丽 刘绍鼎 王丽平 王文杰 薛海斌 冀 李 辉 刘红利 乔记平 张校亮 张 徐 婷 莹 鹏 强 - 1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国家发明专利 2012 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4 项. 1. 郝玉英, 孟维欣, 许并社, 许慧侠, 夏龙, 王华, 一种高色纯度有机白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专 利号:ZL200910263916.5, 授权日 2012.01.04. 2. 郝玉英, 郭晓霞, 薛保平, 武银兰, 许慧侠, 许并社, 一种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磷光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专利号:ZL200810080233.1, 授权日 2012.07.04. 3. 李秀燕, 张莹, 杨慧岩, 唐宾, 钛合金表面韧性多层复合改性层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010195222.5, 授权日 2012.11.14. 4. 王安帮, 王云才, 李璞, 武媛, 王冰洁 , 徐航, 郭园园, 一种光反馈混沌激光器 , 专利号: ZL201110198943.6, 授权日 2012.08.08. 5. 白雪峰, 张英梅, 常晓敏, 程鹏, 张建国, 一种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 专利号:ZL201010575463.2, 授权日 2012.06.27. 6. 乔铁柱, 一种钢绳芯输送带在线虚拟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专利号:ZL201110087038.3, 授权日 2012.02.08. 7. 王云才, 王安帮, 张丽, 李凯, 基于混沌可见激光的光纤故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申请号: 201210206103.4. 8. 王云才, 王安帮, 赵彤, 阚杰, 王娜, 基于噪声信号的光网络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申请 号:201210180899.0. 9. 王云才, 杨毅彪, 李璞, 王安帮, 张明江, 张建忠, 一种全光真随机数发生器, 申请号: 201210159542.4. 10. 杨毅彪 , 邓霄 , 王伟军 , 李维强 , 一 维光子 晶体双通 道可见 光波段 窄带滤波器 , 申请号 : 201210009604.3. 11. 张明江, 王云才, 吉勇宁, 郑建宇, 孟丽娜, 刘鎏, 王安帮, 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超宽带穿墙雷达 探测装置, 申请号:201210059813.9. 12. 杨毅彪, 费宏明, 田东康, 杨慧岩, 马瑞霞, 基于光子晶体的全可见光波段全角度反射器, 申请 号:201210139917.0. 13. 杨毅彪, 张琳, 韩昌盛, 魏循, 李祥霞, 田东康, 一维光子晶体全可见光波段单通道超窄带滤波 器, 申请号:201210186163.4. 14. 杨毅彪, 李秀杰, 李祥霞, 李维强, 韩昌盛, 田东康,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可见光波段单通道可 调谐滤波器, 申请号:201210283791.4. 15. 李璞, 王云才, 王安帮, 王文杰, 梁丽萍, 一种 Tbps 码率全光真随机数发生器, 申请号: 201210180896.7. 16. 王安帮, 王云才, 赵彤, 张明江, 徐航, 张建忠, 王冰洁, 一种混沌激光信号频谱展宽装置及其 方法, 申请号:201210000656.4. 17. 张 建 国 , 王 丽 娟 , 侯 冠 慧 , 王 丽 , 邓 霄 , 一 种 液 位 与 物 料 位 一 体 化 测 量 装 置 , 申 请 号 : 201110460721.7. 18. 白雪峰, 王丽, 徐致亚, 杨学军, 一种一体化潜水电泵, 申请号:201210065021.2. 19. 张 朝 霞 , 张 东 泽 , 周 俊 杰 , 傅 正 , 一 种 正 弦 波 嵌 入 式 混 沌 雷 达 探 测 装 置 , 申 请 号 : 201210187891.7. - 1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 张朝霞, 傅正, 周俊杰, 张东泽, 闫东, 吕玉祥, 赵琦, 一种基于脉冲压缩的超宽带穿墙雷达探 测装置, 申请号:201210515011.4. 21. 乔铁柱, 李建勇, 王峰, 李效露, 唐艳同, 胡明明, 牛犇, 钢绳芯胶带磁记忆智能检测传感器, 申 请号:20121085184.4. 22. 乔铁柱, 陈昕, 乔葳, 赵弼龙, 满壮, 郑洪强, 基于虚拟仪器智能相机的煤仓煤位检测方法, 申 请号:201210054165.8. 23. 乔铁柱, 赵弼龙, 陈昕, 王峰, 满壮, 郑洪强,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的方法, 申请号: 201210204518.8. 24. 乔铁柱, 陈昕, 满壮, 赵弼龙, 郑洪强, 基于偏振光谱分析的瓦斯突出检测方法 , 申请号: 201210393335.5. 25. 乔铁柱, 赵弼龙, 靳宝全, 王峰, 马福昌 张雪英, 满壮, 陈昕, 郑洪强, 一种输送带纵向撕裂视 觉检测方法, 申请号:201210438872.7. 26. 乔铁柱, 满壮, 王峰, 张雪英, 靳宝全, 陈昕, 赵弼龙, 郑洪强, 一种钢绳芯胶带的阵列式在线检 测方法, 申请号:201210531213.8. 27. 常晓敏, 一种双系统冰层厚度测量装置, 申请号:201210139060.2. 28. 蔡冬梅, 王向荣, 韦宏艳, 赵圆, 一种衍射棱锥波前传感器, 申请号:201210200337.8. 29. 田东康, 费宏明, 杨毅彪, 薛保平, 韩昌盛, 李祥霞, 马瑞霞, 基于光子晶体的近紫外至近红外波 段全角度反射器, 申请号:201210184423.4. 30. 杨玲珍, 马清亮, 岳宝华, 一种光生超宽带信号装置及其方法, 申请号:201210186263.7. 31. 靳宝全, 一种智能电梯安全钳, 申请号:201210224435.5. 32. 靳宝全, 一种水位冗余测量装置, 申请号:201210224475.X. 33. 靳宝全, 一种矿用低压电网容性电流自动补偿装置, 申请号:201210224471.1. 34. 朱子鹏, 李科, 杨平, 吕永卫, 一种飞秒光参量放大器输出波长自动调谐的升级方法, 申请号: 201110450895.5. 35. 乔记平, 关联光谱式瓦斯传感器参数优化设计软件, 申请号:2012SR122874. 36. 李晓春, 崔彩娥, 张玲玲, 于化忠, 一种基于三掺铌酸锂晶体的光学生物检测方法, 申请号: 2012104967880. 37. 马福昌, 马珺, 祁彧, 一种数字泥石流传感器, 申请号:201210255081.0. 38. 马珺, 马福昌, 祁彧, 一种数字泥石流传感器的使用, 申请号:201210255093.3. 39. 马珺, 祁彧, 侯冠慧, 一种数字泥石流传感器的制备, 申请号:201210255079.3. 40. 李 国 辉 , 陈 钰 水 , 崔 艳 霞 , 一 种 光 纤 激 光 器 到 单 模 光 纤 的 自 动 耦 合 装 置 , 申 请 号 : 201210330164.1. - 1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 本年度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59 篇,其中 38 篇 被 SCI 收录,38 篇被 EI 收录。特别是,崔艳霞博士与刘绍鼎博士的成果分别发表在 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刊物上。另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提交 11 篇学术论文,其中 8 篇被 EI 收录。 期刊论文 1. Y-X. Cui(崔艳霞), K. H. Fung, J. Xu, H. Ma, Y. Jin, S. He, and N. X. Fang*. Ultra-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by a sawtooth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 slab. Nano Letters 12(3), 1443 (2012). (SCI 1区, EI) 2. S-D. Liu*(刘绍鼎), Z. Yang, R-P. Liu, and X-Y. Li. Multiple Fano resonances in plasmonic heptamer clusters composed of split nanorings. ACS Nano 6(7), 6260-6271 (2012). (SCI 1区, EI) 3. Z. Yang* (杨致), S-D. Liu, X-G. Liu, X-Y. Li, Y-Z. Yang, S-J. Xiong, and B-S. Xu. The spin-filter capability and spin-reversal effect of multidecker iron-borazine sandwich clust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1, 102405 (2012). (SCI 2区, EI) 4. L. Feng(冯琳), L. Ma, E-K. Liu, G-H. Wu, W-H. Wang*, and W-X. Zhang. Magnetic-field-induce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MnNiAl:Co alloy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0, 152401 (2012). (SCI 2区, EI) 5. S-D. Liu*(刘绍鼎), Z. Yang, R-P. Liu, and X-Y. Li. Radiative damping suppressing and refractive index sensing with elliptical split nanoring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0(20), 203119 (2012). (SCI 2区, EI) 6. J-Z. Zhang(张建忠), Y-C. Wang*(王云才), M. Liu, L. G. Xue, P. Li, A. B. Wang, and M. J. Zhang. A robust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based on differential comparison of chaotic laser signals. Optics Express 20(7), 7496-7506 (2012). (SCI 2区, EI) 7. Y-X Cui*(崔艳霞), K. H. Fung, J. Xu, S. He, and N. X. Fang, Multiband plasmonic absorber based on transverse phase resonances, Optics Express 20(16), 17552-17559 (2012). (SCI 2区, EI) 8. A-B. Wang(王安帮), N. Wang, Y-B. Yang, B-J. Wang, M-J. Zhang, and Y-C. Wang*(王云才). Precise fault location in WDM-PON by utilizing wavelength tunable chaotic laser. J. Lightwave Technol 30(21), 3420-3426 (2012). (SCI 2区, EI) 9. Y. Wu(武媛), Y-C. Wang*(王云才), P. Li, A-B. Wang, and M. J. Zhang. Can Fixed Time Delay Signature be Concealed in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 IEEE J. Quantum Electron 48(11), 1371-1379 (2012). (SCI 2区, EI) 10. P. Li(李璞), Y-C. Wang*(王云才), A-B. Wang, and B. J. Wang. Fast and Tunable All-optical Physical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Based on Direct Quantization of Chaotic Self-pulsations in Two-section Semiconductor Lasers. IEEE J. Quantum Electron 19(4), (2012). (SCI 2区, EI) 11. P. Li(李璞), Y-C. Wang*(王云才), A-B. Wang, L-Z. Yang, M-J. Zhang, and J-Z. Zhang. Direct generation of all-optical random numbers from optical pulse amplitude chaos. Optics Express 20(4), 4297-4308 (2012). (SCI 2区, EI) - 1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12. Z. Yang*(杨致), S-D. Liu, X-G. Liu, Y-Z. Yang, X-Y. Li, S-J. Xiong, and B-S. Xu. The magnetic and quantum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benzene–vanadium–borazine mixed sandwich clusters: a new kind of spin filter. J. Physics: Condens. Matter 24, 445501 (2012). (SCI 3区) 13. Y. Zhang(张叶), Y-Y. Hao*(郝玉英), W-X. Meng, H-X. Xu, H. Wang, and B-S. Xu.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ectroplex generated from the interface between [2-(4-trifluoromethyl-2-hydroxyphenyl) benzothiazole] zinc and N, N'-diphenyl-N,N'-bis(1- 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 Appllied Physics A: 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106(3), 709-715 (2012). (SCI 3区, EI) 14. J-Z. Zhang(张建忠), Y-C. Wang*(王云才), L-G. Xue, J-Y. Hou, B. Zhang, A-B. Wang, and M-J. Zhang. Delay line length selection in generating fast random numbers with a chaotic laser. Applied Optics 51(9), 1709-1714 (2012). (SCI 3区, EI) 15. H-B. Xue*(薛海斌), Z-X. Zhang(张朝霞), and H-M. Fei(费宏明). Tunable super-Poissonian noise and negativ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in two coherent strongly coupled quantum dots.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85, 336 (2012). (SCI 3 区, EI) 16. Z. Yang(杨致), X-G. Liu*, S-D. Liu, Y. Z. Yang, X-Y. Li, S-J. Xiong, and B-S. Xu.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ies of Nb–benzene and Nb–borazine sandwich clusters and molecular wires, 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45, 025102 (2012). (SCI 3区, EI) 17. X-Y. Li*(李秀燕), B. Tang, and J-R. Ye. Fabrication of Zr and Zr-N surface alloying layers and hardness improvement of Ti-6Al-4V alloy by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techniqu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58( 6), 1981-1984 (2012). (SCI 3区, EI) 3+ 3+ 18. H-L Liu(刘红利), S. G, Y-Y Hao, H. Wang, and B-S. Xu*.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Eu and Sm activated M2SiO4 (M=Ba, Sr and Ca) red-emitting phosphors for WLED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32(11), 2908-2912 (2012). (SCI 3区, EI) 19. Q. Yang(杨倩), Y-Y. Hao*(郝玉英), Z-G. Wang, Y-F. Li, H. Wang, and B-S. Xu, Double-emission-layer green phosphorescent OLED based on LiF-doped TPBi a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operational lifetime, Synthetic Metals 162(3-4), 398–401 (2012). (SCI 3区, EI) 20. Z-P. Zhu*(朱子鹏), Y. Xu, and B. Jiang, A One ppm NDIR Methane Gas Sensor with Single Frequency Filter Denoising Algorithm. Sensors 12 12729-12740 (2012). (SCI 3区) 21. Z-D. Han(韩志东), X-Y. Li*(李秀燕), Z. Yang, R-P. Liu, S-D. Liu, and Y. Zhang.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 and Ni monoatomic chains encapsulated by an Au nanotube. Chinese Physics B 21(11), 118102 (2012). (SCI 3区, EI) 22. L-Z. Yang*(杨玲珍), L. Zhang, R. Yang,L. Yang, B-H. Yue, and P. Yang. Chaotic dynamics of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 Optics Communications 285,143-148 (2012). (SCI 3区, EI) 23. P. Huang(黄平), Y-Q. Wu, and C-E. Cui*(崔彩娥). Enhancement of luminescence and afterglow in 3+ 5+ 4+ Ca0.8Zn0.2TiO3:Pr by Nb substitution for Ti , J. of Rare Earths 30 (2), 100-104 (2012). (SCI 4区, EI) 24. X-C. Li*(李晓春), D-X. Qu, W-J. Wang, X-J. Zhao, L-L. Zhang, and X-J. Meng. The improved nonvolatile holographic storage sensitivity of near-stoichiometric LiNbO3: Fe, M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0 (12), 122101 (2012). (SCI 4区, EI) 25. L. Feng*(冯琳), and W-X. Zhang(张文星). The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graphone. AIP Advances 2, 042138 (2012). (SCI 4区, EI) 26. R-P. Liu*(刘瑞萍), and R. Wang. The dislocation equations of a simple cubic crystals in the isotropic approximation-a solvable model.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5, 2 (2012). (SCI 4区, EI) 27. J. Ma(马珺), and Y. Qi*.