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pdf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学校简介................................................................................................................................1 前言 报告概述....................................................................................................................4 一、数据来源····································································································· 4 二、调查概况····································································································· 4 (一)毕业生调查·························································································4 (二)用人单位调查······················································································4 第一章 学校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概况............................................................................1 一、就创业工作概况····························································································1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工作······································································ 1 (一)“全方位覆盖”,提升毕业生竞争力···························································1 (二)“一体化引导”,明确就业创业目标···························································1 (三)“多渠道服务”,增加就业创业途径···························································2 (四)“校企政联合”,提高就业创业质量···························································2 (五)“精准定点帮助”,提升就业创业水平························································3 第二章 毕业生基本情况....................................................................................................4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4 (一)学历分布与性别比例············································································ 4 (二)毕业生源地分布···················································································4 (三)毕业生院系及专业分布········································································· 5 二、就业率与毕业去向·························································································9 (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9 (二)分院系初次就业率·············································································· 10 (三)分院系年终就业率·············································································· 11 (四)分院系毕业去向················································································· 11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特点..................................................................................................13 一、就业地区分布····························································································· 13 (一)全国分布·························································································· 13 (二)江苏省内分布···················································································· 14 二、就业行业分布····························································································· 15 三、就业单位分布····························································································· 16 (一)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6 (二)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19 四、从事职位分布····························································································· 19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24 一、就业质量概述····························································································· 24 二、就业适配性································································································ 24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4 (二)职业期待吻合度················································································· 26 (三)工作满意度······················································································· 27 I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就业稳定性································································································ 29 (一)履约情况·························································································· 29 (二)离职情况·························································································· 30 四、就业薪酬··································································································· 32 (一)月收入····························································································· 32 (二)社会保障·························································································· 34 (三)工作时长·························································································· 35 五、就业导向性································································································ 36 (一)重点区域就业情况·············································································· 36 (二)重点产业就业情况·············································································· 36 第五章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37 一、近三年就业率变化趋势················································································· 37 二、近三年就业行业变化趋势·············································································· 37 三、近三年就业地区化趋势················································································· 38 第六章 毕业生评价..........................................................................................................39 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39 (一)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 39 (二)母校满意度······················································································· 39 (三)母校推荐度······················································································· 40 二、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建议·············································································· 41 (一)学习环境评价···················································································· 41 (二)课程教学评价···················································································· 42 (三)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 42 三、对管理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43 (一)学生管理评价···················································································· 43 (二)生活服务评价···················································································· 44 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44 五、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46 第七章 用人单位评价......................................................................................................47 一、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 47 (一)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47 (二)对毕业生知识的满意度········································································ 47 (三)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满意度·································································· 48 (四)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 48 (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49 二、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反馈··········································································· 49 (一)总体满意度······················································································· 49 (二)再次进校招聘的意愿··········································································· 50 (三)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建议····························································50 II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表目录 学校简介................................................................................................................................1 前言 报告概述....................................................................................................................4 第一章 学校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概况............................................................................1 第二章 毕业生基本情况....................................................................................................4 表 2-1 2021 届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分布···································································· 4 表 2-2 2021 届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4 表 2-3 2021 届毕业生源地分布············································································· 4 表 2-4 分院系(专业)2021 届研究生人数分布························································5 表 2-5 分院系(专业)2021 届本科生人数分布························································7 图 2-1 2021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分布··················································9 表 2-6 2021 届毕业生去向分布············································································· 9 表 2-7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初次就业率·······························································10 表 2-8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10 