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度报告.pdf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目录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 1 组织机构.................................................. 3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 4 我们的‚家‛ ............................................. 6 科研工作总结 ............................................. 8 2015 年度新增科研项目 .................................. 9 发明专利.............................................. 12 授权软件著作权 ....................................... 14 发表学术论文 ......................................... 15 专著.................................................. 28 获奖.................................................. 28 学术交流.............................................. 28 教学工作总结 ............................................ 42 教学工作量统计......................................... 42 教改项目.............................................. 43 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 4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 43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 43 获奖.................................................. 43 教学交流.............................................. 44 人才培养................................................. 46 奋斗的青春 .............................................. 61 2015 年工作完成情况 ...................................... 63 2016 年工作计划 .......................................... 67 2015 年学院新制度及规划 .................................. 71 2015 年旧闻回放 .......................................... 9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现设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光 源与照明工程系、大学物理教学部、物理实验中心、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 程研究所及山西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中心八个部门, 是新型传感器与 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 目前学院教职工总人数 135,双聘院士 1 名,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6 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1 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1 名,全职教授 16 名,副教授 39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92 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13 名,硕士生 指导教师 90 名。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 1 名,山西 省青年拔尖人才 1 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333 人才工程‛省级人 选 2 名,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11 名, 山西省教学名师 1 名,香 江学者 1 名,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2 名,山西省高等学校 131 领军人才 16 名。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两个交叉学科博士学 位点, 七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一个工程硕士学位 点。拥有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两门省级精品课程, 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 课, 一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一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一个山西省 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一个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现有在校本科生 779 名, 硕士生 305 名, 博士生 12 名。 2015 年, 新增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共计 1969.734 万元, 进账经费 1464.598 万元,校内可支配经费 74 万元。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 22 项, 省 部级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 9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8 项, 授 权软件著作权 14 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1 项。2015 年,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148 篇,其中被 SCI 收录 108 篇,其中 2 区以上论文 54 篇,3 区以上论文 90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学术论文 3 篇;被 EI 收录论文 14 篇。 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基本数据 成员 本 科 生:779 人(应用物理学 230 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24 人; 光源与照明 225 人) 硕士研究生:305 人(电子科学与技术 26 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6 人; 凝聚态物理 94 人;光学工程 23 人; 控制科学与工程 25 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11 人; 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 9 人;控制工程 24 人; 集成电路工程 67 人) 博士研究生:12 人 教学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48572.4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453.95;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317.87 科研 科研合同经费:1969.734 万元 进 账 经 费: 1464.598 万元 新增校内可支配经费:74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2 项;省部级 21 项;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9 项)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48 篇(SCI 收录 108 篇, 2 区以上论文 54 篇,影响 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3 篇; EI 收录 14 篇;) 发明专利:授权 28 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 21 项国家发明专利。 软件著作权:授权 14 项软件著作权。 获奖: 王安帮 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 刘绍鼎 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 131 领军人才‛称号. 杨 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 131 领军人才‛称号. 致 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院党委 书 院行政 记:李建明 院 副书记:彭彦彬 长:杨毅彪 副 院 长:郝玉英 院长助理:张明江 第一届党委委员会委员 李建明 彭彦彬 乔铁柱 杨玲珍 张明江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张 莉(主任) 刘小平 教学科研办公室:甄 炜(主任) 李维强 学生工作办公室:冯志宇(主任) 院 团 李 周颖娟 孙志宏 翠 委:秦莺莺(书记) 研究所、系、部、中心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王云才(主 任) 靳宝全(副主任) 测控技术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乔铁柱(副所长) 光电工程研究所: 王云才(兼所长) 张明江(副所长) 物 理 系: 邓 霄(主任) 光信息技术系: 韦宏艳(主任) 张校亮(副主任)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张明江(主任) 李战峰(副主任) 大学物理教学部: 康爱国(主任) 王丽平(副主任) 刘红利(副主任) 物理实验中心: 杨玲珍(主任) 李 辉(副主任) 第五届教授委员会 轮值主席:吕玉祥 工会 主 席:乔铁柱 组织委员:张建国 文体委员:刘 欣 副 主 席:陈 彬 宣传委员:樊林林 女工委员:刘瑞萍 生活委员: 刘芳宇 办 公 室: 孙志宏 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学院各系部人员情况一览表 物理系(22 人) 教 授: 杨毅彪 吕玉祥 胡 彧 副教授: 张文星 厉华明 薛海斌 邓 霄 冯 琳 王 宇 张万舟 冀 婷 讲 师: 张 莹 马 宁 彭 华 孙永丽 冀炜邦 陈 彬 张 杰 张明达 张 丽 曹恩思 田彦婷 光信息技术系(23 人) 教 授:李秀燕 郝玉英 李晓春 副 教 授:韦宏艳 费宏明 王娟芬 蔡冬梅 王冰洁 曹斌照 王文杰 张校亮 讲 师:李国辉 刘 欣 武 媛 翟爱平 袁树青 陈景东 张 荣 刘 丽 陈建宾 贾 鹏 刘香莲 范明明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19 人) 教 授:崔艳霞 副教授:张朝霞 讲 师:贾华宇 王 东 靳宝全 陈智辉 刘芳宇 秦 伟 张明江 孙钦军 易小刚 王 磊 杨建新 田 跃 曹 铃 张 叶 时秋峰 李战峰 黄小勇 大学物理教学部(20 人) 授:康爱国 崔彩娥 教 副 教 授:杨跃俊 李孟春 刘红利 王丽平 讲 师:马湘东 张彩霞 黄 平 朱林彦 张 鹏 郝文涛 贺晓宏 刘瑞萍 杨 致 杨 平 薛萍萍 张雍家 徐利春 郭 玮 物理实验中心(23 人) 教 授:杨玲珍 副 教 授:朱子鹏 马丽静 马 珺 讲 师:武余树 李 辉 樊文浩 孙 礼 徐 强 聂仲泉 工程系列:杨慧岩 杨周琴 郭竹远 魏 循 张机源 张义叶 韩国华 武银兰 张青兰 薛 林 樊林林 韩 燕 李维强 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24 人) 教 授:牛憨笨(兼)刘喆颉(兼) 于化忠(兼) 史 方(兼) 范旭东(兼)刘雪明(兼) 李 默(兼) 王云才 秦建敏 刘绍鼎 王安帮 副 教 授:乔铁柱 张建忠 张建国 讲 师:程 鹏 郭龑强 刘 毅 韩 红 李 璞 李静霞 工程系列:梁丽萍 薛保平 白雪峰 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新进成员 张丽 李翠 张明达 范明明 聂仲泉 太原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长春光机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调出人员 曹中兴 王 退休人员 曹海燕 王宏伟 曹海燕 鹏 从事物理实验中心管理多年,在电学仪器的管理和维修处处有她的身 影,她设计的电路板一直用于实验室,电路板上的疑难问题,曹老师都 能认真的解决,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老师。 横批:勤字当头 模拟数字电路样样精通, 新家旧市家人事事在心。 王宏伟 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多年,学生实验报告上有她认真批阅的痕迹,物理实 验室里有她洪亮的讲课声音,晚会有她嘹亮的歌声。在工作中兢兢业业, 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 横批:涛声依旧 工作一丝不苟传播实验知识, 联欢引吭高歌烘托节日气氛。 2009-2015 学院教师综合情况表 年份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博士 平均 年龄 男女 比例 教师 总数 职工 总数 2009 6 10 23 2 14 37 15:26 41 62 2010 7 10 28 0 19 37.3 18:27 45 64 2011 10 13 41 0 40 35.6 30:34 64 87 2012 12 21 52 0 58 36.1 45:40 85 110 2013 13 28 57 0 74 36.5 57:41 98 125 2014 14 33 59 0 85 37 61:43 104 132 2015 16 39 55 0 98 37.1 63:45 108 135 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我们的“家”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会委员会在校工会及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以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推 进构建和谐学院、和谐校园为主线,围绕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 加快创新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创建‚五星级工会‛,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关 注教师身心健康,注重明向校区职工之家建设,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地积极 主动开展健身、郊游及各种校内文体活动。全面履行工会工作的各项职能,加强 自身管理体系的建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团结广大教职工,关心教职工 的生活。提高了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丰富了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 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活力物电大家庭 奋力拼搏,团结就是力量 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拼搏奋进 运动场上的荣耀 最美物电女教师 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经费 2015 年科研合同经费 1969.734 万元, 进账 1464.598 万元, 新增校内可支配 经费 74 万元。 2015 年进账经费明细表 姓名 经费(万元) 姓名 经费(万元) 姓名 经费(万元) 王云才 369.05 王安帮 20 李晓春 12.6 张明江 211.868 蔡冬梅 20 范旭东 10 靳宝全 123 李璞 18.6 冯琳 10 王东 58.65 贾华宇 17.64 田跃 10 刘绍鼎 46.5 黄小勇 17.6 张万舟 8 张建国 43.16 郝玉英 16.2 韩燕 5 于化忠 42.5 刘喆颉 16 马珺 5 李战峰 40 秦建敏 16 薛林 5 杨毅彪 36.5 贾鹏 15.6 张叶 3.5 吕玉祥 34.03 刘欣 15 徐利春 3 杨玲珍 34 秦伟 14.4 张建忠 3 邓霄 32.2 陈智辉 13.2 张雍家 3 王宇 13.2 张鹏 23 陈彬 12.6 张校亮 21.9 陈景东 12.6 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5 年度新增科研项目 2015 年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 22 项, 省部级项目 21 项, 企 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9 项。 国家级各类项目 1. 张明江, 光子集成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项目编号 6152780093),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574.77 万, 2016.01-2020.12. 2. 于化忠, 从终端到云端:结合 DNA 探针设计与量子点荧光特性的现场水质检测方法和数据 分析(项目编号 21575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6.5 万, 2016.01-2019.12. 3. 杨毅彪, 光通信波段微位移驱动光子晶体高精度可调滤波器(项目编号 61575138),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7.2 万, 2016.01-2019.12. 4. 杨玲珍, 王娟芬, 乔记平, 张丽, 混沌光纤激光实现漫射光层析研究(项目编号 615751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8 万, 2016.01-2019.12. 5. 刘绍鼎, 面向生物传感的表面等离激元 Fano 共振增强光微流激光研究(项目编号 115742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6 万, 2016.01-2019.12. 6. 李战峰, 氟取代三元聚合物给体材料对亚微米厚活性层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研究(项目编号 615713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1.78 万, 2016.01-2019.12. 7. 秦建敏, 杨玲珍, 崔丽琴, 张丽等, 基于冰盖层边界物理参数变化的冰层生消过程厚度预测 方法的分析与试验研究(项目编号 51511130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俄国际合作项目, 6.84 万, 2015.01-2016.12. 8. 陈彬, 原子系综-光腔-机械振子三元耦合腔光力系统中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项目编号 11504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4.28 万, 2016.01-2018.12. 9. 贾鹏, 面向时域天文的高精度测光研究(项目编号 11503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1 万, 2016.01-2018.12. 10. 李璞, 基于超连续谱随机起伏并行产生高速、实时物理随机数研究(项目编号 61515037),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1 万, 2016.01-2018.12. 11. 陈景东, 面向超低浓度生物标记物检测的磁珠富集式光微流激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芯片(项 目编号 615013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2 万, 2016.01-2018.12. 12. 黄小勇, 银纳米簇宽带敏化稀土掺杂近红外下转换发光玻璃研究(项目编号 51502190),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1 万(直接经费), 2016.01-2018.12. 13. 刘欣, 非局域效应下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近场增强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615051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20 万, 2016.01-2018.12. 14. 王宇, 燃爆环境下超声测距换能系统本安驱动机理及其电声阻抗匹配优化 (项目编号 515041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88 万, 2016.01-2018.12. 15. 李晓春, 面向食品安全的霉菌毒素蓝光光盘检测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21505098),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24.8 万, 2016.01-2018.12. 16. 张校亮, 卟啉修饰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能调控研究(项目编号 115042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28 万, 2016.01-2018.12. 17. 秦伟, 有机自组装给体-受体体系中的磁电耦合效应(项目编号 11504257), 国家自然科学基 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万, 2016.01-2018.12. 19. 张鹏, 碳纤维增强 B4C/Al 多维异质材料中子吸收效应交互作用机制及热变形机理研究(项 目编号 515053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万, 2016.01-2018.12. 20. 薛林, Hf/Zr 大能隙二维拓扑绝缘体的搜索与调制(项目编号 11547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理论物理专项, 5 万, 2016.01-2016.12. 21. 韩燕, 相干原子对腔光力系统量子效应的优化及调控(项目编号 11547134),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 5 万, 2016.01-2016.12. 22. 杨致, 基于石墨炔的新型二维材料的电子结构与输运特性(项目编号 U1510132),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 69 万, 2016.01-2018.12. 省部级各类项目 1. 王云才, 燃气管网数字化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编号:MQ2014-09), 山西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 213 万, 2015.01-2017.12. 2. 王云才, 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与故障监测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项目编号:2015013002-03), 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20 万, 2015.01-2016.12. 3. 王云才,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编号: 2015012002-07), 山西省 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20 万, 2015.01-2016.12. 4. 王云才,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国家科技部, 10 万, 2015. 5. 王云才, 第五届能博会低碳发展高峰论坛经费 , 山西省教育厅, 10 万., 2015. 6. 于化忠, 肉类中有害物质数字化特检光盘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81019), 山西省国际合作项 目, 10 万, 2015.05-2017.05. 7. 范旭东,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光微流激光生物分子检测(项目编号:2015081025), 山西省国际 合作项目, 10 万, 2015.05-2017.05. 8. 王安帮, 利用激光器混沌同步的高速密钥分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004), 山西省优秀青 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万, 2015.01-2017.12. 9. 张建忠, 面向高速密钥产生的连续散射外光反馈宽带混沌激光源(项目编号:2015011049), 山 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万, 2015.01-2017.12. 10. 贾华宇, 面向相关法检测技术的宽带模拟混沌电路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011050), 山西省自 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万, 2015.01-2017.12. 11. 刘欣, 非对称导模谐振光栅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宽谱光吸收效率(项目编号:2015021013), 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 3 万, 2015.01-2017.12. 12. 张雍家, 吸附氧对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表面空位诱发 d0 磁性影响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15021026),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 3 万, 2015.01-2017.12. 13. 徐利春, 应力调控 MoS2/Au 金属界面特性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027), 山西省基础 研究计划(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3 万, 2015.01-2017.12. 14. 李璞, 基于超连续谱光源产生超快并行随机数(项目编号:2015021088),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3 万, 2015.01-2017.12. 15. 邓霄, 金属敏化 ZnO 微阵列实现混合气体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097), 山 西省青年基金项目, 3 万元, 2015.01-2017.12. 16. 王安帮, 啁啾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线性动态及同步特性,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 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10 万, 2015.03-2018.03. 17. 李璞, 基于超连续谱的高速并行真随机数产生研究(项目编号:2015122),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 技创新项目, 3 万, 2015.03-2017.03. 1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18. 张校亮, 氧化石墨烯的可控还原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灵活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15123), 山 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3 万, 2015.03-2017.03. 19. 李 战 峰 , 宽 吸 收 谱 氟 代 多 元 聚 合 物 给 体 材 料 的 合 成 及 光 伏 性 能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 2015M572454), 博士后面上项目, 5 万, 2015.05-2017.05. 20. 蔡冬梅, PBG 用于 MEMS 天线的研究(项目编号:KFS4 ),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 室开放课题, 6 万, 2015.01-2017.12. 21. 黄小勇, 太阳能电池用宽带敏化红外下转换发光玻璃(项目编号:2015-skllmd-10 ), 国家重点 实验室开放课题, 5 万, 2015.01-2016.12.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 王东, 管道安全数字化实时监测监控技术, 69 万, 2015.01-2017.12. 2. 邓霄, 黑龙江典型江段冰清自动检测系统技术开发及现场测试, 40 万, 2015.05-2018.05. 3. 邓霄, 南极中山站海冰温度和厚度自动化观测系统的开发, 7.2 万, 2015.04-2016.04. 4. 邓霄, 雪层温度梯度监测设备的研发与测试, 2 万, 2015.09-2016.09. 5. 张鹏, 石灰竖窑自动化控制系统, 11 万, 2015 .09-2017.09. 6. 马珺, 委托协作测试合同, 5 万, 2015 .07-2015.10 7. 张建国, 洪水水面线推算, 43.16 万, 2015.11-2016.11. 8. 吕玉祥, 基于放电噪声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的输电杆塔联结点可靠性分析前期研究, 27.6 万, 2015.01-2015.12. 9. 张叶, 纳米加工与光学模拟协作研究, 3.5 万, 2015 .12-2016.12. 校级各类项目 2015 年共获得太原理工大学校内可支配经费 74 万元。 学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王 宇(经费 20 万) 范明明(经费 18 万) 聂仲泉(经费 18 万) 张明达(经费 18 万) 1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发明专利 2015 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8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1 项。 1. 王安帮, 王云才, 赵彤, 张明江, 徐航, 张建忠, 王冰洁, 一种混沌激光信号频谱展宽装置及 其方法, 专利号:ZL201210000656.4, 授权日:2015.01.14. 2. 乔铁柱, 张龙, 王峰, 靳宝全, 张雪英, 一种矿用胶带纵向撕裂红外智能检测传感器及使用 方法, 专利号:ZL201310109902.4, 授权日:2015.01.21. 3. 乔铁柱, 李建勇, 王峰, 李效露, 唐艳同, 胡明明, 牛犇, 钢绳芯胶带磁记忆智能检测传感器, 专利号:ZL201210185184.4, 授权日:2015.01.21. 4. 祁彧, 马珺, 侯冠慧, 马福昌, 一种数字泥石流传感器, 专利号:ZL201210255081.0, 授权 日:2015.01.21. 5. 崔彩娥, 王磊, 黄平, 姜国伟, 武银兰, 黄平, 一种合成一维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方法, 专 利号:ZL201310079454.8, 授权日:2015.02.13. 6. 乔铁柱, 赵弼龙, 陈昕, 王峰, 靳宝全, 一种输送带纵向撕裂视觉检测与预警的系统及应用 方法, 专利号:ZL201310089279.0, 授权日:2015.03.07. 7. 曹铃, 李秀燕, 杨致, Li 掺杂生长 p 型透明导电 Ni1-xMgxO 晶体薄膜的方法, 专利号: ZL201210541828.9, 授权日:2015.04.01. 8. 张明江, 吉勇宁, 王云才, 王安帮, 武媛, 刘丽, 徐航, 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的超宽带微波光子 远程测距雷达装置, 专利号:ZL201310174280.3, 授权日:2015.04.15. 9. 张明江, 王云才, 张建忠, 王安帮, 王文杰, 马喆, 许卫鹏, 柴晶, 张超, 基于混沌激光相干 法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专利号:ZL201310045097.3, 授权日:2015.04.15. 10. 曹铃, 王金平, 崔艳霞, 陈彬, 刘瑞萍, 一种 Zn1-xMgxO 基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210541857.5, 授权日:2015.04.22. 11. 李晓春, 张校亮, 张玲玲, 崔彩娥, 于化忠, 一种基于三掺铌酸锂晶体的光学生物检测方法, 专利号:ZL201210496788.0, 授权日:2015.04.22. 12. 崔艳霞, 张收, 李国辉, 韩国华, 郝玉英, 张锋, 何赛灵,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薄膜型 光准直器, 专利号:ZL201310141709.9, 授权日:2015.04.23. 13. 张鹏, 王文先等, 一种防护 X、γ射线和中子辐射的硼铅铝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410413729.1, 授权日:2015.05.09. 14. 乔铁柱, 赵弼龙, 陈昕, 靳宝全, 王峰, 一种输送带纵向撕裂视觉检测与预警的系统及应用 方法, 专利号:ZL201310089279.0, 授权日:2015.05.20. 15. 马 珺 , 祁 彧 , 侯 冠 慧 , 马 福 昌 , 一 种 数 字 泥 石 流 传 感 器 的 使 用 方 法 , 专 利 号 : ZL201210255093.3, 授权日:2015.05.20. 16. 张朝霞, 周俊杰, 海振宏, 张东泽, 乔记平,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认知雷达探测装置, 专利 号:ZL201310291291.X, 授权日:2015.05.27. 17. 费宏明, 刘欣, 杨毅彪, 陈智辉, 武建加, 李琳, 一种实现宽带光隔离的一维磁性光子晶体, 专利号:ZL201310065842.0, 授权日:2015.06.17. 18. 冀婷, 冯琳, 张叶, 一种锗衬底上制备单晶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专利号:ZL201310106758.9, 授权日:2015.06.24. 19. 杨毅彪, 王冰洁, 邹泽华, 陈智辉, 张杨, 李琳, 李祥霞, 基于光子晶体滤波和量子点光谱转 换的日盲紫外成像装置, 专利号:ZL201410081387.8, 授权日:2015.08.19. 20. 杨玲珍, 冯亚强, 梁丽萍, 薛保平,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专利号:ZL20110116885.8, 授权日:2015.09.09. 1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1. 王云才, 王安帮, 赵彤, 阚杰, 王娜, 基于噪声信号的光网络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专利号:ZL201210180899.0, 授权日:2015.10.07. 22. 张明江, 王云才, 王安帮, 徐航, 赵彤, 张建忠, 王冰洁, 一种用于混沌激光测距的混沌光发 射装置, 专利号:ZL201110229182.6, 授权日:2015.10.28. 23. 陈智辉, 乔娜, 武建加, 杨毅彪, 费宏明, 王云才, 一种提高量子点远场发射效率的光子晶 体级联结构, 专利号:ZL201410136531.3, 授权日:2015.10.28. 24. 张明江, 王文杰, 王云才, 王安帮, 王龙, 张超, 随机码外调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法及装 置, 专利号:ZL201310055811.7, 授权日:2015.11.11. 25. 王云才, 王安帮, 王冰洁, 张建忠, 苗丰沛, 一种基于后向瑞利散射产生真随机码的方法及 装置, 专利号:ZL201310389250.4, 授权日:2015.11.12. 26. 乔铁柱, 满壮, 王峰, 张雪英, 靳宝全, 陈昕, 赵弼龙, 郑洪强, 一种钢绳芯胶带的阵列式在 线检测方法, 专利号:ZL201210531213.8, 授权日:2015.11.16. 27. 费宏明, 武建加, 杨毅彪, 陈智辉, 薛海斌, 李琳, 一种实现光隔离的一维磁光子晶体, 专利 号:ZL201310473372.0, 授权日:2015.12.09. 28. 白 雪 峰 , 侯 冠 慧 , 王 丽 , 米 萍 珍 , 一 种 三 功 能 带 式 输 送 机 张 紧 装 置 , 专 利 号 : ZL 201110460715.1, 授权日:2015.12. 16. 29. 刘绍鼎, 翟武超, 齐信, 蔡东进, 王文杰, 基于偏振态调制的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装置及使 用方法, 申请号:201510647863.2. 30. 陈智辉, 乔娜, 梁丽, 贺丽娜, 杨毅彪, 费宏明, 王云才, 一种增强宽谱光吸收的二维光子晶 体复合结构, 申请号:201510442860.5. 31. 张建忠, 王云才, 李璞, 张明江, 王安帮, 张明涛, 蔺璐, 一种基于混沌激光装置及其相关法 的航道水深测量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申请号:201510153610.X. 32. 张建忠, 张明江, 刘毅, 王云才, 张明涛, 冯昌坤, 一种亚毫米空间分辨率的分布式光纤传 感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申请号:201510531180.0. 33. 张建忠, 张明江, 刘毅, 王云才, 张明涛, 冯昌坤, 基于 ASE 噪声相干探测的分布式光纤传 感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申请号:201510531368.5. 34. 张建忠, 张明江, 刘毅, 王云才, 张明涛, 冯昌坤, 混沌布里渊相干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 感装置及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申请号:201510531253.6. 35. 刘毅, 张明江, 李岚, 低插损三环路窄线宽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发明专利, 中国, 申请号: 201510072167.3. 36. 乔铁柱, 郭启皇, 高珉, 王利栋, 靳宝全, 王东,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预警的方法, 申 请号/专利号:201510054111.5. 37. 乔铁柱, 刘伟力, 张彩霞, 王晓超, 庞宇松, 阎高伟, 基于机器视觉的矿用胶带运行工况在 线监测系统, 申请号/专利号:201510173500.X. 38. 乔铁柱, 陈路路, 王宇, 王东, 王峰, 靳保全, 一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视觉传感器及 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201510223733.6. 39. 王东, 武冠杰, 李子骥, 靳保全, 吴瑞东, 萌萌, 徐城, 张雅鑫, 圆形偏光智能窗, 申请号: 201510192688.2. 40. 张明江, 张永宁, 刘毅, 王云才, 光纤分布式多参量传感测量系统, 申请号:201510156538.6. 41. 张明江, 柴晶, 刘毅, 王云才, 一种基于噪声调制的布里渊光相干反射仪 , 申请号: 201510077589.X. 42. 刘毅, 张明江, 王鹏, 李岚, 基于多波长布里渊光纤激光器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申请号: 201410691738.7. 43. 刘丽, 张建国, 李静霞, 王冰洁, 一种基于混沌压缩编码的光学综合孔径成像系统及方法, 1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申请号:201510006433.2. 44. 刘丽, 王冰洁, 徐航, 张建国, 李静霞, 马瑞霞, 杨鹏, 一种超宽带微波混沌生命探测雷达装 置, 申请号:201510091914.8. 45. 刘丽, 王冰洁, 徐航, 张建国, 李静霞, 马瑞霞, 杨鹏, 基于外差相关法的超宽带直接混沌测 速测距雷达装置, 申请号:201510104133.8. 46. 王云才, 李璞, 张建国, 张建忠, 王安帮, 张明江, 王冰洁, 具有超强可扩放性的高速并行真 随机数产生方法, 申请号:201410830556.3. 47. 王云才, 李璞, 张建忠, 张建国, 王冰洁, 王安帮, 张明江, 具有超强可扩放性的 Tbps 全光 并行真随机数产生方法, 申请号:201410830071.4. 48. 王云才, 李璞, 王冰洁, 张建忠, 张明江, 王安帮, 张建国, 一种超快全光真随机数产生方法, 申请号:201410829731.7. 49. 王安帮, 王龙生, 韩红, 赵彤, 王大铭, 王云才, 一种安全高速的密钥分发系统及方法, 申请 号:201510604224.8. 授权软件著作权 2015 年授权软件著作权 14 项。 1. 韩红, 张建国, 张明江, 于文强, 王安帮, 王云才, 关联维度分析混沌特性 V1.0, 登记号: 2015SR109404, 批准日:2015.06.18 2. 韩红, 张建国, 王龙生, 于文强, 王安邦, 王云才, 外扰动下激光器输出态的判别 V1.0, 登记 号:2015SR110065, 批准日:2015.06.18 3. 韩红, 张建国, 王大铭, 于文强, 王安帮, 王云才, 混沌质量评价软件 V1.0, 登记号: 2015SR109590, 批准日:2015.06.18 4. 张鹏, 散装物料配料监控系统软件, 登记号:2015SR115944, 批准日:2015.06.20 5. 靳宝全, 便携式声学分析仪软件, 登记号:2015SR149971, 批准日:2015.08.04 6. 靳宝全, 矿井水情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 登记号:2015SR150584, 批准日:2015.08.04 7. 靳宝全, 煤矿井下供电监控装置软件, 登记号:2015SR150223, 批准日:2015.08.04 8. 靳宝全, 乳化液温度浓度一体化监测装置软件, 登记号:2015SR149966, 批准日:2015.08.04 9. 靳宝全, 矿山供电设计软件, 登记号:2015SR150067, 批准日:2015.08.04 10. 张建国, 韩红, 赵彤, 王安帮, 王云才, 外扰动下激光器输出态的判别 V2.0, 登记号: 2015SR173766, 批准日:2015.09.08 11. 张建国, 韩红, 徐航, 王安帮, 王云才, 混沌质量评价软件 V2.0, 登记号:2015SR173453, 批 准日:2015.09.08 12. 张 建 国 , 韩 红 , 王 安 帮 , 张 明 江 , 王 云 才 , 关 联 维 度 分 析 混 沌 特 性 V2.0, 登 记 号 : 2015SR175475, 批准日:2015.09.10 13. 