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O2–SnO2 binary oxide nanotubes. Materials Technology 27(3), 239-242 (2012). (SCI 4区) 28. Y-Y. Guo(郭园园), Y. Wu, and Y-C. Wang*(王云才). Method to identify time delay of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0(6), 061901-61905 (2012). (SCI 4区, EI) - 1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9. B-J. Wang*(王冰洁), T. Zhao, and H. Wan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in chaotic laser radar based on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5, 052801 (2012). (SCI 4区, EI) 30. J-P. Qiao(乔记平), Z-P. Zhu, X-Y. Yan, and J-M. Qin*(秦建敏).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icro-sensors for Methane Detection Based on In-Pd-Co-SnO2 Composite Nanofibers.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9, 020701 (2012). (SCI 4区) 31. Z-X. Zhang*(张朝霞), H-L. Tong, J-Z. Zhang, and B-J. Xiao. SS Method Employs Novel Encryption. Microwaves & RF 51, 84-92, (2012). (SCI 4区) 32. 肖宝瑾, 候佳音, 张建忠, 薛路刚, 王云才*. 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弛豫振荡频率对随机序列速 率的影响. 物理学报 61(15), 150502 (2012). (SCI 4区) 33. 刘鎏, 郑建宇, 张明江*, 孟丽娜, 张朝霞, 王云才. 混沌超宽带信号的光学产生及其链路传输. 物理学报 61(8), 084204 (2012). (SCI 4区) 34. 梁君生, 武媛, 王安帮, 王云才*. 利用频谱仪提取双反馈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长度密钥. 物理学报 61(3), 034211 (2012). (SCI 4区) 35. 解晓东, 郝玉英*, 章日光, 王宝俊. Li掺杂8-羟基喹啉铝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物理学报 61(12), 127201 (2012). (SCI 4区) 36. 张彩霞, 郭虹, 杨致*, 骆游桦. 三明治结构Tan(B3N3H6)n+1 团簇的磁性和量子输运性质. 物理学 报 61(19), 193601 (2012). (SCI 4区) 37. 岳岩, 许慧侠, 郝玉英*, 解晓东, 屈丽桃, 王华, 许并社. 室温磷光材料二(2-苯基吡啶)(2-(2-吡 啶)苯并咪唑)合铱(III)的合成及光电特性. 物理化学学报 28(7), 1593-1598 (2012). (SCI 4区) 38. 杨毅彪*, 王伟军, 费宏明, 梁伟, 王云才. 结构参数对二维Archimedes A7晶格光子晶体禁带的 影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31(4), 306-310 (2012). (SCI 4区) 39. B-Q. Jin*(靳宝全), and D-B. Chen. Improvement of hydraulic edge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by proportion sliding mode of self-tuning switching gain.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4(21), 4237-4244, 2012. (EI) 40. B-Q. Jin*(靳宝全), Y-H. Wang, and Q-L. wang.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ower Monitoring in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4(21), 459 -467, 2012. (EI) 41. L. Zhang(张丽), and L-Z. Yang*(杨玲珍), Chaotic generation based on figure-of-eight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an optical fiber ring. Optoelectronic Letters 8(30), 209-211 (2012). (EI) 42. Z-X. Zhang*(张朝霞), J-J. Zhou, D-Z. Zhang, Z. Fu, and J-Z. Zhang. Chaotic-laser-based true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 for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s. 中国激光 (39), 101005006 (2012). (EI) 43. J. Ma*(马珺), and Y. Xu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bout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signal in limited space. Advanced Designs and Researches for Manufacturing 605-607, 1999-2004 (2012). (EI) 44. 屈丽桃, 许慧侠, 郝玉英*, 李云飞, 任静琨, 王华, 许并社, 以双(2-二苯基磷苯基) 醚为配体的 蓝色磷光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研究. 发光学报 33(22), 1289 (2012). (EI) 45. 杨蓉, 张丽, 杨玲珍*. 多波长混沌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光学学报 32(1), 0114001 (2012). (EI) 46. 张元芳*, 杨玲珍. 单反馈 He-Ne 激光器混沌激光产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中国激光 39(1), 0102003 (2012). (EI) 47. 崔彩娥, 李健, 黄平*, 梁丽萍, 武银兰. 不同激发波长对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射光谱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2, 1 (2012). (EI) 48. 崔彩娥, 刘舵, 黄平*, 雷星, 杨帆. 溶胶凝胶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粉及其发光特性.硅酸盐学 报 40, 9 (2012). (EI) 2+ 3+ 49. 郝虎在, 杨赟, 崔彩娥*, 黄平, 杨珂. MgF2包覆对 SrAl2O4: Eu , Dy 粉体耐水性能的影响, 硅酸 盐学报 40, 9 (2012). (EI) 3+ 2+ 4+ 50. 黄平, 杨珂, 崔彩娥*, 杨赟, 杨帆. 表面活性剂辅助合成 Y2O2S∶Eu , Mg , Ti 红色长余辉材料, 人工晶体学报 41(04), 883-887 (2012). (EI) - 1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51. 刘瑞萍*, 鲁胜强, 王锐. Fe 中<100>{010}刃位错芯结构的各向异性修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9, 1 (2012). 52. 郭园园, 武媛, 王云才*. 一种提取光反馈混沌激光器时延信息的谱分析方法. 应用光学 33(3), 624-628 (2012). 53. 郭竹远*, 周伟革, 孙原生.大型高炉铜冷却板测温热电偶绝缘性分析. 工业计量 22(6), 30-32, (2012). 54. 唐艳同*, 乔铁柱, 牛犇. 输送带纵向撕裂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 煤矿机械 33(5), 242-244, (2012). 55. 陈宁, 秦建敏*, 李国宏, 刘永强, 张宝森. 最小二乘法变点冰水情数据算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 识 42, 108-114 (2012). 56. 刘永强, 秦建敏*, 陈宁, 李国宏, 张瑞锋. 额尔古纳河河道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内蒙古农 业大学学报 33, 153-157 (2012). 57. 王丽娟*, 梁海涛, 秦建敏, 任新华. 贪婪周边无状态路由转发算法 GPSR 的分析及改进. 太原理 工大学学报 43, 587-590 (2012). 58. 李秀燕*, 张宏涛, 王鹤峰, 唐宾. Fe 掺杂 TiO2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 学报 43, 260-263 (2012). 59. 张朝霞*, 王华奎. 跳时 Reed-Solomon 码的超宽带多址接入方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43(2), 119-122 (2012). 会议论文 1. J-C. Song(宋景成), W-Y. Wang, Z-F. Yan, Y-Y. Hao*(郝玉英), Y-X. Cui, T. Ji. Investigation on the exciplex and electroplex based on 2-(4-trifluoromethyl-2-hydroxyphenyl) benzothiazole zinc as donor or acceptor. Asia Communication and Photonics Nov 7-10, Shenzhen, China (2012). (EI) 2. B-Q. Jin(靳宝全), Y-K. Wang, J-F. Wang. The research on power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visualization in mi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ghai, 1073-1076, China (2012). (EI) 3. B-Q. Jin( 靳 宝 全 ), D-B. Chen, H. Cheng. Research on joint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of electro-hydraulic position servo system based on simulink and AMES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Shenzhen, 563-566, China (2012). (EI) 4. Y-X. Cui*(崔艳霞), G-H. Li, K. H. Fung, Y-Y. Hao, S. He, and N. X. Fang, Plasmonic sensors based on Rayleigh anomaly. Asia Communication and Photonics Nov 7-10, Shenzhen, China (2012). (EI) 5. Y. Lin, Y-X. Cui*(崔艳霞), K. H. Fung, Y-Y. Hao(郝玉英), S. He, N. X. Fang. Designing a thin film blackbody based on plasmonic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s. Asia Communication and Photonics Nov 7-10, Shenzhen, China (2012). (EI) 6. W-Y. Wang, Y-X. Cui*(崔艳霞), J. Xu, Y-Y. Lin, X. M. Tian, Y-Y. Hao(郝玉英), S. He, N-X. Fang, Multiband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s based on a metal/dielectric multilayer stack, Asia Communication and Photonics Nov 7-10, Shenzhen, China (2012). (EI) 7. X-M. Chang*(常晓敏), Y-K. Dou. Research on sensor of ice layer thickness based on effect of fringe electric field. Computing,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Sensor Network 417-420, (2012). (EI) 8. Y. Zhao(赵圆), K. Wang, X-N. Ding, H-Y. Wei, D-M Cai*(蔡冬梅). Diffractive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used for adaptive optics. Proc.SPIE 8420(842009) (2012). (EI) 9. X-H. Huang, J-M. Qin*(秦建敏). The Multipoi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River Ice Thickness Based on Zigbee. 21th IAH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 Dalian, 5, 160-167 (2012). 10. J. Fan, J-M. Qin*(秦建敏), Y-K. Dou. Design of an Instrumentation Board with Multi-electrode Capacitance Type Ice Thickness Sensor. 21th IAH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 Dalian, 5, 181-189 (2012). 11. 李晓春, 崔彩娥, 屈登学, 于化忠. 基于 DVD 光盘的高灵敏度 HCG 检测技术. 2012年第二届全国 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议论文 104-108 (2012). - 17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学术交流 2012 年,我院有近 90 人次的教师进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有 5 人次赴国外进 修学习或访问交流,5 人次赴西班牙、日本、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 人 次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49 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8 人次参观天津、上 海和西安部分高校或研究所。 海外篇 李晓春在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王云才教授在西班牙参加“NOLTA2012”会议. 1. 2011 年 2 月 11 日-2012 年 2 月 15 日, 李晓春副教授 国 家 公 派 访 问 学 者 , 赴 加 拿 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于化忠教授课题组开展数字化分子检测 技术的研究工作. 2. 2011 年 4 月 25 日-2012 年, 杨跃俊在加拿大温沙大 学表面材料的光电性能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3. 2 月 8-23 日, 马宁赴日本 Tohoku 大学访问, 期间参 加 由 其 主 办 的 国 际 学 术 会 "The Sixth General Meeting of ACCMS-VO", 并 做 题 为 “Novel electric field effects on magneticoscillations in graphene nanoribbons"的学术报告. 4. 9 月 9 日-12 月 9 日, 康爱国教授赴美国加州大学圣 地亚哥分校进行双语教学项目学习. 5. 10 月 22-26 日, 王云才、王安帮赴西班牙参加 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主 办 的 "20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NOLTA2012", 王 云 才 教 授 在 "Chaotic laser dynamics and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专题 上做了题为"Generation of the non-periodicity and delay-signature- free chaotic light"的学术报告. 王安 帮做了"Range finding and fault locating with chaotic signal"的学术报告. 6. 12 月 10-14 日 , 郝 玉 英 教 授 赴 香 港 参 加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missive Display and Lighting, EL2012". 7. 12 月 2-8 日, 李辉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访问交流. 郝玉英教授参加香港举办的"EL2012"会议. 王安帮在西班牙 NOLTA2012 会议做报告 "Range 李辉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访问交流. finding and fault locating with chaotic signal". - 18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国内篇 1. 3 月 11-13 日, 郝玉英教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光电功能 分子国际研讨会. 2. 3 月 20-23 日, 张明江副教授参加上海光博会和同期美 国光学学会举办的" OIDA 光通信技术研讨会". 3. 4 月 8-10 日, 王云才教授参加了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 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集成分会在 安徽黄山召开的常委扩大会暨光机电技术研讨会, 并 做了"传输线缆故障检测新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4. 4 月 11 日, 王云才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计量学院光学 与电子科技学院, 并做了题为"Generation of Chaotic signal and its Application"的学术讲座. 5. 4 月 15 日, 王云才教授参加中国光学学会第七次全国 会员大会(北京). 6. 4 月 15 日, 邀请台湾科技大学李敏凡博士到物理与光 电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并为全院师生做报告. 7. 4 月 16 日, 在科学楼 5 层力学会议室凌云讲坛—李敏 凡博士作题为:"智慧型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报告(李 敏凡博士, 台湾科技大学自动化及控制研究所助理研 究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 8. 4 月 23 日上午 8:30 至 12:00, 中科院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获得者张首刚教授、中科院刘涛博士、西安 石油大学郭文阁教授, 应邀在我校迎西校区科学楼二 层报告厅分别做题为"新型量子频标的发展及应用"、" 窄线宽激光研究进展"、"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稳频 半导体激光技术及应用"的专题讲座. 9. 4 月 26-29 日, 研究生赵圆代表蔡冬梅老师参加了在厦 门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术会议, 并在大会上做"Diffractive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used for adaptive optics"报告. 10. 5 月 5 日下午,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我校校友阴和俊在 迎西校区多学科楼二层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科 技引领未来"的报告. 副校长侯晋川、吕永康出席报告 会. 11. 5 月 13-14 日, 王云才、杨玲珍、王文杰参加中国宇航 学会主办的第 10 届全国光电技术交流会, 并做了题为 "高精度干扰混沌激光测距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12. 5 月 27-30 日, 崔艳霞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并在会上 做了"U-shaped Grooves Enhanced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Nano-slits"的口头报告. 