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

Despedida (告别)60 页 2.707 MB下载文档
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
当前文档共6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山东职业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pdf

封面 山东职业学院本校区 学校简介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 1951 年建校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历经济南铁道学院、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发展时期。2010 年 11 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学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是省内独具轨道交通行 业背景的高等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 设单位。 建校 70 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 10 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遍 布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信息产业、经济管理领域等各类企事业单位。近年来,学 校在山东省内率先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率先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 改革,面向行业产业实施“以群建院”,深化产教融合全面实施校企“双元”育 人,基于岗位能力与专业知识一体化重构新课程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一系 列创新做法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山职”模式经验,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 分就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学校的办学经验 和成果宣传报道。 I 目 录 一、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 1 I. 本校区................................................................................................................................... - 1 (一)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 1 (二) 毕业去向 ............................................................................................................ - 4 (三) 毕业去向落实率 ................................................................................................ - 5 (四) 特殊群体毕业去向............................................................................................ - 8 (五) 就业流向 ............................................................................................................ - 9 (六) 升学流向 .......................................................................................................... - 12 (七) 未就业情况 ...................................................................................................... - 12 II. 高新校区 ........................................................................................................................... - 13 (一)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 13 (二) 毕业去向 .......................................................................................................... - 15 (三) 毕业去向落实率 .............................................................................................. - 15 (四) 特殊群体毕业去向.......................................................................................... - 17 (五) 就业流向 .......................................................................................................... - 18 (六) 升学流向 .......................................................................................................... - 24 (七) 未就业情况 ...................................................................................................... - 24 二、 毕业生自主评价与社会评价 ..................................................................................... - 25 (一)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 - 25 (二)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 ..................................................................... - 33 - I 三、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 - 36 (一) 近三年毕业生规模变化趋势 ......................................................................... - 36 (二)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 ......................................................................... - 36 四、 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举措 ............................................................................................. - 38 (一) 重组二级学院 .................................................................................................. - 38 (二) 进行专业重构 .................................................................................................. - 38 (三) 推行现代学徒制下的订单培养 ..................................................................... - 38 (四) 再造课程体系 .................................................................................................. - 38 (五) 实施完全学分制 .............................................................................................. - 38 (六)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 39 (七) 坚持开展“三上”就业服务 ......................................................................... - 39 五、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 40 (一) 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 ..................................................................................... - 40 (二) 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服务的反馈 ............................................ - 43 (三) 毕业生就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 ............................................................ - 44 附:图表目录 ........................................................................................................................ - 48 关于本报告............................................................................................................................. - 52 - II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I.本校区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学校 2021 届本校区毕业生共计 3800 人,全部为专科学历,共涉及 7 个专业 大类、29 个专业。 1. 专业大类分布 按专业大类统计,交通运输大类生源人数最多,占本校区生源人数 71.47%。 各专业大类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本校区毕业生人数分专业大类统计表 序号 专业大类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1 交通运输大类 2716 71.47 2 装备制造大类 426 11.21 3 电子信息大类 292 7.68 4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139 3.66 5 财经商贸大类 100 2.63 6 土木建筑大类 70 1.84 7 生物与化工大类 57 1.50 2. 专业结构 按专业统计,本校区毕业生人数最多的 2 个专业分别是铁道机车、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管理,生源人数均超过 300 人。铁道机车、铁道工程技术等 10 个专业 是全省独有专业。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 2.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比较 序号 专业名称 本校 生源人数 占本校 生源比% 占全省同专业 生源比(%) 1 铁道机车 394 10.37 100.00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24 8.53 37.98 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279 7.34 76.86 4 铁道工程技术 269 7.08 100.00 5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253 6.66 100.00 6 铁道供电技术 253 6.66 77.37 7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232 6.11 100.00 8 铁道车辆 196 5.16 100.00 -1- 山东职业学院 序号 专业名称 本校 生源人数 占本校 生源比% 占全省同专业 生源比(%) 9 电气自动化技术 162 4.26 2.65 1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27 3.34 3.83 11 会计 100 2.63 0.37 12 动车组检修技术 93 2.45 100.00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 92 2.42 1.54 14 铁路物流管理 88 2.32 100.00 15 药品生产技术 81 2.13 4.50 16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79 2.08 49.69 17 软件技术 79 2.08 1.23 1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76 2.00 4.29 19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 75 1.97 100.00 20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70 1.84 6.23 21 建筑工程技术 70 1.84 1.23 22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70 1.84 100.00 23 食品营养与检测 58 1.53 2.90 24 食品生物技术 57 1.50 13.01 25 数控技术 55 1.45 1.53 26 动漫制作技术 45 1.18 1.28 27 机电一体化技术 44 1.16 0.30 28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41 1.08 100.00 29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8 1.00 20.88 3. 院(系)分布 本校区毕业生分布于 9 个院(系),人数最多的是铁道学院,生源近 2000 人。 