张建国, 韩红, 郭双琦, 马荔, 王云才, OTDR 检测软件 V1.0, 登记号:2015SR180028, 批准 日:2015.09.16 14. 韩 红 , 张 建 国 , 郭 双 琦 , 马 荔 , 王 安 帮 , 王 云 才 , OTDR 检 测 软 件 V2.0, 登 记 号 : 2015SR238351, 批准日:2015.12.01 1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 本年度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148 篇, 其中 108 篇被 SCI 收录,2 区以上论文 54 篇, 3 区以上论文 90 篇, 3 篇影响 因子大于 10;14 篇被 EI 收录;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提交 49 篇学术论文。 期刊论文 1. S. D. Liu (刘绍鼎)*, X. Qi, W. C. Zhai, Z. H. Chen, W. J. Wang, and J. B. Han, Polarization State-Based Refractive Index Sensing with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 Nanoscale, 7 (2015) 20171–20179. (SCI 1 区, IF= 7.394) 2. Xiaoyong Huang (黄小勇)* and Jun Lin, Active-core/active-shell nanostructured design: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Nd3+/Yb3+ cascade sensitiz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lanthanide-doped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3 (2015) 7652–7657. (SCI 1 区, IF=4.696) 3. Wei Qin(秦伟), Maogang Gong, Xiaomin Chen, Tejas A. Shastry, Ridwan Sakidja, Guoliang Yuan, Mark C. Hersam, Manfred Wuttig and Shenqiang Ren*, Multiferroicity of carbon-based charge transfer magnets, Advanced Materials, 279 (2015) 734–739. (SCI 1 区, IF=17.49) 4. Wei Qin (秦伟), Xiaomin Chen, Huashan Li, Maogang Gong, Guoliang Yuan, Jeffrey C. Grossman, Manfred Wuttig and Shenqiang Ren*, Room temperature multiferroicity of charge transfer crystals, ACS Nano, 9 (2015) 9373–9379. (SCI 1 区, IF=12.88) 5. Wei Qin (秦伟), Beibei Xu and Shenqiang Ren*, An organic approach for nanostructured multiferroics, Nanoscale, 7 (2015) 9122–9132. (SCI 1 区, IF=7.39) 6. Yang Hao, Jingcheng Song, Fan Yang, Yuying Hao (郝玉英)*, Qinjun Sun, Junjie Guo, Yanxia Cui, Hua Wang and Furong Zhu,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by incorporating silica-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the buffer laye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3 (2015) 1082–1090. (SCI 1 区, IF=4.696) 7. Yanxia Cui(崔艳霞)*, Haoyang Zhao, Fan Yang, Peiqian Tong, Yuying Hao(郝玉英)*, Qinjun Sun, Fang Shi, Qiuqiang Zhan, Hua Wang, and Furong Zhu*,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 organic solar cells by incorporating silica-coated gold nanorods at the buffer/active interfa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3 (2015) 9859–9868. (SCI 1 区, IF=4.696) 8. X. Zhang, Y. Zheng, X. Liu (刘欣), W. Lu, J. Dai, D. Y. Lei* and D. R. Macfarlane*, Hierarchical porous plasmonic metamaterials for reproducible ultrasensitive surface-enhanced Raman 1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Spectroscopy, Advanced Materials, 27 (2015) 1090–1096. (SCI 1 区, IF=17.493) 9. H. J. Zhang, S. Yamamoto, B. Gu, H. Li (李 辉), M. Maekawa, Y. Fukaya, and A. Kawasuso. Charge-to-spin conversion and spin diffusion in Bi/Ag bilayers observed by spin-polarized positron beam, Phys. Rev. Lett., 114 (2015) 166602-1-5. (SCI 1 区, IF=7.512) 10. Wenjie Wang (王文杰)*, Chunhua Zhou, Tingting Zhang, Jingdong Chen, Shaoding Liu and Xudong Fan*, Optofluidic laser array based on stable high-Q Fabry–Pérot microcavities, Lab on a chip, 15 (2015) 3862–3869. (SCI 1 区, IF=6.115) 11. Ling Cao (曹铃)*, Rong Wang and Dongxiao W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ur self-doped g-C3N4 with efficient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Materials Letters, 149 (2015) 50–53. (SCI 2 区, IF=2.489) 12. Xianglian Liu( 刘 香 莲 )*, Hushan Wang, Yishan Wang, Zhijun Yan and Lin Zhang, Single-polarization, dual-wavelength mode-locked Yb-doped fiber laser by a 45°-tilted fiber grating, Laser Physics Letters, 12 (2015) 065102. (SCI 2 区, IF=2.458) 13. Cheng P (程鹏), Gao S and Zhang W, et al., Resonance modes of freestanding magnetoelastic resonator and the application in viscosity measurement,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4(4) (2015) 045029. (SCI 2 区, IF=2.502) 14. P. Jia (贾鹏)*, D. Cai, D. Wang and B. Alastair*, Real-time generation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phase screen with 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 Monthly Notices of Royal Astronomy Society, 450 (2015) 38–44. (SCI 2 区, IF=5.107) 15. P. Jia (贾鹏)*, D. Cai, D. Wang and B. Alastair,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phase screen for large telescope and optical interferometer, Monthly Notices of Royal Astronomy Society, 447 (2015) 3467–3474. (SCI 2 区, IF=5.107) 16. P. Li (李璞), L. Jiang, J. G. Zhang, J. Z. Zhang and Y. C. Wang, Low-complexity toad-based all-optical sampling gate with ultralow switching energy and high linearity, IEEE Photonics Journal, 7 (2015) 1–8. (SCI 2 区, IF=2.32) 17. Jessica X. H, Wong, X. Li (李晓春)*, Frank S. F. Liu and H. Yu (于化忠)*, Direct Reading of Bona Fide Barcode Assays for Diagnostics with Smartphone Apps, Sci. Rep, 5 (2015) 11727. (SCI 2 区, IF=5.578) 18. D. J. Cai, Y. H. Huang, W. J. Wang, W. B. Ji, J. D. Chen, Z. H. Chen, and S. D. Liu(刘绍鼎)*, Fano Resonances Generated in a Single Dielectric Homogeneous Nanoparticle with High Structural Symmetry, J. Phys. Chem. C, 119 (2015) 4252. (SCI 2 区, IF= 4.772) 19. Xu Li-Chun (徐利春)*, Song Xian-Jiang, Wang Ru-Zhi, Yang Zhi, Li Xiu-Yan and Yan Hui, Designing electronic anisotropy of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allotropes for the all-carbon devic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7 (2015) 021905. (SCI 2 区, IF=3.302) 20. Xu Li-Chun (徐利春)*, Song Xian-Jiang, Yang Zhi, Cao Ling, Liu Rui-Ping and Li Xiu-Yan, Phosphorene nanoribbons: Passivation effect on bandgap and effective mas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24 (2015) 640–644. (SCI 2 区, IF=2.711) 21. Jie Zhang (张杰)*, Xue Hou, Bin Chen and Yunbo Zhang, Fragmentation of a spin-1 mixture in a magnetic field, Physical Review A, 91 (2015) 013628. (SCI 2 区, IF=2.808) 22. Jingdong Chen (陈景东), Di Chen, Yao Xie, Xiang Chen, Kan Wang, Daxiang Cui, Hangxiang Du and Zhigang Wang. Bubble generation and mechanism in polydimethylsiloxane ba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hip, Appl. Phys. Lett., 106 (5) (2015) 053507. (SCI 2 区, IF=3.302) 23. Mingye Ding, Fei Zhu, Danyang Ma, Xiaoyong Huang (黄小勇)*, Peng Liu, Kaixin Song, Jiasong Zhong, Junhua Xi, Zhenguo Ji and Daqin Chen, KF-mediated controlled-synthesis of 1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potassium ytterbium fluorides (doped with Er3+) with phase-dependent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CrystEngComm, 17 (2015) 7182–7190. (SCI 2 区, IF=4.034) 24. Xiaoyong Huang ( 黄 小 勇 )*, Enhancement of near-infrared to near-infrar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sub-10-nm ultra-small LaF3: Yb3+/Tm3+ nanoparticles through lanthanide doping, Optics Letters, 40 (2015) 5231–5234. (SCI 2 区, IF=3.292) 25. Xiaoyong Huang ( 黄 小 勇 )*, Giant enhancement of upconversion emission in (NaYF4:Nd3+/Yb3+/Ho3+)/(NaYF4:Nd3+/Yb3+)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excited at 808 nm, Optics Letters, 40 (2015) 3599–3602. (SCI 2 区, IF=3.292) 26. Xiaoyong Huang ( 黄 小 勇 )*, Dual-model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from NaGdF4: Nd/Yb/Tm@NaGdF4: Eu/Tb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28 (2015) 240–244. (SCI 2 区, IF=2.999) 27. Xin Liu (刘欣), Dang Yuan Lei*, Simultaneous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enhancements i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using plasmonic double-resonant gold nanorods, Scientific Reports, 5 (2015) 15235. (SCI 2 区, IF=5.578) 28. Li Sun (孙礼)*, Zhenduo Wang, Yongjie Shi, Ensi Cao, Yongjia Zhang, Hua Peng and Lin Ju, Sol-gel synthesized pure CaCu3Ti4O12 with very low dielectric loss 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1 (2015) 13486–13492. (SCI 2 区, IF=2.605) 29. Li Sun (孙礼)*, Zhenduo Wang, Wentao Hao, Ensi Cao, Yongjia Zhang and Hua Peng, Influence of Zirconium dop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properties of CaCu3Ti4O12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51 (2015) 283–289. (SCI 2 区, IF=2.999) 30. Hai-Bin Xue (薛海斌)*, Yi-Hang Nie, Jingzhe Chen and Wei Ren, Probing the effective nuclear-spin magnetic field in a single quantum dot via full counting statistics, Annals of Physics, 354 (2015) 375–384. (SCI 2 区, IF=2.103) 31. Hai-Bin Xue (薛海斌)*, Jiu-Qing Liang and Wu-Ming Liu, Negativ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and super-Poissonian shot noise in single-molecule magnet junctions, Scientific Reports, 5 (2015) 8730. (SCI 2 区, IF=5.578) 32. Hai-Bin Xue (薛海斌)*, Hu-Jun Jiao, Jiu-Qing Liang and Wu-Ming Liu, Non-Markovian full counting statistics in quantum dot molecules, Scientific Reports, 5 (2015) 8978. (SCI 2 区, IF=5.578) 33. L. Zhang, X. Li (李晓春), Y. Li*, X. Shi, and H. Yu (于化忠)*, Indirect competitive assays on DVD for direct multiplex detection of drugs of abuse in oral fluids, Anal. Chem., 87 (2015) 1896–1902. (SCI 2 区, IF=5.636) 34. L. Zhang, Jessica X. H. Wong, X. Li (李晓春)*, Y. Li and H. Yu (于化忠)*,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bona fide DVDs using DNA molecular beacon probes, Anal. Chem., 87 (2015) 5062–5067. (SCI 2 区, IF=5.636) 35. J. Guo, Jessica X. H. Wong, C. Cui (崔彩娥), X. Li (李晓春)* and H. Yu (于化忠)*, A Smartphone-readable barcode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alyst, 140 (2015) 5518–5525. (SCI 2 区, IF=4.107, 封面文章) 36. X. Meng, Clayton W. Schultz, C. Cui (崔彩娥), X. Li (李晓春)* and H. Yu (于化忠) *, On-site chip-based colorimetric quantit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using an office scanner. Sensor, Actuat. B-Chem, 215 (2015) 577–583. (SCI 2 区, IF=4.097) 37. Zhi-Hui Chen (陈智辉)*, Na Qiao, Yibiao Yang, Han Ye, Shaoding Liu and Wenjie Wang, Enhanced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in Silicon Film with Photonic Crystal Surface and Random Gold Grooves Reflector, Sientific Reports, 5 (2015) 12794. (SCI 2 区, IF=5.578) 1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38. Zhanfeng Li (李战峰)*, Weipeng Liu, Yue Yu, Xiang Lv, Changfeng Si, Zhaoxin Wu, Yanxia Cui, Huayu Jia, Junsheng Yu, Hua Wang, Fang Shi and Yuying Hao (郝玉英)*, Effect of fluorocarbon (trifluoromethyl groups) substitution on blue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9,9′-bianthracene derivatives with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excited states, Dyes and Pigments, 122 (2015) 238–245. (SCI 2 区, IF=3.966) 39. Wei Qin (秦伟) and Shijie Xie*, The role of triplet bipolarons in organic magnetoconductance, Organic Electronics, 17 (2015) 281–284. (SCI 2 区, IF=3.82) 40. Ting Ji (冀婷), Lining Peng, Yuntao Zhu, Fan Yang, Yanxia Cui(崔艳霞)*, Xueyan Wu, Liu Liu, Sailing He, Furong Zhu and Yuying Hao(郝玉英)*, Plasmonic broadband absorber by stacking multiple metallic nanoparticle laye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6 (2015) 161107. (SCI 2 区, IF=3.302) 41. Feng Gao, Jingkun Ren, Zhanfeng Li (李战峰)*, Shuqing Yuan, Zhaoxin Wu*, Yanxia Cui, Huayu Jia, Hua Wang, Fang Shi and Yuying Hao ( 郝玉英)*, Trifluoromethyl-substituted 9,9'-bianthracene derivative as host material for highly efficient blue OLED,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5 (2015) 2468–2477. (SCI 2 区, IF=2.844) 42. Zhanfeng Li (李战峰)*, Zonghua Qiao, Weipeng Liu, Zhihui Wang, Hua Wang, Fang Shi and Yuying Hao (郝玉英)*, Conjugated random copolymer of benzodithiophene-difluorobenzenediketopyrrolopyrrole-benzothiadiazole with a broad absorption range of 300–900 nm for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Materials Letters, 139 (2015) 307–310. (SCI 2 区, IF=2.489) 43. Zhanfeng Li (李战峰)*, Zhihui Wang, Weipeng Liu, Yanxia Cui, Hua Wang, Fang Shi and Yuying Hao ( 郝 玉 英 )*, Fine tuning of terpolymer properties by incorporating electron-accepting difluorobenzene and diketopyrrolopyrrole unit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50 (2015) 5363–5370. (SCI 2 区, IF=2.371) 44. Yuanli Zhu, Yuying Hao (郝玉英)*, Shuqing Yuan, Fan Zhang, Yanqin Miao, Yanxia Cui (崔艳 霞 )*, Zhanfeng Li, Hua Wang and Bingshe Xu, Improved light outcoupling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randomly embossed nanostructure, Synthetic Metals, 203 (2015) 200–207. (SCI 2 区, IF= 2.252) 45. Ye Zhang (张叶), Yanxia Cui (崔艳霞)*, Wenyan Wang, Kin Hung Fung, Ting Ji, Yuying Hao (郝 玉英)* and Furong Zhu*,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a Built-In Short-Pitch Plasmonic Grating, Plasmonics, 10 (2015) 773–781. (SCI 2 区, IF=2.238) 46. Hua Peng ( 彭 华 ), Nicholas Kioussis and Derek A. Stewart, Anisotropic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chiral tellurium from first principl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7 (2015) 251904 (SCI 2 区, IF=3.302) 47. Wanzhou Zhang* (张万舟), Yuan Yang, Lijuan Guo, Chengxiang Ding and Tony C. Scott, Trimer superfluid and supersolid on two-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s, Phys. Rev. A, 91 (2015) 033613-1 –033613-8. (SCI 2 区, IF=2.808) 48. Jie Dong, Lei Wang (王磊), Cai’e Cui (崔彩娥), Yue Tian and Ping Huang,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e3+-doped andCe3+-Tb3+ co-doped Na0.34Ca0.66Al1.66Si2.34O8 phosphor for UV-LED,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1 (2015) 1341–1346. (SCI 2 区, IF=2.605) 49. Jianguo Zhang (张建国), Hang Xu, Bingjie Wang, Li Liu, Pengcheng Su and Jingxia Li (李静 霞)*, Wiring fault detection with Boolean-chaos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Nonlinear Dynamics, 80 (2015) 553-559. (SCI 2 区, IF=2.849) 50. Ma Z, Zhang M ( 张明江)* and Liu Y, et al., Incoherent 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with random state correlated Brillouin spectrum, IEEE Photonics Journal, 7(4) 1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5) 1–7. (SCI 2 区, IF=2.32) 51. Liu Yi ( 刘 毅 ), Zhang Mingjiang ( 张 明 江 )* and Wang Peng, et al., Multiwavelength Single-Longitudinal-Mode Brillouin-Erbium Fiber Laser Sensor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With Ultrahigh Resolution, IEEE Photonics Journal, 7(5) (2015) 6802809. (SCI 2 区, IF=2.32) 52. Anbang Wang (王安帮)*, Bingjie Wang, Lei Li, Yuncai Wang (王云才) and K. Alan Shore, Optical Heterodyne Gener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and Broadband White Chao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21 (2015) 1800710–1800710. (SCI 2 区, IF=2.828) 53. Tong Zhao, Hong Han, Jianguo Zhang, Xiang lian Liu, Xiaoming Chang, AnBang Wang (王安 帮)* and Yuncai Wang (王云才)*, Precise fault location in TDM-PON by utilizing chaotic laser subject to optical feedback, IEEE Photonics Journal, 7 (2015) 6803909–6803909. (SCI 2 区, IF=2.209) 54. Xiangyu Dong, Anbang Wang (王安帮)*, Jianguo Zhang, Hong Han, Tong Zhao, Xianglian Liu and Yuncai Wang (王云才)*, Combined Attenuation and High-Resolution Fault Measurements Using Chaos-OTDR, IEEE Photonics Journal, 7 (2015) 6804006–6804006. (SCI 2 区, IF=2.209) 55. Ximin Tian, Yuying Hao (郝玉英)*, Ye Zhang, Yanxia Cui (崔艳霞)*, Ting Ji, Hua Wang, Bin Wei and Wei Huang, Omnidirectional and broadband optical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small molecule organic solar cells by a patterned MoO3/Ag/MoO3 transparent anode, Optics Communications, 338 (2015) 226–232. (SCI 3 区, IF=1.449) 56. Haiqing Zhang, Yuying Hao (郝玉英)*, Fan Zhang, Qinjun Sun, Zhanfeng Li, Yanxia Cui(崔艳 霞)*, Hua Wang and Fang Shi, Improved performances of CuPc/C60-based solar cell by using randomly and irregularly embossed PEDOT: PSS as anode buffer layer, Optics Communications, 346 (2015) 188–193. (SCI 3 区, IF= 1.449) 57. L. Feng (冯琳)*, E. K. Liu, W. X. Zhang, W. H. Wang and G. H. Wu, First-principle investigation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sm and phase stability of Heusler-type Pt2-xMn1+xGa alloys,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377 (2015) 40–43. (SCI 3 区, IF=1.97) 58. L. Feng (冯琳)*, W. X. Zhang, E. K. Liu, W. H. Wang and G. H. Wu,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possibl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eusler-type Pt2-xMn1+xIn alloys, 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 8 (2015) 1550064. (SCI 3 区, IF=1.606) 59. Liqin Cui (崔丽琴), Jianmin Qin (秦建敏) and Xiao Deng (邓霄), Freshwater ice thickness apparatus based on differences 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and temperature,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9 (2015) 37–46. (SCI 3 区, IF=1.367 ) 60. Ning Ma (马宁)*, Shengli Zhang, Vei Wang and Daqing Liu, Theoretical study of energy band splitting induced by spin–orbit interaction in helically coiled carbon nanotubes, Physics Letters A, 379 (2015) 916–922. (SCI 3 区, IF=1.68) 61. Ning Ma (马宁)*, Shengli Zhang, Daqing Liu and Vei Wang, Mechanical strain induced valley-dependent quantum magnetotransport of Dirac particles in graphene, Physics Letters A, 379 (2015) 3123–3129. (SCI 3 区, IF=1.68) 62. Daqing Liu*, Xin Ye, Shuyue Chen, Shengli Zhang and Ning Ma (马宁)*, Low-energy quantum scattering induced by graphene ripples, Physics Letters A, 379 (2015) 3141–3145. (SCI 3 区, IF=1.68, 并列通讯) 63. Daqing Liu, Shuyue Chen, Ning Ma (马宁), Xiang Zhao and Zhuo Xu, Gravitational-Like Lens Based on Graphene Ripple, Microsc. Microanal., 21 (2015) 1–7. (SCI 3 区, IF=1.88) 64. Yongjia Zhang (张雍家)*, Ensi Cao, Changmin Shi and Jifan Hu, The Oxygen Vacancies Correlated Ferromagnetism in Transition Metal-Doped ZnO Nanowires, IEEE transactions on 1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magnetics, 51 (2015) 1600104. (SCI 3 区, IF=1.422) 65. Yongjia Zhang (张雍家)*, Ensi Cao, Li Sun and Jifan Hu, Adsorption of NO on the SrFeO3 (001) surface: A DFT study,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102 (2015) 135–139. (SCI 3 区, IF=2.131) 66. Yuan-Yuan Guo (郭园园), Hai-Bin Xue (薛海斌)* and Zhe-Jie Liu*,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ero-field spin transfer oscillators with field-like torque, AIP Advances, 5 (2015) 057114. (SCI 3 区, IF=1.524) 67. Zhi Yang (杨致)*, Ji-Yu Long, Guoqiang Lan, Li-Chun Xu, Xuguang Liu and Bingse Xu, Design molecular rectifier and photodetector with all-boron fullerene,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17 (2015) 38–42. (SCI 3 区, IF=1.897) 68. X. Zhang (张校亮)*, Z. Liu, X. Yan, X. Li, Y. Chen and J. Tian, Nonlinear optical and optical limiting properties of fulleren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with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J. Opt., 17 (2015) 015501. (SCI 3 区, IF=2.059) 69. Baoquan Jin ( 靳 宝 全 )*, Xin Liu, Qing Bai, Dong Wang and Yu Wa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rinsically Safe Liquid-Level Sensor Using Coaxial Cable, Sensors, 6 (2015) 12613–12634. (SCI 3 区, IF=2.245) 70. Baoquan Jin (靳宝全)*, Zeyu Zhang and Hongjuan Zhang, Structur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coaxial cylindrical capacitive sensor for liquid-level measurement,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223 (2015) 84–90. (SCI 3 区, IF=1.903) 71. Guohui Li (李国辉), Jing Wang and Yanxia Cui, The origin of inhibition of high power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J. Opt., 17 (2015) 105504. (SCI 3 区, IF=2.1) 72. Qiang Xu ( 徐 强 )*,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isospin asymmetry in pseudospin dynamical symmetry, Eur. Phys. J. A, 51 (2015) 81. (SCI 3 区, IF=2.736) 73. Xue Ping Ping (薛萍萍), J. Z. Zhang and L. Z. Yang, Synchron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emiconductor ring lasers with self-feedback, Aip Advances, 5 (2015) 3. (SCI 3 区, IF=1.524) 74. Lei Wang (王磊), Jie Dong, Cai’e Cui, Yue Tian and Ping Huang,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a single-component Na0.34Ca0.66Al1.66Si2.34O8:Ce3+, Sm3+phosphor with tunable color tone for UV-pumped LEDs, Optical Materials, 46 (2015) 373–377. (SCI 3 区, IF=1.981) 75. Xianglian Liu* ( 刘 香 莲 ), Xiaohui Li, Wei Zhang and Yishan Wang, Narrow-linewidth double-peak figure-eight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 Laser Physics, 25 (2015) 065105. (SCI 3 区, IF=1.032) 76. Bingjie Wang (王冰洁), Hang Xu, peng Yang, Li Liu and Jingxia Li, Target Detection and Ranging through Lossy Media using Chaotic Radar, Entropy, 17 (2015) 2082–2093. (SCI 3 区, IF=1.502) 77. Jun Zhang, Lingzhen Yang (杨玲珍) *, Huanhuan Yang, Li Zhang, Juanfen Wang and Zhaoxia Zhang, A novel demodulation scheme for high precision quasi-distributed sensing system based on chaotic fiber laser,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233 (2015) 427–433. (SCI 3 区, IF=1.9) 78. Songsong Wang, Wanzhou Zhang* (张万舟) and Chengxiang Ding*, Percolation of the site random-cluster model by Monte Carlo method, Phys. Rev. E, 92 (2015) 022127-1–022127-6. (SCI 3 区, IF=2.288). 79. Shuqing Yuan (袁树青), Yuying Hao (郝玉英)*, Yanqin Miao, Qinjun Sun, Zhanfeng Li, Yanxia Cui, Hua Wang, Fang Shi and Bingshe Xu, Reduced efficiency roll-off in phosphorescent OLEDs with a stack emitting layer facilitating triplet exciton diffusion, RSC advances, 5 (2015) 2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89041–89046. (SCI 3 区, IF= 3.840) 80. Weixia Lan, Yanxia Cui (崔艳霞), Qingyi Yang, M.-F. Lo, C.-S. Lee and Furong Zhu, 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moth’s eye nanostructured organic solar cells, AIP Advances, 5 (2015) 057164. (SCI 3 区, IF=1.524) 81. H. Li (李 辉), M. Maekawa, A. Kawasuso and N. Tanimura.