表 2-9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年终就业率·······························································11 表 2-10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年终就业率····························································· 11 表 2-11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去向分布································································ 12 表 2-12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去向分布································································ 12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特点..................................................................................................13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图 3-1 图 3-2 表 3-5 表 3-6 图 3-3 图 3-4 表 3-7 表 3-8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13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13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省内各地区分布························································· 14 2021 届本科毕业生省内各地区分布···························································· 14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15 2021 届毕业生不同性质就业单位分布························································· 16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用人单位性质分布····················································· 17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用人单位性质分布····················································· 18 2021 届毕业生不同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19 2021 届毕业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20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21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21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24 图 4-1 图 4-2 表 4-1 表 4-2 图 4-3 图 4-4 表 4-3 表 4-4 图 4-5 图 4-6 表 4-5 表 4-6 图 4-7 表 4-7 表 4-8 2021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4 2021 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25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5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5 2021 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26 2021 届毕业生认为不符合职业期待的方面(多选)······································· 26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27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27 2021 届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 27 2021 届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多选)················································ 28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28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工作满意度····························································28 2021 届毕业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29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29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30 III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4-8 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率··········································································· 30 图 4-9 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类型········································································ 31 图 4-10 2021 届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原因(多选)·····················································31 表 4-9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离职率··································································31 表 4-10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离职率································································ 32 图 4-11 2021 届研究生的实际月收入和期待月收入··················································32 图 4-12 2021 届本科生的实际月收入和期待月收入··················································33 表 4-11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月收入································································ 33 表 4-12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月收入································································ 33 图 4-13 2021 届毕业生享受“五险一金”的情况························································ 34 图 4-14 2021 届毕业生享受各项社保的比例(多选)···············································35 图 4-15 2021 届毕业生周工作时长······································································· 35 表 4-13 2021 届毕业生在重点区域就业的情况························································36 表 4-14 2021 届毕业生在重点产业就业情况···························································36 第五章 图 5-1 图 5-2 图 5-3 第六章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37 2019-2021 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布··························································· 37 2019-2021 届毕业生制造业就业比例对比分析··············································· 38 2019-2021 届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 38 毕业生评价..........................................................................................................39 图 6-1 2021 届毕业生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 39 图 6-2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39 图 6-3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40 图 6-4 2021 届毕业生不推荐母校的理由······························································· 40 图 6-5 2021 届毕业研究生读研期间最想得到的帮助················································ 41 图 6-6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习环境的满意度······················································ 41 图 6-7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学习环境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1 图 6-8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42 图 6-9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2 图 6-10 2021 届毕业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42 图 6-11 2021 届毕业研究生选择导师的理由··························································· 43 图 6-12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生管理的满意度·····················································43 图 6-13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学生管理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3 图 6-14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生活服务的满意度·····················································44 图 6-15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生活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4 图 6-16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满意度···············································45 图 6-17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5 图 6-18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5 图 6-19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6 图 6-20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46 图 6-21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46 第七章 图 7-1 图 7-2 图 7-3 图 7-4 图 7-5 图 7-6 图 7-7 图 7-8 用人单位评价......................................................................................................47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47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满意度(多选)················································· 47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职业能力满意度(多选)···········································48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多选)···········································48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多选)··············································49 用人单位对本校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49 用人单位愿意再次进校招聘的比例····························································· 50 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建议(多选)········································50 IV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 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 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 1933 年上海大公职业学校, 1953 年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 年迁至镇江,1971 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 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 年更名为华东 船舶工业学院。1999 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 年江苏省江海贸 易学校并入,2000 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 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有 限公司共建高校。学校 1978 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 年取得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8 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 20000 余人,博士、研究生 4700 余人,本、硕、 博学历留学生 600 余人;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 7800 余人。现有镇江 长山、梦溪 2 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 3979 亩。 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 是 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 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 一。学校综合实力在第三方评价机构 USNews2022 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 120 位。