各院(系)毕业生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本校区毕业生人数分院(系)统计表 序号 -2- 院(系)名称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1 铁道学院 1964 51.68 2 城市轨道学院 682 17.95 3 智能制造学院 429 11.29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216 5.68 5 生物工程学院 196 5.16 6 土木工程学院 140 3.68 7 管理学院 100 2.63 8 轻工工程学校 38 1.00 9 技师学院 35 0.92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 性别结构 按性别统计,男生 3074 人,占 80.89%;女生 726 人,占 19.11%。本校区毕 业生男女比例为 423:100。 女 19.11% 男 80.89% 图 1.本校区毕业生性别结构图 5. 生源地分布 山东籍毕业生 3266 人,占本校区毕业生总人数 85.95%,其中济南、济宁、 潍坊等市生源较多;外省生源毕业生共 534 人,占本校区毕业生总人数 14.05%。 (%) 18.55 20 14.05 15 8.08 7.42 6.84 6.29 6.13 5.97 5.53 10 5 4.53 4.13 3.66 3.45 2.66 1.45 0.79 0.47 0 图 2.本校区毕业生生源地结构图 外省生源毕业生来自全国 25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其中,浙江籍、安徽 籍、河北籍毕业生相对较多。外省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 4.本校区外省生源人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 生源地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1 浙江省 90 2.37 2 安徽省 56 1.47 3 河北省 47 1.24 4 甘肃省 38 1.00 5 江苏省 37 0.97 6 山西省 35 0.92 7 河南省 33 0.87 -3- 山东职业学院 序号 生源地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8 云南省 28 0.74 9 江西省 25 0.66 10 吉林省 19 0.50 11 黑龙江省 19 0.50 12 辽宁省 16 0.42 13 福建省 13 0.34 14 四川省 12 0.32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1 0.29 16 海南省 9 0.24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 7 0.18 18 陕西省 7 0.18 19 内蒙古自治区 6 0.16 20 湖南省 6 0.16 21 天津市 5 0.13 22 湖北省 5 0.13 23 贵州省 5 0.13 24 广东省 4 0.11 25 北京市 1 0.03 (二)毕业去向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时分为就业、升学、未就业 三大类。其中,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应征义务 兵、科研(管理)助理、基层项目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录用形式就 业等方式;升学包括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未就业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 升学、其他暂不就业等方式。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如下表所示: 表 5.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 序号 -4-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2400 63.16 2 升学 517 13.61 3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496 13.05 4 自由职业 106 2.79 5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96 2.53 6 应征义务兵 26 0.68 7 自主创业 14 0.37 8 未就业 150 3.82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三)毕业去向落实率 截至报告期,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3655 人落实毕业去向,毕业去向落 实率 96.18%。其中,就业 3138 人,升学 517 人。 1. 按专业大类统计 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大类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全部超过 92%,其中财经商贸大 类最高,毕业去向落实率 99%。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6.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专业大类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财经商贸大类 100 82 17 1 99.00 2 电子信息大类 292 191 92 9 96.92 3 生物与化工大类 57 41 14 2 96.49 4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139 97 37 5 96.40 5 交通运输大类 2716 2434 179 103 96.21 6 装备制造大类 426 240 166 20 95.31 7 土木建筑大类 70 53 12 5 92.86 2. 按专业统计 各专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等 5 个专业的毕业去向落 实率达 100%。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7.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专业名称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92 82 10 0 100.00 2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70 67 3 0 100.00 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76 13 63 0 100.00 4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38 38 0 0 100.00 5 食品营养与检测 58 36 22 0 100.00 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27 52 74 1 99.21 7 会计 100 82 17 1 99.00 8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79 75 3 1 98.73 9 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 75 59 15 1 98.67 10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70 5 64 1 98.57 11 动车组检修技术 93 86 5 2 97.85 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24 303 11 10 96.91 -5- 山东职业学院 序 号 专业名称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279 253 17 9 96.98 14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232 219 6 7 96.55 15 食品生物技术 57 41 14 2 96.49 16 铁道机车 394 373 7 14 96.45 17 铁道工程技术 269 244 16 9 96.65 18 铁道供电技术 253 230 14 9 96.44 19 铁道车辆 196 182 5 9 95.41 20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 41 36 3 2 95.12 21 数控技术 55 42 10 3 94.55 22 药品生产技术 81 61 15 5 93.83 23 动漫制作技术 45 34 8 3 93.33 24 电气自动化技术 162 74 77 11 93.21 25 铁路物流管理 88 80 2 6 93.18 26 建筑工程技术 70 53 12 5 92.86 27 软件技术 79 62 11 6 92.41 28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253 222 8 23 90.91 29 机电一体化技术 44 34 5 5 88.64 3. 按院(系)统计 截至报告期,本校区 9 个院(系)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 95%,其中,轻 工工程学校和技师学院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 100%。各院(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如下表所示: 表 8.本校区各院(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院(系)名称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轻工工程学校 38 38 0 0 100.00 2 技师学院 35 30 5 0 100.00 3 管理学院 100 82 17 1 99.00 4 城市轨道学院 682 631 31 20 97.07 5 生物工程学院 196 138 51 7 96.43 6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216 178 29 9 95.83 7 土木工程学院 140 58 76 6 95.71 8 铁道学院 1964 1798 84 82 95.82 9 智能制造学院 429 185 224 20 95.34 -6-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 按性别统计 男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96.19%,女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96.14%。男生毕业去向 落实率高于女生 0.05 个百分点。 (%) 100 96.19 96.14 男 女 80 60 40 20 0 图 3.本校区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对比图 5. 按生源地统计 山东生源毕业去向落实率 96.48%,高于省外生源 2.10 个百分点,不同生源 地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9.本校区不同生源地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生源地区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滨州 101 85 15 1 99.01 2 青岛 210 178 27 5 97.62 3 济南 705 612 76 17 97.59 4 聊城 131 109 18 4 96.95 5 枣庄 157 121 31 5 96.82 6 东营 30 19 10 1 96.67 7 泰安 239 195 36 8 96.65 8 菏泽 260 213 38 9 96.54 9 日照 55 48 5 2 96.36 10 济宁 307 235 60 12 96.09 11 临沂 227 169 49 9 96.04 12 淄博 172 137 28 7 95.93 13 德州 233 189 34 10 95.71 14 潍坊 282 218 49 15 94.68 15 烟台 139 109 22 8 94.24 16 威海 18 12 4 2 88.89 17 省外 534 489 15 31 94.38 -7- 山东职业学院 (四)特殊群体毕业去向 1. 特困家庭毕业生 本校区 2021 届特困家庭毕业生共计 124 人,已有 119 人落实毕业去向,特 困家庭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5.97%。其中,就业 103 人,升学 16 人。 表 10.本校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80 64.52 2 升学 16 12.90 3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16 12.90 4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6 4.84 5 自由职业 1 0.81 6 未就业 5 4.03 2. 省级优秀毕业生 本校区共评选出 191 名 2021 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已有 183 人落实毕业去向, 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5.81%。其中,就业 142 人,升学 41 人。 表 11.本校区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131 68.59 2 升学 41 21.47 3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10 5.24 4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 0.52 5 未就业 8 4.19 3. 少数民族毕业生 本校区 2021 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共计 60 人,已 58 人落实毕业去向,少数民 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 96.67%。其中,就业 52 人,升学 6 人。 表 12.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8-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43 71.67 2 升学 6 10.00 3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5 8.33 4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2 3.33 5 自由职业 2 3.33 6 未就业 2 3.33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五)就业流向 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3138 人就业,占本校区毕业生总人数 82.58%。 就业流向情况如下: 1. 就业地区流向 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留山东省内就业 2337 人,占就业总人数 74.46%。其 中,济南市的就业比例超过 55%。出省就业共 775 人,占 24.70%,主要流向浙江、 江苏等省份。