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pdf

Allure(诱惑)2 页 468.154 KB下载文档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pdf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pdf

切问近思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 /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总是尝试性的,由问题的提出为开端,以问题的解 决为终结。另外,对问题的解决给人带来心理顶峰 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美国心理学家布 鲁纳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高一阶段发展。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问题意识较为薄 弱,其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不敢或不愿提 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前者是学 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 在的状态。教育要将学生这种潜在的、静态的问 题意识转化为显在、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 用和价值。后者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影 响,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 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对此,教师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 有、从少到多地发展起来。相对而言,大部分学 生属于第一类型:具有问题意识,但需要激发。 学校教育只要能够把引发学生切问近思、启迪智 慧的创新型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就一定能为学生 营造一个丰富而充实的内部世界、一个可供精神 自由翱翔的理想世界。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 李鹏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 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有其独特的、 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然而,笔者发现,还有相 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及其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多误区。例如,学校认 为校本课程就是为了配合国家课程实施而编写的 课外读物;将外地、外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不加选 择的移植过来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将 《三字 经》 《弟子规》 等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作为校本课 程;等等。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澄清认识、 走出误区,以彰显其特色与活力。 一、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丰富的课程资源 为支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为新课改所倡导, 又是学校和教师专业生活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 开发尤其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否则,校 本课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 校和教师要努力、挖掘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并充 分加以利用。 一般来讲,根据来源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 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呈现方式 的不同,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 和信息化资源。当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问题 是,很多校长和教师对课程资源尤其是校外资 - 86 - 源、社区资源、媒体资源及无形资源重视不足、挖 掘不够,对已经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也缺乏整 合,致使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缺乏底蕴、少有内涵,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实,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即使是贫困地区 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 是如何去识别、开发和运用。对已经开发、利用 的课程资源,也应当根据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 拓展与整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课程与课 程资源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二者毕竟 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 本身的外延范围,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加工才能真 正进入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 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课 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 切程度。 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体作用 早在 20 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 斯滕豪斯就指出,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参与, 让教师充当研究者的角色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 证。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 大的潜能。 通常情况下,校本课程开发有三种主要方 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式:选择已有的课程,即在广泛阅读、论证、 筛选的基础上,把适合本校教师、学生的课程 直接拿来实施,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校本课程开 发方式;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 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已有课程进行再加工、 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 要;学校自己开发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新课程, 这是难度较大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无论选择 哪种方式开发校本课程,都应把教师作为校本 课程开发的主体,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能 力、特长和学生现状,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充 分论证和精心选择,以保证校本课程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 “编书” ,这就迫切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和能力。首先,学校要注重培养和强化教师的课 程开发意识,通过典型引路、骨干带动、全员参 与等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 来,在参与中转换角色、提升课程开发意识。实 践证明,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能增进教师对校本 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责 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多的 投入。其次,注重教师课程开发基本技能的培养 与提高。其主要包括课程决策能力、资源开发能 力、课程评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 力等。介入课程开发后,教师会面临如何制订课 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内容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而他们往往又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学校需 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最后,注重教师文化素 养的提升。教师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 要了解和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广 泛涉猎相关社会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 素养。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上工作,真正发挥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校本课程的 质量和水平才能得到保障。 三、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学校和地方特色 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学校自身的条件 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充分考虑 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学校要以其办学理念和办学 目标为指导,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校外社区资 源、自然资源,校内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育 管理资源等进行充分挖掘和科学论证,有选择 性、有针对性地就地取材,确定开发价值比较 高、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资源。例如,地处蔬菜 生产基地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地域经济特 色,开发“蔬菜种植与管理”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必须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 发展需求 从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来看,课程总与生活 相关联。学校为学生设置了什么样的课程,就是 为学生安排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校本课 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 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关照每个 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 习需求和心理需求,考虑到学生现实的和潜在的学 习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将通过科学论证后确定的课 程资源投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选 择,在归纳分类后,再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门类。 在校本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学校师资及设施条件比 较优越的前提下,学校要力求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 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五、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地进行 跟踪评价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 校本课程是动态的,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而 国家课程则相对稳定,调整的周期较长。正因为 如此,校本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有很 强的时效性,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进行跟 踪评价,根据课程开设的效果、社会生活的变 迁、学生兴趣的转移等及时改进。 对校本课程的跟踪评价中,必须要有学生的 参与。学校要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等方式对 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掌握第一手 材料,了解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评估内容包括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接受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是否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同时也要引入学生家 长、社区人士及校外专家对课程的评价,只有这 样才能集思广益,通过多方面的合作、集中各方 面的意见来开发课程、建设课程。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芜市教研室) - 87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