13. 6 月 12-14 日, 王云才、杨玲珍、王文杰参加了在北京 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 与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 王云才教授做了题为"高精 度抗干扰混沌激光测距技术研究"的报告. 研究生赵圆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 六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 术会议. 张文星副教授参加在四川师范大 学举办的 2012 年"新兴电子材料与 器件物理国际研讨会". 张杰在广州参加由中国物理学会 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 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研讨会. - 19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薛海斌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理 论与统计物理学术会议. 张万舟参加第 17 届全国凝聚态理 论和统计物理会议. 王云才、郝玉英、杨玲珍、张明江、 王冰洁、费宏明、陈智辉于长春参 加吉林大学承办的"2012 年第四届 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 张杰参加在敦煌举办的第三届量 子物理基础与技术前沿和展望国 际会议. 14. 6 月 11-15 日, 秦建敏赴大连参加"第 21 届国际水利 与环境工程学会冰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15. 6 月 23-28 日, 张文星副教授参加了在四川师范大学 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 2012 年"新兴电子材料 与器件物理国际研讨会", 并在大会上做特邀报告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graphone", 报告中介绍 了物理系计算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的最新科研进展, 张文星副教授与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16. 7 月 14 日, 张杰在广州参加由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 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研 讨会. 17. 7 月 23-26 日, 薛海斌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理论 与 统 计 物 理 学 术 会 议 , 并 做 了 题 为 "Tunable super-Poissonian noise and negativ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in two coherent strongly coupled quantum dots"的学术报告. 18. 7 月 23 日, 张万舟参加第 17 届全国凝聚态理论和统 计物理会议,并做了题为"三角光晶格中含配对遂穿 项的扩展玻色哈伯德模型中的配对超固体相"的学 术报告 19. 8 月 4-5 日, 秦建敏赴安徽参加了"中国电子学会电 路与系统分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业委员会 2012 年 学术年会", 读论文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20. 8 月 12-16 日, 王云才、郝玉英、杨玲珍、张明江、 王冰洁、费宏明、陈智辉于长春参加了吉林大学承 办的"2012 年第四届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 张明 江做了"基于直接电流调制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 生超宽带信号"的学术报告, 王冰洁做了"基于混沌 激光信号的传输线故障检测新技术"的学术报告. 21. 8 月 21 日, 李晓春副教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科技部 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与经费管理研讨会. 22. 8 月 25 日, 张杰参加由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敦煌举办的第三届量子物理基础 与技术前沿和展望国际会议. 23. 8 月-9 月, 陈智辉赴吉林大学参观、北京邮电大学交 流, 并做科研报告. 24. 9 月, 王云才、贾华宇、王安帮参加了军方 863 项目 论证会. 王云才教授做学术报告. 25. 9 月 9-10 日, 王云才、张明江、刘绍鼎于北京参加 第二届信息光电子会议, 王云才教授做了学术报告 "混沌光的重要应用及其关键基础问题". 26. 9 月 9-12 日, 张叶、宋景成、 王文艳赴苏州参加"2012 Global Organic Photovoltaic Conference". 27. 9 月 12 日, 于化忠教授应邀到山西大学进行学术交 流, 并作报告. 28. 9 月 21-26 日, 李辉赴成都参加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 并做报告"数字符合多普勒展宽谱仪". - 2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9. 9 月 26 日, 美国能源部专家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 席科学家 John Lemmon 博士来访, 并做了题为"Planar Sodium Metal Halide Battery using Flat Plate Beta-alumina (β″-Al2O3) Electrolyte for Grid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30. 10 月 13-15 日, 张明江、张超于南京参加"光纤传感技术 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 31. 10 月 13-14 日, 秦建敏赴江西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水利 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 宣读论文并进行了学术交 流. 32. 10 月 17-18 日, 李辉赴武汉参加第一届中日双边正电子 崔艳霞携学生在广州参加 2012ACP 会议. 谱学会议, 做邀请报告"Digital positron spectroscopy in Wuhan University". 33. 10 月 18 日, 浙江大学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阎春生副教 授来访. 34. 10 月 18-21 日 , 张 建 忠 于 大 连 参 加 了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os-Fractal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并作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Time Delay In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的学 术报告. 并赴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进行学 术交流, 做了题为"混沌激光在高速信息保密通信中的 李晓春参加在深圳召开的全国分 应用"学术报告. 析化学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35. 10 月 20 日, 蔡冬梅在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 室做大气湍流数值模拟研究报告. 36. 11 月 4 -7 日, 张建国参加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十四 届学术年会. 37. 11 月 7-10 日, 崔艳霞、 林引岳、 王文艳, 赴广州参加 2012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38. 11 月 10-12 日, 郝玉英教授赴扬州参加全国第九届有机 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 39. 11 月 12 日, 邀请山西大学赵强教授到物理与光电工程 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并做学术报告. 邓霄赴南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 2012 年度 40. 11 月 14 日, 张杰、陈彬参加由中科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 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 中心举办的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科学国际前沿讨论会. 41. 11 月 15 日, 崔彩娥教授、李晓春副教授参加在深圳召开 的全国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会. 42. 11 月 16-18 日, 邓霄赴南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机械工程学科 2012 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 会. 43. 11 月 23 -25 日, 张明江于长沙参加第 4 届中部六省光子 科技发展论坛, 并做"混沌光的产生、控制与应用"学术 报告. 44. 12 月, 陈智辉去 3M 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首 都师范大学, 中科院物理所, 中科院半导体所交流. 王云才院长在山西省物理学会第 45. 12 月 16 日, 王云才、李建明、杨毅彪、郝玉英、朱林彦、 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上 吕玉祥、靳宝全、康爱国、杨玲珍、张明江、韦宏艳参 作"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 加山西省物理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 王 学院介绍". 云才院长作"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介绍". - 2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一 2012 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B 类激光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机理 获奖者:王云才 王安帮 张明江 张建忠 王冰洁 杨玲珍 研究内容: 从模式理论角度研究光扰动下 B 类激光器稳定与非稳定输出机理;揭示 激光器混沌振荡的带宽限制因素,提出产生高维宽带混沌的混合扰动理 论;提出并实现利用激光器的无序性和宽带性产生高速真随机数和高精 度距离检测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科学价值: 揭示了宽带混沌激光产生理论机制;发展了用宽带混沌激光替代脉冲激光的光时域反射测量理 论,提出长距离、等精度混沌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将现有光纤网络检测技术测量精度提高两 个数量级;利用激光器非线性特性的宽带随机特性,提出并实现产生高速真随机数的原理与技 术,将世界上基于物理熵源产生真随机数的码率从每秒数十兆比特提升到每秒数吉比特,为实 现一次一密、安全高速保密通信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解决方案。 代表性论文: Optics Express, 20(7), 7496-7506, 2012 Optics Express, 20(4), 4297-4308, 2012 Optics Express 18(19), 20360-20368, 2010 Optics Express, 17(8), 6357-6367, 2009 Optics Letters, 36(6), 1008-1010, 2011 Optics Letters, 35(11), 1734-1736, 2010 Optics Letters, 34(8), 1144-1146, 2009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32(3), 372-374, 2011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30(21), 3420-3426, 2012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48(11), 1371-1379, 2012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3(24), 1872-1874, 2011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3(3), 158-160, 2011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2(22), 680-1682, 2010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9), 1636-1638, 2008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9), 1633-1635, 2008 施引文献地区分布 每年的引文数 同行引用评价: 经《科学引文索引》检索,项目近五年发表 SCI 论文 56 篇(2 区以上 16 篇),被 SCI 论文引用 222 次。经 Google 学 术搜索引擎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表论文被国际 会议、学术刊物、专利引用 500 多次。 - 2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二 2012 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基于空气、冰与水物理特性的冰水情自动测报方法及 R-T 冰下水位传感器 获奖者:秦建敏 窦银科 李志军 田建艳 余建蓉 啜瑞志 研究内容: 经过十年来课题组反复实践和创新,提出了 “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冰 情定点连续检测”的新检测思路,初步形成 新的冰情检测理论;利用室温~-40℃范围 内,空气、自然水(雨/河/湖/海水等)在结冰 和水状态下电阻、电容、温度梯度明显的数 值差异,总结出在特定检测条件下各物理量 的取值范围和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科学价值: 采用独特的基于空气、冰与水电阻特性差异 进行冬季结冰地区定点连续自动冰情检测的理论和方法属国内首创,弥补了国内外冰情自动检 测领域的空白,为冬季结冰地区河道和水电大坝冰情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与同类 冰情检测传感器相比, 解决了冰生消过程中冰层内部物理状态监测的难点,是目前国内唯一实 现对冰生消过程实现全程监控的工程检测方法。 推广应用: 该传感器采用基于空气、冰与水物理特性差异的冰情检测原理,针对南北极海冰观测、高寒区 水电大坝冰情预警、河道冰水情自动检测等领域的工程难题,融合了太阳能供电、移动通信、 单片机信息处理等技术,研制成功基于新检测方法的核心设备“R-T 冰下水位传感器”及配套的远 程无线自动测报系统,可以实现对冰生消过程 中冰层内部物理状态的定点连续自动化遥测, 建立并完善了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 异实现冰水情定点连续自动检测的新方法和 工程应用关键设备。该系统先后为中国第 21、 22、24、28、29 次南极科考、金沙江上游、东 北额尔古纳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等进行了 冰水情远程自动遥测工程试验, 为南北极科 考、黄河冰凌预报、高寒区水电大坝冰情监测 提供了一项新的应用技术和设备。2007、2009、 2011、2012 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 -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的资助。 图 第 29 次南极科考: 新型海冰观测系统装船留影 - 2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三 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Yanxia Cui(崔艳霞), K. H. Fung, J. Xu, H. Ma, Y. Jin, S. He, and N. X. Fang, “Ultra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by a Sawtooth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 Slab,” Nano Letters 12, 1443-1447 (2012). [影响因子12.9, SCI 1区] 研究内容: 设计了一维周期排列的楔形人造各向异性吸波材料,通过调节楔形的 宽度,可以使不同频率的光在不同位置处被吸收。这与内耳耳蜗将不 同频率的声音在基底膜的不同部位产生共振的性能类似。该结构吸光 的根本原理在于减慢了光的传播速度,使其更易于锁定在材料中,进而被完美吸收。 因为基于 局部慢波共振原理,所以吸波对入射角度基本不敏感。通过在二维方向上构造周期性楔形阵列, 可以实现偏振不敏感的吸波器件,该性能已经在微波段得到了实验验证 [F. Ding, Y. Cui, et al. APL 100, 103506 (2012) ]。 科学价值: 多数被用来捕捉光的薄型材料的吸波带宽都相对较窄,并且对入射光的角度比较敏感,本工作 从原理上将吸波材料的带宽拓宽近 5 倍,并且具有对角度和偏振的不敏感特性,有望在太阳能 捕获、探测器及热辐射器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图 基于慢波机理的超宽带光子吸波材料 同行评价: 至本年底, 引用频次 10, 被 MIT News,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 Laser Focus World, Phys.org 等 多家杂志报道。同行专家认为:“The authors accomplished unprecedented high absorption larger than 95% over a broadband wavelength from 3 to 5.5 um and a FWHM of 86%. Additionally, the absorber is largely insensitive to the incident angle, which is also remarkable. ”另外, 波士顿大学的 Richard Averitt 教授也评价本工作:“A unique and impressive approach toward realizing functional broadband absorbers,” “This is an intriguing slow-wave structure that should inspire new developments in this field.” - 2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四 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S. D. Liu(刘绍鼎), Z. Yang, R. P. Liu, and X. Y. Li, “Multiple Fano resonances in plasmonic heptamer clusters composed of split nanorings,” ACS Nano 6, 6260 (2012). [影响因子 11.4, SCI 1 区] 研究内容: 提出利用金属纳米颗粒多极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耦合,在劈裂纳米 环构成的七聚体中可以产生多重 Fano 共振效应。结果表明,在这种体 系中,多重 Fano 共振调整深度大,共振峰位可覆盖可见-近红外波段。 科学价值: 金属表面等离激元体系中的多重 Fano 共振效应在表面增强 Raman 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光 开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大多数情况下,表面等离激元体系产生的多重 Fano 共振调制 深度较低、共振频率调整范围不大。