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如下图所示: (%) 60 56.53 50 40 30 24.70 20 10.20 10 1.27 1.12 0.67 0.64 0.57 0.57 0.54 0.48 0.41 0.41 0.38 0.38 0.19 0.10 0.83 0 图 4.本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注:其他,包括应征义务兵、出国出境工作及部分未登记就业地区的毕业生) 2. 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显示,企业就业人数最多,其中, 国有企业占 67.77%,非国有企业占 26.90%;机关占 0.16%,事业单位占 0.45%, 自由职业占 3.38%,其他(包括部队、基层项目、城镇社区、农村建制村等)占 1.34%。 其他 自由职业 1.34% 3.38% 非国有企 业 26.90% 机关 0.16% 事业单位 0.45% 国有企业 67.77% 图 5.本校区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 -9- 山东职业学院 3. 就业行业流向 本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最多的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比 57.62%。各行业流向如下图所示: (单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7.62 建筑业 制造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13.80 8.51 3.95 3.31 批发和零售业 3.00 教育 2.0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5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2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96 房地产业 0.67 金融业 0.6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51 农、林、牧、渔业 0.4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29 住宿和餐饮业 0.25 卫生和社会工作 0.22 采矿业 0.1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06 其他 0.83 图 6.本校区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 (注:其他,包括部队、基层项目及部分行业划分不明确的单位) 4. 国家战略导向就业 (1)服务中西部地区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 苦边远地区就业。2021 届毕业生中,中部地区就业 191 人,主要流向安徽、江西 等省份。西部地区就业 136 人,主要流向云南、新疆、青海等省份。东北地区就 业 8 人,流向吉林省较多。 - 10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13.毕业生就业地区分省(市、区)统计表 就业人数 占就业总人数 比例(%) 山东省 2337 74.47 浙江省 183 5.84 江苏省 126 4.02 北京市 43 1.37 天津市 26 0.83 上海市 24 0.76 广东省 18 0.57 河北省 11 0.35 福建省 5 0.16 海南省 4 0.13 安徽省 68 2.17 江西省 62 1.98 山西省 52 1.66 河南省 9 0.29 云南省 36 1.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5 0.80 青海省 25 0.80 甘肃省 23 0.73 四川省 11 0.35 内蒙古自治区 9 0.29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0.13 陕西省 2 0.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1 0.03 吉林省 4 0.13 辽宁省 2 0.06 黑龙江省 2 0.06 其他 26 0.83 经济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其他 省(直辖市、自治区) 注:其他,包括应征义务兵、出国出境工作及部分未登记就业地区的毕业生。 (2)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学校积极推动毕业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 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2021 届已就业毕业生中,365 人赴“一带一路”建 设涉及区域就业;509 人赴“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区域就业;400 人赴“长三 角一体化发展”涉及区域就业;80 人赴“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区域就业;18 人 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区域就业。 - 11 - 山东职业学院 表 14.本校区毕业生赴国家重大战略涉及区域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 占就业总人数 比例(%) “一带一路”建设 365 11.64 长江经济带发展 509 16.2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00 12.76 京津冀协同发展 80 2.5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8 0.57 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3)自主创业 2021 届本校区毕业生自主创业 14 人。从创业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3 人)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 人)等。 从创业地区分布看,山东省内 12 人,主要流向济南(9 人);省外创业 2 人。 (4)应征义务兵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26 人应征义务兵。 (六)升学流向 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517 人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 13.61%,升入山东省 内 38 所高校,升学流向人数较多的 5 所高校如下表所示: 表 15.本校区毕业生升学流向的升学单位 TOP5 序号 升学单位名称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山东交通学院 89 17.21 2 济南大学 68 13.15 3 齐鲁工业大学 62 11.99 4 山东建筑大学 62 11.99 5 临沂大学 25 4.84 (七)未就业情况 截至报告期,本校区尚有 145 名 2021 届毕业生未就业,占本校区毕业生总 人数 3.95%。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当前状态进行统计,待就业 134 人,不就业拟升 学 8 人,其他暂不就业 3 人。 表 16.本校区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序号 - 12 - 未就业状态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待就业 134 92.41 2 不就业拟升学 8 5.52 3 其他暂不就业 3 2.07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II.高新校区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计 1398 人,全部为专科学历,共涉及 6 个专业大 类、16 个专业。 1. 专业大类分布 按专业大类统计,财经商贸大类生源人数最多,超过 500 人。各专业大类生 源人数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7.高新校区毕业生人数分专业大类统计表 序号 专业大类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1 财经商贸大类 559 39.99 2 电子信息大类 355 25.39 3 装备制造大类 282 20.17 4 土木建筑大类 100 7.15 5 教育与体育大类 51 3.65 6 公安与司法大类 51 3.65 2. 专业结构 按专业统计,高新校区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会计,生源人数 363 人,占 高新校区生源总数的 25.97%。毕业生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 18.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比较 序号 专业名称 本校 生源人数 占本校 生源比% 占全省同专业 生源比(%) 1 会计 363 25.97 1.35 2 计算机应用技术 188 13.45 1.30 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35 9.66 4.07 4 机电一体化技术 115 8.23 0.77 5 工程造价 100 7.15 1.58 6 软件技术 84 6.01 1.31 7 市场营销 67 4.79 1.19 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53 3.79 2.99 9 商务英语 51 3.65 1.16 10 法律事务 51 3.65 3.74 11 物流管理 48 3.43 0.79 12 电子商务 44 3.15 0.39 13 财务管理 36 2.58 1.72 - 13 - 山东职业学院 序号 专业名称 本校 生源人数 占本校 生源比% 占全省同专业 生源比(%) 14 电气自动化技术 32 2.29 0.52 15 动漫制作技术 30 2.15 0.85 16 工商企业管理 1 0.07 0.05 3. 性别结构 按性别统计,男生 757 人,占 54.15%;女生 641 人,占 45.85%。男生所占 比例高于女生 8.30 个百分点。毕业生男女比例为 118:100。 女 45.85% 男 54.15% 图 7.毕业生性别结构图 4. 生源地分布 按生源地统计,山东籍毕业生 1382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 98.86%,其中烟台、 济南、临沂等市生源较多;外省生源毕业生共 16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 1.14%。 (%) 18.88 20 15.52 15 10.37 8.23 8.01 10 6.51 6.29 6.15 5 4.94 3.15 2.72 2.65 2.65 1.36 0.72 0.72 1.14 0 图 8.毕业生生源地结构图 外省生源毕业生来自全国 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其中,安徽籍、河南 籍、江西籍毕业生相对较多。外省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 19.高新校区外省生源毕业生人数分生源地统计表 序号 - 14 - 生源地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1 安徽省 4 0.29 2 河南省 4 0.29 3 江西省 2 0.14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序号 生源地 生源人数 生源比例(%) 4 江苏省 1 0.07 5 浙江省 1 0.07 6 山西省 1 0.07 7 福建省 1 0.07 8 黑龙江省 1 0.07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0.07 (二)毕业去向 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如下表所示: 表 20. 高新校区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674 48.21 2 升学 357 25.54 3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17 8.37 4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80 5.72 5 应征义务兵 28 2.00 6 自由职业 24 1.72 7 自主创业 5 0.36 8 未就业 113 8.08 (三)毕业去向落实率 截至报告期,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1285 人落实毕业去向,毕业去向 落实率 91.92%。其中,就业 928 人,升学 357 人。 1. 按专业大类统计 高新校区各专业大类中,教育与体育大类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最高,超过 97%, 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1. 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专业大类 生源 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教育与体育大类 51 20 30 1 98.04 2 土木建筑大类 100 50 47 3 97.00 3 公安与司法大类 51 19 29 3 94.12 4 装备制造大类 282 257 5 20 92.91 5 财经商贸大类 559 370 137 52 90.70 6 电子信息大类 355 212 109 34 90.42 - 15 - 山东职业学院 2. 按专业统计 高新校区涉及的 16 个专业中,工商企业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 去向落实率达 100%。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2.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生源 人数 专业名称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工商企业管理 1 0 1 0 100.00 2 电气自动化技术 32 32 0 0 100.00 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53 32 20 1 98.11 4 商务英语 51 20 30 1 98.04 5 物流管理 48 32 15 1 97.92 6 工程造价 100 50 47 3 97.00 7 动漫制作技术 30 20 9 1 96.67 8 电子商务 44 22 20 2 95.45 9 法律事务 51 19 29 3 94.12 10 软件技术 84 50 29 5 94.05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 115 105 2 8 93.04 12 财务管理 36 19 14 3 91.67 1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35 120 3 12 91.11 14 市场营销 67 45 15 7 89.55 15 会计 363 252 72 39 89.26 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188 110 51 27 85.64 3. 