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全民提升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pdf
各镇人民政府、万福店农场,各风景名胜区,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 部门: 现将《随县全民提升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3 年 2 月 7 日 随县全民提升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为全面部署“十四五”期间全县科普教育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 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快建设科技强县,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 教育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提高全 民提升科学素质、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 全县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全民 提升科学素质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科技强县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推动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科技创新与科学 普及协调发展的行动自觉,加大科学课普及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科学普 及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科普教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 环节,探索“科普教育+乡村振兴”“科普教育+强县工程”“科普教 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科普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联动发展。强化科普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建立协调联 系机制,推进县镇两级联动、部门行业互动,激发科研机构、企业、基 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提升参与积极性,构建政 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科普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科普 教育资源下沉,鼓励先进帮后进,以县带乡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 立科普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体系体系,推动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 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教育的需求。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14%,城乡居民、 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得到改善。全县科普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 基层科普教育能力显著提升,科普教育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普教 育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 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民提升科学素质建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基 础性作用进一步夯实和显现。 四、深入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坚持抓重点、盯关键,瞄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老年人、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分类指导、精准 服务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民提升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围绕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 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 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一)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快速 提升,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科学梦想,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县夯 实青少年人才基础。 深入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坚持立德树人,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育人全链条、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邀请 知名专家进校园开展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JP〗宣传 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开展送科学家事迹等书籍进校 园活动,挖掘、宣传随县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讲好科技工作者故事。 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推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进校园。 (责任单位:县科协、县教育局) 精准推进各学段科学素质教育。开展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用 好幼儿科学启蒙教材和优秀科普教育作品,联合社区、家庭、幼儿园开 展科普教育亲子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科学素质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标 准实施中小学科学素质教育,加大趣味科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积极实 施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 生个性化发展。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 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储备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责任单位:县教育 局、县科经局)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 学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 加大科学课课教师线上线下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和青 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培养、调配和激励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组织开展幼师科普教育交流与培训,强化幼儿科普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送培训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 15 名左右科技辅导员。 (责 任单位:县教育局、县科协) 广泛开展各类科学素质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科教资源,整合校内外 科普教育资源,建立校内外科学素质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引导中小 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和科普教育教育基地等科 普教育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 企业等单位开发开放优质科学素质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工程师、医疗 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和生理卫生、自我 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科技小论 文(发明、制作)等科学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课外科普教育教育与科技 创新活动,组织开展研学探梦实践,推行“科普教育+研学”新型教育 模式。积极组织参与全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 动、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大手拉小手”科普教育 报告以及青少年科技科普教育竞赛比赛等活动。(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县文旅局、团县委、县卫健局、县科协)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发展 需求,大力加强校园科普教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科学素质教育平 台,提升科普教育教育质量。争取建设一批省级科普教育教育学校,积 极建设市级科普教育教育学校,带动一批中小学校实验室、科普教育画 廊、科普教育教室、科普教育网等校园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 农村中小学科技馆、科学工作室、信息化设施等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 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均衡发展。(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科协、县教 育局) (二)开展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增强农民文明生活理念,提升农民科 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 质农民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素质农民 培养计划,服务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分层分类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实 现到 2025 年全县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实施新型职 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1 万人次 以上,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1000 名以上。