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on positronlifetimes of Fe, Co and Ni, J. Phys. Condens. Matter, 27 (2015) 246001-1-5. (SCI 3 区, IF= 2.346) 82. Liu Yi (刘毅)*, Zhang Mingjiang (张明江)* and Zhang Jianzhong, et al., Temperature sensing using four-wavelength Fabry–Pérot Brillouin–Erbium fiber laser by low frequency detection, Laser Physics, 11 (25) (2015) 115104. (SCI 3 区, IF=1.032) 83. Li L, Zhang M (张明江)* and Liu Y, et al., Stable single-longitudinal-mode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narrow linewidth utilizing parallel fiber ring resonator incorporating saturable absorber and fiber Bragg grating, Applied Optics, 54 (13) (2015) 4001–4005. (SCI 3 区, IF=1.784) 84. Hongming Fei (费宏明)*, Jianjia Wu, Yibiao Yang , Xin Liu and Zhihui Chen, Magneto-optical isolators with flat-top responses based on one-dimensional magneto-photonic crystals, Photonics and Nanostructure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17 (2015) 15–21. (SCI 3 区, IF=1.474) 85. Fan Yang, Yuying Hao (郝玉英)*, Ye Zhang, Yanxia Cui(崔艳霞)*, Wenyan Wang, Shi Fang, Bin Wei and Wei Huang, Visibly transparent organic photovoltaic with improved transparency and absorption based on tandem photonic crystal for greenhouse application, Applied Optics, 54 (2015) 10232–10239. (SCI 3 区, IF= 1.784) 86. Ximin Tian, Ye Zhang, Yuying* Hao(郝玉英), Yanxia Cui, Wenyan Wang, Fang Shi, Hua Wang, Bin We and Wei Huang, Semitransparent inverted organic solar cell with improved absorption and reasonable transparency perception based on the nanopatterned MoO3/Ag/MoO3 anode, Journal of Nanophotonics, 9 (2015) 093043–093043. (SCI 3 区, IF= 1.686) 87. Hang Xu, Jingxia Li, Li Liu, Bingjie Wang, Jianguo Zhang and Yuncai Wang (王云才)*, Chaos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for Fault Location on Live wires, Journal of Applied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 5 (2015) 243–250. (SCI 3 区, IF=0.844) 88. Longsheng Wang, Yanqiang Guo, Yuanyuan Sun, Qi Zhao, Doudou Lan, Yuncai Wang (王云才) and Anbang Wang (王安帮)*, Synchronization-Based Key Distribution Utilizing Information Reconciliation,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51 (2015) 8000208–8000208. (SCI 3 区, IF=1.887) 89. Hang Xu, Bingjie Wang, Hong Han, Li Liu, Jingxia Li, Yuncai Wang (王云才) and Anbang Wang ( 王 安 帮 )*, Remote imaging radar with ultra-wideband chaotic signals over fiber lin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25 (2015) 1530029. (SCI 3 区, IF= 1.078) 90. Huaming Li (厉华明), Yongli Sun and Mo Li, Equation of state of liquid Indium under high pressure, AIP Advances, 5 (2015) 097163. (SCI 3 区, IF=1.524) 91. Hai-Bin Xue (薛海斌)*, Yi-Hang Nie and Wei Ren, Negative differential conductance and super-Poissonian shot noise in a single quantum dot coupled to two noncollinear polarized ferromagnetic leads, Eur. Phys. J. B, 88 (2015) 76. (SCI 4 区, IF=1.345) 92. Donghong Wang, Zhi Yang (杨致)*, Li-Chun Xu, Xuguang Liu, Ruiping Liu and Xiuyan Li, The magnetic and half-metal properties of iron clusters adsorbed on armchair graphene nanoribbon,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1062 (2015) 84–89. (SCI 4 区, IF=1.545) 93. Xue P (薛萍萍), Yang L and Wu Y (武媛), et al., Complex and broadb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miconductor ring lasers with optical feedback, Optik-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2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Electron Optics, 126 (19) (2015) 1884–1888. (SCI 4 区, IF=0.677 ) 94. Li-Qin Cui (崔丽琴), Xin Long and Jian-min Qin (秦建敏), A bellow pressure fiber optic sensor for static ice pressure measurements, Applied Geophysics, 12(2) (2015) 255–262. (SCI 4 区, IF=0.376) 95. Jia Rui and Wei Hongyan(韦宏艳), Scintillation index of echo wave in slant atmospheric turbulence, Optik, 11 (2015) 5122-5126. (SCI 4 区, IF=0.677) 96. Jian-bin Chen (陈建宾), Zhen-qi Liu and Lili Xing, Cosm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variable modified Chaplygin gas model by using MCMC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 24 (2015) 1550059. (SCI 4 区, IF=1.741) 97. Jingxia Li (李静霞), Hang Xu, Li Liu, Pengcheng Su and Jianguo Zhang, Chaotic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using a 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 diode modulated by an improved Colpitts oscillator, Optical Engineering, 54(5) (2015) 056101. (SCI 4 区, IF=0.954) 98. Liu Yi (刘毅)*, et al., Stable Multiwavelength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Dual Ring Brillouin Fiber Laser, Optical Review, 22(2) (2015) 271–277. (SCI 4 区, IF=0.656) 99. Chai J, Zhang M (张明江)* and Liu Y, et al., Distributed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using a laser diode modulated by a pseudo-random bit sequence, Chinese Optics Letters, 13(8) (2015) 080604. (SCI 4 区, IF=1.851) 100. Hang Xu, Bingjie Wang, Jianguo Zhang, Hong Han,Li Liu, Yuncai Wang (王云才), and Anbang Wang (王安帮)*, Fault location for WDM-PON using a multiple-longitudinal-mode laser modulated by chaotic wave,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 57 (2015) 2502-2506. (SCI 4 区, IF=0.568) 101. 江镭, 李璞, 张建忠, 孙媛媛, 胡兵, 王云才, 基于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结构的低开关 能量、高线性度全光采样门实验研究, 物理学报, 64 (2015) 154213-1–154213-7. (SCI 4 区, IF=0.813) 102. 李璞, 江镭, 孙媛媛, 张建国, 王云才, 面向全光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的混沌实时光采样研究, 物理学报, 64 (2015) 230502-1–230502-10. (SCI 4 区, IF=0.813) 103. 朱学文, 徐利春, 刘瑞萍, 杨致, 李秀燕, N-F 共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101)面纳米管的第一性 原理研究, 物理学报, 14 (2015) 147103. (SCI 4 区, IF=0.813) 104. 党婷婷, 王娟芬, 安亚东, 刘香莲, 张朝霞, 杨玲珍, 亮孤子在宇称时间对称波导中的传输 和控制, 物理学报, 64 (2015) 064211. (SCI 4 区, IF=0.813) 105. 郭园园, 蒿建龙, 薛海斌*, 刘喆颉*, 面内形状各向异性能对自旋转矩振荡器零场振荡特性 的影响, 物理学报, 64 (2015) 198502. (SCI 4 区, IF=0.813) 106. 蔡冬梅, 遆培培, 贾鹏, 王东, 刘建霞, 非均匀采样的功率谱反演大气湍流相位屏的快速模 拟, 物理学报, 64 (2015) 224217. (SCI 4 区, IF=0.813) 107. 费宏明, 武建加, 刘欣, 陈智辉, 杨毅彪, 面向宽带光隔离器的一维磁光子晶体结构, 红外 与毫米波学报, 34 (2015) 340–346. (SCI 4 区, IF=0.295) 108. Qiao T (乔铁柱), Duan Y and Jin B (靳宝全), Infrared spectra imaging mechanism and modelling of the transport of hazard belt,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19 (2015) 92–97. (SCI 4 区, IF=0.830) 109. H. Wen, X. Zhang (张校亮)*, Z. Liu, X. Yan, X. Li and J. Tian, Study on optical nonlinearity and optical limiting property of porphyrin-oxygenated carbon nanomaterial blends, Optoelectron. Lett., 11 (2015) 161–165. (EI) 110. Tiezhu Qiao (乔铁柱), Yanfei Duan and Yusong Pang, In-Line Monitoring of Belt Transport with Adaptive Bandwidth Mean-Shift Hazard, Big Data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Lecture 2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9196 (2015) 409–420. (EI) 111. Li Liu (刘丽)*, Peng Yang, Jianguo Zhang and Guifen Wei, Compressive sensing by Colpitts chaotic oscillator for image sens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Smart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8 (2015) 1225–1243. (EI) 112. 马建琴, 黄平, 崔彩娥, 王磊, 田跃, 水热法制备 Y_2O_2S:Dy3+,Mg2+,Ti4+白色长余辉微纳 米材料及发光性能, 人工晶体学报, 44 (2015) 354–360. (EI) 113. 李敏, 王磊, 黄平, 郝虎在, 田跃, 崔彩娥, 掺杂 Pb2+对 YAG:Ce3+,Pr3+黄色荧光粉中红光 发射的影响, 44 (2015) 902–906. (EI) 114. 杜 姗 姗 , 黄 平 , 崔 彩 娥 , 王 磊 , 田 跃 , 煅 烧 温 度 对 白 色 发 光 材 料 Y_2O_2S:Tb3+,Eu3+,Mg2+,Ti4+发光性能的影响, 硅酸盐学报, 43 (2015) 471–475. (EI) 115. 李云青, 崔彩娥, 黄平, 王磊, 田跃, 贾海珍, Pr3+,Yb3+双掺的 CaWO_4 荧光粉的近红外量 子剪裁, 光子学报, 44 (2015) 0716001. (EI) 116. 薛萍萍, 杨玲珍, 张建忠, 张朝霞, 半导体环形激光器高偏置电流下的动态特性, 中国激光, 42(2) (2015) 0202002. (EI) 117. 薛萍萍, 张建忠, 杨玲珍, 张朝霞, 半导体环形激光器的混沌同步及优化, 光学学报, 35(4) (2015) 0414002. (EI) 118. 杨欢欢, 杨玲珍*, 张俊, 王娟芬, 掺铒光纤环形激光器混沌复杂度分析, 中国激光, 35 (2015) 0714002. (EI) 119. 曹斌照等, 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嵌入椭圆介质柱传输特性 , 电波科学学报, 30(5) (2015) 993–997. (EI) 120. 温建华, 张杨, 杨毅彪*, 邓霄, 费宏明, 陈智辉, 基于空气缺陷的光子晶体可调谐滤波器, 光子学报, 8 (2015) 160–167. (EI) 121. 张洪建, 韦宏艳, 贾锐, 程玲, 斜程大气湍流中成像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红外与激 光工程, 5 (2015) 1569–1573. (EI) 122. 柴晶, 张明江, 刘毅等. 基于高斯白噪声调制的布里渊光相干反射温度传感器, 光子学报, 44(10) (2015) 1006004–1006004. (EI) 123. 邹泽华, 李祥霞, 田东康, 杨毅彪*, 费宏明,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可见光波段大角度反射器研 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1 (2015) 110–114. 124. L. Feng (冯琳)*, X. Feng, M. G. Zhao, J. F. Hu, Y. Li, Y. X. Lu and W. X. Zhang,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n the magnetism of low-concentration 3d (Cr, Mn, Fe, Co, Ni)-doped BeTe semiconductors, Computational Condensed Matter, 5 (2015) 14–18. 125. 刘香莲, 李璞, 王安邦, 张建忠, 王云才, 基于宽带光源产生高速物理随机数, 中国密码学 会通讯, 5 (2015) 23–28. 126. 李琳, 费宏明, 刘欣, 杨毅彪, 曹斌照, 陈智辉, 基于全反射的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的光波 单向传输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2015) 104–110. 127. 钟震宇, 赵晓亮, 秦建敏, 钟泽宇, 基于 LTE 网络架构的冰水情自动监测系统, 数学的实践 与认识, 1 (2015) 158–163. 128. 赵璐然, 秦建敏, 基于 LabVIEW 的冰情远程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学的实践 与认识, 2 (2015) 161–167. 129. 薛甫成, 赵晓亮, 秦建敏, 寒区冰情传感器保温系统的设计,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4 (2015) 144–151. 130. 柴婷婷, 秦建敏, 赵美凤, 电磁探测技术在冰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5 (2015) 113–119. 131. 潘桃桃, 崔丽琴, 张丽, 龙欣, 秦建敏, 基于光纤位移检测原理的静冰压力传感器的设计与 研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7 (2015) 149–153. 2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132. 柴婷婷, 秦建敏, 冰层厚度探测的频率域电磁法研究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0 (2015) 155–162. 133. 王瑞, 于成刚, 崔丽琴, 秦建敏, 基于冰与水等效电阻值差异的冰情检测原理及其在河冰检 测中的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1 (2015) 115–123. 134. 赵秀娟, 张丽, 秦建敏, R-T 冰情检测传感器在黑龙江漠河河道冬季现场冰情连续自动观测 中的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 (2015) 120–127. 135. 赵梦歌, 冯琳*, Cr、Fe 和 Co 掺杂对 NiMnGa 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能的影响, 磁性材料及器件, 5 (2015) 1–4. 136. 毛建军, 薛海斌*, 单量子点内有效核磁场对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38(1) (2015) 99–103. 137. 郭园园, 蒿建龙, 薛海斌*, 刘喆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32(6) (2015) 571–576. 138. 杨冬冬, 张校亮, 崔彩娥, 李晓春*, 基于智能手机数字比色法的有机磷农残快速检测技术 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34 (2015) 1179–1184. 139. 闫东, 张朝霞, 赵岩, 王娟芬, 杨玲珍, 施俊鹏, 基于信号杂波噪声比的认知雷达扩展目标 探测波形设计, 计算机应用, 35(7) (2015) 2105–2108. 140. 张朝霞, 王慧慧, 傅正, 杨玲珍, 王娟芬, 刘香莲, 基于卡尔曼-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雷达旁 瓣抑制研究及仿真, 计算机应用, 35 (5) (2015) 1488–1491. 141. 李泽智, 李辉*, 王柱, 模拟正电子寿命谱分析 ZnO 正电子寿命, 中国科技论文, 17 (2015) 2054–2058. 142. 贾锐, 韦宏艳, 张洪建等, 斜程大气湍流中点目标回波的闪烁研究, 中国激光, 11 (2015) 201-207. 143. 杨鹏, 徐航, 刘丽*, 李静霞, 张建国, 王冰洁, 基于 Colpitts 振荡器的超宽带混沌雷达测距 实验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 10 (2015) 2437–2441. 144. 张鹏, 张哲维, 碳纤维增强 B4C/Al 中子吸收材料的 MCNP 优化设计, 核技术, 38 (2015) 030605-1-6. 145. 许卫鹏, 韩广源, 杨世强等. 分布式拉曼测温系统中 APD 盖革模式控制, 中国科技论文, 10(8) (2015) 995–998. 146. 马喆, 张明江, 刘慧等. 混沌激光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32(6) (2015) 586–593. 147. 郭娟, 张玲玲, 张校亮, 崔彩娥, 李晓春*, 智能手机可读的有机磷农残条形码检测技术, 分 析试验室, 34 (2015) 1383–1387. 148. 张丽, 秦建敏, 侯煜, 基于光纤混沌激光 FBG 压力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46(3) (2015) 341-346. 会议论文 1. Yuying Hao (郝玉英), Yanxia Cui (崔艳霞), Ye zhang, Wenyan Wang, Ximin Tian, Yang Hao, Furong Zhu, Improved organic photovoltaics by surface plasmon effec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Jan. 5-8, Hong Kong, 邀请报告 (2015). 2. Yanxia Cui (崔艳霞)*, Haoyang Zhao, Peiqian Tong, Qinjun Sun, Yuying Hao (郝玉英), Furong Zhu,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by Incorporation of Coated Gold Nanorod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Jan. 5-8, Hong Kong, 口头报告 (2015). 3. 于化忠, 基于标准光盘/光驱的数字化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全国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暨全面 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 1月22日-24日, 海口, 邀请报告 (2015). 4. 师茂林, 李晓春*, 崔彩娥, 于化忠*,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生物光盘的制备与检测. 全国现 2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场检测仪器及技术暨全面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 1月22日-24日, 海口, 口头报告 (2015). 5. 张玲玲, 李晓春*, 李运超, 于化忠*, 基于 DVD 的唾液中吗啡和可卡因的定量检测. 全国现 场检测仪器及技术暨全面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 1月22日-24日, 海口, 口头报告 (2015). 6. 张校亮*, 温浩, 崔彩娥, 李晓春, 于化忠, 利用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提高 SPR 生物传感性能. 全国现场检测仪器及技术暨全面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 1月22日-24日, 海口, 口头报告 (2015). 7. Wang Aabang (王安帮), Generation of wideband white chaos using optical heterodyning of external-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s. 2015 Semiconductor and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s conference, Mar. 31-Apr. 2, Cardiff, UK,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8. Yanxia Cui(崔艳霞)*, Incorporating coated plasmonic elements into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EMN/Optoelectronics Meeting, Apr. 24-27, Beijing, 邀请报告 (2015). 9. Xueyan Wu, Ting Ji (冀婷), Lining Peng, Yuntao Zhu, Fan Yang, Yanxia Cui (崔艳霞)*, Liu Liu, Sailing He, Furong Zhu, Yuying Hao (郝玉英)*, Plasmonic Broadband Absorber by Stacking Multiple Metallic Nanoparticle Layers. EMN/Optoelectronics Meeting, Apr. 24-27, Beijing, 张贴 报告 (2015). 10. 张玲玲, 王建花, 杨帆, 李晓春*, 于化忠*, Quantit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bona fide DVDs using DNA molecular beacon probes.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 5月8日 -11日, 武汉, 张贴报告 (2015). 11. 贾鹏*, 自适应光学系统实时模拟和控制技术. 第三届全国青年天文论坛, 5月10日-5月13日, 南京, 大会报告 (2015). 12. Wang Longsheng ( 王 龙 生 ), Wang Yuncai ( 王 云 才 )*, Improving Intergroup chaos synchronization in a ring topology of semiconductor las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COCN2015), July 3-5, NanJing,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13. 宋鹏鸿, 张校亮, 李晓春*, 于化忠*, Laser scribed patterns on graphene oxide. Frontiers of Nanochemistry-2015, 6月5日-8日, 北京, 张贴报告 (2015). 14. 张明江*, 王安邦, 王云才, Chaotic Light Gen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ensor, Radar.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7月3日 -5日, 南京, 特邀分会场报告 (2015). 15. 李 战 峰 *, 崔 艳 霞 , 郝 玉 英 *, Multifunctional blue fluorophores based on fluorinated 9,9'-bianthracene for high-performance deep-blue emission (CIEy ≈ 0.08) and high-efficiency blue hosts. 全国第十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研讨会, 8月7日-10 日, 北京 (2015). 16. Zhiyuan Wang, Yuying Hao(郝玉英)*, Qinjun Sun, Fan Yang, Yanxia Cui(崔艳霞)*, Hua Wang, Fang Shi, Furong Zhu,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by incorporating silica-coated cubo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 全国第十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 能材料学术讨论会, 8月7日-10日, 北京 (2015). 17. 任静琨, 刘伟鹏, 李战峰*, 崔艳霞, 郝玉英*, A new 2D/A terpolymer of benzodithiophenediketopyrrolopyrrole- naphthalene with a broad absorption range of 300-900 nm for efficient bulk-heterjunction solar cell. 全国第十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研 讨会, 8月7日-10日, 北京 (2015). 18. 李战峰*, 实现高性能深蓝光发光和蓝光主体的多功能氟取代联蒽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8月14日-17日, 成都, 口头报告 (2015). 19. 李战峰*,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光源与照明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 术大会, 8月14日-17日, 成都, 口头报告 (2015). 2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 李国辉, 超冷极性分子量子气体的单分子单格点分辨的探测. 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 会, 8月14-17日, 成都, 口头报告 (2015). 21. 李璞, 王云才*, 面向全光物理随机数发生器的混沌实时光采样研究. 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 学术大会, 8月14日-17日, 成都,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22. 赵彤, 王云才*, 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外腔特征实现 TDM-PON 故障的精确定位. 2015 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8月14日-17日, 成都,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23. 董翔宇, 王云才*, 利用混沌光时域反射技术实现光纤衰减测量. 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 大会, 8月14日-17日, 成都,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24. 张明江*, 王安邦, 王云才, Chaotic Light Generation and Control Based on Semiconductor Laser. 24th Annual International Laser Physics Workshop (LPHYS'15), 8月21日-24日, 上海, 特 邀分会场报告 (2015). 25. Xu Hang (徐航), Wang Yuncai (王云才)*, Through-wall radar imaging using ultra-wideband chaotic-pluse-position modularion microwave signal.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os-Fractal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8ithIWCFTA), Aug. 29-Sep. 1, HaErBin (2015). 26. Wang Longsheng ( 王 龙 生 ), Wang Yuncai ( 王 云 才 )*, Intergroup chaos synchronization properties in a ring topology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os-Fractal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8ithIWCFTA), Aug. 29-Sep. 1, HaErBin (2015). 27. H. Li, M.Maekawa, A. Miysashita, A. Kawasuso. Spin-Polarized Positron Annihilation Study on some Ferromagets.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ron annihilation, Sep. 20-25, Wuhan (2015). 28. Na Qiao, Zhi-Hui Chen(陈智辉)*, Li Liang, Li-Na He, Yi-Biao Yang, Shao-Ding Liu, Enhancing the brightness of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 by multilayer hetero-structures.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ipulation, 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on the Nanoscale, Oct. 5-9, Changchun, 邀请报告 (2015). 29. Yuying Hao (郝玉英)*, Yanxia Cui(崔艳霞) , Ye zhang, Wenyan Wang, Ximin Tian, Yang Hao, Furong Zhu, Improved organic photovoltaics by surface plasmon effect.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 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0. 李战峰*, 吕响, 崔艳霞, 郝玉英*, Multifunctional fluorinated 9,9'-bianthracene derivatives with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TICT) excited states as high-performance deep-blue fluorescent emitters (CIEy ≈ 0.08) and blue host materials.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 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1. 孙钦军*, 周淼, 赵焕斌, 郝玉英*, 强电场提高 PTB7: PCBM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 率的研究.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2. Wenyan Wang, Yuying Hao(郝玉英)*, Yanxia Cui(崔艳霞)*, Ye Zhang, Fang Shi, Bin Wei, Wei Huang, Ultra-Thin Organic Solar Cells Incorporating Dielectric-coated Comb Silver Nanogratings.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 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3. Fan Yang, Yuying Hao(郝玉英)*, Yanxia Cui, Ye Zhang, Wenyan Wang, Fang Shi, Bin Wei, Wei Huang, Visible transparent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 with tandem photonic crystal. 第九 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4. 任静琨, 刘伟鹏, 李战峰*, 崔艳霞*, 郝玉英*,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2D/A terpolymers containing diketopyrrolopyrrole and naphthalene for efficient bulk-heterjunction solar cells. 第九 2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 10月11日-15日, 南京 (2015). 35. Miao Zhou, Qinjun Sun(孙钦军)*, Yuying Hao(郝玉英)*, Huanbin Zhao, Fang Shi, High efficiency PTB7: PCBM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gate structure. 2015年亚洲有机光电子学会议, 10月28日-31日, 北京 (2015). 36. Peiqian Tong, Yanxia Cui(崔艳霞)*, Yuying Hao(郝玉英), Qiuqiang Zhan, Qinjun Sun, Furong Zhu,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PEG-coated Gold Nanorods Doped in the Active Layer.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Nov. 19-23, Hong Kong, 口 头报告 (2015). 37. Xueyan Wu, Yanxia Cui(崔艳霞)*, Ting Ji(冀婷), Yanshan Wang, Zhigang Jia, Hua Wang, Yuying Hao(郝玉英), Efficient 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Plasmonic Nanoparticles. 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Nov. 19-23, Hong Kong, 张贴报告 (2015). 38. 王云才, 物理随机密钥发生器. 第一届中国密码学会2015年混沌保密通信学术会议, 11月20 日-22日, 北京,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39. 王安帮, 宽带无时延混沌信号的产生. 第一届中国密码学会2015年混沌保密通信学术会议, 11月20日-22日, 北京,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40. 王龙生, 王安帮*, 利用信息协商实现基于同步的密钥分发. 第一届中国密码学会2015年混 沌保密通信学术会议, 11月20日-22日, 北京,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41. 王云才, 混沌信号的产生与应用. 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光电 产业化项目对接会, 11月21日-23日, 杭州, 主题报告 (2015). 42. 王安帮, 超宽带混沌激光的应用研究进展. 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 会, 11月21日-23日, 杭州,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43. Wang Anbang (王安帮), Wideband Chaos Generation Without Time Delay Signature Using Phase Dynamics of External 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s. 201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Nolta2015), Dec. 1-4, Hong Kong,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44. Zhao Tong (赵彤), Wang Yuncai(王云才)*, Precise fault location in TDM-PON by utilizing the delay signature of the chaotic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 201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Nolta2015), Dec. 1-4, Hong Kong, 分会口头报告 (2015). 45. Binzhao Cao(曹斌照), et al., Study on Resonant Characteristics for Higher-Order Modes in Zero Index Metamaterials Loaded with Dielectric Rings. 2015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Dec. 6-9, NanJing, 张贴报告 (2015). 46. 张建忠, 张明江, 王云才, 基于低相干态信号布里渊光相干探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 第七届 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坛, 12月14日-17日, 广州, 口头报告 (2015). 47. 刘毅, 张明江, 王云才, 高分辨率多波长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温度传感器. 第七届全国光 学青年学术论坛, 12月14日-17日, 广州, 口头报告 (2015). 48. 易小刚*, 王安帮, 赵彤, 王云才, Fiber Faults Loc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Networks, 2015 EMN Optoelectronics Meeting(Energy Material Nanotechnology) 4月24日-27日, 北京, 特邀分会场报告 (2015). 49. 易小刚, 王安帮, 赵彤, 王云才*, Fiber Faults Diagnosis Based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i 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7月3日-5日, 南京, 特邀分会场报告 (2015). 2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专著 乔铁柱 著.《矿用输送带无损检测技 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 年 6 月. 李战峰 著.《高效氟取代蓝光材料的 设计合成及 OLED 性能》, 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 2015 年 5 月. Zhijun Yan, Chengbo Mou, Yishan Wang, Jianfeng Li, Zuxing Zhang, Xianglian Liu(刘香莲), Kaiming Zhou, 《Lin Zhang, 45°-tilted fiber grating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ultrafast fiber lasers in fiber laser》, Intech, 2015 年. 获奖 王安帮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 刘绍鼎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 131 领军人才”称号. 杨致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 131 领军人才”称号. 学术交流 2015 年,我院邀请 25 名国内外专家来校 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约 235 人次的教师进行了 相关学术交流活动,31 人次赴美国、加拿大、 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白俄罗斯、香港、台湾 进修学习或访问交流,136 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 议或学术交流,68 人次参加国际会议。 