本工作提出的纳米体系可以有效调整光谱,增大多重 Fano 共振的调制深度,这一成果也为基于表面等离激元体系“人造分子”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同行评价: 同行专家认为:“This is a very nice and interesting paper, describing plasmonic oligomers using double split-ring resonators as building blocks. The key issue of this paper is to tailor multiple Fano resonances with well modulated spectra, which would be important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图 劈裂金属纳米环构成的七聚体中产 生的多重 Fano 共振效应. 图 内环半径与多重 Fano 共振 的调整深度及共振峰位的关系. - 2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教学工作总结 2012 年我院教师参编教材 3 部;1 人荣获山西省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 等奖,记二等功;3 人荣获太原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发表 教学研究论文 10 篇;获批校级教改项目 5 项;外出或接待教学交流 18 次;承担学 校教学工作量 45784.92。 本年度学校为我院投入“2012-2013 本科实验教学设备购置经费”135 万元,全部 用于物理实验中心、物理系、光信息技术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购置 26 类实验设 备,共计 361 台/套,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新增实验仪器及更换原有损耗严重的仪器。 教学工作量统计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 45784.92,较 2011 年增加 4656.05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45.06;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63.03 承担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班:253 个 2012 年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教学工作量 上半年 6896.08 下半年 5077.92 全年 大学物理实验 4058.40 5617.92 24953.00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 3002.68 300.00 现代科技学院大学物理 2796.64 2390.08 现代科技学院大学物理实验 4268.16 4487.04 研究生 3790.00 3100.00 6890.00 合 24811.96 20972.96 45784.92 大学物理+专业课 计 13941.92 - 2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获奖 韦宏艳获山西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理科组二等奖,荣记个人二等功. 韦宏艳、冀婷、袁树青荣获太原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编撰教材 乔记平(主编).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3 月 靳宝全(分册主编).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分册-数字与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普通高 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第 17 章) 靳宝全(参编).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分册-利用 Multisim 2001 的 EDA 仿真技术(普 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第 6 章)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0 篇 1. 杨建新, 武银兰. 锁定放大器在检测微弱信号中的应用. 物理通报, 9, 80-82 (2012). 2. 张青兰, 武银兰.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优化拍摄. 大学物理实验, 25(04), 45-48 (2012). 3. 樊林林, 王丙会, 袁树青. 物理实验选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电子技术, 09,80-82 (2012). 4. 王宏伟. 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基本素质. 电子技术, 1, 67-69 (2012). 5. 袁树青, 范学东, 刘超. 重力加速度测量仪的数字化改造. 电子技术, 5, 60-62(2012). 6. 张彩霞. 由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所引发的思考. 物理与工程, 22(4), 41-43 (2012). 7. 马丽静. 与文本相关的汉语语音识别系统研究. 科学之友, 2(145), 145-146 (2012). 8. 马丽静. 汉语小词汇量表语音识别算法的研究和应用. 电子技术, 2, 13-14 (2012). 9. 杨慧岩. TIR-PPCF 的太赫兹波传播特性. 课程教育研究, 4, 4-5 (2012). 10. 杨周琴. 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电子技术教育, 66-68(2012). 教改项目 1. 张彩霞、朱林彦、曹海燕、张绪树,校教改项目:工科院校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探索与 实践,经费 0.5 万,起止年月:2012.05-2014.09 2. 郝玉英、张彩霞、乔记平、张叶、袁树青,校教改项目:基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 改革与实践,经费 0.5 万,起止年月:2012.05-2014.09 3. 康爱国、贺晓红、刘红利、王丽平、乔记平,校教改项目:卓越班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的优化,经 费 0.5 万,起止年月:2012.05-2014.09 4. 李孟春、乔记平、武媛、王丽平、郝玉英,校教改项目:依托大学物理题库建设的科学考评体系 的研究,经费 0.5 万,起止年月:2012.05-2014.09 5. 靳宝全等,校教改项目:矿山供电教学内容改革及提高供电设计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经费 0.5 万, 起止年月:2012.07-2013.07 - 27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教学交流 3 月 4-9 日,韦宏艳、刘绍鼎、薛萍萍、李国辉带领光信 0801、0802 班先后赴西安光机所、陕汽、 华科光电、西安高新区等地参观实习。 3 月 15 日,张朝霞、费宏明带领应物 0801、0802 班赴太原晋西集团参观实习。 3 月 19-25 日,张文星、薛海斌、张明江带领应物 0801、0802 班先后赴同济大学、上海慕尼黑光 电展、大众、宝钢、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等地参观实习。 4 月 20 日,张朝霞、杨毅彪带领应物 0801、0802 班赴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实习,参观起重锻 压和挖掘设备、铁道车辆用车轮和车轴生产线。 5 月 12 日,杨毅彪、吕玉祥、康爱国、杨玲珍、彭彦彬、张文星、张朝霞、刘红利参加山西省 物理学会主办,在中北大学召开的“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研讨会”。杨毅彪作了关于“太 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专题报告。 6 月 26 日,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韦联福教授一行四人来我院交流学习。学院召开 了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院部分教授、学位点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韦 联福教授详细介绍了西南交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与硕士招生情况,对学生的升学规 划、目标学校选择、硕士生的培养等事宜进行了讨论。 6 月 29 日-7 月 5 日,费宏明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 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理学院承办的“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数学物理方法课程骨 干教师培训班”。 7 月 10-15 日,武媛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 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承办的“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系列课程骨干教师培 训班”。 7 月 15-18 日,李辉参加于浙江宁波参加“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骨干教师研讨会”。 7 月 19 日,朱林彦副教授在江西景德镇参加了“文科物理研讨会”。 7 月 19 日,张朝霞副教授在哈尔滨参加美国国家仪器 NI 公司“labview 实验平台应用培训”。 8 月 1 日,杨玲珍教授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大学物理实验研修班”。 11 月 13 日,杨毅彪、彭彦彬、张朝霞、陈智辉、贾华宇到天津工业大学调研光源与照明专业建 设,与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同行座谈交流。 11 月 15-16 日,杨毅彪、郝玉英、彭彦彬、张朝霞、陈智辉、贾华宇到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 11 月 15-16 日,杨毅彪、郝玉英、彭彦彬、张朝霞、陈智辉、贾华宇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 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交流。 11 月 22 日,杨毅彪、张朝霞、陈智辉、刘欣赴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参观多晶硅片生 产线及协商我院本科生实习实践事宜,并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调研。 11 月 28 日,副校长吕明来我院就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调研。我院党政领导、各系部中心主任、中 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12 月 6 日,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徐送宁教授一行四人到访我院,与我院领导及教师代表就 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大学物理公共课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 28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教学亮点 韦宏艳获山西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理科组二等奖,荣记个人二等功。 个人简介: 韦宏艳,博士、副教授。2009 年 6 月 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光学博士学 位。 2009 年 7 月至今在太原理工大学物理 与光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0 年 12 月担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 人,2012 年 2 月担任光信息技术系系主任 兼任党支部书记。 中国物理学会会员。近 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 篇,其中 SCI、EI 收录 5 篇。 教学体会: 从 2009 年初上讲台的青涩,到现在的逐渐成熟,我前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前辈们的谆谆 教诲和无私帮助。通过 3 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首先是一种沟通和合作。好的 课堂教学,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通过课堂中双方的互动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 作学习的习惯,继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是授课方式的灵活运用。将 肢体语言、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肢体语言带动学 生迅速进入角色,通过板书引导学生概括重点,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 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 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获奖感言: 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学校搭建的高水平教学平台, 更受益于学院领导创造的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与其说 这是一场竞赛,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 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 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丰。 倾听其它选手的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 会。 经历过这届教学竞赛,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的生活 是忙碌的但绝不枯燥,工作是紧张的但绝不乏味。只有 在努力进取中才能发展,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 自己在超越自己。我深深的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氛围的 重要性,只有在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 和谐团队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 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 了多少年的书。 - 29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2012 年学院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49 人,培养本科生 119 人;2012 年本科生校内外升学共 36 人;2012 年全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 校级各类奖励和表彰共 110 人次;学生科研、竞赛、创新实践方面收获颇丰;学院 凌云育人体系逐步完善。 2012 届硕士研究生名录(49 名) 光学工程 凝聚态物理 杨蓉 孟丽娜 薛路刚 郭园园 刘鎏 王伟军 张元芳 韩志东 张宏涛 张青翠 刘舵 杨珂 物理电子学 王振国 杨倩 解晓东 杨赟 戴鑫 张丽 徐航 聂蓉 张萌 董肖节 严瑞东 张艳玲 岳岩 王岗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黄焱 王彩琴 闫来清 王文龙 李国宏 姚维照 尉志武 王晓慧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朱雪庆 王福强 路晓宇 张佳星 夏季文 宋博 杨倩 唐小平 控制科学与工程 谢跃东 刘永强 么丽丽 李雪梅 陈宁 丁洁 高宇 2012 届本科毕业生名录(119 名) 应用物理学 陈雨田 李 卫 熊道来 安博文 江 镭 王 林 赵俊琦 范彦君 李 炎 严 敢 柴 晶 李 洋 韦广飞 朱华峰 郭吴畏 李州州 袁文娟 陈本文 李 源 魏 翔 闫宇昊 韩博琳 林引岳 张芬芳 陈炎明 李 岚 燕东波 张 欢 韩宇恒 马俊杰 张 旭 杜晓扬 梁其帆 杨 鹏 黄耀雄 马彦铭 赵 帅 耿文俊 马 喆 张 超 焦再强 唐彦娜 赵晓姣 郝 强 潘桃桃 张群英 雷帆朴 王 玲 朱 鹏 黄运欢 任晓东 张伟伟 李建鑫 毋雨萧 王泽娇 惠新亮 施 洋 张文涛 马小玲 倪 鹏 原泽鹏 毕天腾 兰旭阳 石志鹏 赵 鹏 孙圆圆 任琦睿 朱 亮 柴英杰 李 辉 孙 猛 周祎昕 吴佳妮 沈 啸 崔廷锐 陈 曦 李嘉祺 田喜敏 岑运斌 张玲玲 王 伟 代先宝 陈钰水 刘浩然 鲜于凯 申 龙 邹 琳 王 译 杜海龙 代婷婷 刘 洲 谢 阳 李荆轩 张勇福 冯亚龙 杜晓倩 鹿晓龙 杨 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陈雪影 李 鹏 赵 文 苟永植 何 新 罗 灿 原 野 韩 媛 焦 燚 宋小丰 蒿建龙 黄 璐 马 婷 张雷雷 李 梅 肖 博 周 波 杨宝明 解小明 孟雪娟 张旭庆 - 3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12 届本科生升学(36 人) 专业班级 姓 名 录取学校 录取专业 光信 0802 邹 琳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保研) 光学工程 光信 0801 柴英杰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考研) 光学工程 光信 0801 陈钰水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考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2 雷帆朴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考研) 物理电子学 应物 0802 唐彦娜 中科院电子所(考研) 电子通信工程 应物 0801 郝 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 控制工程 应物 0801 张 欢 四川大学(考研) 信息系统安全 应物 0801 任晓东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考研) 应用天文 应物 0801 柴 晶 西北工业大学(考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1 惠新亮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 材料工程 应物 0801 耿文俊 中南大学(考研) 材料学 应物 0801 杜晓扬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1 张 山西大学(考研) 理论物理 应物 0802 韩博琳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 通信与信息系统 光信 0801 谢 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 光学工程 光信 0801 赵 鹏 北京邮电大学(考研)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信 0801 孙 猛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 光学工程 光信 0802 李荆轩 上海理工大学(考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1 江 镭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电子科学与技术 应物 0801 杨 鹏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应物 0801 马 喆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1 黄运欢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电子科学与技术 应物 0801 李 岚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应物 0802 严 敢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应物 0802 焦再强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应物 0802 林引岳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光信 