开展农村电商技能人才 培训,积极组织参与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 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帮助农村妇女参 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妇 联、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 开展农村科普教育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着眼于树立相信科学、和谐 理性的思想观念,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 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教育活动,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完善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机制,依托基层党群 服务体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 展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统筹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 普教育文化进万家、健康中国荆楚行、巾帼健康大讲堂、安全生产月、 全民提升健身科技志愿服务体系神州行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 部、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民宗局、 县卫健局、县妇联、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 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 务体系,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 服务体系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体系主体通过建 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 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农业农村 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 加强特色产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各级特色产业科普教育 基地,逐步建成特色产业科普教育基地体系。积极建设县级特色产业科 普教育基地,努力打造市级、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 源优势和带动辐射作用,打造覆盖镇村的科普教育教育平台,积极推进 “产业+科普教育”模式,实现科普教育教育和产业发展联动双赢。 (责 任单位:县科协、县财政局) 加强农村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 宜加强农村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农村科普教育宣传阵地,让农 民更加便捷地地获取科学知识。在有条件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体系中心 设立科普教育阅览室、科普教育 e 站、科普教育宣传栏,在有条件的镇 村建设科普教育广场,设置科普教育大屏等,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责 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 (三)开展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建强技能人才队伍, 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城镇劳 动者队伍。 强化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扎实推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教育,力争到 2025 年全县城 镇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显著提高。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 巾帼建功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 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人社局、县总工会、 县妇联) 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助力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建设,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科技志愿服务体系队伍, 做实对镇、村(社区)的科技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科技服务体系 的需求。建好科普教育惠民社区(村),完善社区(村)科普教育设施。 建立社区科普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城镇居民全覆盖。(责任单位:县 科协) 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劳动和技 能竞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提升,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 动者大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科普教育 大赛、巾帼家政服务体系业技能大赛及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开展职业教 育提质培优行动、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等,完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服务体系平台,大力推行“技能+学历”在岗人员学习新模式。引导企 业建立科协组织,大力开展企业职工科普教育教育,提高职工科学素质。 将企业宣传与科普教育教育结合的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产品技术优势, 面向社会提供科普教育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总工会、 县卫健局、县妇联) (四)开展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培育老 年人健康文明理念,增强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能力,实现老有所乐、老 有所学、老有所为。 开展智慧助老服务体系。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 的需求和困难,针对性开展科普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社区、社会 协同,依托社区科普教育学校、养老服务体系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 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帮助老年人融入智 慧社会,共享社会便利,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责任 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卫健局、县科协、县民政局)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教育服务体系。着力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增 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行动,突出 卫生健康、安全生活和科技常识等主题举办老年人科普教育讲座,引导 老年人学习掌握科学合理用药、安全自救、健康养生等科学知识,提高 老年人健康素养。(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 实施银龄科普教育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专家 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让老专家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体现价值。加 强社区科普教育书院建设,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农村、 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有条件的老年活动中心开设特色实 用科普教育教育课程,引导老年人运用科普教育网老年人科普教育专栏、 手机 APP 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获取科普教育知识。 开展“小手拉大手” 家庭科普教育教育,动员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把科学知识带回家庭,对老 年人进行科普教育宣传,促进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建设。(责任单位: 县委组织部、县科协) (五)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 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本领。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推动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制度性安排,推动科普教育进机关、进党校,把 科学素质教育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纳入党 政机关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推动实施。将科普教育教育纳入各级党校教 学课程,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 公务员的系统培训。积极运用湖北省党员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党员干部 远程教育和学习强国等网络教育平台,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 教育培训。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党政机关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务的落实。(责任单位:县 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科协) 五、推进重点科普教育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五大重点科普教育工程,进一步打牢科普教育基础,提升 科普教育创新能力,提高科普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推进科技馆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将以科技馆为主阵地的科普教育基础设 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完善社 会资金投入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推动随县科技馆建设项 目立项,努力加快建设进程,争取“十四五”期间完成建设。