邀请学术报告 1. 4 月 11 日, 浙江大学何应然博士来我院进行学术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王永革 博士、终身教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学 术报告 交流, 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作了题为“人工电磁超 材料波导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光子器件上的应用” 2. 的学术报告. 4 月 13 日, 日本三形大学的王忠强博士来我校进 行学术交流, 在西配楼二层会议室作了‚有机光伏 的器件结构设计及机理研究‛的专题讲座,我院 有机光电子实验室及新材料中心相关方向的师生 参加了交流讨论. 以色列 Ben-Gurion University 教授、上 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Yehuda B Band 访 问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2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3. 4 月 17 日, 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陈家璧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逸夫 楼 701 会议室作了题为‚光频段负折射材料的 反常多普勒效应实验研究‛的学术报告. 4. 4 月 20 日, TCL 集团副总工程师潘君友博士应 邀来我校访学,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作了题为 “国际有机发光器件研究和产业化现状及趋势” 浙江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 杰青仇旻教授 5. 访问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6. 7.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Dipankar Sen 教 授访问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的学术报告. 4 月 27 日,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景 镇教授应邀来我校访学,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 作了题为‚原子时间成像技术的研究‛的学术 报告. 4 月 29 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 员应邀来我校访学,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作了 题为‚新型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频率扩展及 精密控制‛的学术报告. 4 月 30 日, 厦门大学付宏燕副教授应邀在测控 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Photonic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microwave signals”的学术报告. 8. 5 月 21 日,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东栋博 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 作了题为“高效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 9. 结构和界面调控”的学术报告. 5 月 28 日,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罗延 安教授应邀来我校访学,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 作了题为‚SD 对壳模型下有关原子核形状相 变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10. 5 月 30 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肖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访问我校进行学术交 流 志松应邀来我校访学,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作 了题为‚稀土发光与快光及 Sagnac 效应‛的学 术报告. 11. 5 月 30 日, 天津理工大学印寿根教授应邀来我 校进行学术交流,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作了题 为“表面等离子体增强 OPV 的探索研究”的学 术报告. 12. 6 月 5 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董永康研究员应邀 在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 一行 9 人访问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 了题为‚高性能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器研 究‛的学术讲座.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大学和俄罗斯圣 13. 6 月 8 日, 西安交通大学吴朝新教授、周桂江 王云才教授、邓霄副教授陪同吕明校长等 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 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 太阳能电池”和“功能 Ir(III)及 Pt(II)磷光分子的 2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讲座. 14. 6 月 29 日,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王永革博士、终身教授受 王云才课题组邀请, 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From Science to Engineering, a cryptographic example”的学术报告. 15. 6 月 30 日, 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洪艳华博士应邀来访我校, 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Nonlinear Dynamics in 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s: Chaos” 的学术报告. 16. 9 月 2 日, 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Alan Shore 教授在明向校区行知搂 C333 教室为我院本科生作题为“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2015”的科普报告. 17. 9 月 3 日,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Dipankar Sen 教授应我院于化忠教授课题组邀请访问 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Beyond genetics: DNA and RNA as catalysts and switches”的学术报告. 18. 9 月 6 日, 浙江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杰青仇旻教授, 受我院陈智辉副教授邀请访问我 校进行学术交流, 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Plasmonic nanophotonic dev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19. 9 月 8 日, 以色列 Ben-Gurion University 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Yehuda B Band 应邀在我校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Interference, Entanglement, Phase Dynamics and sptial Evolution of Bose-Einstein Matter Waves”的学术报告. 20. 11 月 23 日,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应邀来访我校, 在我校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Application of novel nanomaterials in phosphopeptide enrichment‛的学 术报告. 21. 12 月 23 日,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杨明红研究员在测控所 308 会 议室作了题为‚光纤传感技术:基础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22. 12 月 23 日,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范旭东教授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Optofluidic ring resonator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label-free biosensing, optomechanics, optofluidic lasers, and micro-gas chromatography‛的学术报告. 23. 12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雪明研究员在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 了题为‚光纤激光脉冲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学术交流-海外篇 1. 1 月 5 日,崔艳霞教授参加在香港举行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作了题为‚Improved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by Incorporation of Coated Gold Nanorods at different positions‛的口头报告. 2. 1 月 5-9 日, 郝玉英教授赴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 并参加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学术会议, 作了题为‚Improved organic photovoltaics by surface plasmon effect‛邀请报告. 3. 2 月 1 日, 王冰洁副教授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 4. 3 月 2 日, 彭华讲师参加在美国 San Antonio 举行的“APS March Meeting”, 并作题为 Anisotropic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chain tellurium 的口头报告. 5. 3 月 3 日, 厉华明副教授参加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行的“APS March Meeting 2015”国际会议, 并作题为的“Equation of state, thermodynam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liquid indium and iron under high pressure”学术报告. 3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6. 3 月 31 日-4 月 2 日, 王冰洁、王安帮赴英国卡迪夫大学参加了“2015 Semiconductor and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s conference” 国际学术会议, 王冰洁作了题为“Precise Fault Location in WDM-PON by utilizing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light”的学术报告, 王 安 帮 做 了 题 为 “Generation of wideband white chaos using optical heterodyning of external-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s”的学术报告. 7. 4 月 28 日, 彭华讲师参加美国 UCLA 的 TANMS 工程研究中心举办的 2015NSF 项目汇 报, 并作张贴报告. 8. 5 月 25 日-31 日, 应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矿业大学和俄罗斯 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的邀请, 我院冰情检测课题组邓霄副教授陪同吕明校长等 一行 9 人对上述高校进行了交流访问, 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9. 7 月 21 日, 我院硕士研究生郝阳同学赴香港浸会大学学习交流半年. 10. 8 月 15 日, 张文星副教授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 11. 9 月 4 日, 张朝霞副教授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12. 9 月 9 日, 张明江副教授赴加拿大进行学术交流. 13. 9 月 10 日, 徐利春讲师赴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 14. 9 月 21 日, 田跃讲师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15. 9 月, 2012 级光源与照明专业连诚同学赴香港完成我校与香港浸会大学的‚3+2‛培养 项目. 16. 11 月 1 日, 杨致副教授赴加拿大 McGill 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 CSC 公派访学交流. 17. 11 月 8-13 日, 我院博士研究生王文艳同学被选送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国务院台办 组织的在台湾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交流”活动. 18. 11 月 19 日, 崔艳霞教授和吴雪彦参加在香港举行的“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 并分别作了题为“Incorporating coated plasmonic elements into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的口头报告及“Efficient 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Plasmonic Nanoparticles”的张贴报告. 19. 11 月 28 日, 时秋峰讲师赴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 20. 12 月 1 日-4 日, 王安帮、韩红、李璞、赵彤参加在香港举行的 NOLTA2015 国际学术会 议, 王安帮和赵彤分别作题为“Wideband Chaos Generation Without Time Delay Signature Using Phase Dynamics of External Cavity Semiconductor Lasers”、“Precise fault location in TDM-PON by utilizing the delay signature of the chaotic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的学术 报告. 21. 12 月 4 日, 王安帮、韩红、李璞、赵彤参观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 Nelson Sze-Chun Chan 博士的实验室. 22. 12 月 10 日, 王东讲师赴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国内篇 1. 1 月 5 日, 秦建敏教授在明向校区行知楼 B114 为我院近 150 名同学作了“基于空气、冰 与水物理特性差异的冰情检测新技术简介及应用”学术报告. 2. 1 月 22 日-24 日, 于化忠、张校亮带硕士生师茂林和张玲玲赴海口参加了“全国现场检测 仪器及技术暨全面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研讨会”, 于化忠作了邀请报告, 张校亮和两位硕 士生均作了口头报告. 3. 3 月 17 日-19 日, 乔铁柱、贾华宇、李战峰、韩红及学生一行 12 人赴上海新国际博览 中心参加了“2015 年第十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参观学习并与部分参展商进行交流. 3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4. 4 月 10 日-14 日, 我院李建明书记、 杨毅彪院长, 彭 彦彬副书记, 秦建敏教授, 邓霄副教授应黑龙江 大兴安岭水文局邀请, 赴黑龙江漠河冰情检测现 场进行了考察交流, 双方共同签订了“黑龙江河道 冬季封冻期冰雪情定点连续自动监测试验”合作 协议书. 5. 4 月 15 日-18 日, 王宇、王东、刘毅、白清、刘昕 和余辉赴电子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6. 秦建敏教授做学术报告 4 月 24 日, 崔艳霞教授及吴雪彦赴北京参加了 “EMN/Optoelectronics Meeting”, 并分别作了题为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PEG-coated Gold Nanorods Doped in the Active Layer” 的 邀 请 报 告 及 “Plasmonic Broadband Absorber by Stacking Multiple Metallic Nanoparticle Layers”的张贴报告. 7. 4 月 27 日-29 日, 于化忠、李晓春赴湖南大学化学 生物传感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李建明书记、杨毅彪院长, 彭彦彬副书 8. 5 月 5-7 日, 杨玲珍、张建忠、张明江、刘毅、赵 江漠河冰情检测现场进行考察交流 记, 秦建敏教授, 邓霄副教授赴黑龙 彤、王龙生、武新涛, 杨义, 张宗伟赴北京参加中 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承 办 的 “Appled Optics and Photonics China 2015 9. (AOPC2015)会议”. 5 月 5 日-7 日, 乔铁柱、王东、王宇赴北京参加了 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北京) 国际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10. 5 月 6 日, 杨玲珍, 武新涛, 杨义, 张宗伟参观中 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所固体激光技术重点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研究 实验室. 预报室张林主任一行来我院冰情检测 11. 5 月 7 日, 张建忠、韩红、李璞、赵彤、王龙生参 加清华大学张书练教授组织的“激光原理实验及 课题组就第 32 次南极海冰冰情监测设 备的研发情况进行考察与验收 激光精密测量新技术研讨会”. 12. 5 月 8 日-11 日, 李晓春带硕士生王建花和杨帆赴 武汉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 会”并作了题为“Quantit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on bona fide DVDs using DNA molecular beacon probes”的张贴报告. 13. 5 月 25 日-28 日, 陈智辉在长春参加了“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ICNP)”, 并参观了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 邓霄副教授带领学生赴上海交付了第 联合研究中心. 14. 6 月 5 日-8 日, 张校亮带课题组硕士生宋鹏鸿和徐 32 次南极科考专用的 6 套冰雪情监测 设备,并参观了‚雪龙号‛破冰船 鹏涛赴北京参加“Frontiers of Nanochemistry-2015” 3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国际会议, 并作了题为“Laser scribed patterns on graphene oxide”的张贴报告. 15. 6 月 14 日-17 日, 黄小勇赴南京参加了南京理工 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 坛”, 并作了题为“稀土掺杂上转换/下转换发光 材料”的口头报告. 16. 6 月 27 日-29 日, 肖理君、任超赴北京大学参加 了源资科技 VASP&MedeA 培训班. 邓霄副教授参加第七届全国水力学与 水利信息学大会并作报告 17. 6 月 26 日-30 日, 王娟芬赴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 院参观交流学习. 18. 7 月 3 日, 王云才、王安帮、张建国赴北京参观 访问了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王云才教授作了题为“最快的随机数发生器?” 的报告. 19. 7 月 3 日-5 日, 张明江、易小刚、王龙生赴南京 参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第 14 届国际光 通信与网络研讨会‛ , 分别作了题为“Chaotic Light Gen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ensor, Radar” 、 “Fiber Faults 陈智辉、刘绍鼎、王文杰、费宏明、 Loc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刘欣、陈景东,在杭州参加 The 5th networks” 、 “Improving Intergroup chaos Optoelectronics and synchronization in a ring topology semiconductor lasers”的口头报告. Micro/nano-optics (AOM 2015),并参 20. 7 月 9 日-10 日, 黄小勇赴长春参加了由中科院长 观了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 春 光 学 精 密 机 械 与 物 理 研 究 所 主 办 的 “Light Conference-青年科学家论坛 2015”, 随后前往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实验室 of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与交 流. 21. 7 月 15 日-17 日, 曹恩思、孙礼、彭华、张雍家、 郝文涛、张万舟、薛林和学生赴清华大学参加 2015 全国第一届凝聚态物理会议, 张万舟作了 题为“二维光晶格中三体超流和超固体”的张贴 海报, 曹恩思、孙礼、彭华、张雍家、郝文涛会 议期间前往中科院物理所进行了参观交流学习. 22. 8 月 7 日-10 日, 郝玉英、李战峰、任静琨、王志 元、吕响、刘伟鹏、高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 十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 料 学 术 研 讨 会 ”, 并 作 了 题 为 “Enhanced 杨玲珍教授代领研究生参加国际应用 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交流会 performance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by incorporating silica-coated nanoparticles”的张贴海报. cuboidal silver 23. 8 月 11 日-15 日, 黄小勇参加了在哈尔滨召开的 3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第十七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 (CCCG-17)”, 并作了题为“稀土上转换纳米晶激发 光窗口调控与发光增强”的口头报告, 随后前往哈 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参观与交流. 24. 8 月 14 日-16 日, 张丽博士与研究生戎军飞、杨涛 赴北京大学参加了“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 图论与系统优化专业委员会 2015 年学术年会”, 戎 军飞、杨涛同学分别在大会宣读了学术论文. 25. 8 月 14 日-17 日, 王云才、李战峰、贾华宇、李璞、 黄小勇与‚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 合影留念 赵彤、董翔宇赴成都参加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 所承办的“2015 年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李璞、 赵彤、董翔宇分别作了题为“面向全光物理随机数发 生器的混沌实时光采样研究”、“利用光反馈半导体 激光器的外腔特征实现 TDM-PON 故障的精确定 位”、“利用混沌光时域反射技术实现光纤衰减测量” 的口头报告. 26. 8 月 14 日-18 日, 李璞前往电子科技大学刘永课题 组参观交流学习. 王云才、刘丽、韩红、徐航、王龙生赴 27. 8 月 24 日-26 日, 张明江、王安帮、易小刚、王宇、 及应用研讨会 哈尔滨参加第八届国际混沌分形理论 李璞、刘毅赴北京参加了由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 实验室承办的“ 第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研讨 会”. 28. 8 月 30 日-9 月 1 日, 王云才、刘丽、韩红、徐航、 王龙生赴哈尔滨参加黑龙江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国 际混沌分形理论与应用研讨会(IWCFTA2015)”. 刘 丽 作 了 题 为 “Ultra-wideband chaotic through-wall imaging radar using Colpitts oscillator”的口头报告, 徐 航 、 王 龙生 分 别 做 了 题 为“Through-wall radar imaging using ultra-wideband chaotic-pluse-position modularion microwave signal” 、 “Intergroup chaos synchronization properties in a ring topology of 刘丽赴杭州参加 2015 年 IET 国际雷达 semiconductor lasers”的口头报告.会后参观了哈尔 滨工业大学微光学与光子学技术实验室以及黑龙 会议并做了张贴报告 江大学电子工程实验室. 29. 8 月 31 日-9 月 3 日, 李璞、赵东亮赴深圳参加中国 光博会, 并前往深圳大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参观交流 学习. 30. 9 月 8 日-11 日, 黄小勇参加了在长春召开的“第八 届中国功能玻璃学术研讨会暨新型光电子材料国 际论坛”, 随后前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张建国、李璞、董翔宇等一行 10 人携 所进行学术交流. 31. 9 月 10 日-13 日, 韩燕赴长春参加了吉林大学承办 我校王云才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两项 的“中国物理学会 2015 年秋季学术会议”, 进行了交 科技产品参展了在深圳举办的第 17 届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3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流和学习. 32. 9 月 25 日, 李辉赴武汉参加 ICPA 17-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ron annihilation 并作了张贴报告“Construct of a digital positron annihilation coincidence Doppler broadening spectrometer”. 33. 9 月 28 日,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研究预报室张林主任一行来我院冰情检测 课题组就第 32 次南极海冰冰情监测设备的研发情况进行了考察与验收. 34. 10 月 5 日-9 日, 陈智辉在长春参加了“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ipulation, 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on the Nanoscale”, 并作邀请报告, 参观了吉林大学-集 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35. 10 月 6 日-7 日, 秦建敏赴北京参加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第五届第二次全体 理事会议并提出增补青年理事的建议, 会上正式表决通过了增补邓霄、乔铁柱老师为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全国理事. 36. 10 月 8 日的《山西日报》在头版重要栏目重要位置以《太原理工大学为我国第 32 次南 极科考队伍量身研制 6 套专用冰雪情检测设备将赴南极》为标题, 详细报道了我院冰情 检测课题组的科研成果. 37. 10 月 11 日-15 日, 郝玉英、孙钦军、李战峰、袁树青、任静琨、王志元、王文艳、杨 帆赴南京参加了“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 学术会议”, 郝玉英教授作了题为“Improved Organic Photovoltaics by Surface Plasmon Effect”的口头报告. 38. 10 月 13 日-16 日, 刘丽赴杭州参加了 2015 年 IET 国际雷达会议, 并作了“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UWB direct chaotic through-wall imaging radar using Colpitts oscillator” 的张贴报告. 39. 10 月 16 日-18 日, 郝玉英、张叶、陈名赴上海参加了“2015 全国新型太阳能电池前沿技 术与发展研讨会”, 郝玉 英教授作了 题为 “Improved Organic Photovoltaics by silver nanoparticles”的学术报告. 40. 10 月 16 日-18 日, 秦建敏, 邓霄, 崔丽琴和研究生叶秋红赴湖北宜昌三峡大学参加了“第 七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会上, 邓霄代表我校冰情检测课题组作了“基于冰 与水等效电阻值差异的冰情检测原理及其在河冰检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叶秋红同 学在大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 会后推荐邓霄, 张丽, 崔丽琴为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分会 增补全国委员候选人. 41. 10 月 27 日, 冰情检测课题组作为合作研究单位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 所, 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及内陆渔业研究所共同申报了中德合作项目“青藏高原气候 系统分量-湖泊的内部混合过程及湖气相互作用研究”. 42. 10 月 28 日-31 日, 刘绍鼎、王文杰、陈智辉、费宏明、刘欣、张荣和陈景东赴杭州参 加 了 浙 江 大 学 举 办 的 “The 5th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Optoelectronics and Micro/nano-optics (AOM 2015)”, 并前往浙江大学仇旻实验室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43. 10 月 28 日-31 日, 郝玉英、许蓬、高宇鹏、刘定坤、湛玉新、刘伟鹏、高琳华、孔维 民赴北京参加了‚2015 年亚洲有机光电子学会 议(Asian Conference on Organic Electronics) ‛. 44. 10 月 29 日-31 日, 张鹏参加“NSFC 机械工程学科 2015 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交 流研讨会”, 此次会议引导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科学基金项目, 围绕 科学基金相关主题开展讲座并解疑答惑, 会后参观兰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5. 2015 年 10 月-2016 年 5 月, 王艳珊同学在中科院上海研究院交流学习. 3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46. 11 月 3 日-5 日, 冰情检测课题组邓霄副教授带领课题组研究生及凌云训练营部分本科 生赴上海交付了第 32 次南极科考专用的 6 套冰雪情监测设备, 并在中国极地中心工作 人员的安排下参观了“雪龙号”破冰船. 47. 11 月 4 日-7 日, 靳宝全、王宇赴北京参加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 第十一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 王宇作了题为“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振 动信号检测研究”的口头报告. 48. 11 月 14 日-11 月 22 日, 张建国、李璞、董翔宇等一行 10 人携我校王云才教授团队自主 研发的两项科技产品“高速真随机码发生器”和“混沌光/电时域反射仪”参展了在深圳举 办的第 17 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展会期间, 李璞老师和张建国老师分别 参加了由高交会主办方举办的“高交会山西馆现场推介会”和山西省商务厅举办的“山西 省高新技术项目推介发布对接会”, 并就参展的两款科研产品作了推介报告, 得到与会 领导、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会后, 还与有意向合作的企业、公司进行了初步 接洽. 49. 11 月 15 日-17 日, 蔡冬梅、韦宏艳、贾鹏赴成都参加了“第二届大气光学与自适应光学 技术发展研讨会”. 50. 11 月 20 日-22 日, 王云才、王安帮、张建国、王龙生、马荔赴北京参加北京电子科技 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密码学会 2015 年混沌保密通信学术会议”, 分别作了题为“物理 随机密钥发生器”、“宽带无时延混沌信号的产生”、“超宽带混沌激光的应用研究进展”、 “利用信息协商实现基于同步的密钥分发”的口头报告. 王云才教授应邀担任分会主席、 并当选为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委会常务委员. 51. 11 月 21 日-23 日, 王云才、靳宝全、王安帮、王冰洁、王宇、王东、王大铭赴杭州参 加由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联合主办, 中国计量学 院、杭州嘉量科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科华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全 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光电产业化项目对接会”, 王云才教授 担任分会主席、并作了题为“混沌信号的产生与应用”的主题报告, 王安帮、王宇、王冰 洁分别作了题为“超宽带混沌激光的应用研究进展”、“用于煤层气输送管道的分布式光 纤振动检测方法研究”、“基于混沌时域反射的电缆故障测试仪”口头报告. 52. 11 月 24 日, 王安帮、王宇、王东、王大铭参观访问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董 新永教授实验室, 并就光纤光栅在激光、传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53. 11 月 25-26 日, 于化忠、李晓春先后赴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 海关化验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 54. 11 月 27 日-29 日, 韩燕赴合肥参加了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的‚2015 年微腔光子学学术研 讨会‛, 进行了交流和学习. 55. 11 月 27 日-29 日, 靳宝全、王宇赴合肥参加了由安徽省光学学会承办的‚2015 年长三 角三省一市光学(激光)学会年会‛暨‚第七届中部六省光子产业论坛‛, 王宇作了题 为‚煤层气长输管道第三方破坏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研究‛的口头报告,并前往安徽 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安徽大学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56. 11 月 28 日-12 月 2 日, 我院冰情检测课题组秦建敏教授赴黑龙江漠河参加了由黑龙江 省水文局主办、由我校冰情检测课题组参与协办的“黑龙江冰凌灾害监测及预报研究” 项目第三期技术总结会, 在会上介绍了我校课题组提出的新型冰情检测技术与设备性 能. 57. 12 月 4 日, 王冰洁、刘丽赴西安参加了第二届雷达新技术专题研讨会. 58. 12 月 11 日-13 日, 黄小勇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中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 3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并作了题为“稀土上转换纳米晶激发光窗口 调控与发光增强”的口头报告. 59. 12 月 14 日-17 日, 张建忠副教授、刘毅讲师赴广州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光学青年学术论 坛, 张建忠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低相干态信号布里渊光相干探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 的口头报告, 刘毅讲师作了题为“高分辨率多波长单纵模布里渊光纤激光温度传感器” 的口头报告. 60. 12 月 26 日, 王云才教授、杨毅彪教授参加了在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进行的山西省物理 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 3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一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山西省投资促进局重点推介产品 混沌光时域反射仪 研发团队: 王云才教授课题组 产品特色、创新及用途: 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表征光纤传输特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光纤及光网络的 故障点定位。传统的脉冲光时域反射仪存在动态范围(测量距离)与空间分辨率无法同 时提高的矛盾,其典型分辨率在数米至数十米范围,无法满足密集反射事件的测量。混 沌光时域反射仪(COTDR)首次利用非线性光学器件产生的宽带低功率密度混沌激光 作为探测信号,结合相关法数据处理,突破了测量距离超百公里的故障点高精度定位(厘 米级分辨率) 。该产品的问世为工程测量领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机制与手段,相关 技术已获得美国、中国等十余项发明专利,山西省科技奖两项,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 产品适用于光纤主干线的故障检测,还可用于诊断反射事件密集频发的小型光纤网络, 如建筑物内部光纤局域网、机载舰载光纤网等。 混沌时域反射仪的原理和样机图 专利、获奖与成果鉴定 业内评价 2009 年,混沌国际会议(希腊)评价 COTDR 技术开创了混沌激光的新应用方向。 2010 年,COTDR 被评为中国光学产品年度十佳。 2013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科技新闻网等 4050 家网站对 COTDR 进行了报道。 2015 年,COTDR 参展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作为山西省高新技 术推介发布会重点介绍产品向‚一带一路‛国家的 160 多位外商与 100 多位深圳高 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获得高度关注。王一新副省长及相关领导对这项成果 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题组的工作为山西争得了荣誉。 3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二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山西省投资促进局重点推介产品 混沌高速真随机码发生器 研发团队: 王云才教授课题组 产品特色、创新及用途: 随机密钥是通信信息安全的关键。绝对安全的‚一次一密‛技术需要大量无 重复的真随机码作为密钥。然而,真随机码通常从电子热噪声等随机物理过程中 抽取,其典型速率仅为数十 Mbit/s,无法满足现行高速数字光通信的信息速率。 混沌高速真随机码发生器利用有世界最快‚骰子‛之称的宽带混沌激光作为物理 熵源,将真随机码流速率提高百倍,实时速率已达 4.5Gbit/s,是目前世界上已知 报道中最快的实时真随机码发生器,未来其速率可进一步提升至 10Gbit/s,该速 率已可匹配高速 Gbit 光网络的干线通信速率,为实现一次一密、安全高速保密 通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解决方案。产品相关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十余项,得 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资助。 