0801 田喜敏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凝聚态物理 光信 0801 陈 曦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光信 0801 孟雪娟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光学工程 光信 0801 李嘉祺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集成电路 光信 0802 张玲玲 太原理工大学(保研) 光学工程 应物 0801 王 林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 水利工程 应物 0802 黄耀雄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 集成电路 应物 0801 潘桃桃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超 - 3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荣誉与奖励(110 人次) 国家奖学金 光信 0902 杨相会 研物 2010 王 娜 博 2011 李 璞 博 2009 王安邦 研物 2010 李云飞 研物 2012 邵俊欢 国家励志奖学金 应物 0902 黄 羽 应物 0901 刘松生 应物 0902 王建花 应物 1001 杨幸明 应物 1001 郝 锐 应物 1101 刘 兴 光信 0901 刘会亚 光信 1001 杨玉霞 光信 1101 侯志萍 光信 1102 吕旭文 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二等奖 黄晓辉 樊晋华 任杰林 张航 指导教师:程鹏 山西省优秀毕业生 研物 0901 张萌 应物 0802 严敢 山西省三好学生 应物 0902 黄 羽 光信 1001 陈莎莎 山西省优秀学生干部 应物 0901 李希伟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 研物 0901 张艳玲 应物 0801 赵俊琦 应物 0802 韩博琳 光信 0801 李 辉 光信 0901 于 洋 太原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研物 2011 赵 圆 研测 2010 李效露 光信 0901 刘会亚 光信 0902 王靖娴 应物 0902 黄 羽 光信 1001 陈莎莎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应物 0901 李希伟 光信 0902 符坚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应物 0902 班主任 刘瑞萍 太原理工大学“艰苦奋斗、砺志成才”优秀学生 应物 0801 赵俊琦 应物 0802 黄耀雄 光信 0801 李 辉 光信 0802 蒿建龙 应物 0901 李希伟 应物 0902 李海燕 光信 0901 张宏伟 光信 1001 陈莎莎 应物 1001 王彦强 - 3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艰苦奋斗、砺志成才”标兵 光信 0902 杨相会 太原理工大学光电奖学金 博 2011 李 璞 研物 2009 孟丽娜 研物 2009 张 萌 研物 2009 郭园园 研物 2009 张 丽 应物 0901 赵 琦 应物 0802 严 敢 应物 1001 杨辛明 光信 0901 张仲丽 光信 1001 尹玉仙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 专业学习类: 刘 兴 王恩灵 谭媛媛 郝 锐 李 然 杨幸明 赵 琦 李海燕 胡晓强 王建花 邓召魁 孙 斌 黄 羽 杨玉霞 陈莎莎 尹玉仙 杨相会 王静娴 张仲丽 马瑞霞 杨欢欢 于 洋 徐 姣 陈知凡 侯志萍 林媛媛 陈雨婷 王亦文 于文强 吕旭文 王海军 社会公益类: 王天元 成雪梅 张益鑫 李希伟 雍 红 陈 岗 徐明山 符 坚 郝晨晖 许 蓬 董翔宇 许 强 郭荣荣 郭 帅 白江辉 刘佰康 白 洋 孟晶晶 科技实践类: 各宾宾 朱耀中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李璞,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面向保密通信的高速真随机数产生技术研究, 2012.06 -2014.06,经费:2 万元,指导教师:王云才. 2. 张帆,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基于三线态材料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新结构设计与光 电性能研究,经费:1.0 万,2012.06-2014.06, 指导教师:郝玉英. 3. 杨幸明,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 LED 反射器研究, 2012.06 -2014.06,经费:1.0 万,指导教师:杨毅彪. 4. 杨幸明、朱耀中,2012 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爱米”百味米食店,2012 年 6 月, 获校级铜奖. 5. 朱耀中、杨幸明,2012 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德艺 3D 眼镜责任有限公司,2012 年 6 月,获校级银奖. 6. 张世金、朱耀中、杨幸明,2012 年省城高校数学建模联赛:3D 仿真机房建模,一等奖. 7. 各宾宾、白江辉、尹玉仙,2012 年省城高校数学建模联赛:异网高端识别模型,一等奖. 8. 各宾宾、尹玉仙、白江辉,2012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葡萄酒的评价,山西省一等 奖. 9. 邵 彬 , 校 “ 生 涯 导 航”- 学涯 探 索 DV 纪录 片 创 作项 目 : 光 源 入 万 家, 照亮 你 我 他 , 2012.12-2013.12,经费:3000 元,指导教师:张朝霞. 10. 王琳琳,校“生涯导航”-学涯探索 DV 纪录片创作项目:点亮未来的世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探索,2012.12-2013.12,经费:3000 元,指导教师:韦宏艳. 1. - 3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凌云之路,成长之树 “凌云”之名取自 2005 年物理系教职工自发捐款设立的“凌云助学基金”,意指雏 鹰展翅,凌云高飞。学院成立之后,以“凌云”为名,逐步将育人体系发展完善。凌 云讲坛启迪智慧,凌云辩坛促进思辨,凌云志愿服务奉献热情,凌云科研训练营培 育科研英才,凌云校友会及凌云生涯小组为学生成长就业导航方向。 - 3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我们的“家”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会成立于 2012 年 1 月 6 日, 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及其 成员,院党委副书记彭彦彬兼任主席,党政办主任张莉兼任副主席,全院会员 108 名。第一届 工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院党委和行政及校工会的领导下,在各工会小组的鼎力支持下,在广 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坚持贴近大局谋发展、贴近基层谋服务、贴近教 职工办实事的工作方针,以加强民主管理为目标,全面推进院务公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 整体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以服务教职工为宗旨,系统构建关爱帮扶体系;以“建家”活动为契 机,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凝聚人心,构建和谐,努力实现维护、参与、教育、建设四大职能, 促进学院改革、发展。 建会以来先后举办并参加了校工会的各项文体活动,先后获得了太原理工大学庆“三·八” 趣味体育比赛二等奖、太原理工大学教职工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太原理工大学 2012 年教职 工篮球赛第八名的成绩。 “齐步走,一二一! ” “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5 月 17 日,校教职工运动会 - 3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看我的,接招儿” “一二三,加油!” “哥们,接球! ” 下面的“同学” ,要认真听哦! 我的青春我做主 Equation Chapter (Next) Section 1 暑期教职工赴兴城疗养 - 3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团圆”的日子 新生学院,年轻校友,漫漫征途在脚下,母校情,师生谊,同学亲情似海深。110 周年校 庆期间,149 名校友相聚龙城,忆往昔,探恩师,观校园,畅叙格物斋,共商学院发展大计。 未能及时返校的校友,也通过邮件或电话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的思念和对学院的祝福。通 过此次校庆,学院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海内外学子的关注与支持。 校庆工作的圆满成功,不仅回顾了学院历史,展示了办学实力,总结了办学经验,同时也联 络了校友感情,增加了凝聚力,提高了知名度,弘扬了学院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龙马精神。 全家福 77级学子探亲团聚 79级学子探亲团聚 - 37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77级班级捐款 97级班级捐款 校友郭风云捐款 98级班级捐款 工作组合影 - 38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校庆捐款明细 捐款人 金额 备 注 研究生 李怀繁 郭雄英 应物 98 级 班级 应物 97 级 杜党义 应物 97 级 王银平 应物 97 级 侯安贵 应物 97 级 樊锋刚 应物 97 级 毕精会 应物 97 级 杨世强 应物 97 级 王冰洁 应物 97 级 乔记平 应物 97 级 赵春生 应物 97 级 张莹 应物 97 级 赵振锋 应物 97 级 王强 光信 0702 赵经时 光信 0702 郑忠 应物 99 王金定 应物 99 刘宏林 应物 99 杜巍 应物 94 郭风云 应物 94 级 班级 应物 0201 孙帅 物理 79 级 班级 应物 95 级 王瑜波 退休职工 王钢柱 退休职工 赵淑萍 应物 0001 陈燕生 应物 0001 王培新 离职职工 郭俊珍 应物 99 姜亚军 物理 77 级 应物 99 张浩、张旭峰、杨东星、李科 应物 0101 张志强 应物 0101 胡海林 应物 0101 王鑫 应物 0101 杨亭 应物 99 赵根爱、张宏涛 应物 97 杨利勇 应物 99 杨飞 合计 1000 90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000 150 300 500 500 500 20000 10000 500 20000 1000 2000 1000 500 500 500 500 31977 1200 300 300 300 300 1000 500 300 11.2127 万 元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另有 2000 交学院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冠名权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冠名权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凌云基金 - 39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校友祝愿母校校庆来函选登 来自应物 0001 班 郭春雨 由于工作繁忙,我非常遗憾这次没能回到母校一起和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一起 庆祝我们母校 110 年华诞;更遗憾没有能当面感受一下我们物光学院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和 谐温暖的气象。 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母校、我们物理系的每一点变化,为我们物光学院的发展壮大而感到 由衷的骄傲我们学院的网站看看都能受到很大的鼓舞,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奋进。我们物光学 院必将成为国内外知名学院! 祝我亲爱的母校生日快乐,祝我们学院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Best wishes! 学生:郭春雨 2012-05-06 来自应物 0301 乔占朵 今天打开邮箱,看到校友邀请函的邮件时,心中又找到了一份自豪感和归属感!很抱歉在 Homecoming day,我没能够回家。平时从网上看到学院的发展,我会默默的感到自豪。但是提 到我们实验室时,就莫名的有一种自信从心底发出,那是一种淡淡的甜蜜。今天系统的看到了 学院的辉煌成绩,在看着一幅幅温馨,甜蜜,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有一种想回家的感觉。 我现在在北京中视中科工作,工作上感觉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想我有信心去做好。 祝学院蓬勃发展,更上一层楼! 学生:小乔 2012-05-06 来自应物 0302 雷耀虎 尊敬的学院领导,您好! 我是 03 级应物雷耀虎,在校庆 110 周年的隆重时刻,首先我代表 03 级应物的同学祝母校 工大教育及科研方面都能取得更大进步!对我们物理学院及各位老师的感情一言难尽,祝各位 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科研项目年年攀高!祝学院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人才! 不知不觉,毕业已 5 年时间,说长不长,但我们很多同学都已成家;短也不短,但我们中 的绝大部分都还在忙于事业奔波,目前并无太大成就。所以预计我们这届同学可能去参加校庆 的不多,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都希望物理学院取得更大的进步! 再次祝福! 学生:雷耀虎 2012-05-06 来自应物 0002 某校友 尊敬的各位学院领导、尊敬的各位恩师: 你们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伸出博爱之手,让 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真爱。 在病魔来袭的时候我曾经无比的恐惧与绝望,想想期盼的家人与年幼的孩子,我只能鼓起 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手术、化疗、放疗这一步一步我都艰难地挺了过来,但巨额的医疗费也让 全家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让我意外的是,这时母校的领导与老师专门到医院给我送来了慰问 金,也送来了深切的关怀,直到现在我都沉浸在无比的温暖当中,作为一名曾经的校友,我为 自己曾是这里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家人对你们特别是李书记、王老师、周老师等学院领导和老师表 示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关爱,我一定会更加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另外,我为自己不能去 参加校庆而深深的遗憾,只能祝愿校庆取得圆满成功,也请带我转达对校友们的深深祝福。祝 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好人一生平安! 某校友携家人 2012-05-06 - 4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12 年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说明: 本工作计划是2011 年12月20日集体讨论后制定的,包含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 政服务四方面的内容,共28条。 2012年3月测控技术研究所并入我院,以下数据已包括测控所本年度工作。 方括号【】内为对该条计划负责的领导。 加下划线部分是对各项计划完成情况的描述。 师资队伍 1. 新增高水平教师10 名以上,实现我院师资总量的稳步增加,保证具有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 师资。重点引进光、电和信息材料方向的师资。【王云才负责】 R: 本年度共有16名博士加盟,其中海外博士两名,光电方向博士6名。同时3名海外教授以我 院为依托单位申请了山西省百人计划。另外,测控技术研究所的并入又增加了8名教师,使 教师师资总数从2011年底的64名增加到2012年底的8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也从去 年的40名增加到今年的58名。同时,新增硕导17名,使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数量达到64名。 本年度,杨炜枫、宋晓红、常博三位博士因故调离我校,张绪树讲师调入力学学院,高利 岩博士调入研究生院工作,张一兵老师光荣退休。 2. 积极推进科研团队的建立,充分发挥各层次引进人才的作用,确保科研启动经费的使用效 能。【郝玉英负责】 R: 在政策促进下,先后形成了16个课题组。双聘院士牛憨笨先生再次来我院义务指导,并颁 发首届“光电奖学金”。 于化忠、刘哲颉两位山西百人建立起了各自的研究团队,并承担国家基金。 但全院科研启动经费的使用速度偏慢,使用效能有待提高。 3. 促进教师凝练研究方向【郝玉英负责】,统筹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研究合作与仪器共享。 【王云才负责】 R: 尽管已形成若干小的课题组,但研究方向依然分散,不利于很快在一两个方向上取得突出 科研成果并建成国内知名的研究团队。 以郝玉英教授为负责人的物理平台建设计划首次列入学校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单位。 另外,王云才教授与其他学院教师合作,承担了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4.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学公开课活动,举办院级教学竞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 参加校、省级教学竞赛活动。【杨毅彪负责】 R: 举办了学院的首届教学竞赛,韦宏艳等11位青年教师参加。韦宏艳、袁树青、冀婷3位教师 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并分别获太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理科组、工 科组二等奖。韦宏艳副教授代表我校参加山西省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荣获理科组二等 奖,并记个人二等功。 5. 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王云才负责】 R: 今年青年教师出国合作研究不多。康爱国教授赴美进修3个月。杨跃俊副教授赴加拿大自费 访学一年。李晓春于今年2月结束了在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返回学校。 - 4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6. 启动对教师考核机制,试行对多年不能晋级教师的换岗工作,推进教师岗位与教辅岗位的 双向流动。【王云才负责】 R: 仅仅启动了对引进人才三年期满的考核办法、换岗条件的讨论,本年度主要是打破个别教 师头脑中的“铁饭碗”思维,为明后年切实的换岗、解聘做好前期基础。 人才培养 7. 设立“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建设团队,筹建教师队伍、完成招生、培养等所有环节。【杨 毅彪负责】 R: 本年度光源与照明专业已首批招收 2 个班共 57 名新生, 设立了“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筹备组, 该系现有 11 名教师。通过广泛调研确定了培养目标,再次修订了 2012 版培养方案。 8. 完成对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要加强实习、实践环节, 切实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杨毅彪负责】 R: 本年度教育部颁发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应用物理学专业改为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 技术专业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此对以上两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做 了较大的调整和修订。同时,对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21门公共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划分归属, 由各系分别建设和管理。