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 个,一级学科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25 个,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类别 14 个,本科专业 66 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 3 个学科 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1%,10 个学科入选“2021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现有国家国防特 色学科 5 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3 个,江苏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5 个;3 个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2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 个省级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 力资源保障。现有教职工 229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1570 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 240 余人, 副高职称人员 750 余人,博士 1020 余人。拥有双聘、特聘院士 5 人,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 人才 170 余人;拥有省高校“青蓝工程”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 队、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 14 个。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有 15 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1 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22 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1 个江苏省 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 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 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和 1 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学校主办有《江苏科 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蚕业科学》 《中国蚕业》 《现 代面粉工业》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 进“四个回归”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 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 会发展培养了 18 万余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涌现出国防、海军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大国重器以 及 LNG 船、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科考船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等行业精英。近年 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13 项;获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6 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31 门;获批教育部“四新”建设项目 4 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全国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8 项,并捧得“优 胜杯” ;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 1 项、银奖 2 项、铜奖 2 项;获中 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3 项、银奖 2 项、铜奖 13 项;毕业生就业 率每年保持在 97%以上。 学校立足船舶、海洋、蚕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 求。坚持以国家需求为驱动,注重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紧密结 合,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学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 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中国专利银奖 1 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 1 项。学校牵头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 项,牵头主持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 群项目 1 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 2 项,获批国家国防科工局特色学科条件建设项目 1 项。主持完成的“大型挖泥船综合控制与关键装备保障一体化系统及应用”全面替代国外进口, 参与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耙吸挖 泥船动力定位动态跟踪系统、豪华邮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装备研发,研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系统、高效焊接装备、船舶企业管理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各大船舶企业,舰船后勤综合保障系统 国内领先,救生艇用柴油机占全球市场近 60%。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 究机构,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研发提供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 17 项。习 近平主席访问古巴期间,赠送给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桑树种子就来自学校。 学校一贯重视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学 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 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了全 面合作关系;学校建有海外教育学院,与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印 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科研与办学合作。中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 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 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招 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 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 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高校和谐校园、江 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 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 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江 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一带一路”建 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展望未来,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一流、 优势学科一流、应用技术先进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全面开创“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建设新局面。 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前言 报告概述 为全面反映本校 2021 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积极发挥就业状况对教育教学 的反馈作用, 本校编制了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中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信息渠道(在相应数据图表下均有注释) :一是江苏省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数据相结合,属于全样本分 析,数据统计的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30 日;二是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 生就业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分析;三是江苏招就“2021 年用人单位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分 析。 二、调查概况 (一)毕业生调查 向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答卷人回答问卷,时 间约为 10 分钟。调研掌握的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总数 5318 人。第一阶段调研回收有 效问卷 2581 份,回收率为 48.53%(回收率=回收有效问卷数/毕业生总数);第二阶段调研回 收有效问卷 2658 份,回收率为 49.98%(回收率=回收有效问卷数/毕业生总数)。 (二)用人单位调查 向江苏科技大学提供的用人单位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答卷人回答问卷,时 间约为 10 分钟。调研回收问卷 1088 份,有效问卷共覆盖了 1088 个不同的用人单位,覆盖 19 个不同的行业。 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章 学校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概况 一、就创业工作概况 就业为民生之本。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把就业创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贯彻落实党和 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文件精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高度重视 毕业生就创业工作。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战略目标的指引下, 2021 年本校紧扣办学理念,以服务船舶行业为宗旨,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向导,始终坚持全员 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紧密围绕优化就业布局方案,不断加强就业管理和优化就业服务,推动 就创业教育工作稳步开展,提升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通过不断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努 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满意地就业。 二、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工作 (一) “全方位覆盖” ,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实施就业工作“全方位覆盖”计划,将就业工作纳入学 校党政工作要点,始终摆在学校工作开展突出位置。学校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 方位落实就业工作,构建“学院为导向、学校为辅助”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各学院根 据院系特点,为学生定制职业生涯规划针对性培训;学校根据学院方案给予场地、资源等方面 的支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学校校长担任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院院长 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就业中心与辅导员搭建高效快速的合作纽带,及时下发就业 信息、收集就业反馈,并定期总结归纳改善,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与效率。另将就创业工作纳入 二级学院和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学院的就业工作实施年度考核,积极引导学院关注毕 业生就业质量、职业发展和职业的幸福感,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就业创业工 作顺利开展。 (二) “一体化引导” ,明确就业创业目标 执行“一体化引导”计划,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彻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使就业创业 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 开展阶梯性就业指导工作,大一至大四实现从目标制定到能力提升的阶梯式培养。新生入 学阶段,开展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让新生入学后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和方向。大学二、 三年级,开展自我认知课程,帮助学生对自身准确定位、对未来明确目标,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对于准备考研和出国的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文化课程;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注重实 践能力的培养,为今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基础。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就业指导课、就 业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 业观念,并开办就业面试培训讲座,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面貌去寻找工作,同时开办就业 协议签订知识普及课,向学生普及合约签订相关知识,为学生签订合理就业协议提供保障。 (三)“多渠道服务”,增加就业创业途径 学校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结合线上平台,开展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就业创业工作。 就业信息发布阶段,借助 91job 网站、就业微信公众号、手机就业 APP 等平台发布就业 创业信息,向同学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去获得更为详细的招聘信息;搭建就业大数据平台, 对往届就业数据、单位行业数据、单位招聘数据等进行统一分析,归纳总结提出改善方法,从 而提升校园招聘的效率;实现就业网站与省就业网络联盟就业信息一站式有效对接,将收集到 的招聘信息及时发布,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有效地推动信息化服务工作从传统的大众化服务模 式向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招聘阶段,大力推进“线下宣讲、线上面试”模式,减少不 必要接触的同时实现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并搭建企业与学生直接对话平台,让学生更加深入、 真实、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提高就业效率。就业保障阶段,学校借助网络平台高效快速地了 解学生的就业意向,有目标地接触相关意向企业并向学生反馈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同时借助公 众号留言板块收集就业反馈意见,定期整合分析,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做到 与学生快速有效交流,提升就业工作开展效率。 (四)“校企政联合”,提高就业创业质量 学校通过与企业建立“一对多”专项联系链,加强与用人单位、校友之间的联系,密切关 注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学校层面由专人负责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联系,长期有效地获取各 单位的用人需求和用人标准,向学生提供准确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学院层面通过辅导 员与各企业校友建立长期稳健的联系,快捷有效地获取用人信息,同时了解就业趋势与人才选 用趋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执行“请进来”策略,组织如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船 舶行业专场招聘会,先后开展“HR 进校园”等优质活动,定期邀请船企领导举行校企合作洽 谈会、校友见面会等活动,优秀校友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企业文化、描述职业发展, 激发学生共鸣,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项目等领域就业,加强对学生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先后与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镇江市人才服务中心、昆山市人才服务中心、无锡市人 才服务中心、昆山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实施“走出去”策略,带领学生前往各地高新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全方位真实感受就业创业帮 助政策。 (五) “精准定点帮助” ,提升就业创业水平 就业方面,岗位精准投送、困难生定点帮扶。 首先进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筛查对点,即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进行所需专业调查后向相关 学院辅导员发布招聘信息,由辅导员向同学们传达,为同学们寻找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可 向用人单位输送专业对口的人才。其次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对困难毕业生就 业状况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明确要求各学院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 族、残疾人、就业能力弱、就业心理障碍的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服务,同时建立《江 苏科技大学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列入学校就业工作考核目标管理体系中。通过给困难学生 提供求职补贴、勤工助学岗位、一对一就业指导、就业压力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 让学生顺利就业。学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行就业率动态统计,定期对困难毕业生就 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毕业生离校后的半年内保持与暂未就业的毕业生的联系,及时了解掌 握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 向各目标企业推荐困难毕业生,并同时做好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服务, 以契合用人单位的用工标准,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真正做到让已就业的学生开心离校, 就业困难的学生放心离校。 创业方面,开展针对性培训、实施个性化帮助策略。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推动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结合,以教学为基础,夯实创新创 业教育课程建设;以实训为载体,课内课外结合,培育一系列创新实验室、创业社团,大力支 持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工作的开展;以赛事为导向,举办各类创业大赛,重视“互联网 +”、创业大赛及“挑战杯”等高水平创业竞赛的组织筹备,进一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规范 化、具体化,进一步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就业 创业教育实践性特点,充分发挥众多学生社团和各学院创新实验室的活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 就业创业竞赛,不断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了强化创业 培训工作,聘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知名企业家等各类创业指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组 织学校相关创业指导教师参加 SYB 创业师资培训,构建学校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骨干力量,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生态系统。 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二章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一)学历分布与性别比例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总毕业生数为 5318 人。其中,研究生 1082 人,占比为 20.35% ; 本科生 4236 人,占比为 79.65%。从性别结构上看,男生 3570 人,女生 1748 人。 表 2-1 2021 届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分布 学历层次 毕业生人数(人) 毕业生所占比例(%) 研究生 1082 20.35 本科 4236 79.65 总计 5318 -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表 2-2 2021 届毕业生的性别分布 性别 毕业生人数(人) 毕业生所占比例(%) 男 3570 67.13 女 1748 32.87 总计 5318 -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毕业生源地分布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来自全国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毕业生来自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校地处江苏,毕业生源以省内生源为主,其中研究生毕业 生的省内生源占比为 62.66%,本科毕业生的省内生源占比为 46.34%。 表 2-3 2021 届毕业生源地分布 生源地 研究生人数(人)及所占比例(%) 本科生人数(人)及所占比例(%) 江苏 678 (62.66%) 1963 (46.34%) 安徽 101 (9.33%) 111 (2.62%) 河南 67 (6.19%) 138 (3.26%) 山东 53 (4.90%) 97 (2.29%) 山西 27 (2.50%) 103 (2.43%) 湖北 27 (2.50%) 86 (2.03%) 河北 18 (1.66%) 94 (2.22%) 浙江 14 (1.29%) 74 (1.75%) 陕西 12 (1.11%) 74 (1.75%) 四川 11 (1.02%) 153 (3.61%) 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生源地 研究生人数(人)及所占比例(%) 本科生人数(人)及所占比例(%) 江西 11 (1.02%) 58 (1.37%) 湖南 9 (0.83%) 79 (1.86%) 黑龙江 8 (0.74%) 70 (1.66%) 甘肃 7 (0.65%) 111 (2.62%) 辽宁 7 (0.65%) 89 (2.10%) 广西 5 (0.47%) 90 (2.12%) 重庆 4 (0.37%) 89 (2.10%) 新疆 4 (0.37%) 65 (1.53%) 福建 4 (0.37%) 50 (1.18%) 广东 4 (0.37%) 47 (1.11%) 内蒙古 3 (0.28%) 36 (0.85%) 宁夏 2 (0.18%) 73 (1.73%) 吉林 2 (0.18%) 64 (1.51%) 上海 2 (0.18%) 25 (0.59%) 云南 1 (0.09%) 46 (1.09%) 海南 1 (0.09%) 39 (0.92%) 贵州 - 209 (4.93%) 青海 - 52 (1.23%) 西藏 - 22 (0.52%) 天津 - 20 (0.47%) 北京 - 9 (0.21%)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毕业生院系及专业分布 学校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分布在 14 个学院,其中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 22.46%、11.18%、11.09%。 表 2-4 分院系(专业)2021 届研究生人数分布 单位:人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各院系毕业生 专业名称 人数 243 121 5 各专业毕业生 人数 会计 103 工商管理 72 工业工程 30 管理科学与工程 24 会计学 6 企业管理 5 技术经济及管理 3 控制工程 50 信号与信息处理 2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学院 各院系毕业生 专业名称 人数 各专业毕业生 人数 电子与通信工程 21 控制科学与工程 18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 水声工程 2 材料工程 72 材料科学与工程 48 船舶与海洋工程 70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35 水声工程 2 流体力学 2 工程力学 2 机械工程 108 计算机技术 4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 电子与通信工程 12 软件工程 11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 动力工程 24 轮机工程 16 船舶与海洋工程 16 建筑与土木工程 5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5 化学工程 36 化学工程与技术 23 畜牧 19 生物学 18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13 食品加工与安全 2 农业资源利用 1 建筑与土木工程 24 土木工程 16 120 111 108 86 66 59 53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40 外国语学院 26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6 人文社科学院 26 公共管理 26 理学院 13 物理电子学 13 张家港校区 10 冶金工程 10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17 个学院,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张家港校区、电子信息学 院本科生人数较多,占比分别为 11.05%、10.91%、9.96%。 6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2-5 分院系(专业)2021 届本科生人数分布 单位:人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张家港校区 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各院系毕业生人数 专业名称 各专业毕业生人数 工商管理 126 会计学 6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7 工业工程 61 财务管理 55 金融工程 32 经济学 30 物流管理 2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73 软件工程 70 财务管理 63 物流管理 62 机械电子工程 6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58 冶金工程 4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5 电子信息工程 88 自动化 8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9 测控技术与仪器 58 水声工程 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4 软件工程 80 物联网工程 74 通信工程 68 信息安全 46 金属材料工程 127 焊接技术与工程 10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6 电子封装技术 35 轮机工程 122 能源与动力工程 8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64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6 船舶与海洋工程 185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60 468 462 422 382 341 311 307 7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理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生物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深蓝学院 各院系毕业生人数 专业名称 各专业毕业生人数 海洋工程与技术 37 工程力学 2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49 机械电子工程 79 工业设计 50 土木工程 129 工程管理 60 建筑学 26 应用物理学 65 应用统计学 65 信息与计算科学 58 环境工程 60 应用化学 5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3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32 人力资源管理 67 公共事业管理 35 政治学与行政学 31 旅游管理 31 生物工程 61 生物技术 43 蚕学 18 英语 83 翻译 32 自动化 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8 会计学 17 船舶与海洋工程 16 电子信息工程 15 焊接技术与工程 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0 人力资源管理 3 食品质量与安全 56 粮食工程 52 休闲体育 3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31 278 215 188 178 164 122 115 111 粮食学院 108 体育学院 64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8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1〕 19 号)和《关于开展 2021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1]32 号)等 相关文件精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就业统计分类依据为:就业率=协议合同就业率+创 业率+灵活就业率+升学率。协议合同就业率=协议合同就业数/毕业生总数;创业率=自主创业 数/毕业生总数;灵活就业率=灵活就业数/毕业生总数;升学率=升学数/毕业生总数;暂不就业 率=暂不就业数/毕业生总数;待就业率=待就业数/毕业生总数。 (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本 2021 届毕业生中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 80.61%,本科生的初 次就业率为 87.95%。截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本校 2021 届毕业生中研究生的年终就业率为 96.49%,本科生的年终就业率为 97.36%,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图 2-1 2021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分布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从毕业生去向构成来看,就业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主要发展方向,占比分别为 83.27%和 52.17% 。