同行评价: 同行专家认为:“The authors report on real-time random bit generation up to 4.5 Gb/s using a chaotic laser with electronic post-processing devices. The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random bit generators has been very limited, and their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is research field of real-time optical 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真随机码发生器的原理和样机图 4.5Gbit/s 随机码的波形图、眼图和二维随机位模式(500bits×500bits) 3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三 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S. D. Liu (刘绍鼎)*, X. Qi, W. C. Zhai, Z. H. Chen, W. J. Wang, and J. B. Han, Polarization state-based refractive index sensing with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 Nanoscale, 7, 20171-20179 (2015). (IF=7.394, SCI 1 区) 研究内容: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受辐射、非辐射损 耗的影响,造成共振峰谱线展宽很大,降低了体系传感灵敏 度。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偏振态调制的表面等离激元传感方法。 当线偏振入射场通过非对称金属纳米结构后,透射光偏振态会 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椭圆偏振光的输出。这一过程同样受到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 振的调制。在等离激元共振峰位附近,透射场偏振态能够形成线偏振输出,此时 椭偏率趋于 0。当测试得到椭偏率倒数光谱,共振峰线宽可以达到亚纳米量级。 科学价值: 所提出偏振态传感方法能够将谱线线宽降低 2 个数量级。当外界环境折射率改变 后,椭偏率倒数光谱峰位偏移量与透射谱基本一致,传感质量因子有望超过 1000。此外本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当金属纳米结构没有高于 C2 对称轴时, 都适用于本方法。 同行评价: 同行专家认为:To sum up, the authors presented a careful study on the polarization state-based sensing method using gold nanorod arrays. Both L-shaped and dimer nanorod arrays were investigated for sensing. The method is very interesting, although the study is purely based on simulations. I highly recommend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work on Nanoscale. 偏振态传感示意图 4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科研亮点四 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Wei Qin (秦伟), Xiaomin Chen, Huashan Li, Maogang Gong, Guoliang Yuan, Jeffrey C. Grossman, Manfred Wuttig, and Shenqiang Ren, Room Temperature Multiferroicity of Charge Transfer Crystals, ACS Nano, 9 (2015) 9373-9379. (IF=12.88, SCI 1 区) Wei Qin (秦伟), Maogang Gong, Xiaomin Chen, Tejas A. Shastry, Ridwan Sakidja, Guoliang Yuan, Mark C. Hersam, Manfred Wuttig and Shenqiang Ren, Multiferroicity of Carbon-Based Charge Transfer Magnets, Adv. Mater., 27 (2015) 734-739. (IF=17.49, SCI 1 区) Wei Qin (秦伟), Beibei Xu, Shenqiang Ren, An organic approach for nanostructured multiferroics Nanoscale, Nanoscale, 7 (2015) 9122-9132. (IF=7.39, SCI 1 区) 研究内容: 区别于单相给体或者受体的组装,将有机给体和受体共同组装成多铁性超分子晶 体。这是利用非合成方法提供新功能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这类共 同组装的特殊超分子材料室温下具有显著的铁磁性和磁晶各向异性。 科学价值: 这类共同组装的特殊超分子材料室温下具有显著的铁磁性和磁晶各向异性。现阶 段的研究发现,具有显著磁晶各项异性的材料是实现高密度垂直磁记录的基础。 因此,有机超分子磁体的制备可为高密度垂直磁存储的研发提出新思路。在未来 几十年内,大规模有机多铁体的成功制备可为实现有机多铁存储器和有机传感器 提供保障。 同行评价: “These works reports novel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sm and multiferroic properties of nanocarbon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This article could further expand the rich field of magnetism, which is currently dominant by the inorganic phase. The authors confirme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arbon magnets by the spin resonance and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s, where th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and mechanical strain show a great control on the magnetization. The ferroelectric layer incorporation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o further enhanc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properties, due to the dipole effect on charge-transfer states. They are truly inspiring works.” 4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教学工作总结 2015 年我院承担教学工作量 48572.4;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 指委教改项目 1 项,太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 项;获批山西省研究生 教育创新项目 2 项;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 项,太原 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 1 项;发表教学论文 2 篇;2 人荣获 山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 人荣获太原理 工大学‚卫国云霞奖学奖教金‛二等奖;1 人荣获太原理工大学‚2014 年度本 科教学优秀奖‛三等奖;荣获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二等奖 1 项;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挑战杯‛晋商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荣获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 秀项目奖 1 项;约 80 人次参加教学交流。 教学工作量统计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 48572.4 , 较 2014 年增加 4114.4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453.95;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 317.87 2015 年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承担的教学工作量 上半年 下半年 全年 大学物理 6023.76 4831.84 10855.6 专业课 2289 2315.2 4604.2 教学研讨 大学物理实验 毕业设计 1150 1130 2280 5280 6723.2 12003.2 1494 0 1494 实习 300 0 300 课程设计 研究生 836.8 1638.6 2475.4 8280 6280 14560 合计 25653.56 22918.84 48572.4 4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教改项目 1. 曹斌照, 费宏明, 张荣,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指委教改项目: 光电信息类基础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研究, 经费 0.1 万, 起止年月:2015.06-2016.06 2. 杨玲珍, 刘红利, 孙礼, 樊林林, 基于 MOOC 模式的大学物理课程群的探索与研究, 2015 年 度太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 经费 1 万, 起止年月:2015.01-2016.12 3. 张彩霞, 杨毅彪, 康爱国, 李孟春, 张青兰, 基于‚卓越计划‛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2015 年 度太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费 0.5 万, 起止年月:2015.01-2017.12 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1. 王文艳. 包覆型金属纳米光栅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研究, 2015 年山西省研究生 教育创新项目, 导师:郝玉英, 经费 2 万, 起止年月:2015.03-2016.03 2. 张永宁. 混沌布里渊光相干域反射仪, 2015 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导师: 张明江, 经 费 1 万, 起止年月:2015.03-2016.0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 苏睿、杨朝雁、杨奎、黄涌和、杨天澄. 收发一体防水超声波测距装置研究, 2015 年山西省 高 等学 校大 学生 创新 创业 训练 项目 , 指导 教师 :靳宝 全 , 经费 0.5 万, 起止 年月 : 2015.06-2016.06 2. 张雅鑫. 光纤环实现冰层压力测量设计与研究, 2015 年度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重点项目, 指导教师:杨玲珍, 经费 1 万, 起止年月:2015.03-2016.06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1. 张朝霞, 吕玉祥, 郝润芳. 《c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科技纵横, 94-97(2015). 2. 靳宝全, 高妍, 王东, 乔铁柱. 仪器类交叉学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现代教 育装备, (13), 71-73(2015). 获奖 刘瑞萍荣获山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郝文涛荣获山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杨玲珍荣获 2015 年太原理工大学“卫国云霞奖学奖教金”二等奖 杨玲珍荣获太原理工大学“2014 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陈治西、贾京南、邵彬、何波、贾宇飞, 基于单片机实现智能提醒服务, 2014 年太原理工大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指导教师:张朝霞, 此项目获 2015 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优秀项目奖, 2015.06 4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左广宇, 杜超, 薛甫成, 赵璐然, 潘桃桃, 戎军飞, 叶秋红, (指导教师:邓霄, 程鹏), 全国 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邓霄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 号. 左广宇, 杜超, 薛甫成, 赵璐然, 潘桃桃, 戎军飞, 叶秋红, (指导教师:邓霄, 程鹏), 山西 省第十三届“挑战杯”• 晋商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 邓霄副教授、程鹏 讲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刘伟力, 孟凡, 金瑞蒙, 李锟影, 马瑞, (指导教师:乔铁柱, 秦莺莺), 山西省第十三届“挑 战杯”•晋商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乔铁柱副教授、秦莺莺老师获“优秀 指导教师”称号. 教学交流 1. 1 月 9 日, 张校亮、刘欣、王宇赴石家庄中泰科技有限公司 就学生实习事宜进行参观考察. 2. 3 月 15-21 日,韦宏艳,刘欣带领光信专业大四学生赴石家 庄中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及交流. 3. 3 月 25 日-27 日,韦宏艳,张朝霞赴昆山参加了‚2015 年 昆山开发区‘区校合作联盟’年会暨校企合作洽谈会‛ . 4. 5 月 9 日-10 日, 杨毅彪、郝玉英、康爱国、刘红利、王磊、 李建明、杨毅彪、郝玉英、彭彦彬、秦 建敏、吕玉祥、杨玲珍、乔铁柱、邓霄、 马珺等老师及研究生赴山西省计量科 学研究院进行了调研交流 张校亮、李战峰、韩燕、刘瑞萍、郝文涛等教师在中北大 学参加了山西省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山西省第二届 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会议中的教学研 讨会部分, 刘瑞萍、郝文涛参加了讲课比赛, 并荣获省级一 等奖. 5. 5 月 20 日, 我院李建明、杨毅彪、郝玉英、彭彦彬、秦 建敏、吕玉祥、杨玲珍、乔铁柱、邓霄、马珺等老师及 邓霄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研究生 研究生一行 30 多人赴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了调研 左广宇、申小强赴广州参加全国第十四 交流, 双方共同签订了“太原理工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协 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议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竞赛决赛 6. 5 月 29 日-31 日, 韦宏艳、张莹、王磊、王宇参加在清华大 学举办的 2015 年高校电子信息科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 会. 7. 6 月 10 日, 冰情检测课题组研究生左广宇等在中北大学 参加山西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最终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 并将代表我校参加 11 月 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的“挑战杯”国赛. 8. 7 月 29 日-8 月 1 日, 费宏明、曹斌照、马宁、张杰赴银川 参加在宁夏大学举办的“高等学校第十八届数学物理方法和 第七届计算物理研究会年会”. 杨玲珍教授参加 2015 年国际物理教育 大会(ICPE2015)国际会议 4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9. 8 月 2 日-6 日, 郝玉英、张彩霞参加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讨会. 10. 8 月 9 日-14 日, 杨玲珍参加 2015 年国际物理教育大会(ICPE2015)国际会议. 11. 10 月 23 日-25 日, 物理系邓霄、马宁和光信系费宏明、翟爱萍、李国辉、陈景东参加了在成 都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 并前往电子 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参观学习. 12. 11 月 16 日-22 日, 冰情检测课题组邓霄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研究生左广宇、申小强 赴广州参加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并最终获得二等 奖的成绩. 13. 12 月 30 日, 我院在逸夫楼 801 进行“2015 年青年博士助课讲课考核会”, 10 名助课满一年 的青年博士参加了考评会, 学院领导、教授委员会主任、各系部中心主任对参加考核的 青年教师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和指导. 4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人才培养 2015 年学院共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 77 人,培养毕业本科生 82 人,其中本 科生校内外升学共 28 人;2015 年全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奖励和 荣誉共 193 人次;参与创新实践项目 58 项,其中 20 项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 誉。 2015 届研究生名录(82 名) 物理电子学 张 丽(博) 光学工程 柴 晶 马 喆 孟雪娟 牛晓颖 孙圆圆 王斐斐 王志慧 许卫鹏 杨冬冬 张 张洪建 张玲玲 赵浩阳 赵焕斌 杜姗姗 冯 卉 呼艳生 贾海珍 李 李 敏 李青云 刘云霄 马建琴 毛建军 彭立宁 钱艳红 田喜敏 王东红 许军伟 张 杨 张海清 赵梦歌 朱学文 朱媛莉 邹泽华 斌 刘权亮 任 张洺棋 赵璐然 收 凝聚态物理 董 杰 琳 控制科学与工程 杜 超 遆培培 李 敏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化腾飞 潘桃桃 张 周 龙 武喜艳 薛甫成 胡 黄运欢 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 郭 娟 蒿建龙 兵 4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江 镭 李泽智 闫 东 殷丽艳 刘 斌 邵俊欢 集成电路工程 蔡普申 党婷婷 郭 燕 侯志文 黄耀雄 焦再强 李 岚 李嘉祺 林引岳 刘艳阳 潘梦莎 王 靖 王海若 温 严 杨 鹏 浩 敢 2015 届本科毕业生名录(82 名) 应用物理学 陈治西 成佩瑶 成雪梅 黄小花 贾京南 康 森 李景瑞 梁正程 刘 孟 辉 施雨薇 苏丙梧 孙胜男 谭媛媛 王恩灵 王天元 王玉朋 徐 乐 薛 涛 鄢明辉 杨永持 游双榕 张 强 张春波 兴 张亚坤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白炳涛 曹国兴 曹 继 陈学雷 陈知凡 范东生 冯毅东 冯玉敏 高 郭荣荣 胡继强 李 李雄峰 刘 咏 吕旭文 孟晶晶 司长峰 孙晟袆 王国文 王文华 吴大萌 夏候耀涛 徐 宏 薛千盛 余达浩 张 萌 张兆庆 赵梦婕 朱艳宏 王亦文 白祖辉 陈刘浩 陈 晓 陈雨婷 冯恩豪 高 郭 帅 侯志萍 李树宇 林青斌 林媛媛 刘 马 飞 梅家乐 沈 苏宇哲 孙静茹 王大鹏 华 燕 洋 凡 潮 4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王 乐 王 帅 文 嘉 徐 姣 许 强 杨建军 张 磊 徐 卓 于文强 2015 届本科生升学(28 名) 姓名 录取学校 陈刘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雨婷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陈知凡 华中科技大学 范东生 西北工业大学 冯毅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高 华 贾京南 李 凡 太原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梁正程 华中科技大学 林媛媛 西安交通大学 刘 兴 北京大学 孟 辉 南京大学 司长峰 上海大学 孙静茹 太原理工大学 孙胜男 太原理工大学 王 乐 太原理工大学 王大鹏 电子科技大学 王恩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夏候耀涛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徐 姣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杨建军 太原理工大学 游双榕 上海大学 于文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 萌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 张春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子集团第二十六研究所 张亚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朱艳宏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 4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荣誉与奖励(193 人次) 国家奖学金(8 人) 本 科 生:苏 睿 硕士研究生:郝 阳 蔡东进 博士研究生:徐 航 赵 贾 锐 王松松 石永杰 彤 校长奖学金(2 人) 光信 1201 苏 睿 光照 1201 陆义(提名奖) 国家励志奖学金 (21 人) 应物 1201 李占明 应物 1301 王 双 应物 1302 晁晓欣 应物 1401 田 应物 1402 武韶琦 光照 1301 刘 强 光照 1202 安文杰 光照 1202 武豆豆 光照 1301 李 波 光照 1302 李 健 光照 1401 刘 洋 光照 1402 苑宏宇 光信 1202 吴 梅 光信 1301 熊亚平 光信 1301 张 垚 光信 1302 周梦瑶 光信 1303 郝 洁 光信 1401 杨 光信 1401 赵吕蓉 光信 1402 闫锦瑞 强 璇 光信 1403 周佐达 太原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15 人) 光信 1201 曾 玉 光信 1201 魏星圆 光信 1202 吴 梅 光信 1301 张 垚 光信 1301 张馨月 光信 1302 周梦瑶 光信 1403 赵 乐 光照 1202 王丽萍 光照 1301 武冠杰 光照 1402 黄佳敏 研物 1301 杨欢欢 研物 1302 蔡东进 研物 1302 陈 晓 研物 1402 刘文斌 研物 1402 杨 义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5 人) 光信 1201 苏 睿 光照 1201 李锟影 光照 1301 李 炜 光照 1401 刘 洋 应物 1301 李青天 4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班集体 光信 1201 班 光照 1201 班 太原理工大学“艰苦奋斗、砺志成才”优秀学生 (12 人) 光信 1101 马 飞 光信 1102 李 凡 光信 1201 曾 玉 光信 1301 张 垚 光信 1301 张雅鑫 光照 1201 贾宇飞 光照 1202 安文杰 光照 1301 李 波 光照 1302 杨 应物 1301 王 应物 1302 连丽津 冰 应物 1101 成雪梅 双 太原理工大学“艰苦奋斗、砺志成才”标兵 (1 人) 应物 1201 李占明 太原理工大学光电奖学金(8 人) 本 科 生:陆 义 赵志浩 武冠杰 研 究 生:张玲玲 田喜敏 董 李 旸 朱思宇 杰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2015 年)优秀学生奖学金 (5 人) 本 科 生:刘 兴 硕士研究生:严 敢 徐 姣 胡继强 焦再强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109 人) 专业学习类: 应物 1201 李占明 应物 1201 刘世茹 应物 1201 岳 靓 应物 1302 周 应物 1302 晁晓欣 应物 1302 郑忠忠 应物 1302 赵志浩 应物 1301 李青天 应物 1301 金瑞蒙 应物 1301 施彬龙 应物 1402 武韶琦 应物 1402 段心怡 应物 1402 张嘉伟 应物 1402 许国帅 应物 1402 应晓科 应物 1402 陈 应物 1402 张炳辉 光照 1201 陆 义 光照 1201 武豆豆 光照 1201 朱美洁 光照 1201 王雅娇 光照 1202 安文杰 光照 1202 王立萍 光照 1202 林 50 洁 宇 辰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光照 1301 武冠杰 光照 1301 叶潇方 光照 1301 李 炜 光照 1301 李 波 光照 1301 柴萌萌 光照 1302 陈博涵 光照 1301 徐 城 光照 1401 张 玉 光照 1401 蓝 鹏 光照 1401 龚雨琛 光照 1402 黄佳敏 光照 1402 苑宏宇 光照 1401 杜宇琦 光照 1401 赵珊珊 光信 1201 李 旸 光信 1201 曾 玉 光信 1201 魏星圆 光信 1201 安晏阳 光信 1201 韩天文 光信 1402 段 典 光信 1402 吴 梅 光信 1303 郭文惠 光信 1303 席 光信 1303 侯 永 光信 1301 莫云龙 光信 1301 熊亚平 光信 1301 孟东惠 光信 1301 曾志墩 光信 1301 张馨月 光信 1302 周梦瑶 光信 1302 申 茜 光信 1302 张 倩 光信 1401 周翔宇 光信 1401 叶璐璐 光信 1401 周宏琳 光信 1402 巢 萌 光信 1402 葛文斌 光信 1402 朱贵源 光信 1402 刘雪婷 光信 1402 曾 明 光信 1403 周佐达 光信 1403 王任乐 光信 1403 杜文云 光信 1403 赵 乐 应物 1201 孟 凡 应物 1302 梁纹豪 应物 1301 康霞霞 应物 1401 刘芹茜 应物 1401 陈 旭 光照 1201 李锟影 光照 1201 马 瑞 光照 1301 刘 光照 1401 刘 洋 光照 1401 黄昊哲 光照 1402 陈 红 光信 1202 薛积禹 光信 1301 刘 琛 光信 1301 张 光信 1401 赵吕蓉 光信 1401 杨 强 光信 1402 原富伟 光信 1402 闫锦瑞 佳 辉 社会公益类: 垚 强 科技实践类: 应物 1201 朱思宇 应物 1301 乔晋鹏 应物 1401 刘靖晗 光照 1202 王 光照 1302 冯博渊 光信 1201 苏 睿 光信 1201 杨朝雁 光信 1201 胡光亮 光信 1301 郭雁鹏 光信 1302 张雅鑫 光信 1401 安玲坪 应物 1301 王 双 应物 1401 吴龙涛 应物 1401 单春华 光照 1202 张振蒙 光照 1302 徐 浩 光照 1402 江晓强 光照 1401 狄皓月 光信 1303 周博林 校园文化类: 5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光信 1303 刘 毅 光信 1403 李瑞琛 光照 1202 张振蒙 光照 1202 张振蒙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干部(4 人) 光照 1302 邬倩倩 光信 1302 陈 杰 光照 1301 冯耀东 光信 1303 李 刚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员(8 人) 应物 1201 孟 凡 应物 1201 何 波 应物 1301 金瑞蒙 应物 1301 康霞霞 光信 1202 薛积禹 光照 1301 刘 强 光照 1301 武冠杰 光照 1302 李 健 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贾华宇 吕玉祥 秦莺莺 杨玲珍 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队员(21 人) 应物 1301 李青天 应物 1302 黄高尖 应物 1401 阴雅秀 应物 1401 陈 应物 1402 王延鑫 光照 1302 冯耀东 光照 1302 邬倩倩 光照 1401 狄皓月 光照 1402 刘 洋 光照 1402 张师源 光照 1402 韩 悦 光照 1402 江晓强 光照 1402 常旻晨 光信 1201 李 倩 光信 1301 刘 琛 光信 1302 陈 杰 光信 1303 于峰超 光信 1302 刘菲达 光信 1303 李 刚 光信 1401 杨 强 光信 1402 赵 欣 太原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通讯员(2 人) 应物 1401 刘 晨 光信 1401 梅云浩 太原理工大学优秀团支部 应物 1301 团支部 应物 1401 团支部 52 旭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1、由贾华宇老师指导,陈晓、李小娟同学参与的《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荣 获 2015 年全国高校物联网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2、由邓霄老师指导,左广宇等同学参与的《 基于空气、冰、雪与水物理特性差 异的 R-T-O 全天候冰、雪情自动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项目荣获第十四届‚挑 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二等奖和 2015 年‚兴晋‛挑战杯特等奖。 3、由谢刚和韩晓明老师指导,申茜、郭令仪和陈宇栋同学参与的《基于嵌入式 网关和 ZigBee 的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项目荣获 2015 年第 9 届国际大学生 ICAN 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和 2015 年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 4、由刘霄燕老师指导,冷朝平同学参与的‚学创杯 2015 年全国大学生综合模拟 大赛‛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一等奖。 5、由乔铁柱指导,刘伟力等同学参与的《煤矿机电设备工况在线监控系统》荣 获 2015 年‚兴晋‛挑战杯一等奖。 6、陈博涵、宋菲和蒋苏蒙同学参加的《BSF 生物慢滤池》项目荣获 2015 年‚挑 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省级二等奖。 7、由王东、秦莺莺老师指导,武冠杰等同学参与的《圆形偏光智能窗》,荣获 校级挑战杯三等奖,校创业规划大赛优秀奖和 2015 年‚晋商杯‛创业大赛优秀 复赛奖。 8、由刘宵燕老师指导,冷朝平同学参加的《学创杯 2015 年全国大学生综合模拟 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和国家一等奖。 9、由桑胜波老师指导,何波同学设计的《‚安无忧‛智能阳台》项目荣获第 9 届国际大学生 ICAN 创新创业大赛 2015 年总决赛国家三等奖。 10、由王东老师指导,王佳澍等人参与的《全自动滴灌微喷节水装置》以及叶潇 方等人参与的《掺杂 Cu 的 LaFeO3 纳米材料对 CO2 的吸附装置》获得太原理工 大学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级三等奖。 11、由贾华宇老师指导,苏睿等人参与的《智慧农业大棚综合控制系统》和吕玉 祥老师指导 ,何波等人参与的《面向高校教室的节能照明系统》获得太原理工 大学的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级一等奖。 5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全面贯彻‚生涯导航‛教育实施计划,将毕业生就业工 作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能力强、实践水平高、 适应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规划、 主动提升自我,以适应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要求。现将 2015 年工作汇报如下: 1.201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1.1 2015 届毕业生生源构成情况 2015 年,我院共有毕业生 160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82 人,分属于两个专业, 即应用物理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生 77 人,分属于光学工 程、集成电路、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测试 计量技术与仪器 7 个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1 人,属于物理电子学专业。 1.2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分析 截止目前为止,我院整体就业率为 81.88%,其中本科就业率为 85.37%,研 究生就业率为 77.92%,博士研究生就业率 100%。 5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表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升学 出国 签就业协议 灵活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 本科 82 25 1 38 6 12 85.37% 硕士 77 5 0 44 11 17 77.92% 博士 1 0 0 1 0 0 100.00% 201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地域分布统计中,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为山 西的所占比例高达 19.51%,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就业人数相较全国六大地区位 居前列,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为山西的所占比例高达 43.04%,华北地 区和华东地区就业人数相较全国六大地区区域位居前列。 表2 签约单位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地域分布统计表 北京 山西 华北 中南 西南 西北 东北 华东 本科 10 16 28 12 8 7 3 8 所占比例 12.20% 19.51% 34.15% 14.63% 9.76% 8.54% 3.66% 9.76% 研究生 3 34 48 6 4 3 3 12 所占比例 3.80% 43.04% 60.76% 7.59% 5.06% 3.80% 3.80% 15.19% 地域分析 2. 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2015 届毕业生涉及到 2 个本科专业,7 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 个博士研究生 专业,可概括分为三大类。一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含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集成电路、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专业;二是物理类,含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光 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硕士专业、物理电子学博士专业;三是测试控制类,含控制 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专业,现就以上分类进行分析。 2.1 电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2.1.1 电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总体流向 表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升学 出国 签就业协议 灵活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 本科 57 17 0 28 3 9 84.20% 硕士 27 0 0 20 4 3 88.89% 博士 0 0 0 0 0 0 0.00% 2.1.2 电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签约流向 表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析表 单位行业划分 制造业 信息技术服务 教育单位 升学院校 能源行业 其它 本科签约人数 6 15 1 17 0 6 构成比例 13.33% 33.33% 2.22% 37.78% 0.00% 13.33% 5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硕士签约人数 4 10 2 0 1 3 构成比例 20.00% 50.00% 8.00% 0.00% 4.00% 12.00% 2.1.3 电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重点流向分析 表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毕业生重点流向单位/院校分析表 流向 重点流向单位/院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京东方科技集团,中信机电制造公司, 就业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徐工集 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 升学 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 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本科毕业生按照签约单位行业进行分析,本科生继续深造人 数最多,比例高达 37.78%;其次前往信息技术就业的人数位居第二,比例达 33.33%。 电子信息科学类硕士毕业生按照签约单位行业分析,行业分布集中,其中信 息技术服务就业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达 50.00%;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相较本科 毕业生而言,继续深造人数比例明显降低;但进入高等院校从事教育工作人员又 显著增多。 电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特性,签约单位主要为光电企业和通信企 业,尤其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京东方科技集团,中 信机电制造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中山联合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徐工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 究所;升学院校主要为 985 和 211 高等院校,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 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 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 2.2 物理类专业就业情况 2.2.1 物理类毕业生总体流向 表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物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升学 出国 签就业协议 灵活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 本科 25 8 1 10 3 3 88.00% 硕士 37 3 0 14 9 11 70.27% 博士 1 0 0 1 0 0 100.00% 5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2.2 物理类毕业生签约流向 表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物理类专业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析表 单位行业划分 制造业 信息技术服务 教育单位 升学院校 能源行业 其它 本科签约人数 1 5 3 8 0 1 构成比例 5.56% 27.78% 16.67% 44.44% 0.00% 5.56% 硕士签约人数 6 5 2 3 0 1 构成比例 35.29% 29.41% 11.76% 14.29% 0.00% 5.88% 博士签约人数 0 0 1 0 0 0 构成比例 0.00% 0.00% 100.00% 0.00% 0.00% 0.00% 2.2.3 物理类毕业生重点流向院校分析 表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物理类专业毕业生重点流向单位/院校分析表 流向 就业 升学 重点流向单位/院校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芯国际集成 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技公司,大唐移动,北京众成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上海大学 物理类本科毕业生按照签约单位行业分析,本科生继续深造人数最多,比例 高达 44.44%;其次前往信息技术就业的人数位居第二,比例达 27.78%;最后前 往教育事业单位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其比例达到了 16.67%。 物理类硕士毕业生按照签约单位行业分析,行业分布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 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比例分别为 35.29%和 29.41%;同样选择升学和前 往教育单位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分别为 11.76%和 14.29%。 物理类博士毕业生 1 人,就业行业为教育单位。 