今年获批50万元专业实验建设经费。 9. 积极寻求中外合作办学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王云才负责】 R: 郝玉英副院长已与香港浸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今后我院每年将选拔5-10名三年级本科生 赴香港浸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明年计划选拔首批学生。 10. 建立各研究团组均要吸纳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与长效机制。【彭彦彬、郝玉英负责】 R: 第1期49名学生进入科研团队,运行一年后现余29名;第2期46名学生经对接双选已进入相 关团队。 但长效机制未完全建成。计划在2013年,在充分调研参与学生培养效果的基础上,以渐近 推行为原则,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11. 学生活动要以目标培养进行顶层设计,要实行经费预算管理。以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 尽量避免学生参与格式化的应景活动。【彭彦彬负责】 R:根据全方位育人、能力培养的指导方针,现已制定完成了学生培养工作长期计划——物理与 光电工程学院“生涯导航”实施方案。各项活动经费已经实行预算管理,近期将完成整理、 报账、公示工作。 12. 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推动导师团组的形成,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郝玉英负责】 R:各学位点负责人如期组织了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与中期检查,学院统一组织了硕士研究 生毕业答辩工作,论文全部由校外专家评审。答辩委员会全部由在省内外相关学科领域有 一定学术影响教授、博导组成。目前学院有16个导师团组形成,绝大多数定期举行组会。 13. 扩大研究生招生宣传,争取我院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50 人。【郝玉英负责】 R: 招收硕士研究生80人,物理电子学博士研究生4人。由于测控所师生的并入,使的在校硕士 研究生已达206人,博士研究生4人。 - 4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14. 完成对“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电子学”博士点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努力增加我院博士生 导师数量。【郝玉英负责】 R:制定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电子学”博士点的培养方案,并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 试科目及考试大纲;制定了“集成电路专业型硕士点的培养方案”,修订了所有硕士学位点的 培养方案,修订了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但博士生导师数量为7人,无新增博导。 15. 积极申报目录外或交叉学科学位点,初步完成学科的学位点布局,为人才培养奠定平台。 【郝玉英负责】 R:申报“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目前处于公示期。学院现拥有一个目录内二 级学科博士点,两个目录外的交叉学科博士点,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两个专业型硕士 学位点,一个工程硕士学位点。 16. 保证教学研讨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组织公开课与示范课,举行我院的第一届教学基本 功竞赛。【杨毅彪负责】 R: 今年青年教师完成了公开课教学 35 人次;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及观摩学习是各教学部门教 研活动的例行内容。由老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听课 19 次。11 位青年教师参加了学院首届 教学竞赛。 17. 组织教职工申报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院经费支持教职工参加国内大型教学类会议。 【杨毅彪负责】 R: 今年已安排 20 人次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教学会议、培训及到外地高校学习调研。4 个校级教 学改革项目获批。 科学研究 18. 力保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获准项目数不少于7项,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实现科 研进账 经费总额超过500万元。【郝玉英负责】 R: 本年度获批国家基金17 项,省部级项目21 项,横向课题14 项,校级项目42项。研合同 经费1470.01 万元,进账经费837.05万元。 19. 申请10 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争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促进专利的转化。【郝玉英 负责】 R: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 20. 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大于60篇,其中在SCI数据库检索源刊物上发表的学术文章超过30篇。产 生在国内外同行中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1项。【郝玉英负责】 R: 本年度我院师生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38篇,EI收录 46篇。王云才教授团队的“B类激光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机理”研究成果获2012年 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1.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参加学术会议超过65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 议与交流应不少于10人次,积极承办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郝玉英负责】 R: 5人次赴国外进修学习或访问交流, 5人次赴西班牙、日本、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 - 4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人次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49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未承办学术会议。 22. 规划与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研究团队间的了解与交流。【郝玉英负责】 R: 举办定期学术沙龙活动13期,但研究生参与人数少,今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方 向的学术活动,计入研究生培养环节学术报告学分。 行政服务 23. 完成学院机构设置,制定各机构责权利统一的规章制度,推进我院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规 范化,促进形成公开、民主、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李建明负责】 R: 按照程序,确定了物理系、光信息技术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实验中心的负责人选;完成 了教工、学生党支部组建;选举产生了各支部委员会组成人选,完成了学院的机构设置, 督促学院各办公室集体讨论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推进了我院行 政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4. 协助各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李建明负责】 R:各部门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总体良好。 25. “引进人才服务小组”要为引进人才来校后提供各种帮助,如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各项 工作流程、促进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的落实等。【李建明负责】 R: “引进人才服务小组”确定了人员组成,制定出工作流程,为引进的博士提供了必要的服务 和帮助。 26. “网络小组”要做到制度化规范运作,保证我院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保证网站起到宣传、 服务与激励等作用。【党政办负责】 R: 根据工作岗位特点,将网站中各类板块权限分工交由各办公室专人负责,确保各类信息及 时更新。对学院起到宣传、服务与激励等积极作用。 27. 做好博学楼及新校区物理实验中心交付使用后的规划、装修与使用等各项工作。【王云才 负责】 R: 博学楼已由学校改名为逸夫楼,学院在8月20日前完成了从思贤楼到逸夫楼的全部搬迁工 作,至9月20日,除705房间目前预留外,其余所有的房间都已投入使用。展板与导视牌等 尚未完工。 新校区因政府原因,推迟至明年使用。 28. 做好“110年”校庆工作(完成所有毕业生、职工的档案建立,完成院史撰写等)。【王云才 负责】 R: 校庆前,编撰完成了《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科大事记(1902-2000)》;向24个班,824名 校友发出了邀请函,5月6日前后,有149名校友返校参加了校庆活动。我院教职工共捐款 104100元,同时向生病的校友捐款3万元。校友共向我院捐款112127元。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年12月25日 - 4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13 年工作计划 师资队伍 1. 根据学科需要,引进各类人才15名以上,基本完成各学科师资的合理布局。新增2-3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改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与学历结构。 2. 积极争取1-2名国外知名学者来我院短期工作,申报“千人”或“百人”计划或学校双聘人才2-3 名。 3. 新增博士生导师3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副教授数量达到30名。启 动对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办法,促进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 4. 落实不同类型(教学、科研)教师的遴选与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细化考核办 法。 5. 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本年度进修人数不少于5人。 6.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强调教学基本功训练,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 活动。 人才培养 7. 强化各系部的领导与凝聚力量,组建相对稳定的、敬业的教学团队,支持教师从事教学活 动。逐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对专业实验和专业课随课实验进行梳理,筹划将专业实 验室划分至各系进行管理和建设。 8. 落实与拓展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深造机会。 9. 完善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管理机制,争取本科生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0. 继续强调学生活动实行经费预算和顶层设计,切实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避免学生落入形 式主义。规范学生考试管理,端正考风学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11. 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2. 扩大研究生招生宣传,争取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达到100人。 学科建设 13. 筹备申报“物理学”本科专业,或招收“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完善学科布局。 14. 完成对“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培养方案的制定。 - 4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15. 推动“山西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中心”的快速发展。 16. 保证院内学术沙龙活动的常态化,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统筹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团队的 发展与壮大。 科学研究 17. 力保本年度国家级各类项目获准项目数不少于15项,积极争取横向课题,实现科研进账经 费总额超过800万元。 18. 申请30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并促进专利的转化。 19. 提升我院的学术水平,产生国内外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大于80篇,其中 在SCI数据库检索源刊物上发表的学术文章超过50篇, 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不少于10篇。 20.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超过80人次,其中参加 国际会议与交流应不少于15人次,积极承办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 行政服务 21. 加快推行院行政工作实行预算管理,落实执行每年一次全院教职工假期疗养制度,制定并 执行学院教职工相关慰问制度。 22. 力争全院教职工全年各项福利发放总和不低于10万元,充分发挥院工会平台,热情为青年 博士安家、婚庆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积极组织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 学生工作 23. 落实与完善本科生“生涯导航”实施方案。创建专业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的社会 实践基地。 24. 端正考风学风,继续执行学院各级领导巡考制度。 25. 创建“凌云”创新实践基地,全面落实“凌云”成长训练营方案。 - 4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012 年旧闻回放 一月 6 日, 2012 年学院首次博士招聘面试举行.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 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11 名博士参加了招聘面试. 同日下午, 学院 2012 年新春联欢会暨 2011 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云海酒店召开. 我院在职教职 工和部分退休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与应聘博士参加了会议. 部分兄弟学院及学校职能处室 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10 日, 民主推选出学院各系、部、中心正副主任人选: 物理系主任张文星、副主任张朝霞; 光 信息系主任韦宏艳; 大学物理教学部主任康爱国; 物理实验中心主任杨玲珍、副主任李辉; 学院党委据此上报学校组织部. 16 日, 周颖娟国外学习期满返院. 18 日~2 月 4 日, 寒假. 二月 15 日上午, 学院召开党政工作联席会议, 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 17 日, 李晓春国外学习期满返院. 18 日, 刘绍鼎结婚. 同日下午, 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办中心主任及网络小组成员召开会议, 研究学院网站改版 问题. 20 日, 常博、杨玮枫、宋晓红三位教师办理离校手续, 正式调离我院. 22 日, 学院在致知斋 1119 室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安排部署新学期工作, 并宣读了学校对 我院系、部、中心主任任命文件. 物理系主任: 杨毅彪(兼)、副主任: 张文星、张朝霞; 光信 息系主任: 韦宏艳、副主任: 刘绍鼎; 大学物理教学部主任: 康爱国、副主任: 王丽平、刘 红利; 物理实验中心主任: 杨玲珍、副主任: 李辉. 新任主任在会上均作了表态发言, 提出 了各自工作思路与设想. 23 日晚, 杨毅彪副院长通过网络视频面试海外博士陈智辉. 27 日, 学院邀请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所长张天才教授、李永民教授和我校精细化工研究所 所长董晋湘教授对我院 14 位教师拟申报的国家基金进行了讲评. 同日,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引进人才服务工作暂行办法》, 由学院党委制定完成. 三月 4~9 日, 韦宏艳、刘绍鼎、薛萍萍、李国辉教师带领光信专业 0801、0802 班本科生, 先后 赴西安光机所、陕汽、华科光电、西安高新区等地参观实习. 6 日, 我院女教工代表队喜获学校庆"三•八"节趣味体育比赛二等奖. - 47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9 日, 学院工会举办庆"三•八"节趣味体育项目(跳绳、踢毽子、呼啦圈、飞镖)比赛. 11~13 日, 郝玉英教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光电功能分子国际研讨会. 12 日, 学院新网站试运行, 网址: http://202.207.242.231/wlnew/. 15 日上午, 学院党政领导、各办公室主任与特邀退休老教师王纪龙、边志华共商校庆筹备 工作, 并就学院大事记(初稿)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 同日, 张朝霞、费宏明教师带领应物专业 0801、0802 班本科生赴太原晋西集团参观实习. 同日, 刘芳宇喜得 5.6 斤千金. 16 日, 我院荣获太原理工大学 2011 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7 日, 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批准设立. 19~25 日, 张文星、薛海斌、张明江带领应物专业 0801、0802 班本科生, 先后赴同济大学、 上海慕尼黑光电展、大众、宝钢、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等地参观实习. 20 日, 王云才、王安帮、张明江、王冰洁、张建忠负责的《混沌光时域反射仪研制》项目 荣获太原市人民政府优秀科技项目一等奖. 20~23 日, 张明江副教授参加上海光博会和同期美国光学学会举办的" OIDA 光通信技术研 讨会". 22 日, 组织全院教职工确认 2011 年校内岗位津贴考核表和 2012 年校内岗位津贴申报表. 同日, 刘瑞萍结婚. 23 日上午, 测控技术研究所正式并入我院. 王云才院长兼任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 同时兼 任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同日, 本学期“凌云讲坛”开讲, 首讲人吕玉祥教授、仝步升同学, 主题为"大学生课外创新与 实践". 24 日, 学生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莅临我院考核上学期辅导员工作. 内容包括听取学院副 书记工作汇报、召集各班学生调查座谈、检查辅导员工作档案等. 26 日, 我院对在岗职工首季出勤情况进行考核, 今后按月考核, 并上报人事处. 同日晚, 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研讨《太原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五星级管理实施细则》, 并制定了"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27 日, 学院教学研讨会在测控所召开. 