此外,本科毕业生升学意愿较强,2021 届有 27.76%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 表 2-6 2021 届毕业生去向分布 单位:% 毕业去向 研究生 本科 就业 83.27 52.17 自主创业 0.09 0.17 待就业 3.51 2.64 9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毕业去向 研究生 本科 灵活就业 8.96 17.26 升学 4.16 27.76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分院系初次就业率 研究生:截止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初次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理学院、张家港校区(均 为 100.00%),初次就业率较低的院系是人文社科学院(7.69%) 。 表 2-7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初次就业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理学院 100.00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91.53 张家港校区 10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0.83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97.32 计算机学院 90.70 能源与动力学院 95.45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85.00 电子信息学院 95.04 外国语学院 76.92 生物技术学院 92.45 经济管理学院 48.56 机械工程学院 91.67 人文社科学院 7.69 80.61 本校研究生平均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本科生:截止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初次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生物技术学院(95.90%) , 初次就业率较低的院系是深蓝学院(74.77%)。 表 2-8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生物技术学院 95.90 人文社科学院 89.63 粮食学院 94.44 机械工程学院 87.77 计算机学院 94.24 张家港校区 87.10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2.56 电子信息学院 86.97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92.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6.22 外国语学院 91.30 经济管理学院 81.62 能源与动力学院 90.68 理学院 75.00 体育学院 90.63 深蓝学院 74.7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90.55 - 87.95% 本校本科平均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0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分院系年终就业率 研究生: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年终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理 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张家港校区(均为 100.00%),年终就业率较低的院系是经济管 理学院(91.77%) 。 表 2-9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年终就业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10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7.50 理学院 100.00 电子信息学院 96.69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00.00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96.61 张家港校区 100.00 生物技术学院 96.23 能源与动力学院 98.48 人文社科学院 96.15 机械工程学院 98.15 外国语学院 96.15 计算机学院 97.67 经济管理学院 91.77 97.53 本校研究生平均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本科生: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年终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9.07%),年终就业率较低的院系是粮食学院(95.37%)。 表 2-10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年终就业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院系名称 各院系就业率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9.07 经济管理学院 97.44 能源与动力学院 99.04 人文社科学院 96.95 体育学院 98.44 机械工程学院 96.76 张家港校区 9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6.19 计算机学院 97.91 电子信息学院 95.97 理学院 97.87 外国语学院 95.65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97.75 深蓝学院 95.5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97.72 粮食学院 95.37 生物技术学院 97.54 - 97.25 本校本科平均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四)分院系毕业去向 研究生: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毕业生选择“就业” 的占比相对较高,均处于 90.00%及以上。 1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2-11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去向分布 院系名称 就业 (%) 自主创业 (%) 待就业 (%) 灵活就业 (%) 升学 (%) 机械工程学院 94.44 0.00 1.85 0.00 3.70 能源与动力学院 93.94 0.00 1.52 0.00 4.55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93.22 0.00 3.39 1.69 1.69 人文社科学院 92.31 3.85 3.85 0.00 0.00 计算机学院 91.86 0.00 2.33 2.33 3.49 电子信息学院 91.74 0.00 3.31 0.83 4.13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0.00 0.00 0.00 5.00 5.0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8.29 0.00 0.00 0.90 10.8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6.67 0.00 2.50 5.00 5.83 生物技术学院 83.02 0.00 3.77 5.66 7.55 张家港校区 80.00 0.00 0.00 20.00 0.00 理学院 76.92 0.00 0.00 0.00 23.08 外国语学院 69.23 0.00 3.85 26.92 0.00 经济管理学院 61.73 0.00 8.23 29.63 0.41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本科生:截止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相较于其他学院,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占 比相对较高(79.69%),深蓝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占比相对较高(52.25%)。 表 2-12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去向分布 院系名称 就业 (%) 自主创业 (%) 待就业 (%) 灵活就业 (%) 升学 (%) 体育学院 79.69 0.00 1.56 0.00 18.75 能源与动力学院 73.95 0.00 0.96 2.89 22.19 机械工程学院 67.63 0.00 3.24 8.27 20.86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5.12 0.00 0.93 15.81 18.14 粮食学院 64.81 0.00 4.63 1.85 28.7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64.17 0.33 2.28 2.93 30.29 计算机学院 61.52 0.00 2.09 14.66 21.73 外国语学院 53.04 1.74 4.35 15.65 25.22 理学院 50.53 0.00 2.13 19.68 27.66 电子信息学院 49.76 0.00 4.03 27.49 18.72 生物技术学院 47.54 0.00 2.46 13.11 36.89 张家港校区 44.59 0.22 1.95 21.43 31.8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44.38 0.56 2.25 8.43 44.38 经济管理学院 39.53 0.00 2.56 31.20 26.71 人文社科学院 38.41 0.61 3.05 39.63 18.2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2.55 0.29 3.81 20.23 43.11 深蓝学院 27.93 0.00 4.50 15.32 52.25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就业地区分布 (一)全国分布 本校 2021 届毕业的研究生中,有 71.41%的人在江苏省就业;本科生中,有 65.52%的人 在江苏省就业。此外,毕业生进入上海就业的比例也相对较高,研究生毕业生有 8.67%在上 海就业,本科毕业生有 9.86%在上海就业。可见本校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本省,同时辐射周边 地区。 表 3-1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研究生就业地区 研究生在该地区就业的比例(%) 江苏 71.41 上海 8.67 浙江 4.23 安徽 3.20 广东 2.79 山东 2.27 湖北 1.65 河南 1.65 北京 1.24 重庆 0.52 其他地区 2.37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表 3-2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本科生就业地区 本科生在该地区就业的比例(%) 江苏 65.52 上海 9.86 广东 4.09 浙江 3.08 北京 1.83 四川 1.36 安徽 1.15 辽宁 0.97 湖北 0.97 山东 0.82 其他地区 10.35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江苏省内分布 江苏省为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研究生毕业生在在南京市就业的比例 (17.17%)相对较高;本科毕业生在镇江就业的比例(29.26%)相对较高。 表 3-3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省内各地区分布 研究生就业地区 研究生在该地区就业的比例(%) 南京 17.17 镇江 15.58 苏州 15.30 无锡 14.00 常州 9.81 南通 7.94 扬州 4.76 徐州 3.89 泰州 3.03 盐城 2.60 连云港 2.60 淮安 1.73 宿迁 1.59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表 3-4 2021 届本科毕业生省内各地区分布 本科生就业地区 本科生在该地区就业的比例(%) 镇江 29.26 苏州 19.31 南京 15.46 无锡 9.24 南通 6.82 常州 5.12 扬州 4.29 泰州 3.02 连云港 1.92 盐城 1.54 宿迁 1.48 淮安 1.38 徐州 1.16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就业行业分布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均为制造业,占比分别为 36.07%、29.06%。 图 3-1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5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就业单位分布 (一)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学校 2021 届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单位流向均以“其他企业”为主,占比分别为 43.91%、 67.12%,“国有企业”次之,占比分别为 27.99%、18.83%。 图 3-2 2021 届毕业生不同性质就业单位分布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16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其他企业”为大部分学院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其中,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生 物技术学院研究生在其他企业就业比例相对较高(占比分别为 55.56%、55.32%);计算机学 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在其他学院就业比例相对较高(占比分别为 85.82%、84.21%)。 表 3-5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用人单位性质分布 院系名称 就业量前五的用人单位 其他企业(50.00%),国有企业(30.91%) ,三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企业(10.90%),其他事业单位(3.64%) ,科研 设计单位(2.73%) 国有企业(39.39%),其他企业(28.28%) ,三资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企业(11.12%),高等教育单位(7.07%) ,机关 (6.06%) 其他企业(45.54%),国有企业(38.39%) ,三资 电子信息学院 企业(5.36%) ,高等教育单位(4.47%) ,科研设 计单位(3.57%) 其他企业(49.09%),三资企业(27.27%) ,国有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企业(16.37%),其他事业单位(3.64%) ,机关 (1.82%) 其他企业(46.39%),国有企业(39.18%) ,三资 机械工程学院 企业(9.27%) ,高等教育单位(2.06%) ,科研设 计单位(1.03%) 其他企业(48.15%),国有企业(28.40%) ,三资 计算机学院 企业(6.18%) ,高等教育单位(6.17%) ,其他事 业单位(3.70%) 其他企业(41.54%),国有企业(23.08%) ,机关 经济管理学院 (16.41%),其他事业单位(6.15%),三资企业 (5.12%) 理学院 其他企业(40.00%),国有企业(40.00%) ,科研 设计单位(10.00%) ,中初教育单位(10.00%) 其他企业(40.32%),国有企业(38.71%) ,科研 能源与动力学院 设计单位(8.07%),三资企业(6.45%) ,高等教 育单位(4.84%) 人文社科学院 生物技术学院 机关(75.00%),其他事业单位(12.50%) ,其他 (8.33%),国有企业(4.17%) 其他企业(55.32%),三资企业(34.04%) ,中初 教育单位(8.51%),高等教育单位(2.13%) 其他企业(55.56%),国有企业(25.00%) ,高等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教育单位(11.11%) ,三资企业(2.78%) ,机关 (2.77%) 外国语学院 张家港校区 其他企业(47.83%) ,中初教育单位(43.48%), 其他(4.35%) ,三资企业(4.34%) 其他企业(100.00%) 17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注:个别院系由于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表 3-6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用人单位性质分布 院系名称 就业量前五的用人单位 其他企业(65.70%) ,国有企业(19.77%),三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企业(8.13%),机关(2.33%),科研设计单位 (1.16%) 国有企业(41.87%),高等教育单位(22.1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其他企业(18.23%),其他(7.89%) ,三资企业 (4.43%) 电子信息学院 其他企业(69.81%) ,国有企业(17.21%),三资 企业(6.16%),其他(4.87%),机关(0.97%) 其他企业(80.22%),三资企业(9.89%),国有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企业(6.60%),其他事业单位(1.10%),机关 (1.10%) 机械工程学院 其他企业(75.12%) ,国有企业(15.12%),三资 企业(9.27%),高等教育单位(0.49%) 其他企业(85.82%),三资企业(6.03%),国有 计算机学院 企业(4.60%),机关(2.13%),其他事业单位 (0.71%) 其他企业(69.44%) ,国有企业(17.71%),三资 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7.63%),机关(2.78%),其他事业单位 (1.39%) 理学院 其他企业(82.42%) ,国有企业(15.38%),中初 教育单位(1.10%),三资企业(1.10%) 其他企业(59.72%) ,国有企业(23.61%),三资 粮食学院 企业(9.73%),高等教育单位(2.78%),其他事 业单位(1.39%) 国有企业(44.21%) ,其他企业(42.92%),其他 能源与动力学院 (6.43%) ,三资企业(3.43%),高等教育单位 (1.29%) 其他企业(77.24%),国有企业(9.76%),城镇 人文社科学院 社区(3.25%),其他事业单位(3.25%),其他 (1.62%) 其他企业(62.96%),国有企业(18.52%), 深蓝学院 其他(7.41%),机关(7.41%),其他事业单位 (3.70%) 生物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其他企业(80.28%) ,三资企业(14.09%),国有 企业(5.63%) 其他企业(87.76%),中初教育单位(10.20%), 机关(2.04%) 其他企业(56.17%) ,国有企业(34.57%),其他 18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就业量前五的用人单位 (2.47%),机关(1.86%) ,三资企业(1.85%) 其他企业(84.21%) ,三资企业(9.21%) ,国有 外国语学院 企业(2.63%) ,中初教育单位(1.32%) ,机关 (1.31%) 其他企业(76.66%),国有企业(10.45%) ,三资 张家港校区 企业(5.23%) ,机关(3.49%),其他(1.74%) 注:个别院系由于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于 1001 人及以上(44.05%) 、301-1000 人(23.13%)和 51-300 人(25.77%);本科生单位规模主要集中于 1001 人及以上(48.23%) 和 51-300 人(22.68%)。 