物理类毕业生由于其专业特性,签约单位主要为通信企业,尤其是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 造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技公司,大唐移动,北京众成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物 理类本科毕业生升学比重也相对较高,本科生深造院校主要为 985 和 211 等高等 院校,例如太原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 2.3 测试控制类专业就业情况 2.3.1 测试控制类毕业生总体流向 5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表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控制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历 毕业生总数 升学 出国 签就业协议 灵活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 本科 0 0 0 0 0 0 0.00% 硕士 13 1 0 11 0 1 92.31% 博士 0 0 0 0 0 0 0.00% 2.3.2 控制类毕业生签约流向 表 1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控制类专业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析表 单位行业划分 制造业 信息技术服务 教育单位 升学院校 能源行业 其它 本科签约人数 0 0 0 0 0 0 构成比例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硕士签约人数 3 6 1 1 1 0 构成比例 25.00% 50.00% 8.33% 8.33% 8.33% 0.00% 2.3.3 控制类毕业生重点流向院校分析 表 1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届控制类专业毕业生重点流向单位/院校分析表 流向 就业 升学 重点流向单位/院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太原卫星发射 中心,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大学 测试控制类专业由于目前只在硕士生中开设,招收人数较少,该类专业 2015 届毕业人数共 13 人。其中 1 人继续深造,11 人就业,且集中在通信企业,如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3.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我院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学 生发展的重要工作,学院自上而下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及时做好就业数据整理, 不断总结就业服务工作经验,深度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努力开辟毕业生就业 工作新局面。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3.1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3.1.1 重视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物电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属于基础学科、长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升学情况。物电学院把‚全员育人,重点培养‛,挖掘学 生综合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直接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如为由专业教师主要负责 5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指导的凌云科研训练营,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学生党员和学生干 部的培训培养以及组织各类参与性强、覆盖面广的课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表 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为主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 质提高代表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积累,从而进一步增大学生直接就业的比例。 3.1.2 重视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职业探索,提升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四年,无论是从学业发展还是能力积累等方面,是有一定 的普遍规律的。学生掌握好相应的规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高质量的就 业。因此,物电学院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为全体学生下发了旨在引导学生自我规划、 自我积累的成长手册——《菁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点、学科背景、 做好在校积累,实现未来发展。同时,学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展需求,开展 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邀请专家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学习等 专项讲座。鼓励在校生积极开展学涯探索和职业探索,通过走访专业教师、毕业 校友、成功职业人,了解、探索、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发展方向。 此外,学院通过组织职业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推选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 等方式,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在毕业之前做好规划,积累好就业能力,掌握好求 职技能,以保证在毕业之际顺利就业。 3.1.3 整合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以扩展在校生实习实训的平台,扩大毕业 生求职就业的渠道。学院与长治高科、乐百利特、电子工业二所等企业建立合作, 设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每年输送大三、大四的学生参与实习,提前将所学应 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学院尽可能发掘毕业校友资源,牵头成立了北京校友会, 旨在指导在校生就业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3.1.4 主动出击,实现校企协作 学院学生负责人与系部主任亲自带队考察昆山市创新科技园,并与多家企业 建立联系,现已在我院和我校组织多场专项招聘。同时,学院与重点就业单位北 京京东方科技建立长期联系,组织研发类专项招聘,并协议商讨下一步在我院筹 建校园竞赛基地。 3.2 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思考 1、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学院就业工作专员的队 伍应进一步扩大规模,将系部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年级辅导员及班主任纳入 5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到就业工作队伍中。同时,提升就业工作队伍人员的创新创业意识、就业工作理 论指导水平和能力,适当时机对其给予相应的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 2、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下行到低年级,甚至入学之初。在不同的年级进一 步规范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引入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保证就业指导课的课时 量。进一步宣传就业创业方面的各类竞赛,对于优秀选手应当树立典型,发掘其 影响引导作用;研究改善各类竞赛的组织形式,争取更多更广泛的学生参与其中, 获得应有的帮助。 3、与毕业学生建立长期联系,重视走访毕业生及企业满意度调研。毕业学 生就业的行业契合度、工作满意度以及企业对毕业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收 集和调研关系到在校生的培养方向、发展规划,是长远地做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 作的重要依据。学校、学院应当重视并给予专门的人力、资金支持。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12.6 6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奋斗的青春 在院党委、校团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学院团委各 项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竞赛、校 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学院团委的工作也得到校团委的认可,2015 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委。 我院团委坚持定期的团课培训,2015 年邀请学院党委书记上党课讲解党的 理论方针、政策,与此同时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凌云志愿队在 3 月份 进行图书馆、大物实验室的志愿服务工作,并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工作平台。 文体活动成绩有突破:‚明德向善、魅力清泽‛合唱比赛一等奖;科技游园 会荣获校级一等奖校级辩论赛荣获第二名;校级运动会上,荣获 2015 年男子团 体总分第八名;手语操大赛优秀奖(第七名)。 科技竞赛活动有亮点:我院代表队作为理工大学唯一的一支参加第十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并荣获二等奖 1 个。兴晋‛挑战杯特等奖 一个;一等奖 1 个。全国高校物联网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 1 个。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有新变化:专业老师带队创历史新高,科技实践达到 3 支队伍,并且校级表彰人数达到 21 人,表彰队伍 2 支。 我院合唱队荣获第一名后与吴俊清书记合影 元旦联欢会 我院学生获得“兴晋挑战杯”一等奖 我院获得“清泽思辨杯”亚军 6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承办校级演讲比赛 模拟面试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节能减排、挑战杯大赛 素质拓展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趣味运动会 校级运动会 6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5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师资队伍 1. 根据学科需要,引进各类人才8名左右,增加电子和控制类人才的引进力 度。新增设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改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 与学历结构。 R: 引进各类人才5名,新增1名具有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2.积极争取1-2名国外知名学者来我院短期工作,申报‚千人‛或‚百人‛计 划或学校双聘人才1-2名。 R: 于化忠教授申报国家长江学者客座教授,英国班戈大学的Alan Shore教授 来我院学院短期工作。 3. 新增博士生导师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4名,山西省 青年拔尖人才1名,新增教授2-3名,新增副教授5名左右。 R: 新增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新增教授2名,新增副教 授7名,新增博士生导师3名。 4.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本年度进修人 数不少于8人。 R:本年度出国进修12人,有7人完成国外学习和研究工作返回学院工作。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助课和教学检查工作,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观 摩,提升教学基本功。完成对一年助课青年博士的讲课考核工作。组织学院第三 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14. R: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积极组织近三 年进校任教的博士学历教师参加本科教学示范周活动,观摩本科教学优秀奖 教师的教学示范课;本年度组织 10 名教师参加山西省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研讨 会暨山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刘瑞萍和郝文 涛获讲课比赛一等奖,刘瑞萍将代表山西赛区参加‚第 2 届全国高等学校物 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北赛区的比赛;本年度学院对 10 名助课满 一年的青年博士进行考评,并对其不足之处给予了详尽的点评和指导。 二、人才培养 6.加强教学实践,拓展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光源与照明专业 课程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继续补充各专业课随课实验仪器设备。完善本科生毕业 实习,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答辩的规范管理。完成专业实验室明 向校区的搬迁建设工作。 R:两次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与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合作 协议;光源与照明专业实验室新增40万元实验仪器。制定了新的本科生实习、毕 6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业论文(设计)答辩等相关管理制度,专业实验室基本搬迁完毕。 7.加强明向校区物理实验中心建设,补充实验中心师资队伍。 R:明向校区新增实验教师1人,新增年轻实验员1人,改善了教辅人员队伍年 龄结构。 8.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完成教学成果鉴定与教学成 果奖申报工作。 R:没有完成教学成果鉴定与教学奖申报,杨玲珍等4人获校级教改项目重点 项目1项、张彩霞等5人获校级教改项目1项、曹斌照等3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 类专业教指委教改项目1项。 9.继续落实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办学,推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国际交 流或联合培养。 R:1名本科生入选我校和香港浸会大学‚3+2‛本硕连读合作培养项目。选 送了1名硕士生赴香港浸会大学分别进行半年访学交流。1名学生被选送参加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及国务院台办组织的2015年11月在台湾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 年学子科技交流‛活动。 10.规范学院本科生考试管理,端正考风考纪,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 师生交流,定期举办师生见面交流会。积极探索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进一步提 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R: 学校有关制度得到顺利贯彻。师生见面交流虽有,但效果一般。研究生 管理缺乏学院层面的相关制度,需要全院指导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共建共管。 11.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促进研究生培 养质量的提高。争取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稳定在100人左右。 R:制定及修订‚硕士生导师的基本要求‛、‚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 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规定‛等管理文件。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在107人。 三、学科建设 12.继续争取‚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招生,完善学科布局。 R:未完成。 13.争取‚光电材料与器件‛、‚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博士点招生。 R:完成博士点招生调整工作,2016年暂停物理电子学博士点的招生,启动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交叉学科二个博士点的招生。 14.坚持院内学术沙龙的常态化,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统筹科研平台,推 动科研团队的发展与壮大;争取获批一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R:举办青年学术沙龙4讲,申报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15.完成明向校区科研团队的实验室建设及搬迁工作。 R:基本完成明向校区科研团队搬迁工作,初步完成明向校区科研团队的实 验室建设工作。 16.争取申报成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一个。 6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R:未完成。2016年继续申报。 四、科学研究 17.力保本年度国家级各类项目获准项目数不少于10项,积极争取横向课题, 实现科研进账经费总额不低于800万元。 R: 2015年获批国家级各类项目22项,获批横向课题9项,进账科研经费 1464.598万元。 18.申请30项左右国家发明专利,并促进专利的转化。 R: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1项。多项 科研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南极科学考察、水利、煤矿和电力电网等国家重点行业 和领域。 19.提升我院的学术水平,产生国内外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发表期刊学术论 文数量大于100篇,其中在SCI数据库检索源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60篇, 二区以上的论文不少于3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3-5篇。 R: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48篇,其中被SCI收录 108篇,其中2区以上论文54篇,3区以上论文9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学术论文3 篇;被EI收录论文14篇。 20.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超过 100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与交流应不少于30人次。 R: 全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235人次,31人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 新加坡、俄罗斯、白俄罗斯、香港、台湾进修学习或访问交流,136 人次参加国 内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其中参加国际会议68人次。学院制定了‚关于邀请专家 来校做学术报告的相关规定‛,邀请25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 术报告22场。 21.争取获批山西省科学二等奖一项。 R:未完成。 五、行政服务 22.严格执行学院党务、行政工作的预算管理规定;继续坚持党务、院务工 作定期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各项服务保 障;落实校院两级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决定,继续执行学院教职 工相关慰问制度。 R:工作基本完成,但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抓落实。 23.积极建设和完善学院教职工之家,继续为青年博士安家、婚庆做好后勤 服务;在不突破预算基础上,充分调动教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学院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创新改革教职工疗养方案。 R:推进学院重大事项学院教代会议事制度,重视提案征集,强化服务维权意 识;加强星级工会职工之家建设;重视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 6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六、学生工作 24.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德树人,积极营造‚人人 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育人氛围;继续推进学院‚诚信、友善、担当、 奉献‛的文化建设。 R:措施虽有,形式单一,合力难聚,效果欠佳。思想教育需全院之力而为之。 25.继续不断探索与坚持执行本科生‚生涯导航·实践育人‛教育实施方案; 加强与教学、科研团队合作,密切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互配合,继续创建专业 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强化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意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搭建平台,提 高毕业生主动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R:按部就班开展了工作,后续任务艰巨,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26.在坚持执行学院各级领导巡考制度基础上,主动加强学生管理与教学工 作的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坚持执行学院 各级领导担任本科生班级联系人制度,强化学风建设。 R:系部主任担任本科生班级联系人工作已经展开,相关工作制度化建设需要 继续加强。 27.继续加强大学生‚凌云‛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建设‚工程坊‛开放 实验室,并制定相关运行机制,争取在2015年实体建设上有所突破;继续推行‚凌 云‛成长训练营方案,为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和动手能力奠定基础;在本院学生 参加全国相关专业领域竞赛方面争取突破。 R: 建设‚工程坊‛开放实验室和制定相关运行机制已经启动,本院学生参 加全国相关专业领域竞赛方面已有突破。 6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6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工作 2016年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 落实学校党委各项党建工作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落实两个责任, 查摆问题,认真整改,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把全面从严 治党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具体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扛起党委的主体责任,做好学院的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人才培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 保障。 3.按照‚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要求,认真查摆问题,积极整改,把‚三 严三实‛落实到学院具体工作中。 4.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学院的党建工作。 二、师资队伍 5.根据学科需要,引进各类人才12名左右,增加电子和控制类人才的引进力 度。新增1名工程技术人员,增加补充行政人员队伍。 6.积极争取1-2名国外知名学者来我院短期工作,申报‚千人‛或‚百人‛计 划或学校双聘人才1-2名。 7.新增博士生导师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4名,山西省 青年拔尖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人才1名。新增教授2-3名,新增副教授5 名左右。 8.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研究机构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本年度进修人 数不少于10人。 9.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助课和教学检查工作,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观 摩,提升教学基本功,完成对一年助课青年博士的讲课考核工作。组织学院第三 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物理教师讲课竞赛。 6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三、人才培养 10.加强教学实践,拓展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课程 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继续补充各专业课随课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执行本科生毕业 实习制度,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答辩的规范管理。 11.加强明向校区物理实验中心公共基础实验建设,加强物理实验中心师资 队伍建设。 12.深化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争取申报成功1项省级教改 项目。 13.继续落实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办学,推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国际 交流或联合培养。 14.规范学院本科生考试管理,端正考风考纪,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 师生交流,定期举办师生见面交流会。积极探索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一 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5.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促进研究生培 养质量的提高。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稳定在100人左右。 16. 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17.启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工程认证工作。 四、学科建设 18.加强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装置学位点建设,围绕‚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主干学科,以测试计量技术 及仪器、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为核心学科,加强测试与传感学科群的建设,完 善学科布局。 19.坚持院内学术沙龙的常态化,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统筹科研平台,推 动科研团队的发展与壮大;继续争取获批一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20.继续完善完成明向校区科研团队的实验室建设。 21.争取申报成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一个。 五、科学研究 22.力保本年度国家级各类项目获准项目数不少于15项,积极争取横向课题, 实现科研进账经费总额不低于800万元。 6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3.申请20项左右国家发明专利,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专 利的转化。 24.发表SCI学术论文不少于100篇, 二区以上的论文不少于50篇,发表EI学术 论文2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3-5篇。 25.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全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超过 120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与交流应不少于50人次。 六、行政服务 26.严格执行学院党务、行政工作的预算管理规定;继续坚持党务、院务工 作定期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各项服务保 障;落实校院两级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决定,继续执行学院教职 工相关慰问制度。 27.积极建设和完善学院教职工之家,继续为青年博士安家、婚庆做好后勤 服务;在不突破预算基础上,充分调动教职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学院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创新改革教职工疗养方案;推进学院教代会议事制度。 七、学生工作 28.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德树人,积极营造‚人人 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育人氛围;继续推进学院‚诚信、友善、担当、 奉献‛的文化建设。 29.继续不断探索与坚持执行本科生‚生涯导航·实践育人‛教育实施方案; 加强与教学、科研团队合作,密切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互配合,继续创建专业 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强化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意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搭建平台,提 高毕业生主动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0.在坚持执行学院各级领导巡考制度基础上,主动加强学生管理与教学工 作的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诚信考试的良好习惯。坚持执行学院 各级领导担任本科生班级联系人制度,强化学风建设。 31.继续加强大学生‚凌云‛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建设‚工程坊‛ 开放实验室,完成制定相关运行机制,引进各类项目团队,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 的学生,在本院学生参加全国相关专业领域竞赛方面争取突破。继续执行‚本科 6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生进团队‛计划,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需求保障。 32.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力争实现1:200的人员配备,给予辅导员 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辅导员整体队伍的工作能力。 33. 与毕业学生建立联系,做好毕业生灵活就业信息收集以及工作满意度、 行业契合度等方面的调查,为在校生的培养方向提供支持。 7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5年学院新制度及规划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出国进修原则 (2015 年修订稿) 1、学院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尽可能 为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提供渠道上的帮助。 2、申请出国人员须妥善安排好自己所带课程,并经各系、部、中心、研究 所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提出申请。(申请审批表见附件)。 3、学院教师出国进修须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同意批准,同时在国外进修的 教师人数尽量保持在20人以下。 4、申请出国满足以下条件的教师优先支持: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 至少有以太原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二区以上SCI论文1篇,或 评审职称积分在30分以上(按照学院积分计算办法计算),或在校工作十年以上 的副教授。 5、申请出国但不满足条件4的教师需要:承诺三年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并至少以太原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以上论文 1篇,并签署承诺书。 6、符合以上条件教师公派出国按学校规定执行。 7、个人联系出国需符合学校服务年限要求,需学校同意且备案,时间不超 过两年。 7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关于 2015 年人才引进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一个成立四年多的学院,为了 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充实团队力量,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引进各 类高水平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尽可能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 集体的力量,选择合适的人才,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长久持续发展,特制定 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希望学院教职工对本办法的合理与否提出意见与改进措施, 并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积极参与。 第二章 人才引进工作组 第三条:人才引进工作组由教授委员会全体成员、学院党政领导、系、部、 中心、研究所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引进具体工作由教授委员会主任组织 实施。教授委员会主任由全体教授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不能超过两届。 第四条:应聘者资格审查与面试时人才引进工作组所有成员应积极参与,原 则上系、部、中心、研究所主任必须参加,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与时应派副主任参 加。其它成员原则上参加,有事请假,参加人员实名签到,中途退出者放弃投票 资格。 第三章 人才引进计划与宣传 第五条:每年由各系、部、中心、研究所提供用人计划,提出计划引进人数, 专业方向与其它需求,各系、部、中心、研究所应将人才引进计划公布到学院网 站,并公布各系、部、中心、研究所负责人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邮箱等信息 以方便联系),同时公布面试时间。 第六条:各系部中心所负责宣传,发挥现有宣传工作经验,充分利用网络、 会议及各种媒介,鼓励创新各种宣传手段,最大限度地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第四章 应聘人员资格审查 第七条:为了改进人才结构,把好引进人才第一关,根据求职简历的来源情 况,面试前组织引进人才工作组全体成员对应聘人员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审查工 作包括: 7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1.基本条件:英语六级通过,论文发表符合学校引进人才基本规定。 2.各专业第一学历院校,本科专业及发表论文要求: 专业 第一学历院校 本科专业 发表论文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专业) 物理学、凝聚态物 本科毕业于985或211并 物理学、光信息科学 发表论文影响 理、计算物理及其 有相关专业硕士培养点 与技术及其它物理 因子总和超 它偏理论专业 的院校。 类偏理论专业。 6.0(包括6.0) 本科毕业于985或211并 物理学、光信息科学 发表论文影响 有相关专业硕士培养点 与技术、信息、测控 因子总和超 的院校。 及其它相关专业。 光学、光学工程及 其它相关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控制科学与工程 物理实验室教师 本科有相关专业硕士培 养点院校。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 息科学与技术、测控 符合学校要求 及其它相关专业。 本科有相关专业硕士培 养点院校。 学院行政人员与 工程系列人员(工 全日制普通院校及以上。 程师、实验师) 5.0(包括5.0) 物理类及相关专业。 符合学校要求 工程系列需理工科 类专业。 符合学校要求 3.满足上述条件1,2情况下,由各系部、中心、研究所主任审阅应聘者的相关 资料,并决定是否给予面试资格,只要有一个以上(包括一个)系部、中心、研 究所主任同意,即可给予面试资格,特殊人才面试资格可院长决定。 第五章 应聘人员面试 第八条:面试工作由人才引进工作组全体成员参与并实施。人才引进工作组 成员分教学与科研两个组(每组成员必须大于5人(包括5人),否则面试结果无 效),分别对应聘人员的教学与科研情况展开面试。 第九条:教学组面试(教学副院长负责):应聘人员就自己研究领域或面试 考核人员指定内容进行讲授,时间15分钟。考核人员就应聘者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及教学基本功与教学素养特别是表述能力、板书规范性、讲授内容的完善准确等 逐项进行打分,结合各部门教学人才需求情况及长远发展需求确定在教学方面是 7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否通过考核。 第十条:科研组面试(科研副院长负责):应聘人员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博 士论文期间的研究工作进行较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研究领域现状,研究工作进 展与成果(参与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离开原来的导师与科研环境后, 针对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现状,有何打算与设想,时间15分钟。 第六章 面试结果与通知 第十一条:首先确定面试的每个成员是否有部门接收,针对有部门接收人员, 接收部门负责人与教授委员会及院党政领导针对应聘者教学与科研情况进行记 名投票,统计每个应聘者的通过总票数,通过票数占应得票数2/3以上(包括2/3) 者视为通过。无部门接收或通过票数不足2/3者不予接收。 第十二条:网上公布面试结果,教科办通知每个应聘人员面试结果,并与面 试通过者积极沟通,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尽早进入学校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学院与应聘人员签订协议,确定应聘人员进入相应系部中心所, 五年内不得离开相应系部中心所(系部中心所提出调离者除外)。 第七章 其它 第十四条:面试的其它工作由教科办负责,具体工作有: (1)与应聘者联系,面试时间、面试地点、面试程序及面试其它安排的通 知。协助应聘者解决食宿、交通问题及其它需要帮助的事宜。 (2)应聘会场确定与其它安排布置,应聘与面试考核人员标签的制作,教 学与科研考核打分表的制作,面试考核人员实名签到表的制作等。 (3)应聘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打印,将打印的资料发放到每一位面试小 组成员手中。 (4)协助教授委员会主任向应聘者通知面试结果,保存面试有关资料,向 院长与学校人事处及其它相关部门报送面试结果,填写与报送相关资料,完成签 字盖章手续,协助面试通过者办理相关入校手续等。 本方案未尽事宜望大家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考虑大家的意见并依据执行情 况不断改进本方案,使其更完善与合理。 解释权: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 7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的学院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严禁烟火,不能在实验室内点火取暖,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二、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 源。 三、充分熟悉安全用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妥加 爱护,安全用具及急救药品不准移作它用。 四、盛药品的容器上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溶液浓度。 五、危险药品要专人、专类、专柜保管,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各种危险 药品要根据其性能、特点分门别类贮存,并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六、实验中所用药品不得随意散失、遗弃,不得私自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七、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实验 仪器规范操作,使用过程中必须人员在场,不得随意离开。 