学院党政领导、研究团队、系部中心主任、测控所 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 测控所 7 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成果及进展. 杨毅彪 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教学情况. 王云才、吕玉祥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科研状况和下 一步工作设想. 28 日, 上报《物电学院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汇总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研报告. 同日, 招就处下达本科招生计划: 光信专业 60 人; 应物 30 人; 光源与照明专业首批招生 60 人. 29 日, 组织召开新学期学生座谈会, 60 名本科生学生代表参加. 李建明书记、王云才院长、 彭彦彬副书记出席座谈会. 会上, 王院长做"走出迷茫"的讲座. 30 日, 我院进行第二次博士招聘面试. 来自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美国佐治亚 理工学院、美国犹他大学、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清华大学、上海光机所等高校和 科研院所 14 名博士参加了面试. 中午, 校党委书记姚之楼接见面试博士. 下午, 王院长与 - 48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部分面试博士进行座谈并参观实验室. 同日, 刘绍鼎、 刘丽、崔艳霞 3 位博士申报 2012 年博士点基金. 31 日, 上午, 学院召开工作会议, 研讨教学工作、通报博士面试情况、校庆筹备工作等事项. 同日下午, 凌云讲坛在虎峪校区党校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李学宽研究员做了题为"科学家眼中的摄影世界"讲座. 同日, 郝玉英、李孟春、康爱国、张彩霞 4 位教师分别申报教改项目; 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 新性项目 3 项. 四月 2~4 日, 清明节假期. 5 日, 樊文浩、王冰洁、邓霄、韦宏艳、张鹏、费宏明 6 位教师申报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项 目. 邓霄和张鹏所报项目通过学校审查, 上报省教育厅. 6 日, 太原理工大学"艰苦奋斗, 砺志成才"优秀学生及标兵选拔工作开始进行, 经过班级推 选, 学院审核, 最终推荐标兵候选人 1 名: 光信 0902 班杨相会. 7 日, 太原理工大学举办 2012 年春季毕业生双选会. 我院应届毕业生积极参加应聘. 8 日, 郝玉英副院长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商讨、制定出我院工程硕士专业培养计划. 同日, 薛海斌博士结婚. 8~10 日, 王云才教授参加了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 集成分会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常委扩大会暨光机电技术研讨会, 并做了"传输线缆故障检测新 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11 日, 王云才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计量学院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并做了题为"Generation of Chaotic signal and its Application"的学术讲座. 12 日, 郝玉英教授申报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李璞、王娜、张帆申报研究生优秀创 新项目. 13 日, 研究生复试面试, 采取划专业(光学工程, 凝聚态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 工程、控制工程、测控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方式, 分组同时进行. 共有 68 名学生参加了面试. 15 日, 王云才教授参加中国光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大会(北京). 同日, 邀请台湾科技大学李敏凡博士到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并为全院师生 做报告. 16 日下午, 凌云讲坛在科学楼 5 层力学会议室举办, 李敏凡博士(台湾科技大学自动化及控 制研究所助理研究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作了题为"智慧型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讲座. 17 日,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示 2012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中青年拔尖 创新人才和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通知》(晋教科[2012]13 号), 我院杨玲珍、张明江两位教 师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19 日, 学院新网站正式启用. 同日, 张万舟喜得 6.6 斤龙子. 23 日上午, 中科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首刚教授、中科院刘涛博士、西安石油 大学郭文阁教授, 应邀在科学楼二层报告厅分别作题为"新型量子频标的发展及应用"、"窄 线宽激光研究进展"、"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稳频半导体激光技术及应用"的专题讲座. 我 - 49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院师生及学校相关领域教师聆听了讲座. 24 日, 学院举办首届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共有 11 名教师参加比赛, 共评出一等奖三名、 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韦宏艳、冀婷、袁树青代表学院参加学校比赛. 26-29 日, 研究生赵圆代表蔡冬梅老师参加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举办的"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AOMATT2012) ", 并 在会上做了题为"Diffractive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used for adaptive optics"的报告 28 日, 上报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名单. 代表: 郝玉英、王云才、 杨毅彪、张明江、杨玲珍、乔铁柱、吕永康(副校长、分管我院). 五月 3 日, 学院进行第三次博士招聘面试.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 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英国 University of Sussex 等高校的 9 名博士参 加了面试. 4 日, 郝玉英副院长组织相关教师制定了物理电子学专业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交叉学科博 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并对凝聚态物理、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 修订. 5 日上午, 物理 79 级校友尚晓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应邀在校科学楼五层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我的经历与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讲座. 我院 师生及相关领域学者聆听了报告. 5 日下午, 物理 79 级校友阴和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应邀在校多学科楼二层报告厅为全校 师生作了题为"科技引领未来"的报告. 副校长侯晋川、吕永康出席报告会. 5 日晚,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欢迎校友回家"活动, 在煤博金阙酒店隆重举行. 共计有 28 个 物理毕业班级, 近 140 名校友返校并参加了本次活动. 6 日上午, 学校建校 110 周年庆典大会在清泽田径场隆重举行. 我院校友到会祝贺, 并参加 了学校举办的其它校庆系列活动. 中午, 学院在格物斋门前举办帐篷午餐, 盛情款待回家 校友. 同日, 樊文浩荣获太原理工大学第三届"晋昌"博士创新奖励基金. 杨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 基金面上二等资助. 9 日, 79 级校友张雨来应邀返校, 带来相关合作项目, 并商讨了今后合作事宜. 11 日, 2011 年数学建模获奖表彰大会, 我院学生刘会亚、白洋、张仲丽受表彰. 中旬, 杨毅彪副院长和张朝霞副主任带领应物 2008 级本科生前往晋机集团参观实习. 12 日, 杨毅彪、吕玉祥、康爱国、杨玲珍、彭彦彬、张文星、张朝霞、刘红利参加由山西 省物理学会主办, 中北大学承办的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13~14 日, 王云才、杨玲珍、王文杰参加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第 10 届全国光电技术交流会, 并做了题为"高精度干扰混沌激光测距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 13 日, 韦宏艳、冀婷、袁树青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韦宏艳、冀婷获理科 组二等奖, 袁树青获工科组二等奖. 14 日, 贾华宇博士报到. 16 日, 校党委派专人来我院检查、调研基层党委档案工作, 学院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 学生党员代表共 30 余人参加了会议. - 50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18~20 日上午, 2012 年学校田径运动会举行. 经过两天半的拼搏, 我院学生代表队获得女子 团体第六名, 教工代表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21 日, 我院组织本、硕学生及教工共 63 人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党校学员培训. 22 日, "安踏杯篮球赛"开赛. 我院学生积极组队参赛. 27~30 日, 崔艳霞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 并在会上做了题为"U-shaped Grooves Enhanced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Nano-slits"口头报告. 27 日, 孙钦军与高利岩喜结连理. 28 日上午, 张文栋校长来我院调研. 调研会议在测控所 308 室召开, 30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分别从学院发展、学校建设、实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31 日下午, 学院召开导师会议, 商讨增设 2012 年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 博士点事宜. 本月, 大学物理教学部利用例会时间, 听取张万舟、张校亮、薛海滨、张杰等年轻老师课程 试讲, 并组织教师们对大学物理 B 教学大纲以及编写新大学物理 B 教材的事宜进行了研究、 讨论. 六月 1 日, 我院举行 2012 年度硕士研究生答辩会. 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测试 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集成电路工程六个硕士学位点共 48 名毕业生参 加了答辩. 答辩工作分四个组同时进行, 特邀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 自动化研究所 12 位专家学者作评委. 研究生院领导出席了答辩会. 6 日, 学院博士复试工作小组对入学博士研究生进行复试, 郭园园、张丽、徐航、柴婷婷 4 名同学通过面试. 7 日, 张绪树调至本校力学学院. 9 日, 张文星喜得 6.6 斤龙子. 11 日, 学院领导、各系部负责人、教授和博士就准备申报"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交叉学科 博士点论证方案,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等事项进行了会议讨论. 11~15 日, 秦建敏赴大连参加"第 21 届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冰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了学 术交流. 12~14 日, 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王云才、杨玲珍、王 文杰参加了会议. 会上, 王云才教授做了题为"高精度抗干扰混沌激光测距技术研究"的报 告. 14 日, 学院 2011-2012 学年辅导员工作答辩会举行, 全院共有 10 名兼职辅导员教师参加了 此次答辩. 院党委书记李建明、各办公室主任、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了答辩会. 校团委、 学生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及水利学院相关工作负责人应邀出席了答辩会. 答辩会由学院 党委副书记彭彦彬主持. 15 日, 光信和应物两个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院领导对毕业生授予了理学学位. 15~17 日, 2012 年学校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举行. 我院工会积极组队参赛, 并获体育道德风 尚奖. 18 日下午, 学校 110 年校庆总结表彰大会在博学馆三层报告厅召开. 我院荣获"优秀集体” - 51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组织奖, 朱林彦、李孟春、邓霄获得"先进个人"荣誉奖. 19 日, 学院学科分委会评议审查 8 名教师(张明江、杨致、马珺、刘瑞萍、张朝霞、王冰洁、 费宏明、厉华明)拟晋升副教授职称材料. 20 日, 校党委副书记张惠元一行莅临我院, 就《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展开调研. 学院党政领 导、各系部办中心主任、教授代表、辅导员代表、教师代表近 30 人参加了会议. 中旬, 我院培养的 50 名(含 1 名省筹和 1 名工程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教科办完成各专业研 究生答辩汇总材料, 并上报研究生院. 21 日, 2012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科学楼二层会议室举行. 学院党政领导、毕业生辅导员、 教师代表及全体本科毕业生参加了典礼. 典礼共分四个篇章进行: 荣授学位、深情感恩、大 学光影、师生寄语. 22 日, 厉华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报到. 23~28 日, 2012 年"新兴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国际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 张文星副教 授参加了此次会议, 并在大会上做特邀报告: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graphone". 24 日, 崔艳霞与李国辉喜结良缘. 26 日,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韦联福教授一行四人来我院参观访问. 双方就各 自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目标与就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27 日下午, 我院举行第四次博士招聘面试. 来自上海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物理 与数学研究所的 3 名博士参加了面试. 28 日, 学院召开 2012 届毕业生座谈会. 李建明书记、王云才院长、彭彦彬副书记、杨毅彪 副院长、吕玉祥教授、朱林彦副教授以及各系部主任、教师代表、辅导员出席了座谈会. 28 日~7 月 5 日, 费宏明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 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 贵州大学理学院承办的"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 武媛参加了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承办的"2012 年全国高等学校力学 系列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 29 日, 山东大学彭华、郝文涛、曹恩思三位博士报到. 同日, 在学校纪念建党 91 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 我院本科生党支部荣获"先进基 层党组织"称号, 张莉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9 日~7 月 1 日, 集中办理 2012 届毕业生离校手续. 本月, 在周六例行学术报告会上, 刘绍鼎、张文星、杨致三位博士分别做了题为"表面等离 激元性质及应用简介"、"石墨酮的结构与磁性"、"利用无机苯设计新型分子自旋过滤噐"的 报告, 学院部分教师与学生参加报告会, 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七月 1 日, 2012 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同日, 张一兵高级工程师退休. 4 日, 高利岩(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报到. 6 日, 翟爱平(四川大学)、冀炜邦(上海光机所)、陈彬(上海交通大学)三位博士报到. 9 日, 刘欣(南开大学)博士报到. 9 日~8 月 31 日, 暑假. 11 日, 全院大会在 1007 教室召开. - 5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同日, 曹铃(浙江大学)、张荣(上海光机所)二位博士报到. 同日, 杨跃俊副教授申请做访问学者一年, 离校赴加. 12 日, 陈智辉(北京邮电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报到. 14 日, 张杰在广州参加由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 学术研讨会. 15~18 日, 李辉赴浙江宁波工程大学参加"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骨干教师研讨 会". 17~18 日, 韦宏艳参加山西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获理科组二等奖,荣记个人二等功. 17~20 日, 学院组织教职工赴葫芦岛旅游, 为期四日. 23 日, 张万舟参加第 17 届全国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会议,并做了题为"三角光晶格中含配 对遂穿项的扩展玻色哈伯德模型中的配对超固体相"的学术报告. 23~26 日, 薛海斌参加了在兰州大学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学术会议 ", 并做了题为"Tunable super-Poissonian noise and negativ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in two coherent strongly coupled quantum dots"的口头报告. 24 日, 学院研究制定逸夫楼搬迁方案及具体操作事宜. 25 日, 我院从国资处领取逸夫楼 45 个房间钥匙 84 套. 乔迁工作正式开始. 八月 4~5 日, 秦建敏赴安徽参加了"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业委员会 2012 年学术年会", 读论文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12~16 日, 王云才、张明江、杨玲珍、郝玉英、王冰洁、费宏明参加吉林大学举办的"第四 届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 20 日, 我院整体迁入逸夫楼新址. 