图 3-3 2021 届毕业生不同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四、从事职位分布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本科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位皆为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分别为 50.44%、 44.25%。 19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3-4 2021 届毕业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毕业 生主要担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职位。能源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本 科毕业生担任工程技术人员职位的占比相对较大。 20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3-7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院系名称 从事的主要职位 工程技术人员(70.45%), 科学研究人员(11.3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法律专业人员(4.5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55%),教学人员(2.28%) 工程技术人员(72.34%),公务员(6.39%) ,其他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专业技术人员(6.38%) ,科学研究人员(6.38%),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13%) 工程技术人员(67.50%),科学研究人员(7.50%), 电子信息学院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25%) ,金融业务人员 (5.00%),其他人员(5.00%)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科学研究人员(55.56%), 工程技术人员(27.78%),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1.11%) ,公务员(5.55%) 工程技术人员(80.43%),科学研究人员(6.53%), 机械工程学院 教学人员(6.52%),公务员(4.35%),金融业务 人员(2.17%) 工程技术人员(50.0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学院 (14.29%),其他人员(10.72%),教学人员 (10.7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14%) 其他人员(18.75%),金融业务人员(16.67%),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业务人员(15.6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14.58%),工程技术人员(10.42%) 工程技术人员(72.00%), 科学研究人员(12.00%), 能源与动力学院 其他人员(8.0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0%), 经济业务人员(4.00%) 科学研究人员(41.67%),教学人员(25.00%), 生物技术学院 工程技术人员(16.66%),其他人员(8.33%),卫 生专业技术人员(4.17%) 工程技术人员(68.9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0.34%),公务员(6.90%),教学人员(6.89%),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45%) 注:个别院系由于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表 3-8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从事的职位分布 院系名称 从事的主要职位 2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从事的主要职位 工程技术人员(58.70%),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员(6.5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52%), 公务员(6.52%)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4.34%) 工程技术人员(62.12%),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10.61%),其他人员(6.06%),办事人员和有 关人员(4.54%) ,教学人员(4.54%) 工程技术人员(56.7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电子信息学院 (13.40%),其他人员(10.31%) ,办事人员和有 关人员(5.16%)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4.13%) 工程技术人员(50.0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5.38%),其他人员(11.54%) ,科学研究人员 (7.7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69%) 工程技术人员(63.33%),其他人员(11.67%), 机械工程学院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34%)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3.33%)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3.33%) 工程技术人员(48.1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学院 (25.30%),其他人员(13.26%),公务员(6.03%),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61%) 经济业务人员(20.37%),工程技术人员 经济管理学院 (15.74%),其他人员(12.97%) ,金融业务人员 (12.9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1.11%) 工程技术人员(37.50%),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理学院 (25.00%),其他人员(12.50%) ,商业和服务业 人员(12.50%) ,教学人员(6.25%) 其他人员(36.8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粮食学院 (15.7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10.53%),办 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0.53%) ,科学研究人员 (10.52%) 工程技术人员(72.57%),其他人员(7.08%), 能源与动力学院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31%),科学研究人员 (2.66%)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2.65%) 其他人员(36.3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人文社科学院 (24.24%),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8.19%),经济 业务人员(6.06%),公务员(6.06%) 科学研究人员(24.14%),工程技术人员 生物技术学院 (24.1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7.24%),生产 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0.34%),教学人员 (6.89%) 体育学院 教学人员(35.00%),体育工作人员(25.00%), 其他人员(15.0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2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从事的主要职位 (10.00%),工程技术人员(10.00%) 工程技术人员(59.32%),其他人员(18.65%),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0.17%),经济业务人员 (6.78%),金融业务人员(3.39%) 教学人员(42.11%)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外国语学院 (21.05%),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0.53%),其他 人员(10.52%),金融业务人员(5.26%) 工程技术人员(30.39%),其他人员(14.71%), 张家港校区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9.8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 员(9.80%),经济业务人员(8.82%) 注:个别院系由于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2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就业质量概述 高质量就业内涵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提出,具体包含以下七个方面:一是 充分就业,主要考察就业率。二是适配就业,主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程度。 三是稳定就业,主要考察毕业生离职情况及工作保障。四是公平就业,主要考察就业歧视问题。 五是高薪就业,主要考察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六是导向就业,主要考察毕业生就业地区和参与 基层项目情况。七是创业就业,主要考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二、就业适配性 (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总体专业相关度: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 78.19%,本科生的工作与专 业相关度为 70.35%。可见学历层次越高,毕业生择业的针对性也越强。本校多数毕业生所学 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高,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表明出本校专业设置与人才 市场需要的匹配度好。 图 4-1 2021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进一步调查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其中,研究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 要原因是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均为 23.23%),其次是收入更高(18.18%);本科 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其他(26.49%),其次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 (23.88%)。 2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4-2 2021 届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分院系专业相关度: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张家港校区研究生目前工作与所学专 业相关度均为 100%,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研究生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相对较低, 为 54.17%。 表 4-1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96.55 能源与动力学院 76.00 计算机学院 89.2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5.00 生物技术学院 87.50 机械工程学院 71.7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2.98 电子信息学院 68.75 经济管理学院 78.13 - 78.19 本校研究生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表 4-2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86.4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3.04 生物技术学院 82.76 机械工程学院 61.67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1.82 电子信息学院 56.70 张家港校区 78.43 体育学院 55.00 能源与动力学院 77.88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50.00 计算机学院 75.90 人文社科学院 48.48 经济管理学院 67.59 - 70.35 本校本科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25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二)职业期待吻合度 总体职业期待吻合度: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74.01%,本科生的 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66.48%。研究生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合的主要方面是收入 (72.88%),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28.81%);本科生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合的主要 方面是收入(58.75%),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41.91%)。 图 4-3 2021 届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图 4-4 2021 届毕业生认为不符合职业期待的方面(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分院系职业期待吻合度:本校 2021 届研究生职业期待吻合度较高的院系是船舶与海洋工 程学院(80.85%),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是机械工程学院(67.39%)。