按性别统计 男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90.49%,女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93.60%。男生毕业去向 落实率低于女生 3.11 个百分点。 (%) 100 90.49 93.60 男 女 80 60 40 20 0 图 9.高新校区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对比图 - 16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 按生源地统计 山东生源毕业去向落实率 91.97%,高于省外生源 4.47 个百分点,不同生源 地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3.高新校区不同生源地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 号 生源 人数 生源地区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 升学 未就业 人数 毕业去向 落实率% 1 聊城 44 24 19 1 97.73 2 青岛 37 26 10 1 97.30 3 泰安 69 34 33 2 97.10 4 滨州 88 65 20 3 96.59 5 济宁 86 56 27 3 96.51 6 德州 112 88 20 4 96.43 7 济南 217 151 55 11 94.93 8 菏泽 115 63 46 6 94.78 9 枣庄 37 19 16 2 94.59 10 临沂 145 96 41 8 94.48 11 潍坊 91 58 27 6 93.41 12 淄博 38 19 16 3 92.11 13 日照 19 11 6 2 89.47 14 烟台 264 197 14 53 79.92 15 东营 10 5 2 3 70.00 16 威海 10 5 2 3 70.00 17 省外 16 11 3 2 87.50 (四)特殊群体毕业去向 1. 特困家庭毕业生 高新校区 2021 届特困家庭毕业生共计 24 人,全部落实毕业去向,特困家庭 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100%。其中,就业 14 人,升学 10 人。 表 24.高新校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11 45.83 2 升学 10 41.67 3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3 12.50 - 17 - 山东职业学院 2. 省级优秀毕业生 高新校区共评选出 52 名 2021 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已有 47 人落实毕业去向, 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0.38%。其中,就业 24 人,升学 23 人。 表 25.高新校区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升学 23 44.23 2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17 32.69 3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4 7.69 4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2 3.85 5 应征义务兵 1 1.92 6 未就业 5 9.62 3. 少数民族毕业生 高新校区 2021 届少数民族毕业生共计 12 人,全部落实毕业去向,少数民族 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100%。其中,就业 6 人,升学 6 人。 表 26.高新校区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序号 毕业去向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升学 6 50.00 2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5 41.67 3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 8.33 (五)就业流向 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928 人就业,占高新校区毕业生总人数 66.38%。 就业流向情况如下: 1. 就业地区流向 2021 届高新校区毕业生留山东省内就业 834 人,占就业总人数 89.87%。其 中,济南接收人数最多,占 39.98%;到烟台的就业比例超过 14%。出省就业共 66 人,占 7.11%,主要流向北京、浙江等省份。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如下图所示: - 18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9.98 14.55 7.00 5.50 4.63 3.56 3.23 7.11 2.48 2.05 1.83 1.08 0.97 0.86 0.86 0.75 0.54 3.02 图 10.高新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注:其他,包括应征义务兵、出国出境工作及部分未登记就业地区的毕业生) 2. 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2021 届高新校区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显示,企业就业人数最多,其 中,非国有企业占 88.68%,国有企业占 2.59%;机关占 0.86%,事业单位占 1.29%, 自由职业占 2.59%,其他(包括部队、基层项目、城镇社区、农村建制村等)占 3.99%。 自由职业 2.59% 其他 3.99% 机关 0.86% 事业单位 1.29% 国有企业 2.59% 非国有企业 88.68% 图 1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 3. 就业行业流向 高新校区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看,毕业生流向最多的 3 个行业分别为制造 业(13.58%) 、批发和零售业(13.04%)、建筑业(10.24%)。各行业流向如下图 所示: - 19 - 山东职业学院 (单位:%) 制造业 13.58 批发和零售业 13.04 建筑业 10.2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9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33 教育 6.3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2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17 金融业 5.06 住宿和餐饮业 4.5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88 房地产业 3.0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91 农、林、牧、渔业 2.4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97 卫生和社会工作 0.97 其他 3.02 图 12.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 (注:其他,包括部队、基层项目及部分行业划分不明确的单位) 4. 优质单位就业 学校持续加强与对口优质用人单位以及相关行业领先企业紧密合作, 积极 开拓毕业生实习、就业岗位。2021 年本校毕业生签约全国各地铁路局 1280 人, 签约各地地铁 870 人,去往其他大型对口有限公司 211 人。 表 27.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地铁路局情况统计表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人数 1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950 2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123 3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46 4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36 5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27 6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 24 7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24 8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18 - 20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人数 9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9 10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8 11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7 12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 3 13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2 14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 1 15 中国铁路局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1 16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1 表 28.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地地铁情况统计表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人数 1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63 2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219 3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77 4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65 5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62 6 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37 7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23 8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15 9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7 10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2 表 29.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大有限公司情况统计表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人数 1 济南同创工控自动化有限公司 41 2 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24 3 济南康斐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21 4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19 5 山东汇丰资产保理有限公司 17 6 大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7 济南北方新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 8 山东同丰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11 9 北京国网京能工程 9 10 北京国网京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9 11 北京中润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8 12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7 - 21 - 山东职业学院 序号 单位名称 接收人数 13 北京群鲜荟萃科技有限公司 5 14 滨州鸿博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5 15 中建中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 5. 国家战略导向就业 (1)服务中西部地区 2021 届毕业生中,中部地区就业 4 人。西部地区就业 4 人。 表 30.高新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分省(市、区)统计表 就业人数 占就业总人数 比例(%) 山东省 834 89.87 北京市 21 2.26 浙江省 11 1.19 江苏省 9 0.97 广东省 8 0.86 河北省 5 0.54 天津市 2 0.22 上海市 2 0.22 河南省 2 0.22 山西省 1 0.11 湖南省 1 0.11 内蒙古自治区 1 0.11 甘肃省 1 0.11 重庆市 1 0.11 四川省 1 0.11 其他 28 3.02 经济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其他 省(直辖市、自治区) 注:其他,包括应征义务兵、出国出境工作及部分未登记就业地区的毕业生。 (2)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高新校区 2021 届已就业毕业生中,24 人赴“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区域就业; 25 人赴“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区域就业;22 人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涉及 区域就业;28 人赴“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区域就业;8 人赴“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涉及区域就业。 - 22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31.