八、有机溶剂的取用、有机化学实验以及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 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九、废重金属溶液、废有机溶剂等不能倒入水槽,应用专用容器回收,交给 专业试剂回收公司处理。 十、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实验室,更不能把实验器皿当作餐 具。 十一、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对实验室作一次系统的检查, 关掉总电源和水管,关好门窗,防火、防盗、防破坏。 7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品管理办法 一、化学药品的存放管理要求 1. 试剂、药品必须执行定置管理,放置有序,标志明确。 2. 试剂、药品必须有专人管理,专人全面负责药品的收、发、库存、申购 计划和相关账册。 3. 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试剂室,外来人员严禁私拿乱放;非化学专业人员 不得领用化学药品,严禁化学药品外流。 4. 化学药品一般保持正常实验所需药品的1~2月储备量,提前一个月提出 申购计划;不易过量采购或长期存放。 5. 化学药品应按性质分类存放,并采用科学的保管方法。如受光易变质的 应装在避光容器内;易挥发、溶解的,要密封;长期不用的,应蜡封;装碱的玻 璃瓶不能用玻璃塞等。不同性质、相互混合或接触后会发生反应的试剂不能混放, 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不能混放。 6. 易爆、剧毒品等危险品应存放于专门的柜中,加锁防范,必须执行“双五 制度”(即双人保管、双把门锁、双本账册、双人领发、双人使用)的管理制度。 7. 易燃易爆试剂应存放于通风良好的房间内,同时不应和易然物放在一起,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L的瓶装易然液体,严格控制数量,剩余量要有专人保管, 存放在安全地点的专用铁箱内。 8. 腐蚀性试剂应合理存放,防止磕碰、打击,以防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9. 注意化学试剂的存放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 危害物,像醚类、烯烃等在见光条件下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放置越久越危 害,一般存放周期不超过4个月。 10. 化学药品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均应装于棕色 瓶中或用黑纸包好。 11.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制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 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品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12. 危险药品定期检查,高温、潮湿季节尤应注意。 13. 药品仓库(或柜)周围和内部严禁有火源。 14. 化学试剂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保持室内干燥、洁净、通风、避光,试 剂排列有序。 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有毒的废液、废渣以及废气,尤其是某些剧毒物质, 如直接排出就可能污染周围的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特介绍以下几种处理 方法: 1. 无机酸类:将废液慢慢到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中,中和后 用大量水冲洗。 2. 无机碱类:用6 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大量水冲洗。 3. 含氟废掖:加入石灰使之生成氟化钙沉淀。 7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4. 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加入碱液使之变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经过滤 分离后处理。 5. 六价铬废液:可用亚铁经过滤分离后处理。还原成三价铬,加入碱液使 之变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 6. 少量的废气一般可由通风装置直接排到室外,但排气管必须高于附近屋 顶3米。 7. 废有机溶剂等不能倒入水槽,应用专用容器回收,交给专业试剂回收公 司处理。 三、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与治疗 烧伤物质急救与治疗方法 1. 碱类:KOH、NaOH、NH3˙H2O、CaO等,立即用大量水洗涤,再用稀 乙酸溶液(20g/L)冲洗或撒上硼酸粉,最后用清水冲洗,消毒拭干后,涂上烫 伤油膏,用消毒纱布包好。 2. 酸类:H2SO4、HCl、HNO3、甲酸、苦味酸等,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洗涤,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消毒拭干后,涂上烫伤油膏,用 消毒纱布包好。 3. 铬酸盐:铬酸、重铬酸钾等,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硫化铵溶液冲洗或 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清洗。 4. 氢氟酸: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然后用甘油与 氧化镁(2:1)悬浮液涂抹,并用消毒纱布包好。 5. 氯化锌、硝酸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 四、一些特殊药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 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浓盐酸,浓氨水等)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 高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 冲出引起事故。 2.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如曾使用毒物进行工作,工作完毕应立即洗手。 3. 浓硫酸与水混合时必须边搅拌边将浓酸徐徐注入水中,且应在耐热容器 内进行,不得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引起爆炸或烧伤事故。凡在稀释时能放出 大量热的酸碱,稀释时都应照此规定操作。 4. 氢氟酸烧伤较其它酸碱烧伤更危险,如不及时处理,将使骨胳组织坏死。 使用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操作完毕后应立即洗手防止意外烧伤。 5. 高氯酸的使用规则 1)浓热高氯酸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还原剂接触 会发生爆炸,所以应避免与此类物质接触,并且在高氯酸操作时不能戴手套。2) 热的浓高氯酸与某些粉状金属作用时,因产生氢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应防止其单 独与金属粉未作用。 6. 产生有毒气体,或挥发性酸气的操作,如配制氨水溶液等必须在通风柜 内进行。同时取用腐蚀性药品时尽可能戴上防护眼镜和戴手套。 7. 加热易燃溶剂如酒精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不得用火或电炉直 7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接加热易燃易爆试剂。 8. 有机溶剂的取用、有机化学实验以及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 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7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用房分配及管理办法 (试行) 为了促进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学院科研用房管理,使其得到合理、高效、 公平的利用,特制定学院收费标准、减免细则、科研用房分配办法。 一、原则: 1、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核算和分配。 2、根据科研团队的定额面积和实际需求,并结合学院房源情况,提供最接 近该团队定额面积的房源。 3、科研用房应有效利用,低效闲置的科研用房,学院保留收回的权利。 4、科研团队负责人必须保证科研用房安全,对于危险品的使用和保管,要 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二、科研用房收费标准: 1、定额面积内的房屋调节费执行学校标准,超额部分按照高于学校标准的 30%收费,用于房屋调节费减免等事务,此项费用每年6月份预收。(每年核算 一次定额面积) 2、定额面积内的取暖费执行学校标准,超额部分按照高于学校标准的30% 收费,用于房屋调节费减免等事务。 3、电费执行学校标准,按照各房间的电表实计。 4、水费由学院承担。 5、每年5月份核定各科研团队的缴费金额,6月底完成缴费,并且一次付清, 未完成缴费的团队学院有收回科研用房的权利。 三、科研用房减免办法 1.按照科研团队规模减免(暂行,学校出台减免办法后执行学校标准) (1)兼职特聘教授办公用房:10 m2/人。 (2)全职教师办公用房:正高职8 m2/人,副高职6 m2/人,中级及以下职称 4m2/人。 (3)博士研究生办公用房:2 m2/人。 (4)硕士研究生办公用房:1.5 m2 /人 2. 按照科研团队成果减免 7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减免所需经费来源于超过定额面积部分多收取的30%的房屋调节费和取暖 费中支出。 为了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制定如下科研成果评分办法: (1)主持项目:100分/973、863、国家重点项目;30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20分/青年基金;10分/主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专项;每10万5 分/横向项目 (2)发表期刊论文:30分/SCI一区;15分/SCI二区;10分/SCI三区,仅计入 以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或新型传感器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为第一单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期刊论文。 (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分/项,申请人为太原理工大学,第一发明人为 团队成员。 (4)出版专著: 10分/国家级专著主编(全国百家出版社)。 (5) 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为团队成员,100分/省级科技一等奖; 50分/省级 科技二等奖。 四、科研团队用房定额标准 定额面积=仪器设备用房面积+人员用房面积+根据近五年科研成果计算所 得面积 1.仪器设备用房面积 按照仪器实际占用面积的1.5倍计算 说明:本次科研用房分配未计入此项,为鼓励团队购买设备,加强实验室 建设,此项在以后的定额面积核定时将计入。 2. 人员用房面积 (1)兼职特聘教授办公用房:20 m2/人。 (2)全职教师办公用房:正高职16 m2/人,副高职12 m2/人,中级及以下职 称8m2/人。 (3)博士研究生办公用房:4 m2/人。 (4)硕士研究生办公用房:3 m2 /人。 3. 按照科研团队近五年(2009年至今)的科研成果打分分配用房面积。 评分标准如下,每分折合面积数根据具体核算后定。 (1)主持项目:100分/973、863、国家重点项目;30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面上;20分/青年基金;10分/主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专项;5分/省部 级项目、市级项目;每10万5分/横向项目,承担单位为太原理工大学。 (2)发表期刊论文:30分/SCI一区;15分/SCI二区;10分/SCI三区;5分/SCI 四区,3分/EI;1分/核心。仅计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期刊论文。 完成单位为太原理工大学或博士就读单位。 (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分/项,第一发明人为团队成员,完成单位为太 原理工大学或博士就读单位。 (4)出版专著: 10分/国家级专著主编(全国百家出版社),5分/省级专著 主编(非全国百家出版社)。 (5)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为团队成员,100分/省级科技一等奖; 50分/省级 科技二等奖。 说明:特聘兼职教授以其他单位完成的成果不计入其中。 五、特殊人才科研用房标准 对于引进的特殊人才作为带头人独立成立的研究团队(“山西百人”等特聘教 授或973、863等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或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50的优秀人 才),分配科研用房100 m2。对于有“山西百人”等特聘教授加入的团队,科研用 房面积不足100 m2时,补足100 m2。 8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职称评审基本条件 及积分计算办法 为了对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教师总体进行排名,结合我学院实际情况和 学校制定的人才引进考核办法制定了相应的积分计算办法。符合基本条件的教师 请逐条计算自己的得分后上交学院职称评审组审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学 基数:100教学学时=2分 总教学积分限定为:总教学积分限定为任现职以来近7年(2015)、6年(2016)、 5年(2017)内总本科教学学时和研究生实际授课学时。(本科毕业设计和课程 设计按学校工作量的一半计算;实验中心教师完成150学时后的实验课教学学时 和其它部门教师的大物实验课教学学时按1.5倍计算)。 二.基金项目 基数:国家级面上:50分 青年:20分 专项:10分 省部级基金:10分 市级基金: 5分 横向项目: 10万=5分 说明:任现职以来本人主持教学科研项目累计,校级项目和基金不列入计算 办法之内。 三.发表文章 基数: SCI期刊 一区:30分 二区:15分 三区:10分 四区: 5分 EI期刊:3分 核心期刊:1分 加分: 影响因子10以上文章按IF值取整加分,被SCI引用论文按总引用次数1/10取 整加分。 系数:第一单位是太原理工大学的文章系数为1,第一单位非太原理工大学 的文章系数分别为0.3(2014年)、0.2(2015年)、0.1(2016年)。 具体算法:单篇文章得分=(基数+加分)*系数 说明:1、以博士学习期间和任现职以来第一作者的文章累计,文章依据最 新公布分区划分。2、认定署名第一单位为:‚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 院‛或‚太原理工大学测控技术研究所‛或‚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 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博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是否计算积分按学校最新规 定为准。 四.发明专利: 基数:第一发明人:10分 第二发明人:5分 系数:专利权人为太原理工大学的系数为1,非太原理工大学的系数0.2 具体算法:单项专利得分=基数*系数 说明:专利权人非太原理工大学的专利是否计算积分按学校最新规定为准。 8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五.专著与教材 国家级专著(全国百家出版社)或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得10分;参编人员每 编写1万字得0.5分。 省级专著(非全国百家出版社)或教材主编得5分;参编人员每编写1万字得 0.3分。 说明:任现职以来的专著和教材累计。 六.教学科研项目获奖 省级科技一等奖(包括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6名分别得50分、30分、 20分、15分、10分、5分; 省级科技二等奖(包括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6名分别 得:30分、15分、10分、5分、5分、5分; 省级科技三等奖(包括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1-6名分别得:15分、5分、2 分、2分、2分、2分; 七.教学竞赛获奖 省级一等奖:10分 省级二等奖:5分 说明:任现职以来获奖奖项累计。 八、指导学生获五大竞赛获奖 省级三等奖:3分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CCTV 杯高校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国家级一等奖(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5分) 国家级二等奖(第一名8分,第二名5分,第三名3分) 国家级三等奖(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 省级一等奖(第一名5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 省级二等奖(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 省级三等奖(第一名2分,第二名1分,第三名0.5分) 九、对于为学院教学科研等公共事务性的工作做了大量付出的教师,由学院 党政,系部中心和研究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集体讨论给分。分值最高不超5 分。 十、以上一至九条教师评分结果经学院公示后提交院学科评审组,作为学科 组开会讨论打分的依据。院学科评审组根据申报教师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情况 进行认定并考虑各学科发展需求最终给出排名顺序,供学校相关职称评审部门参 考。 学院副教授职称评审积分计算办法从2015年开始执行。 8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院本科毕业实习教学管理,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明确指导教 师的工作责任,更好地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实习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毕业实习的任务 1.根据各专业培养计划的目的,训练学生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业务工作或 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各种基本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 课程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业务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专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 业道德。 二、实习的组织形式 各系应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性质和特点,采用集中、分散或其它相应方式有组 织地进行毕业实习工作。学院鼓励各专业对实习方法、实习内容进行改革,使实 习工作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保证实习质量。 三、工作程序 1.制定实习计划 (1)在进行毕业实习的前一学期末,各系应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积极与实 习单位(基地)联系沟通,明确实习的计划,并对实习经费进行合理预算。 (2)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单位、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内容、实习程序安排、 起止时间、指导教师等。 (3)制定实习计划时,应注意与所学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同其他教学环节的 配合。实习计划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提前、推迟或缩短实习 时间。在实习开始之前,应填写《太原理工大学实习计划审批表》,并经学院领 导批准盖章后,报送教务处备案。 (4)根据毕业实习的经费预算,履行校财务处的借款手续。 (5)根据实习计划中的起止时间,安排租用大巴或购买往返火车票以及联系 住宿等事宜。 (6)学生在省外进行毕业实习时,所乘交通工具一般为大巴或火车硬座。若 赴目的地所乘火车的时间大于18小时,可以选择硬卧;每个专业至少安排一名指 导教师乘坐同一车次的硬卧与学生到达实习地点。 (7)需要提前去实习单位(基地)进行安排联系的指导教师可以乘坐飞机。 2.实习指导教师选择原则 (1)每位专业教师均有义务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参与本系的实习工作。 (2)实习指导教师由各系根据毕业实习的具体要求确定,主要在专业教师中 指派,若专业教师同时也是实习班级的班主任,则优先考虑。 (3)所选定的指导教师应该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且有一定的组织 8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管理能力。 3.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1)按照学校毕业实习相关规定,每个自然班配备两名指导教师,教师的工 作量计算办法为:实际实习天数×2×1.2;每个专业设一名带队教师,带队教师 的工作量计算办法为:实际实习天数×2×1.2×1.1。 (2)市内实习时,实习天数的计算不包括周六和周日。 (3)实习指导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所有的实习环节,若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 则按照教务处相关规定办理。 (4)特殊情况下超额配备的指导教师不予计算工作量和课酬。 (5)实习领导小组成员到实习点进行巡视不予计算工作量和课酬。 4.实习的动员 毕业实习正式开始之前,需要由学院领导或系主任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通 过动员,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以及时间安排等。同时,还 要向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等。 5.实习的过程管理 (1)学院应在毕业实习前成立相应的实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 导及各系主任组成,全面负责实习工作,并明确分工。 (2)实习工作开始前,为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各系必须为参 与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服从统一安排。 (3)如果学生因为研究生复试时间或应聘单位面试时间与实习时间冲突等特 殊情况而无法参加毕业实习,需要向各专业负责人提交《推迟毕业实习申请书》, 并经班主任和系主任签名同意后方可推迟,并由各系协调再次安排实习实践环节 来满足毕业实习的学分要求。 (4)已经与工作单位签署就业协议,且工作单位要求赴本单位进行实习的学 生,实习时间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实习周数。 (5)实习期间,实习领导小组应派专人到实习点进行巡视,及时掌握实习情 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6)学生要严格按照实习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并需要每天认真撰写《实习报 告》。 (7)未完成毕业实习实践环节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6.毕业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1)由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各专业实习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 (2)毕业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实习报告评价三部分组成,各部 分所占权重分别为40%、30%和30%。 (3)实习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制,即: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 中(79-70)、及格(69-60)和不及格(60分以下)。 (4)对违反实习管理规定者,将根据相关文件进行处理。 7.指导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要求 (1)带队指导教师职责 8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①指导教师在实习前应按要求制定实习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 ②指导教师应提前到实习单位(基地)了解和熟悉情况,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工作。 ③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健康,加强对 学生进行纪律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④指导教师要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工作,及时有效的解决实习中的突发事件。 ⑤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及检查学生完成实习的情况,指导学生撰写实 习报告;对在实习中违反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及时向 系主任汇报。 ⑥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不得私自找人顶替指导;实 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需经学院批准。 ⑦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学生的考勤与成绩评定工作,并在实习结束时做好实习 总结工作。 (2)对学生的要求 ①学生应按实习计划的要求,认真完成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记录每天的实 习笔记(包括工作内容、实习收获、心得和问题等)。实习中应努力发挥主观能 动性,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②要尊重校内外的指导教师,虚心向周边的教师学习,服从安排,虚心请教。 ③学生在实习中应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基地)及住宿单位的规章制度。 ④学生必须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外出或延长实习时间。 如遇特殊情况需向指导教师请假。 ⑤实习期间,要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8.实习经费的使用 (1)实习经费的支出需按校拨实习经费严格预算执行。 (2)实习经费的使用范围是:实习师生的差旅费(实习点往返路费、住宿费、 市内交通费等)、实习单位(基地)收取的实习讲课费、设备管理费以及实习基 地建设费等。 (3)实习期间教师的交通费及补助,按照学校公务出差的相关标准执行。 (4)实习期间支付的各项费用,需有正式发票,对于实习讲课费按照学校《劳 务费发放单》填写申报。各项费用支出由经手人、验收人和实习指导教师签字, 并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方能办理报销手续。 (5)实习领导小组成员到实习点进行巡视产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从学院经费 报销支出。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 4 月 3 日 8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 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紧紧围绕太原理工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的战略目标,推进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有步骤、有规划的科学发展,现按学 校有关要求,制定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6—2020年发展规划。 前言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在物理与光电工程系的基础上2011年 成立,现设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大学物理教学部、 物理实验中心、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及山西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 器工程中心八个部门,是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的主要依托单位。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两个交叉 学科博士学位点,七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一个工程硕士 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师108人,工程系列职工16人,行政管理职工 11人。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9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 教师92名。‚十二五‛期间,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共培养本科生483人,硕士研 究生285人,博士研究生3人。 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结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的发展历程和实际情况,确立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1. 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 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明确确 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模,巩固和加强本科和研 究生学科建设,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作适应性调整。建立健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 院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稳步提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 质量。 2. 落实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积极鼓励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开展原始性创新与前沿探索性研究,通过凝练 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培养学术骨干,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措施推动相关学科 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国家政策和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将科学研究与 社会生产相结合,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提高物理与光电工程 学院整体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物理与光 电工程学院紧紧围绕我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努力扎实的完成了‚十二五‛ 8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规划总体的指标,主要工作如下: 1. 人才培养工作 1).思政教育建设方面。在学生党支部全面实施‚五个一‛培养方案,发掘 学生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十二五‛期间,学生党员一次升学率95%,一次就 业率100%。成立了‚爱心家园‛德育教育基地,组建了‚凌云志愿服务队‛, 发挥青年团员的积极先进作用。 2).成长成才教育方面。将专业教育和成长导航有机结合,为全体本科生编 撰大学生成长手册——《菁竹》。以启发智慧、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目标,开 设凌云讲坛,邀请百人专家、海外博士、优秀学长为学生做讲座。以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为理念,开设凌云辩坛。‚十二五‛期间,组织了近百余场讲座和辩论 会。同时为了加强学风建设,组织学风建设进宿舍——优良学风宿舍申报与验收、 卫生文明宿舍评比等活动。 3).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学院成立了‚太原理工大学‘凌云’创新实践基地‛, 组织校级大学生物理竞赛,组建院内凌云科研训练营。培养参与科研训练的本科 生200余人,其中63人顺利升学,2名学生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铜奖,4 名学生获得节能减排项目校二等奖,2人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银奖,2人获 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铜奖,1名学生获得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目,1名学生获得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成立了乐百利特实习实训基地,长治高 科集团专业实践基地,太原理工大学(老牛湾)社会实践基地。‚十二五‛期间 输送参与实习实训、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的学生150余人次。同时,学院牵头成 立了北京校友会,聘请校友导师为在校生生涯导航,为毕业就业指导,同时也藉 此拓宽就业渠道‚十二五‛期间平均就业率。 4).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专职辅导员3名,‚十二五‛期间共 引入专业教师41人次担任班主任和研究生联系人,98%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学历。 获评各类优秀辅导员6人次,其中1名专职辅导员获得2012年度山西省高校辅导员 年度人物、2012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 2. 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五年的发展,现拥有一支青年强壮的专任教师队伍。从2011年初物理与 光电工程学院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师45人、实验工程系列人员15人,发展到目 前教职工134人,其中教师10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十二五‛期间, 学院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比例由原来的1.5∶2.3∶6.2到目前的1.5:3.6:4.9, 学院教师平均年龄37岁。从数据可以看出,师资结构相对于‚十一五‛期间有所 优化。同时,‚十二五‛期间引进的青年教师均毕业于中科院、‚985‛、‚211‛ 和国外著名高校,使得教师的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 院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中青年拔尖人才1名,入选山西省‚新世 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获全 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名,‚香江学者‛1名,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1人,山 西省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6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名。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采用多措并举,引育并重,师资素质明显攀升,实现了物理 8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与光电工程学院引进人才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3. 科研平台建设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新增两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点,三个 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一个工程硕士学位点。根据我校‚十 二五‛规划部分量化指标要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需完成国家级研究项目13 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SCI 100篇、发表EI 100篇。围绕学科学位点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其中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基础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项,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主任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项,承担省级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80项,累 计合同经费4574万元。‚十二五‛期间授权1项国际发明专利和38项中国发明专 利,发表SCI论文178篇,其中一区12篇,二区53篇,EI论文111篇,获山西省科 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3项,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在学 校科研政策的激励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实力显著提高。 4. 教学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为我校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 积极的改革,注重投入,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进 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十二五”期间,物理实验中心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支持 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本科实验教 学设备购置经费投入400万元,完成了物理实验教学仪器老旧更新。在课程建设 方面: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2013年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教学 环节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教学公开课活动,举办院级教学竞赛,鼓励 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省级教学竞赛活动。‚十二五‛期间,大学物理和大学物 理实验教程获批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承办全国物理教学会议1次;年 承担学校教学工作量4万工作量。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获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 题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5项;外出或接待教学交流24次。 5. 党建工作建设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成立于2011年8月,‚十二五‛期间主要加强学院 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 斗堡垒作用。基层组织建设,2014年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机构合理化调整。建立健 全了七个教工党支部和五个学生党支部机构。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 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组织发展工作。学院党委 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有关精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 责任,进一步健全了党内各项制度,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认真落实‚三会一 课‛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以规范的制度管理促进党内政治生活 的民主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学院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组织广 大党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8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逐步 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体系,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前新方法。 (二)‚十二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围绕我校‚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根据‚十三五‛期间物理 与光电工程学院建设的发展目标,在‚十二五‛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下: 人才培养工作 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忽略动手能力培养;校内文化活动频繁,但服务联系社 会时间短;国内外校际交流少,学生缺乏国际视野;专业及相关实验设备少,理 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联系缺桥梁;人文素质培养缺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待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结构是反映学院教师队伍的总体面貌和整体实力。主要包括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这些结构要素直接影响着师资队伍的质量,是 衡量学院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在学缘结构和学历结 构方面具有很大的改善,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我院师资队 伍在年龄结构上存在青年教师比重相对过大的问题。具体来说,2011年初我院专 任教师35岁及以下教师占40%,目前我院专任教师年龄分布情况为:35岁及以下 教师占70%,这是由于近五年引进了大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从而造成目前青年 教师比重过大的问题。高级职称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师资水平、教学和科 研水平的重要标志。2011年初我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 39%,截止2015年底仅提高到5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增速过于缓 慢。 凝练科研方向 学科方向凝练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对学院学科发展的 定位、布局及学院内部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对现有学科建设的价值目标进行 进一步升级、优化或选择的过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十二五‛建设期间利 用人才的优势,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科研工作意识,营造良 好的学术氛围,增强了科研整体实力,扩大学院的学术和科研影响力,促进了学 院科研的自身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院目前仍存在学科方向多、 研究方向散、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缺乏、对地方经济服务能力较弱的突出问题。 科研和教学平台建设 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学生的努力学习程度是反映学院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 思想作风的外在表现。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基础,是确保学院 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随着学校和学院对科研考核工作的不断增强,教师投入到 科研的比例相对于‚十一五‛期间有了较大的提高,学院教师存在教学任务重, 科研压力大的双重压力。 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 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不明显、不突出。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 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基层党支部的 自身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和党外群众的思想 9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工作缺乏量化的评估标准和考核;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基层党支部尽管开展了 一些活动,但整体来说,工作创新不够,缺乏活力。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 不高。基层党支部书记都是兼职,对党务、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 加之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有 ‚折扣‛现象。平稳有序完成学院向明向校区整体搬迁的重大任务,但新校区教 学科研工作的运行管理还要完善细化。一校多区,基层党委如何实施更为有效的 领导,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2014年底已陆续搬迁到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办公 和科研条件有所改善,‚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院面 临的挑战如下: 1. 目前我校办公主校区在迎西校区,学校多校区运行机制,导致教师办公、 教学、科研效率下降严重。 2. 学院搬迁后教师办公、科研环境的重新整理和整合存在较长的调整时期, 会对我院科研实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明向校区目前无法解决学院教职工的生活和住宿问题,学院教师在明向 校区的生活已经成为影响我院教师对教学和科研投入时间的主要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如果学院教师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1. 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对引进的青年教师做到了‚引进来‛、‚扎下根‛, 多方调动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创造了扎实开展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环 境。学院年青教师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历练,在‚十三五‛期间会逐步提升自 己的科研和教学能力,成为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必将在‚十三五‛期间‚开 花结果‛。 2. 按照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对于学科的建设布局,博士点从无到有,通 过增加学科学位点的分布,提高了学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十三五‛期间将重点 加强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凝神聚力‛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学科布局在明向校区成为新的特色学科。 (四)‚十三五‛发展思路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我校的 ‚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和思路,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理想信念、 扎实学识、开放思维、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理专 业与光电工程领域的合格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以提高学校和学院教学质量为主 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凝练学科方向为动力,积极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 增强学院学科在国内的核心竞争力,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出自己 应有的贡献。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为“聚英才、抓教学,凝 方向、构平台‛的十二字方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建院时间短,要实现蓬勃发 展,加快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成长,关键在人才,‚聚英才‛即从学校和学院 将按照更高的要求推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学院发展。‚抓教 9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学‛即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承担我校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物理教学质 量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生命线,在教学方面将全面推进,层层落实,努力提高 教学质量。‚凝方向‛即紧密围绕学院的学科发展需求,基于已有的科技创新资 源和基础,凝练学院的科研方向,形成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优势。‚构平台‛ 即以山西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中心和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 成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优势。 (五)‚十三五‛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1. 人才培养任务 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结合,促进和巩固海内外 校际交流互培,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个 性化培养,在‚生涯导航‛育人计划平台上,建立正确、科学、清晰的学生评价 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十二五‛期间,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使得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具 有了相对良好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在‚十三五‛期间,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仍将是当前学院的主要任务,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必将推动学院人才队伍的高水平化和国际化。学院 将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及建设目标将有针对性的重点引进人才。 3. 优化完善学科,提升学科整体影响力 在考虑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抓住学科建设核心,对学院 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凝聚和锤炼,实现学科的优化和完善,在招生方面倾斜特色优 势学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建设,使学科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稳定教学规模,深化教学改革 ‚十三五‛期间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本科在校学生1000人规模。研究生在校 学生在350人规模。加强学院招生宣传工作,实现教学规模的稳定。继续深化物 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在‚十二五‛期间建立 ‚凌云科研训练‛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符合适合创新创业的教学改 革平台。 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十二五‛期间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 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并重新修订了本科教学 计划。根据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将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室开放项 目、本科质量工程等项目,采取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科 研创新训练。学院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有关单位共同建设 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十二五‛期间我院与香港浸会大学建立了本科 9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合作平台,‚十三五‛期间将更加积极的开展与国内外相关高 校联合培养人才的交流合作工作,利用高层次人才的教师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国 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引 进来,走出去‛方针,注重引进国外高校的优秀教师资源,积极聘请国外优秀专 家学者来我校讲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 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国际交流平台,为老师和学 生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和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访问,拓宽教师和学生的国际 视野,从而提高学院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提高学院领导班子的管理服务能力 要在学院建立起‚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系、部、中心、实 验室、研究所各负其责,依靠广大教师的支持的参与‛的机制,形成领导勇担责 任,大家齐心协力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动学院事业 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进一步明确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作用。坚持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不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积极开展党内‚三严三实‛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模范意识。加强 在教师和广大学生中的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 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大学生吸收到党组 织中来,不断增强党组生机和活力。 (六)主要指标体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体系及对各指标的具体论述, 详见表: 具体指标 预计数量 简要评价 国家项目 75 以每年15项计 SCI文章 200 以教师年均1.5篇计 EI文章 110 以教师年均1篇计 专利 40 现有教师专利申请 国家级奖项 1 学科凝练解决重大问题 省级奖项 2 学科凝练解决重大问题 国家级科研团队 1 省级科研团队成长 省级科研团队 2 青年教师团队成长 国家优靑 2 目前优秀青年教师培育 国家杰青 1 目前优秀教师培育 (七)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1. 人才培养实施措施 1).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导,以推进‚诚信、友善、 担当、奉献‛学院文化为推手,以院系领导、专家学者、辅导员讲党课、团课, 讲座为平台,以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主阵地,加强青年学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 教育。 2).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联系人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育 人氛围;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 我服务‛理念。 3).加强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结合力度,发挥学院优良科研氛围与教风的 带动作用,继续推行院内巡考制度,强化诚信考试教育,树立优良学风。 4).建成并完善以‚工程坊‛为核心的‚凌云‛大学生训练实践基地,发挥 在企业外建的实习实践基地辅助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夯实 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就业。 5).拓展‚菁竹‛成长手册功能,以‚生涯导航‛育人计划为基础,充分发 挥团委、学生会、科协等组织的作用,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 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 做好学院搬迁入新校区后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维护 学院安全稳定的综合防控体系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影 响学院稳定的隐患、矛盾和问题,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学院。 3. 用制度规范教学和科研过程,积极促进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进行各项科 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凝聚。从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努力为 创新团队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 9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2015年旧闻回放 一月 1-3 日,元旦休息。 4-5 日,学院办公室、教学部门(三系一部)搬迁至明向校区。 8 日,我院教师李国辉学成返校。 9 日,学院成立了物电信息 QQ 群(264419023)。 同日,张校亮、刘欣、王宇赴石家庄中泰科技有限公司就学生实习事宜进行参观 考察。 14 日,在明向校区物电楼 5-10 会议室召开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员领导干部民 主生活会,副校长吕永康参加。 17 日,我院教师王文杰结婚。 26 日, 学院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召开 201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论证会。 学院邀请到学校科技处处长王云才教授、学院院长杨毅彪教授、副院长郝 玉英教授、黄平教授,现场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指导。青年博 士张明江、刘绍鼎、易小刚、陈智辉、邓霄、李战锋、薛海斌分别介绍了 各自的申报经验。20 余位教师介绍了预计申报项目的选题情况,30 余位 教师参加了选题论证讨论。通过 4 位专家的点评、参会教师的经验交流, 使我院预计申报 201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从中获益。 27 日,在逸夫楼 101 教室召开物电学院处级领导年度考核、工会换届、学院年 度总结会议。校组织部严冬梅、校工会秦晓怀、樊岚应邀参加了会议。学 院全体教师参加。 同日,曹恩思调回我院。 28 日,我院教师李静霞顺产一枚 6 斤男孩儿。 二月 26 日,应科技处王云才处长邀请,北京交通大学延风平教授来我院进行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指导。 27 日,新学期开学。 2 月,我院博士生王文艳,硕士生张永宁获批 2015 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 目。 三月 1 日,新学期教科办、学工办在明向校区、迎西校区为学生报到注册。 6 日, 我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8 项,其中面上项目 18 项,青年基金 37 项, 优青项目 1 项,仪器专项 1 项,重点项目 1 项。 28 日, 我院组织 201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面试, 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电 95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控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 9 个专业分 4 个组同时 进行, 116 名考生参加了面试和政治素质测试。 3 月, 我院 2015 级 3 名在职工程硕士报到。 四月 3 日,我院进行第一次引进人才面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 工大学、中物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大学的 5 名博士 参加了面试。 10 日, 我校‚2014 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的评选已落下帷幕, 我院杨玲珍老师荣 获三等奖。本次评选根据《太原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文件 精神, 经过专家随堂听课、学生评教、学校教指委审议通过,评选出 18 名教师荣获‚2014 年度本科教学优秀奖‛。 11 日,浙江大学何应然博士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作了题为 ‚人工电磁超材料波导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光子器件上的应用‛的学术报 告。 13 日,日本三形大学的王忠强博士来我校做学术交流,在西配楼二层会议室作 了‚有机光伏的器件结构设计及机理研究‛的专题讲座,我院有机光电子 实验室及新材料中心相关方向的师生参加了交流讨论。 17 日,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陈家璧教授来我院做学术交流, 在逸夫楼 701 作了题为‚光频段负折射材料的反常多普勒效应实验研 究‛的学术报告。 18 日,我院教师徐利春喜得千金 5.6 斤。 20 日,TCL 集团副总工程师潘君友博士应邀来我校访学,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 作了‚国际有机发光器件研究和产业化现状及趋势‛的学术报告。 27 日,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景镇教授应邀来我校访学,在迎西校区 逸夫楼 701 作了题为‚原子时间成像技术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29 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员应邀来我校访学,在逸夫楼 701 作 了题为‚新型飞秒激光脉冲的产生、频率扩展及精密控制‛的学术报告。 30 日, 厦门大学付宏燕副教授应邀作题为“Photonic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microwave signals”的学术报告。 4 月, 我院王云才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安帮的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山西 省优秀博士论文‛。 五月 8 日至 9 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举办了我校第四届(2015 年)光电奖学金答辩评选会。答辩会分为本科生答辩和研究生答辩两场进行, 共评选出 5 名本科生、4 名硕士研究生、1 名博士研究生为第四届‚光电奖 学金‛候选人。 9 日,学院工会组织踏青活动。 9 日-10 日,由山西省物理协会主办、高教出版社协办、中北大学承办的山西省 9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高校物理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山西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 师讲课比赛在中北大学举行。我院青年教师刘瑞萍、郝文涛喜获省级一等 奖,随后刘瑞萍将代表山西赛区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北赛区的比赛。 15 日,在明向校区田径场我校田径运动会举行,我院教工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7 日,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测控所 308 召开‚探 物雷达‛小型研讨会。 18 日,2012 级光源与照明专业连诚同学入选我校与香港浸会大学的‚3+2‛项目。 20 日,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明,院长杨毅彪带领学院领导班子以及部分教师、研 究生代表赴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调研,并与该院签署了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21 日,我院教师曹中兴老师调离我校。 同日,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东栋博士来我院做交流报告,并作了题为‚高 效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界面调控‛的学术报告。 28 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刘玉斌副院长、李川勇副院长、罗延安副院长、 南晓宇副院长来我院交流访学,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罗延安教授 应邀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作了题为‚SD 对壳模型下有关原子核形状相变 的研究‛的学术报告。 30 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肖志松应邀来我校访学,在逸夫楼 701 会议室作了题为‚稀土发光与快光及 Sagnac 效应‛的学术报告。 同日,天津理工大学印寿根教授应邀来我校访学,在迎逸夫楼 801 会议室作了题 为《表面等离子体增强 OPV 的探索研究》的学术报告。 同日,我院教师王安帮从英国学成返校。 5 月, 以王云才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获批 2015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 队‛ 。 本月, 我院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于化忠教授、范旭东教授获批‚2015 年山西省国 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 本月,我院教师王安帮荣获 2015 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称号。 本月, 我院教师王安帮获批‚2015 山西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张建忠、贾 华宇获批‚2015 年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邓霄、刘欣、李璞、 张雍家、徐利春获批‚2015 年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5 月 31 日-6 月 10 日, 我院各学位点分别举行了 2015 年度研究生答辩会。电子科 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 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领域 7 个硕士学位点共 4 名博士研究生、73 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答辩。 六月 1 日,我院教师曹海燕老师光荣退休。 5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董永康研究员应邀在我校博学馆 E 座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 了题为‚高性能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器研究‛的专题讲座。 8 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吴朝新教授和理学院周桂江教授应邀来访我校,在 97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逸夫楼 701 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和‚功 能 Ir(III)及 Pt(II)磷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 10 日,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明讲党课启动学院‚三严三实‛活动。 同日,我院进行了 2015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5 名考生参加复试。 11 日,山西省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我院冰 情检测课题组邓霄、程鹏老师指导的参赛作品“基于空气、冰、雪与水物 理特性差异的 R-T-O 冰雪情自动遥测系统”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乔铁柱老师指导的参赛作品“煤矿机电设备菜单式检修无线网络人机监管 系统”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12 日,我院进行第二次引进人才面试,来自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长春光机所、北海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 6 名博士参加了面试。 15 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委员推选:郝玉英、吕玉祥、杨玲珍、 崔彩娥、康爱国、刘绍鼎、崔艳霞。 18 日, 我院 4 名博士研究生、53 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 名全日制专业 型硕士研究生通过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核同意授予学位。 24 日,我院教师彭华从美国学成返校。 29 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王永革博士应邀来访 我校,在博学馆 E 座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From Science to Engineering, a cryptographic example‛的学术报告。 30 日,由我校毕业的博士张丽报到入职我院。 30 日,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洪艳华博士应邀来访我校,在博学馆 E 座(测控技术研究所)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Nonlinear Dynamics in 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s: Chaos‛的学术报告。 6 月, 我院 66 位教师向科技处申报 2014 年科技成果奖励, 涉及高水平立项奖、 重要报告奖、高水平学术论文及学术著作奖、知识产权奖、创新团队奖、个 人科技奖等奖项, 共计申请奖金 257.225 万元。 七月 21 日,我院硕士研究生郝阳同学去香港浸会大学学习交流半年。 25 日,我院教师陈建宾喜得 7 斤男孩子一枚。 31 日,我院教师王冰洁从英国学成返校。 7 月,我院教师张明江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秦建敏获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中俄国际合作项目‛,于化忠、杨毅彪、杨玲珍、刘绍鼎、李 战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陈彬、贾鹏、李璞、陈景东、黄小 勇、刘欣、王宇、李晓春、张校亮、秦伟、张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 年项目‛。 八月 15 日,我院教师张文星赴英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22 日,我院教师樊文浩从美国访问交流返校。 9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31 日,西北农业大学李翠博士报到入职我院。 同日,北京师范大学张明达博士报到入职我院。 九月 1 日,长春光机所范明明博士报到入职我院。 2 日,英国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Alan Shore 教授在明向校区行知搂 C333 教室为我院本科生作题为‚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 2015‛的科普报告。 4 日,我院教师张朝霞博士赴美国交流访学。 6 日,我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光子集成宽带混沌信号发生器‛ 启动会在迎西校区博学馆 E 座 308 会议室顺利召开。 同日,浙江大学仇旻教授应邀来访我校,在我校迎西校区博学馆 E 座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Plasmonic nanophotonic devi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学 术报告。 7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聂仲泉博士报到入职我院。 8 日, 以色列 Ben-Gurion University 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Yehuda B Band 应邀在我校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Interference, Entanglement, Phase Dynamics and sptial Evolution of Bose-Einstein Matter Waves‛的学术报告。 9 日,我院教师张明江赴加拿大交流访学。 10 日,我院教师徐利春赴澳大利亚交流访问。 12 日,2015 级新生报到。我院 2015 级本科生 239 人、硕士研究生 105 人、博士 研究生 4 人报到入学。 同日,我院教师靳宝全从新加坡交流访学完成返校。 21 日,我院教师田跃赴美国交流访学。 26 日, 我院应用物理学专业:朱思宇、刘世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苏睿、 李旸、曾玉、韩天文、安晏阳、吴梅;光源与照明专业:武豆豆、朱美洁、 王雅娇、陆义、苏靖婷等 13 名同学获得 2016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 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十月 5 日,我院教师厉华明博士从美国交流访学完成返校。 8 日, 《山西日报》在头版重要栏目重要位置以《太原理工大学为我国第 32 次南 极科考队伍量身研制 6 套专用冰雪情检测设备将赴南极》为标题,详细报 道了我院冰情检测课题组的科研成果。此外,新浪、网易、搜狐等主流门 户网站也同期发布。 9 日, 我院组织接收 2016 年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复试。 18 日,我院教师王鹏博士调离我校。 25 日, 我院进行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 2015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专业课入学 考试、面试、资格审查, 共 10 名考生参加。 9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十一月 8 日-13 日,我院博士研究生王文艳同学被选送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国务院 台办组织的在台湾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交流‛活动。 10 日,学院召开 2015 年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评估自评工作会议。 14 日,在迎西校区教学主楼三层报告厅召开太原理工大学选任部分空缺副处级 岗位人选民主选举,我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此次选举,我院将 产生副院长一名。 14 日-20 日,王云才教授团队两项科技成果‚高速真随机码发生器‛和‚混沌光 /电时域反射仪‛参展了在深圳举办的第 17 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 会‛ 。 20 日,我院教师杨致赴加拿大 McGill 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公派访问。 16 日-22 日, 冰情检测课题组邓霄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研究生左广宇、申小 强赴广州参加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并最终获得二等奖的成绩。 23 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应邀来访我校,在我校迎西校 区博学馆 E 座测控所 308 会议室作了题为‚Application of novel nanomaterials in phosphopeptide enrichment‛的学术报告。 27 日,西南科技大学邱院长一行到我院交流访学。 同日,我院 4 名博士研究生、1 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 名全日制专业型 硕士研究生、5 名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通过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核同 意授予学位。 28 日,我院教师时秋峰赴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 作。 30 日, 我院 19 名老师申报 2015 年校基金, 其中 2 人申报优秀青年培育项目、17 人申报青年项目、10 人申报面上项目。 11 月, 凝聚态物理、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测试计量 技术及仪器、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各学位点分别 组织 2014 级、2013 级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 十二月 2 日,我院教师冯琳喜得贵子 7.8 斤。 10 日,我院教师王东赴新加坡出国交流访学。 22 日, 由科技处主办我院承办的 2015 年校基金评审会在逸夫楼 801 会议室召开, 科技处邀请到山西大学肖连团教授、我院杨毅彪教授、郝玉英教授,对申 报校基金 A03、A04、A05、E02、F01、F02、F03、F04、F05 学科的 30 余位老师的申报书进行了详尽点评。 同时,我院进行第三次引进人才面试,对博士崔丽琴、郭园园名博士面试。 23 日,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杨明红研究员在博学馆 E 座 测控所 308 会议室做了题为‚光纤传感技术:基础与应用‛的学术报告。 同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雪明研究员在博学馆 E 座测控所 100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308 会议室了题为‚光纤激光脉冲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同日,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范旭东教授在测控所 308 作了题为‚Optofluidic ring resonator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label-free biosensing, optomechanics, optofluidic lasers, and micro-gas chromatography‛的学术报告。 25 日, 我院申报山西省科技项目 51 项:其中 11 项自然面上项目, 27 项青年面上 项目, 3 项优秀青年项目, 2 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 项科技基础平台 建设项目,3 项重点研发计划工业科技攻关项目,1 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 点团队,2 项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 30 日,我院在逸夫楼 801 进行‚2015 年青年博士助课讲课考核会‛,10 名助课 满一年的青年博士参加了考评会,学院领导、教授委员会主任、各系部中 心主任对参加考核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和指导。 31 日,我院进行第四次引进人才面试,来自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中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7 的名博士参加了面试。 12 月,我院教师薛林、韩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杨致获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 。 编辑:孙志宏、李维强、甄炜、李翠、冯志宇、秦莺莺、张莉、 技术支持:张琳 10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5 年度报告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