本科生职业期待吻合 度较高的院系是张家港校区(77.45%),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的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6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57.69%)。 表 4-3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职业期待吻合度 院系名称 各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0.8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2.73 能源与动力学院 76.00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2.41 生物技术学院 75.00 计算机学院 71.43 电子信息学院 73.75 机械工程学院 67.39 经济管理学院 72.92 - 74.01 本校研究生平均 注:个别院系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表 4-4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职业期待吻合度 院系名称 各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 张家港校区 77.45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62.12 电子信息学院 74.23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1.02 生物技术学院 68.97 人文社科学院 60.61 经济管理学院 68.52 体育学院 60.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7.39 机械工程学院 58.33 计算机学院 66.27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57.69 能源与动力学院 62.83 - 66.48 本校本科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三)工作满意度 总体工作满意度: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研究生 的工作满意度为 82.16%,本科生的工作满意度为 75.55%。 图 4-5 2021 届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27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进一步调查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其中,研究生对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 低(71.60%),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小(44.44%);本科生对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 低(69.68%),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小(41.63%) 。 图 4-6 2021 届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分院系(专业)工作满意度:本校 2021 届研究生工作满意度较高的院系是船舶与海洋工 程学院(91.49%),工作满意度较低的院系是机械工程学院(76.09%)。本科生工作满意度较 高的院系是张家港校区(82.35%),工作满意度较低的院系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61.54%)。 表 4-5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满意度 院系名称 各专业工作满意度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91.49 经济管理学院 81.25 能源与动力学院 84.0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9.55 生物技术学院 83.33 电子信息学院 76.25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82.76 机械工程学院 76.09 计算机学院 82.14 - 82.16 本校研究生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表 4-6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工作满意度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满意度 院系名称 各专业工作满意度 张家港校区 82.35 经济管理学院 75.00 28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各院系工作满意度 院系名称 各专业工作满意度 机械工程学院 80.0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72.73 体育学院 80.00 人文社科学院 72.73 电子信息学院 79.38 能源与动力学院 70.80 生物技术学院 79.31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66.1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8.26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61.54 计算机学院 75.90 - 75.55 本校本科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三、就业稳定性 (一)履约情况 总体协议履约率: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的总体协议履约率为 83.48%,本科生的总体协议履 约率为 72.90%。 图 4-7 2021 届毕业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分 院 系协 议 履 约 率: 本校 2021 届研 究生 协议 履约 率较 高的 院系 是能源 与动 力学 院 (96.00%),协议履约率较低的院系是生物技术学院(58.33%)。本科生协议履约率较高的院 系是能源与动力学院(89.38%) ,协议履约率较低的院系是体育学院(45.00%)。 表 4-7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协议履约率 院系名称 各专业协议履约率 能源与动力学院 96.00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82.76 机械工程学院 93.48 计算机学院 82.14 电子信息学院 91.25 经济管理学院 76.0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5.11 生物技术学院 58.3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4.09 - 83.48 本校研究生平均 29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表 4-8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协议履约率 院系名称 各专业协议履约率 能源与动力学院 89.38 计算机学院 68.67 机械工程学院 83.33 经济管理学院 67.59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81.82 张家港校区 66.67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9.66 生物技术学院 65.5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8.26 人文社科学院 45.45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76.92 体育学院 45.00 电子信息学院 73.20 - 72.90 本校本科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二)离职情况 总体离职率: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的离职率为 7.05%,本科生的离职率为 8.30%。毕业后 发生过离职的研究生中,有 96.77%有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 (50.00%),其次是收入低(40.00%)。毕业后发生过离职的本科生中,有 96.00%有过主动离 职;主动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38.89%),其次是收入低(34.72%)。 图 4-8 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率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30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4-9 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类型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图 4-10 2021 届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原因(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分院系(专业)离职率: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离职率较低的院系是能源与动力学院(0.00%), 离职率较高的院系是生物技术学院(12.50%)。本科生离职率较低的院系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 院(1.52%),离职率较高的院系是人文社科学院(24.24%) 。 表 4-9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离职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离职率 院系名称 各专业离职率 生物技术学院 12.50 计算机学院 3.5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36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45 3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各院系离职率 院系名称 各专业离职率 经济管理学院 10.42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13 电子信息学院 7.50 能源与动力学院 0.00 机械工程学院 4.35 - 7.05 本校研究生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表 4-10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离职率 单位:% 院系名称 各院系离职率 院系名称 各专业离职率 人文社科学院 24.24 电子信息学院 8.25 体育学院 20.00 能源与动力学院 4.42 经济管理学院 12.9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5 生物技术学院 10.34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3.85 计算机学院 9.64 机械工程学院 3.33 张家港校区 8.82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1.52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8.47 - 8.30 本校本科平均 注:个别院系或专业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四、就业薪酬 (一)月收入 总体月收入:本校 2021 届研究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7718 元,比其求职时期待的月收入 (10005 元)低 2287 元。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为 5874 元,比其求职时期待的月收入(6987 元)低 1113 元。 图 4-11 2021 届研究生的实际月收入和期待月收入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3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4-12 2021 届本科生的实际月收入和期待月收入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分院系月收入:本校 2021 届研究生中,月收入较高的院系是计算机学院(9142 元),月 收入较低的院系是外国语学院(5300 元)。本科生中,月收入较高的院系是电子信息学院(6691 元) ,月收入较低的院系是粮食学院(5016 元)。 表 4-11 分院系 2021 届研究生的月收入 单位:元 院系名称 实际月收入 期待月收入 计算机学院 9142 12221 电子信息学院 8557 11156 能源与动力学院 8442 10540 机械工程学院 8307 1067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943 9977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7628 10588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7398 10052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145 10345 生物技术学院 7063 9708 经济管理学院 6718 8180 外国语学院 5300 7460 本校平均 7718 10005 注:个别院系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表 4-12 分院系 2021 届本科生的月收入 单位:元 院系名称 实际月收入 期待月收入 电子信息学院 6691 7796 计算机学院 6684 8481 生物技术学院 6017 6020 经济管理学院 5954 6754 3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院系名称 实际月收入 期待月收入 张家港校区 5877 659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778 6729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5769 6435 理学院 5680 6765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5649 7050 能源与动力学院 5581 7234 体育学院 5543 7619 机械工程学院 5497 6617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5274 6259 人文社科学院 5204 6061 外国语学院 5084 5778 粮食学院 5016 5425 本校平均 5874 6987 注:个别院系因样本较少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二)社会保障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本科生享受“五险一金”的比例分别为 95.68%、88.59%。享受各项 社保的比例中,本校 2021 届研究生享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较高,为 99.19%,其次是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均为 98.92%)。本科生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较高,为 94.80%,其次是 养老保险(94.57%)。 图 4-13 2021 届毕业生享受“五险一金”的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3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4-14 2021 届毕业生享受各项社保的比例(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三)工作时长 总体工作时长:本校 2021 届研究生中,有 59.16%的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为 35—45 小 时(含 35 和 45 小时)。本科生中,有 57.33%的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为 35—45 小时(含 35 和 45 小时)。 图 4-15 2021 届毕业生周工作时长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35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五、就业导向性 (一)重点区域就业情况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毕业生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就业的比例均超过八成;本科毕业生 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就业的比例均超过七成。 