高新校区毕业生赴国家重大战略涉及区域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 占就业总人数 比例(%) “一带一路”建设 24 2.60 长江经济带发展 25 2.7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2 2.38 京津冀协同发展 28 3.0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8 0.86 重点区域发展战略 (3)自主创业 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自主创业 5 人。从创业行业分布看,主要流向农、 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从创业地区分布看,山东省内创业 4 人,省外 创业 1 人。 (4)应征义务兵 高新校区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28 人应征义务兵。 - 23 - 山东职业学院 (六)升学流向 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357 人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 25.54%。升入山东省 内 39 所高校,流向人数较多的 5 所高校如下表所示: 表 32.高新校区毕业生升学流向的升学单位 TOP5 序号 升学单位名称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25 7.00 2 山东华宇工学院 21 5.88 3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20 5.60 4 临沂大学 19 5.32 5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8 5.04 (七)未就业情况 截至报告期,高新校区尚有 113 名 2021 届毕业生未就业,占高新校区毕业 生总人数 8.08%。 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当前状态进行统计,待就业 99 人,其他暂不就业 14 人。 表 33.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序号 - 24 - 未就业状态 毕业生人数 所占比例(%) 1 待就业 99 87.61 2 其他暂不就业 14 12.39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毕业生自主评价与社会评价 (一)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对本校 2021 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人岗匹配度、职业发展变化、升学情况、 未就业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跟踪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1157 份,占毕业生总人数 22.26%。其中,男生 920 人,女生 237 人。 1. 就业满意度 (1)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 “很满意” 占 54.03%,“满意”占 36.62%,“一般”占 9.35%,“不满意”占比为 0。 一般 9.35% 满意 36.62% 很满意 54.03% 图 13.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4.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性别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男生 56.74% 33.76% 9.51% 0.00% 女生 42.67% 48.67% 8.67% 0.00% 毕业生对劳动与薪酬匹配度、工作成就感、工作强度(压力) 、上下级关系、 学习(培训)机会、职业竞争公平程度、工作晋升机会、单位发展前景的满意度 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5.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情况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劳动与薪酬匹配度 51.73% 37.26% 11.01% 0.00% 2.工作成就感 53.91% 35.08% 11.01% 0.00% 3.工作强度(压力) 48.40% 33.03% 18.57% 0.00% 4.上下级关系 54.16% 35.72% 10.12% 0.00% 5.学习(培训)机会 56.34% 33.93% 9.73% 0.00% - 25 - 山东职业学院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6.职业竞争公平程度 54.03% 36.23% 9.74% 0.00% 7.工作晋升机会 51.60% 34.18% 14.22% 0.00% 8.单位发展前景 54.67% 34.58% 10.75% 0.00% (2)家长对毕业生当前就业状况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毕业生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很 满意”占 38.03%,“满意”占 51.60%,“一般”占 9.42%,“不满意”占 0.95%。 一般 9.42% 不满意 0.95% 很满意 38.03% 满意 51.60% 图 14.家长对毕业生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2. 人岗匹配度 (1)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 对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相关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很相关”占 52.11%, “相关”占 39.82%,“一般”占 8.07%, “不相关”占比为 0。 60% 52.11% 50% 39.82% 40% 30% 20% 8.07% 10% 0% 很相关 相关 一般 图 15.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 不同性别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6.不同性别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 性别 很相关 相关 一般 不相关 男生 56.26% 35.97% 7.77% 0.00% 女生 34.67% 56.00% 9.33% 0.00% 对毕业生选择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进行调查(本调查题为多选),结果显 - 26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示, “薪资待遇” 、 “工作环境”是毕业生选择最多的两个原因,比例分别为 43.33%、 31.67%。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薪资待遇 43.33% 工作环境 31.67% 专业相关岗位机会少 25.00% 就业地区 23.33% 单位或行业前景 23.33% 个人兴趣 13.33% 家人意见 13.33% 不喜欢专业相关工作 11.67% 其他 11.67% 图 16.毕业生选择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2)毕业生当前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 对毕业生当前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符合” 比例为 41.74%, “符合”比例为 41.23%, “一般”占 17.03%, “不符合”占比为 0。 一般 17.03% 很符合 41.74% 符合 41.23% 图 17.毕业生当前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 3. 职业发展情况 (1)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化情况 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化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无变动”的比例为 92.57%, “升 迁”的比例为 2.82%, “调岗”占 1.54%,“有离职”占 3.07%。 100% 92.57% 80% 60% 40% 20% 2.82% 1.54% 3.07% 升迁 调岗 有离职 0% 无变动 图 18.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动情况 - 27 - 山东职业学院 (2)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情况 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很适应”的比例 41.10%, “适 应”的比例为 48.02%, “一般”占 10.88%, “不适应”占比为 0。 很适应 41.10% 适应 48.02% 一般 10.88% 图 19.毕业生当前工作岗位适应情况 4. 工作稳定性 (1)毕业生工作变动情况 毕业生工作单位变动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90.14%的毕业生一直未调换工作, 就业稳定性较高;7.17%换过“1 次”工作,2.43%换过“2 次”工作,换工作“3 次及以上”的毕业生占 0.26%。 无变动 1次 90.14% 7.17% 2次 2.43% 3次及以上 0.26% 图 20.毕业生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2)毕业生在当前工作单位的预期工作时间 毕业生在当前工作单位的预期工作时间,“少于 1 年”占 25.35%,“1 年 (含)-2 年”占 12.55%,“2 年(含)-3 年”占 8.45%, “3 年(含)-5 年”占 8.32%, “5 年(含)以上”占 45.33%。 - 28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5.33% 25.35% 12.55% 8.45% 8.32% 图 21.毕业生在当前工作单位的预期工作时间 5. 升学毕业生分析 (1)毕业生对升学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升学学校及专业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很满 意”占 68.57%, “满意”占 25.00%, “一般”占 6.43%,“不满意”占比为 0。 满意 25.00% 一般 6.43% 很满意 68.57% 图 22.毕业生对升学学校及专业的总体满意度 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升学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7.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升学(留学)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情况 性别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男生 68.81% 23.85% 7.34% 0.00% 女生 67.74% 29.03% 3.23% 0.00% (2)毕业生升学专业与原就读专业相关度 毕业生升学选择的专业与原就读专业的相关性,“很相关”占 62.14%, “相 关”占 23.57%, “一般”占 7.86%,“不相关”占 6.43%。 - 29 - 山东职业学院 70% 62.14% 60% 50% 40% 23.57% 30% 20% 10% 7.86% 6.43% 一般 不相关 0% 很相关 相关 图 23.毕业生升学专业与原就读专业的相关度 (3)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利用更好的教育条件提升自己”是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 主要原因,比例为 40.71%;其次是“个人兴趣”、 “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比例 分别为 28.57%、20.71%。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利用更好的教育条件提升自己 40.71% 个人兴趣 28.57% 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就业压力大 其他 20.71% 7.86% 2.15% 图 24.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主要原因 6.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1)毕业生当前未就业的原因及打算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当前未就业的最主要原因是“未遇到满意的工作” , 比例为 19.49%;其次是“还没有明确择业方向”、“感到自己能力素质不够强, 先‘充电’,比例分别为 13.56%、10.59%。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未遇到满意的工作 19.49% 还没有明确择业方向 13.56% 感到自己能力素质不够强,先‘充电’ 10.59% 外出旅游、游学,丰富人生阅历 2.97% 求职受挫,先调整心态 2.54% 不想工作 1.69% 身体不好,休养一段时间 1.69% 其他 图 25.毕业生当前未就业的原因 - 30 - 47.47%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未就业毕业生目前的打算,“已落实工作,正在办理就业手续”选择比例最 高,达 51.27%;其次是“正在求职,尽快落实工作单位”,比例为 36.02%。调 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已落实工作,正在办理就业手续 51.27% 正在求职,尽快落实工作单位 准备升学考试 36.02% 6.78% 准备应征入伍 2.54% 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 2.12% 暂时不想就业 0.85% 准备出国(境)深造 0.42% 图 26.未就业毕业生的目前打算 (2)未就业毕业生获得 offer 的机会 未就业毕业生获得 offer 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0 次”占 53.81%,“1 次” 占 12.29%,“2 次”占 6.36%,“3 次及以上”占 27.54%。 60% 53.81% 50% 40% 27.54% 30% 20% 12.29% 6.36% 10% 0% 0次 1次 2次 3次及以上 图 27.未就业毕业生获得 offer 的机会 (3)毕业生在未就业期间的经济来源 未就业毕业生的经济来源, “兼职”是首要经济来源,比例达 51.27%;其次 是“父母”,比例为 35.59%。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 31 - 山东职业学院 60% 51.27% 50% 35.59% 40% 30% 20% 8.05% 10% 0.42% 4.67% 0% 兼职 父母 自由职业 借款或贷款 其他 图 28.