21 日, 李晓春副教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科技部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与经费管理研讨会. 25 日, 张杰参加由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敦煌举办的第三届量子物 理基础与技术前沿和展望国际会议. 26 日, 邢丽丽(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德克赛斯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报到. 8 月~9 月, 陈智辉赴吉林大学参观、北京邮电大学交流, 并做科研报告. 九月 3 日, 新学期开始. 晨 6:30 时, 学校在清泽田径场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我院师生列队 参加. 7 日, 网络安全信息员工作组成立, 院团委就此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工作. 8~9 日, 2012 级本科生、研究生报到. 我院报到本科生 145 名, 硕士研究生 80 名, 博士研究 生 4 名. 8 日, 杨致结婚. 同日, 学术沙龙活动中, 山西省"百人"于化忠教授、郝文涛博士和彭华博士分别做了题为" 从西蒙弗雷泽大学到太原理工大学"、"钛酸铜钙型陶瓷的高介电物性和两类钙钛矿型无铅 陶瓷的介电频谱的研究"、"热电材料电热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的报告. - 5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8~12 日, 张叶、宋景成、王文艳在苏州参加了由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举办的 2012 全球有机光 伏会议(学术会议). 9 日~12 月 9 日, 康爱国教授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双语教学项目学习. 9~10 日, 王云才、张明江、刘绍鼎于北京参加第二届信息光电子会议, 王云才教授做了学 术报告"混沌光的重要应用及其关键基础问题". 9 日,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屈军乐教授来访, 学院领导接待了屈教授, 相关学科教 师与之进行了学术交流. 9~11 日, 牛憨笨院士回院指导工作. 期间, 与我院青年博士教师、本科生、硕士生分别进行 了座谈. 10 日, 学校党委书记姚芝楼会见并宴请了牛憨笨院士夫妇. 同日, 牛院士出席"光电奖学金"颁奖仪式, 并亲自为获奖者授奖. 11 日, 牛院士完成阶段性工作离校. 12 日, 于化忠教授应邀到山西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并作报告. 15 日, 在周六例行学术报告会上, 曹恩思和曹铃两位博士分别做了题为"氧化物薄膜的磁性 及磁电耦合研究"、"ZnO 半导体薄膜的掺杂与相关器件研究"报告. 16 日, 学院特邀 7 名专家对交叉学科博士点"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进行论证. 17 日, 为期一周宿舍健身主题团日活动启动. 下午, 学校 2012 年教职工篮球赛鸣笛开赛, 由 13 名教职工组成的我院篮球队参赛. 20 日, 学院推荐光信 0902 班许蓬参加学校选拔本科生留校担任辅导员的工作, 经笔试面试, 顺利成为我校第一批保资生. 同日, 学院接收新生党员 30 名. 21~26 日, 李辉赴成都四川大学参加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 做大会报告"数字符合多普勒展 宽谱仪". 22 日, 学术沙龙由冀炜邦博士和陈彬博士做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分别为"激光冷却离子的理 论和实验研究"和"腔光机械系统中的光学特性". 23 日, 冯琳结婚. 26 日, 美国能源部专家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John Lemmon 博士来访, 并做 了题为"Planar Sodium Metal Halide Battery using Flat Plate Beta-alumina (β″-Al2O3) Electrolyte for Grid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27 日, 张超(天津大学)博士报到. 同日晚, 物电学院 2012 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在逸夫楼 303 教室召开. 学院党政领导、各专 业负责人、辅导员等相关教师参加了大会. 29 日, 学院举行新生入学教育启动仪式 同日, 费宏明副教授、陈智辉博士、刘欣博士在学术报告会上做了题为"光子晶体缺陷的滤 波特性研究"、"微纳光子结构中的光操控与光伏特性研究"、"导模共振光栅的性质和应用简 介"的学术报告. 30 日~10 月 7 日, 中秋、国庆假期. 本月, 王云才、贾华宇、王安帮参加了军方 863 项目论证会. 王云才教授做学术报告. 本月,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靳宝全副教授由本校调入我院. 本季度, 我院教师共获批基金项目 14 项, 进账经费 797 万元. - 5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十月 9 日, 学生会换届. 10 日, 院学生会召开纳新大会. 同日,“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在逸夫楼 6 层会议室 召开, 学校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11 日, 学校组织部发布《关于部分科级干部职位竞岗工作的通知》, 我院教科办主任岗位 面向学校公开招聘. 12 日, 团委结转新生团组织关系. 13 日, 学院在测控所 308 室开展了以"如何强学生培养"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活动,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学院督导组张宏斌、学院院长王云才、副院长郝玉英、副院长杨毅彪及 三十余名青年骨干教师. 活动包括张洪斌督导发言和院长报告两部分. 13~14 日, 秦建敏赴江西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水利量测技术综合学术研讨会", 并宣读了论 文. 13~15 日, 张明江、张超赴南京参加"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 17 日, 学院教科办主任岗位竞聘与民主测评会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举行, 来自校招生就业 处的甄炜进行了竞岗演讲, 校组织部、纪检委派员对此次工作进行了指导与监督. 同日, 学校"2012 年教职工篮球赛"在清泽体育馆圆满落幕, 我院篮球队取得比赛第八名的 好成绩. 特别感谢学院吕玉祥、崔彩娥、靳宝全、杨毅彪、王云才老师的友情赞助. 17~18 日, 李辉赴武汉参加第一届中日联合正电子谱学会议, 做邀请报告"Digital positron spectroscopy in Wuhan University". 18 日, 浙江大学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阎春生副教授来访. 18~21 日, 张建忠参加"The 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os-Fractal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大连), 并做了"Identification of Time Delay In Chaotic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的学术报告. 并在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做了 题为"混沌激光在高速信息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学术报告. 19 日, 马宁(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报到. 20 日, 蔡冬梅在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做大气湍流数值模拟研究报告. 同日, 沙龙活动中, 贾华宇博士做题为"集成电路设计软件:Cadence 的使用"的报告. 22 日, 按照学校组织部安排, 学院组织 30 名教职工对郝玉英、秦莺莺上岗一年的工作进行 了实事求是的考评. 22~26 日, 王云才、王安帮等赴西班牙参加 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主办的"20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NOLTA2012", 王云才教授 在"Chaotic laser dynamics and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专题上做了题为"Generation of the non-periodicity and delay-signature-free chaotic light"的学术报告, 王安帮做了"Range finding and fault locating with chaotic signal"的学术报告. 25 日, 院团委组织学生"凌云志愿服务队"到校图书馆开展活动. 23 日, 学校举办学生足球赛, 我院组队参赛. 26 日, 学校迎新篮球赛开赛, 我院学生组队参加. 同日, 沙龙活动由杨玲珍教授、张建忠博士、张明江副教授、王冰洁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报 告题目分别为"光纤激光器的脉冲和混沌动力学特性研究"、"基于宽带混沌激光熵源实现高 - 5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速真随机数的产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基于混沌信号的传输线缆故障检测技术 研究". 30 日, 院团委完成学院级学生推优工作. 本月底, 我院逸夫楼八层会议室正式启用, 其中吕玉祥教授为会议室赞助消毒柜一台和会 议茶杯若干,总价值 2000 余元. 十一月 1 日, 学院"爱心杯"凌云辩论赛开赛. 3 日, 院团委组织新生参观大物实验室. 同日, 沙龙活动中李晓春副教授和张校亮博士分别做了题为"基于光盘的毒品、食品中有害 物质的检测技术"和"碳基纳米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应用"的学术报告, 李晓春副教授还 就研究生培养方法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4 日, 院团委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 4~7 日, 张建国参加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7~10 日, 崔艳霞等赴广州参加 2012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10~12 日, 郝玉英赴扬州参加全国第九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 讨论会. 9 日, 学院教职工大会在逸夫楼 102 教室召开, 就前期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并安排部署 了今后工作任务. 10 日, 院团委组织院级学生广播操比赛. 同时, 安排新生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参观自动装 置与机器人等研发项目. 11 日, 院学生会组织最佳拍档交友会活动. 12 日, 山西大学赵强教授应邀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并作学术报告. 13 日, 针对"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建设问题, 彭彦彬、杨毅彪、张朝霞、陈智辉、贾华宇到 天津工业大学展开调研, 并与该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同行进行了座谈与交流. 14 日, 张杰、陈彬赴京参加了由中科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科学国际前沿讨论会. 15 日, 崔彩娥教授、李晓春副教授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全国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交流研讨 会. 15~16 日, 彭彦彬、杨毅彪、郝玉英、张朝霞、陈智辉、贾华宇到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 和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访问, 并与同行进行了交流. 16~18 日, 邓霄赴南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 2012 年度青年/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启动会. 17 日, 院团委组织新生参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同日, 黄平教授在学术报告会上做了题为"国家基金撰写之八股格式"的报告. 22 日, 甄炜报到, 任职教科办主任. 高利岩内调研究生院工作. 同日, 校组织部来院考核杨毅彪副院长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 同日, 杨毅彪、张朝霞、陈智辉、刘欣到山西中电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参观访问, 并商洽 我院本科生实习事宜. 之后, 又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进行了调研. 23~25 日, 张明江赴长沙参加"第四届中部六省光子科技发展论坛"会议, 并在会上做了题为 "混沌光的产生、控制与应用"学术报告. - 5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25 日, 校级新生广播操比赛获得三等奖, 全校第七名的好成绩. 28 日, 吕明副校长来我院就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调研. 我院党政领导、各系部中心主任、中 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29 日, 本科生进科研团队第二期对接工作完成, 共 45 名学生与 13 支团队完成对接. 同时, 本科生进科研团队工作正式更名为凌云科研训练营. 十二月 1 日, 郝玉英教授团队做学术报告, 冀婷博士和崔艳霞博士分别做题为"有机光伏电池基础" 和"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的报告. 2~8 日, 李辉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 5 日, 院学生双代会召开. 同日, 院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赛. 6 日,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徐送宁教授一行四人来我院参观访问, 并就学科建设等问题 进行交流. 7 日, 校纪检委组织反腐倡廉教育月活动. 我院教职工响应号召, 积极参与. 8 日, 刘丽结婚. 同日, 学院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家经验交谈会, 山西大学张天才教授应邀参加并 作报告. 10~14 日 , 郝 玉 英教 授赴 香 港 参 加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missive Display and Lighting". 同日, 我院与香港浸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今后我院每年将选拔 5-10 名三年级本科生 赴香港浸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11 日, 学院科协举办"宇宙学简介"科普讲座. 12 日, 学院"献礼十八大系列主题团日"活动举行. 同时, 校团委组织"凌云志愿服务队"利用 周六、周日休假时间开展爱心包裹传递活动. 14 日, 学校发文增列朱子鹏、曹玲、曹恩思、邢丽丽、厉华明、陈彬、郝文涛、马宁、彭 华、张荣、刘欣、翟爱平、陈智辉、王冰洁、冀炜邦、张超、贾华宇为校内硕士生导师. 同日, 刘丽、费宏明、张万舟三位教师获批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 日, 周六学术报告会上, 王云才教授做题为"王云才团队研究方向及待做工作介绍"的报 告. 16 日, 王云才、李建明、杨毅彪、郝玉英、朱林彦、吕玉祥、靳宝全、康爱国、杨玲珍、 张明江、韦宏艳参加山西省物理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 王云才院长作"太原 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介绍". 同日, 学院评选出本年度考核优秀教职工:张杰、王文杰、马珺、樊林林、崔艳霞、王磊、 李辉、韩国华、冯志宇、乔记平、王丽平、刘红利、张文星、薛海斌、张建国、常晓敏. 18 日, 崔艳霞、刘丽获批两项"20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项目. 23 日, 学院承办的太原理工大学第 1 届大学生物理竞赛初赛圆满成功, 共 397 名学生报名 参加竞赛. 24 日, 学院党政领导、各系部所办中心主任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召开学院年度工作总结会 议. 研讨了 2012 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2013 年工作计划制定及面试博士资格审查等工作. 25 日下午, 高校工委组织部"十八大精神进校园"宣讲团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我院处级领导 - 57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干部和部分学生代表到场聆听了报告. 27 日, 秦莺莺喜得 6.4 斤龙儿. 28 日晚, 学院召开"扬凌云壮志, 铸物电笃美"2012 年度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学院党政 领导、教授代表、全体班主任及获奖师生、全体本科生参加了大会. 大会同时组织到会人 员网络投选学院吉祥物最佳创意方案. 29 日, 光源与照明专业学生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申报的太原理工大学 2013 年"生 涯导航"—学涯探索 DV 纪录片创作资助项目被审批通过, 获得 6000 元项目资助费用. 同日, 学院组织申报太原理工大学生涯导航精品项目《凌云成长训练营—大学生创新实践及 全人化教育背景下生涯导航探索》. 同日, 学院申报筹建物电学院"凌云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 已授牌. 同日, 西安交通大学李战锋博士来校报到. 本月, 陈智辉去 3M 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 交流. - 58 - 3 月 22 日, 刘瑞萍结婚 4 月 8 日, 薛海斌结婚 2 月 18 日, 刘绍鼎结婚 2012 年,在院工会的大 力支持和积极策划下, 为我院刘绍鼎、刘瑞萍、 薛海斌、孙钦军、李国 辉、崔艳霞、杨致、冯 琳、刘丽共九位青年老 师筹划(举办)了八场 婚礼。 5 月 27 日, 孙钦军结婚 12 月 8 日, 刘丽结婚 9 月 23 日, 冯琳结婚 6 月 24 日, 双职工 李国辉、崔艳霞结婚 9 月 8 日, 杨致结婚 封2 物 电 吉 祥 物 [ 闪 电 娃 ] 设计者:应物 1201 班 叶明 姜侯兵 寓意解释:学院的研究方向以“光”与“电”为主体,”闪电娃”名称即取于此。身着印有学院标志的 衣服,双手伸开,整体呈跳跃奔跑的姿势,表示我们热情地欢迎每个人,虚心接纳每一条建议,对 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断发展与进取。头顶有闪电的形状,头部设计也体现了物理学的对称美。 致谢 感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每一位成员在 2012 年的辛苦付出!感谢大家为本年度报告提供相关撰 写材料!感谢郝玉英、彭彦彬、杨毅彪、张朝霞、韦宏艳等老师为本报告的撰写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感谢每一位支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朋友! 主编:王云才 供稿:张莉 冯志宇 甄炜 马宁 彭华 张荣 统稿:崔艳霞 印刷:曹恩思 封3 翟爱平 陈彬 薛海斌 邢丽丽 Ҽ䴦аҼᒤॱҼᴸ ཚ⨶ᐕབྷᆖ⢙⨶о⭥ݹᐕ〻ᆖ䲒 2012 ᒤᒤ ᒤᓖ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