建设一批 市级和县级科普教育教育基地,更好发挥科普教育教育基地作用,提高 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科 协) 加强科普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将科普教育设施和科普教育内容作为 法定内容纳入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 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和科普教育设施。 以市场化机制调动社会力量,结合的随县自然人文禀赋,将科普教育融 入公共设施建设中,建设一批科普教育公园、科普教育湿地、科普教育 小镇、科普教育广场。引导和促进风景名胜区、车站、商场、影院等公 共场所强化科普教育服务体系功能。(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文旅局、县城管执法局) (二)推进科普教育信息化工程 实施智慧科普教育建设工程。提升优质科普教育内容资源创作和传 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服务体系数字随州建设。 (责 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科协)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用好“科普教育中国”“科普 教育湖北”等信息平台和资源,推动科普教育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联 动转变。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教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 技术手段,构建多元、高效、精准、权威、普惠的科普教育资源供给和 科普教育服务体系体系。大力推行科普教育频道、科普教育廊道、科普 教育大屏、科普教育 e 站等,实现科普教育传播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 转变。借助官网、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 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科普 教育宣传教育,拓展科普教育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全县各类 科普教育场所和科普教育教育基地资源优势、充分运用“襄十随神”城 市群科普教育科创联盟科普教育资源,实现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责 任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县科协) (三)推进应急科普教育工程 建立健全常规科普教育和应急科普教育的协同机制。整合资源建立 常态化应急科普教育专家库和科普教育资源信息库,扎实做好应急科普 教育基础建设,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 时、成灾之前,推动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的转变。建立 应急科普教育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各 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县人防办、县科协) 提升基层应急科普教育工作能力。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教育内 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教育宣 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教育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 进家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利用应急广播、村村响 等载体,加强应急科普教育,提升应急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卫健局、县气象局、县水利 和湖泊局) 建设平战结合的的应急科普教育体系。适应突发事件的新情况、新 特点、新需求,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相 关部门、智库专家、媒体紧密联系互动,建立应急科普教育协调联系机 制,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教育,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及 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消除公众疑虑,维护社 会稳定。(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应急管理局、县融媒体中心) (四)推进科普教育创作工程 推动科技成果科普教育化。充分发掘科教资源,推动科研站所、企 业将科技场馆、实验室等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 学研究过程的宣传,鼓励通过开发优秀科普教育作品助力科技创新成果 向科普教育产品转化,推动产生一批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原创科普 教育精品。发挥新媒体优势,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等适于网络传播的 优秀科普教育作品,满足科普教育智慧化发展需要。(责任单位:县委 宣传部、县教育局、县科协) 深入实施“五个一”科普教育工程。举办一系列炎帝科普教育大讲 堂,开发一批优秀科普教育作品,创建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科 普教育社区(村)、学校,发展一批优秀科技志愿服务体系队。建立“五 个一”科普教育工程协同联动机制,积极与市、镇两级共同打造“五个 一”科普教育工程,激发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 提高“五个一”科普教育工程质量和水平。(责任单位:县科协) (五)推进科普教育区域发展工程 大力支持各类科普教育企业发展。积极为科普教育类企业提供政策 扶持,积极为从事科普教育作品开发、科技展品生产、科普教育场馆建 设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普教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激发市场 主体创办科学商店、科学咖啡馆、科学酒店、科学工作坊。鼓励旅游景 区发挥旅游科普教育功能,丰富旅游内涵,支持科普教育游戏业等科普 教育新业态的发展,鼓励科技文化企业举办大型科普教育类综艺节目, 创作开发影视作品,推动科普教育事业市场化发展。(责任单位:县发 改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局) 推动科普教育服务体系社会化。引导企业参与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和 科普教育阵地建设,向社会提供有关科普教育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购买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体系、公共科普教育服务体系,实现科普教育服 务体系社会化发展。支持各类科普教育工作室发展。推动在相关科技奖 项评定中列入科普教育工作指标,将科普教育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 称评聘条件,将科普教育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引导企业和 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教育化机制。(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县科经局、县人社局、县科协) 推动区域科普教育协调发展。紧密结合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 全域协同”战略实施,积极参与“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普教育联盟建设。 (责任单位:县科协)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全民提升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实施,坚持党政领导、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落实工作报告、情况通报和督查检查 等制度。各成员单位和各镇(场、景区、开发区)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科技创新相关规 划和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工作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加大推动 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十四五”全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 县科协履行全县全民提升科学素质建设牵头部门的职责,加强组织、协 调,会同成员单位和各地共同推进全民提升科学素质建设。 (二)强化政策保障 加大经费保障投入力度。县财政局足额安排经费支持科普教育事业 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教育基 金、资助科普教育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强化科普教育 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将科普教育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 和资助计划。建立完善科普教育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强化项目科学 管理。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凝聚社会科普教育力量,调动全社 会参与科普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全民提升提升科学素质 行动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支持各企事业单位给予科普教育与科 技创新同等待遇,引导更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教育工作。完善和 优化科普教育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基层科普教育组织能力和服务体 系能力。落实激励机制,积极举荐科普教育工作者参评“湖北省科普教 育先进工作者”。 (三)强化队伍保障 壮大科普教育人才基本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 科普教育工作者的科普教育主力军作用,发展壮大科普教育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科普教育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新媒体科普教育、科普教育研 究等领域专职科普教育人才队伍。鼓励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教育岗 位,加大高层次科普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 加强女性科技创新、科普教育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汇聚社会力量, 建立科普教育专家库。加强对农村科普教育人员的培训,提升基层科普 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 站站长)制的优势和作用,发展基层科普教育员,增强基层科普教育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