毕业生在未就业期间的经济来源 (4)未就业毕业生希望得到的帮助 调查数据(本调查题为多选)显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未就业毕业生最希望提升的两项基本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 56.78%、53.39%。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人际交往的能力 56.78% 适应社会的能力 53.39% 组织协调能力 30.51% 沟通表达能力 29.24% 创新能力 16.10% 学习能力 15.25% 独立工作能力 13.56% 决策能力 10.59% 与人合作能力 10.17% 竞争能力 8.05% 图 29.未就业毕业生希望提升的基本能力 调查数据(本调查题为多选)显示,“职业指导”、“就业信息”是未就业毕 业生在求职方面最希望获取的两项服务,选择比例分别为 61.86%、49.15%。调查 结果如下图所示: 职业指导 61.86% 就业信息 49.15% 职业培训 27.97% 创业服务 27.12% 就业见习 政策咨询 重点帮扶 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其他 - 32 - 16.95% 13.56% 10.59% 10.59% 5.51%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30.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方面希望得到的帮助 (二)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 以本校毕业生近五年的签约单位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素质能 力和求职能力等多维度进行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 208 份。调查结果显示,用人 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1.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 (1)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很满意”占 98.56%, “一般” 占 1.44%,没有单位评价“不满意”。 一般 1.44% 很满意 98.56% 图 31.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调查数据显示,“综合素质较高”和“专业知识较强”是用人单位招录本校 毕业生的两个主要动因,选择比例分别为 32.21%和 27.40%。调查结果如下图所 示: 35% 30% 32.21% 27.40% 25% 20% 15% 10% 5% 13.47% 9.62% 8.65% 4.33% 2.40% 1.92% 0% 图 32.用人单位招录本校毕业生的动因 - 33 - 山东职业学院 (2)对本校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素质能力的总体评价,“很满意”占 99.52%, “一 般”占 0.48%,没有单位评价为“不满意”。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发 展潜力、创新能力的满意度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 38.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素质能力的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政治素养 99.04% 0.96% 0.00% 2.工作态度 99.04% 0.48% 0.00% 3.专业技能 99.52% 0.48% 0.00% 4.职业能力 99.52% 0.00% 0.00% 5.职业发展潜力 99.51% 0.48% 0.00% 6.创新能力 100.00% 0.00% 0.00% 2.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工作胜任度评价 (1)本校毕业生主要就职岗位情况 本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要就职岗位的调查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最 多,占 40.38%;其次是“一般工作人员”,占 32.69%;另外,“后备干部”占 14.90%, “技术/业务骨干”占 8.17%, “中/高层管理人员”占 1.92%, “其他”占 1.94%。 专业技术人员 40.38% 一般工作人员 32.69% 后备干部 技术/业务骨干 14.90% 8.17% 中/高层管理人员 1.92% 其他 1.94% 图 33.本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要就职岗位情况 (2)对本校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的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的评价较高。其中,97.60% 的用人单位评价“非常强” ,2.40%评价“一般”,评价“较差”的比例为 0。 - 34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般 2.40% 非常强 97.60% 图 34.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的总体评价 3.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求职过程的评价 对本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6.06%的用人单位 认为“很积极”,51.44%认为“积极” ,10.58%认为“一般”,另有 1.92%认为“不 积极”。 很积极 36.06% 积极 51.44% 一般 不积极 10.58% 1.92% 图 35.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求职过程的评价 对本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本调查题为多选) ,结果显 示,“缺乏社会经验” 、“就业期望值过高”和“实践能力差”是用人单位不满意 的三个主要方面,比例分别为 41.35%、34.62%和 30.29%。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缺乏社会经验 41.35% 就业期望值过高 34.62% 实践能力差 30.29% 抗压能力差 25.00% 专业知识不扎实 21.15% 就业观念偏差 18.27% 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11.54% 其他 11.06% 图 36.用人单位反馈本校毕业生应聘时存在的不足 - 35 - 山东职业学院 三、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一)近三年毕业生规模变化趋势 近三年本校毕业生的总人数保持在 5000 人以上,2021 年略有增长。 毕业生总人数 增长率 6000 3.38% 4.00% 3.00% 5000 5088 5198 5028 4000 2.00% 1.00% 3000 0.00% -1.18% 2000 -1.00% -2.00% 1000 -3.58% -3.00% 0 -4.0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图 37.近三年本校毕业生总人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人) (二)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变化趋势 1.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变化趋势 近三年本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稳定,整体保持在 91%以上。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5.40 2019年 91.33 2020年 95.04 2021年 图 38.近三年本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变化趋势(单位:%) - 36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近三年升学率变化趋势 近三年本校毕业生的升学率呈上升趋势,近两年均超过 10%。 18 16 16.81 14 12 10 11.42 8 6 4 6.27 2 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图 39.近三年本校毕业生升学率变化趋势(单位:%) - 37 - 山东职业学院 四、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重组二级学院 对接国家战略和我省“十强”产业,基于行业、产业特点,尊重群内专业间 逻辑关系,对二级学院进行重组,实施“以群建院”,促进校内专业资源整合和 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深化产教融合全面实施校企“双 元”育人,着力满足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二)进行专业重构 瞄准新技术,面向行业领先,主动融入新旧动能转换,撤销了 17 个人力资 源市场配置率差、不适应学校特色发展的专业,同时面向新金融,开设金融科技、 财富管理、风险投资等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华为、讯方共建大数据、 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专业,面向智慧港口,开设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实 现在专业结构调整中腾笼换鸟。 (三)推行现代学徒制下的订单培养 秉持“为国家潜心培育合格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现代工匠”的办学宗旨, 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以订单班培养为抓手,先后与全国 20 余家地铁公司开展紧密合作,为城轨运营企业输送人才近万人。毕业生遍布济南、 青岛广州、深圳、杭州等众多一线城市的地铁公司。在此基础上,学校于 2015 年 起先后开展了山东省、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等 7 个专业与济南地铁、青岛地铁积极开展学徒制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 (四)再造课程体系 面向岗位能力需求,创建“逆向建构、正向实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模式,绘制岗位技能画像,提炼岗位知识点与技能点,转化为教学内容,编制校 本特色教材,开发学习地图,促进不同学习内容匹配恰当的学习方式,打通人才 培养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 (五)实施完全学分制 以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为目标,重新界定课程类型,加大选修课比重, - 38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 61.6%,各专业选修课全部打通,学生可以跨专业、 跨学院选课,建立学分互认和主辅修专业转换机制,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和 选择权,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 (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把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 政力量下沉到学生一线,建立“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双元制,将书院打造成为 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培养 学生不仅懂技术、还要会生活、更要有品位,自觉增强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社会 责任。加强人文教育,通过学分制改革,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职业能力拓展 模块课程、人文素质培养模块课程,指导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价 值取向。 (七)坚持开展“三上”就业服务 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 压实领导责任,强化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实施“上心、上门、上网” “三 上”就业服务工作法,上心为特殊群体毕业生谋划就业。上门为学生争取更多优 质就业岗位。上网为就业招聘搭建“云端服务”,全力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39 - 山东职业学院 五、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 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教育教学、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都 比较高,有 90.84%的毕业生愿意推荐自己的母校。 1. 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评价 (1)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评价 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很满意”占 67.07%, “满意”占 28.00%, “一般”占 4.93%,“不满意”占比为 0。 满意 28.00% 一般 4.93% 很满意 67.07% 图 40.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程设置,任课讲师水平,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备、 设施,人才培养模式,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 39.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专业课程设置 68.28% 27.48% 4.24% 0.00% 2.任课讲师水平 69.06% 27.41% 3.53% 0.00% 3.教学方式、方法 67.68% 28.44% 3.88% 0.00% 4.教学设备、设施 66.64% 27.57% 5.79% 0.00% 5.人才培养模式 66.29% 28.70% 5.01% 0.00% 6.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66.47% 27.74% 5.79% 0.00% (2)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的评价 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的总体评价,“很满意”占 66.98%, “满 意”占 26.61%, “一般”占 6.41%,“不满意”占比为 0。 - 40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一般 6.41% 满意 26.61% 很满意 66.98% 图 41.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毕业生对母校校园招聘会组织举办,招聘信息收集、发布,职业能力培训, 就业单位推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咨询, 就业手续办理的满意度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 40.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 评价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校园招聘会组织举办 67.85% 24.72% 7.43% 0.00% 2.招聘信息收集、发布 68.19% 24.46% 7.35% 0.00% 3.职业能力培训 67.16% 25.59% 7.25% 0.00% 4.就业单位推荐 69.06% 25.24% 5.70% 0.00% 5.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67.07% 24.64% 8.29% 0.00% 6.创业教育活动开展 65.77% 26.62% 7.61% 0.00% 7.就业政策宣传、咨询 66.29% 25.76% 7.95% 0.00% 8.就业手续办理 66.90% 26.19% 6.91% 0.00% 2. 毕业生求职影响因素及求职渠道 (1)影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因素 对影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因素进行调查(本调查题为多选),结果显示, “薪 资收入”是毕业生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比例为 75.63%;其次是“个人发展空 间”、“就业地区” ,比例分别为 52.90%、43.99%。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 41 - 山东职业学院 薪资收入 75.63% 个人发展空间 52.90% 就业地区 43.99% 工作稳定性 22.04% 福利待遇(五险一金等) 21.95% 单位性质及规模 专业对口 16.94% 10.37% 个人兴趣 7.69% 单位发展前景 5.88% 工作环境 5.53% 家人意见 4.93% 工作时间及方式 4.75% 岗位及工作内容 4.41% 工作强度 3.28% 其他 1.21% 图 42.影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因素 (2)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本调查题为多选),结果显示, “校 园渠道”是最主要渠道,比例为 89.89%;其次是“社会渠道”、 “亲友渠道” ,比 例分别为 38.20%、21.95%。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9.89% 38.20% 21.95% 21.35% 16.42% 13.92% 3.46% 图 43.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 3. 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 调查数据(本调查题为多选)显示, “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专业知识教学” 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两项主要建议,比 例分别为 43.99%、42.61%和 35.52%。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 42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加强实践教学 43.99% 强化专业知识教学 42.6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35.52% 改善生活环境 21.43%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19.36%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13.48% 改善学习环境 12.88% 加强校企合作 12.88% 改进教学设备、设施 12.10%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10.37% 改进教学管理制度 7.09%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4.84% 加强国际化办学 4.41% 提高讲师水平 3.28% 其他 3.80% 图 44.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 4. 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很满意”占 64.82%, “满意”占 25.84%;认为“一般”占 9.33%;“不满意”占比 0。 满意 25.84% 一般 9.33% 很满意 64.82% 图 45.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 (二)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服务的反馈 1. 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评价, “很满意”占 99.52%,“一 般”占 0.48%,“不满意”占比为 0。 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课的开设、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模 式、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如下表所示: - 43 - 山东职业学院 表 41.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专业课的开设 99.04% 0.48% 0.00% 2.专业技能培养 98.56% 1.44% 0.00% 3.综合素质培养 99.52% 0.48% 0.00% 4.人才培养模式 100.00% 0.00% 0.00% 5.人才培养质量 100.00% 0.00% 0.00% 2. 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的总体评价, “很满意”占 99.04%,“一 般”占 0.96%,没有单位评价“不满意”。 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推荐、就业手续办理、招聘信息发布、校园招聘会举 办、实习活动组织的评价如下表所示: 表 42.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指导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很满意 一般 不满意 1.毕业生推荐 98.56% 1.44% 0.00% 2.就业手续办理 99.04% 0.96% 0.00% 3.招聘信息发布 99.04% 0.96% 0.00% 4.校园招聘会举办 98.56% 1.44% 0.00% 5.实习活动组织 99.52% 0.48% 0.00% (三)毕业生就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 1. 对招生的反馈 (1)推行供给侧改革,招生计划动态调整。 学校遵循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优质就业为目标,顺应轨道交通行 业发展趋势,实施专业设置随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招生专业计划制 定。 通过社会调研、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机构数据调查、企业回访等途径信息反馈, 学校新增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专业设置,停招市场需求预警类专业。2020 年新增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校企合作)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校企合作) 、城市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校企合作) 、动漫制作技术(校企合作) 、软件技术(中外合 作)和药品质量与安全等招生专业,招生专业由 2019 年的 29 个(轨道交通类专 - 44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业 15 个)增加到 2020 年的 30 个(轨道交通类专业 15 个) ,轨道交通类专业招 生计划从 2019 年的 2820 人优化为 2020 年的 2520 人。形成以服务轨道交通行业 为核心,适合轨道交通和地方企业需求的“路地兼顾”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适应行业需求,校企协同联合招生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力投入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 延续了近年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稳定的工作、高额的 薪资、良好的发展空间,大量考生青睐有加。 2020 年,学校继续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达成了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 化育人的合作协议,新生入校后选拔组建订单班。根据企业订单培养要求,考生 志愿填报时对应企业订单所需要的专业,充分满足了企业真实的岗位需求。 (3)依托行业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培养 学校依托轨道交通行业优势,借助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行业渠道, 以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为契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订单培养。 2.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1)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动就业 学校主动探索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重构人才 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重构专业布局。对接行业产业组建二级学院,增强人才供给针对性。坚 持就业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学校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预 警与退出机制,对人才需求不足或者饱和的专业缩减招生规模,甚至停招,有效 解决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问题,学校从最初 42 个招生专业,调整至现在的 30 个, 确保了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 二是对接企业需求,打通学习就业最后一公里。学校坚持在“教”上下苦功 夫,在“练”上下硬功夫,在“德”上下大功夫。实训设备和环境贴近生产一线, 学校在原有高铁、城轨实训场的基础上,新建了国内高职院校第一个代表中国高 - 45 - 山东职业学院 铁最先进技术的“复兴号”动车组机械师实训室,把“金凤凰”车型带进了实训 课堂。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历,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 比超 90%。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技术大拿”定期到校“出诊” , 把脉专业与课程建设,把关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企业选派德技双馨的技术骨干 亲自带学生,手把手教、一对一学。这些措施,是我们做好疫情之下就业工作的 底气。 (2)高标准的就业服务推动就业 学校党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提出 了上心、上门、上网的“三上”就业服务工作思路,做到毕业生就业服务全员覆 盖、全程服务、全面见效。 一是“上心” ,确保特殊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0 届毕业生中,有 109 名特困家庭学生,学校针对个体差异,组织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人员,“一对一” 靠上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帮扶和心理帮扶。截至目前,这 109 名学生 已全部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率 100%,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是“上门” ,为学生争取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 门”济南地铁、济南铁路局,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为学生争取更多就业机会。党 委班子其他成员和就业工作人员分头“上门”企业,把企业需求情况摸的更准。 经过全校共同努力,在济南地铁、济南铁路局、中铁十局、中铁十四局等 30 余 家轨道交通企业预定就业岗位近 2000 个, 省内 116 家优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648 个。同时,邀请企业“上门”进校谈合作,今年以来,学校已先后与未来网络、 新华三、安博教育、华为确定了相关合作项目,产教融合为学生学习就业提供了 更多平台、开辟了更多渠道。今年疫情期间,学校积极支持合作药品企业复工复 产,为华熙生物、齐鲁制药、山东盛迪等药品类生产企业“送人上门”100 余人, 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的燃眉之急。 三是“上网” ,实现线上招聘面试签约一体化。针对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学 校用网络云平台架起就业工作新机制,进行网上面试招聘,解决疫情期间线下招 - 46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聘面试难等问题,仅三月份,就有 267 名毕业生通过网上招聘的方式,与上海铁 路局、中国中车南京浦镇公司、兖矿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尤其是 湖北籍毕业生,学校通过线上云招聘平台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截止到目前已 经全部就业。 