表 4-13 2021 届毕业生在重点区域就业的情况 单位:% 区域名称 占本校研究生的人数百分比 占本校本科生的人数百分比 长三角 84.31 78.46 长江经济带 89.99 84.73 一带一路 17.34 24.44 西部地区 1.03 7.06 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重点产业就业情况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在高端装备制造(含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就业的人数相 对较多,分别为 24.23%和 26.46%。 表 4-14 2021 届毕业生在重点产业就业情况 单位:% 占本校就业及创业研究生 占本校就业及创业本科生 的人数百分比 的人数百分比 24.23 26.46 22.25 20.62 新材料 8.15 7.28 新能源汽车 5.95 5.07 新能源 3.96 3.75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 1.54 1.65 产业名称 高端装备制造(含海洋工程装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 计算、智能电网) 0.77 节能环保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36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五章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一、近三年就业率变化趋势 为确保毕业生稳就业、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贯彻落实“一把手主 抓、职能部门统筹、学院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有序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就业落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如下图所示,本校近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 生就业情况良好,研究生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6%以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 终保持在 94%以上。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本校“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 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效果显著。 图 5-1 2019-2021 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布 2019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0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1 届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二、近三年就业行业变化趋势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行业的特色型大学,本校 是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本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 社会发展作贡献。如下图所示,从就业领域来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均为制造业, 毕业生的行业流向与本校的专业设置及服务面向相契合。 37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5-2 2019-2021 届毕业生制造业就业比例对比分析 2019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0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1 届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近三年就业地区化趋势 近三年来,本校研究生毕业生省内就业的占比均在 68%及以上,本科生省内就业的占比 均在 63%及以上,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图 5-3 2019-2021 届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 2019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0 届数据来源:《江苏科技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2021 届数据来源: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38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六章 毕业生评价 一、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一)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为 92.86%,本科生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为 90.29%, 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可见,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毕业生专业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水平 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图 6-1 2021 届毕业生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二)母校满意度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 97.76%,本科生为 96.99%,总体满意度较高。 可见母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均得到毕业生的广泛认同。 图 6-2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39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母校推荐度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 80.20%,本科生为 72.84%。研究生和本科生不推 荐母校的理由均主要是学校知名度不够(占比分别为 34.38%、40.37%)。研究生读研期间最想 得到的帮助是扩展就业渠道(30.61%)。 图 6-3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图 6-4 2021 届毕业生不推荐母校的理由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40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6-5 2021 届毕业研究生读研期间最想得到的帮助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二、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建议 (一)学习环境评价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为 95.05%,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毕业生认为学习 环境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加强学习风气的引导(50.60%)。 图 6-6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习环境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图 6-7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学习环境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41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课程教学评价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为 93.45%,认为母校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方 面是加强教学的实验、实习等环节(45.14%)。 图 6-8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图 6-9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课程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三)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 本校 2021 届研究生对导师的政治思想教导满意度较高,为 98.17%。研究生选择导师的理 由主要是导师尽职尽责(40.41%)。 图 6-10 2021 届毕业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42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6-11 2021 届毕业研究生选择导师的理由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三、对管理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一)学生管理评价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生管理的满意度为 93.15%,毕业生认为母校学生管理需要改 进的方面是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52.31%) 。 图 6-12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学生管理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图 6-13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学生管理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43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生活服务评价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生活服务的满意度为 95.04%,认为母校生活服务需要改进的方 面是食堂(65.32%)。 图 6-14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生活服务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图 6-15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生活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建议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为 92.74%,对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 满意度为 91.06%,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为 90.19%;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 改进的方面是课程要与专业教育进一步融合(55.36%),认为母校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需要改进 的方面是建立相关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校外实践基地等)(60.99%),认为母 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提供一条龙服务(项目论证、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 利代理、物业管理等)(53.43%)。 44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6-16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图 6-17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图 6-18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45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6-19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五、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 94.42%,认为母校就业指导服务 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指导(57.54%)。 图 6-20 2021 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图 6-21 2021 届毕业生认为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 46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七章 用人单位评价 一、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 (一)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 89.60%。 图 7-1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二)对毕业生知识的满意度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社会人文知识(91.08%)的满意度较高,其次是现代科技 基础知识(88.69%)。 图 7-2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满意度(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47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满意度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89.89%)的满意度较高,其次是沟通交流 能力(87.87%)。 图 7-3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职业能力满意度(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四)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情感与价值观(93.11%)的满意度较高,其次是个人品质 (92.65%)。 图 7-4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48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2021 年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强化专业实践环节(41.45%),其次是 加强校企合作(31.07%)。 图 7-5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二、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反馈 (一)总体满意度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为 91.88%;对就业服务满意度较高 的是发布招聘信息(91.75%),其次是就业派遣(91.67%)。 图 7-6 用人单位对本校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49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再次进校招聘的意愿 2021 年用人单位愿意再去本校招聘的比例为 99.72%。 图 7-7 用人单位愿意再次进校招聘的比例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三)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建议 2021 年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加强招聘信息的校内宣传工作 (58.09%),其次是提供招聘信息定向推送服务(45.31%) 。 图 7-8 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建议(多选) 数据来源:江苏招就“2021 年江苏省用人单位调查”。 50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