此外,通过政策解读、精准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 生到往年报名人数较少的青藏铁路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局等单位报考就业,两家 单位今年线上报名的毕业生均已超过了百人。由于宣传到位,齐鲁制药、鲁南制 药、葛洲坝集团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到校招聘。 - 47 - 山东职业学院 附:图表目录 表目录 表 1.本校区毕业生人数分专业大类统计表 ....................................................................... - 1 表 2.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比较 ............................................................... - 1 表 3.本校区毕业生人数分院(系)统计表 ....................................................................... - 2 表 4.本校区外省生源人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 - 3 表 5.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 .................................................................................................... - 4 表 6.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5 表 7.本校区毕业生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5 表 8.本校区各院(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6 表 9.本校区不同生源地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7 表 10.本校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8 表 11.本校区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8 表 12.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8 表 13.毕业生就业地区分省(市、区)统计表............................................................... - 11 表 14.本校区毕业生赴国家重大战略涉及区域就业情况 .............................................. - 12 表 15.本校区毕业生升学流向的升学单位 TOP5 ........................................................... - 12 表 16.本校区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 12 表 17.高新校区毕业生人数分专业大类统计表............................................................... - 13 表 18.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生源人数与全省比较 ...................................................... - 13 表 19.高新校区外省生源毕业生人数分生源地统计表 .................................................. - 14 表 20. 高新校区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 ............................................................................. - 15 表 21. 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大类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15 表 22.高新校区毕业生各专业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16 表 23.高新校区不同生源地区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17 表 24.高新校区特困家庭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17 - - 48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表 25.高新校区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18 表 26.高新校区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情况 .................................................. - 18 表 27.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地铁路局情况统计表............................................................... - 20 表 28.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地地铁情况统计表................................................................... - 21 表 29.本校毕业生签约各大有限公司情况统计表 .......................................................... - 21 表 30.高新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分省(市、区)统计表 .............................................. - 22 表 31.高新校区毕业生赴国家重大战略涉及区域就业情况.......................................... - 23 表 32.高新校区毕业生升学流向的升学单位 TOP5 ....................................................... - 24 表 33.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 - 24 表 34.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 - 25 表 35.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情况................................................................... - 25 表 36.不同性别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 .......................................................... - 26 表 37.不同性别毕业生对升学(留学)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情况 ............................. - 29 表 38.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各项素质能力的评价 ...................................................... - 34 表 39.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 .............................................. - 40 表 40.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 .............................................. - 41 表 41.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 - 44 表 42.用人单位对本校就业指导有关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 - 44 - - 49 - 山东职业学院 图目录 图 1.本校区毕业生性别结构图 ............................................................................................ - 3 图 2.本校区毕业生生源地结构图 ........................................................................................ - 3 图 3.本校区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对比图 .................................................. - 7 图 4.本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 - 9 图 5.本校区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 ........................................................................... - 9 图 6.本校区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 - 10 图 7.毕业生性别结构图 ...................................................................................................... - 14 图 8.毕业生生源地结构图 .................................................................................................. - 14 图 9.高新校区不同性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对比图 ............................................ - 16 图 10.高新校区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 - 19 图 1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图 ................................................................................... - 19 图 12.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图 ............................................................................................ - 20 图 13.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 25 图 14.家长对毕业生当前就业状况的总体满意度 .......................................................... - 26 图 15.毕业生当前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 ........................................................................... - 26 图 16.毕业生选择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 - 27 图 17.毕业生当前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 - 27 图 18.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动情况........................................................................................ - 27 图 19.毕业生当前工作岗位适应情况 ............................................................................... - 28 图 20.毕业生工作单位变动情况........................................................................................ - 28 图 21.毕业生在当前工作单位的预期工作时间............................................................... - 29 图 22.毕业生对升学学校及专业的总体满意度............................................................... - 29 图 23.毕业生升学专业与原就读专业的相关度............................................................... - 30 图 24.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主要原因 ........................................................................... - 30 - - 50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 25.毕业生当前未就业的原因........................................................................................ - 30 图 26.未就业毕业生的目前打算........................................................................................ - 31 图 27.未就业毕业生获得 offer 的机会 ............................................................................ - 31 图 28.毕业生在未就业期间的经济来源 ........................................................................... - 32 图 29.未就业毕业生希望提升的基本能力 ....................................................................... - 32 图 30.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方面希望得到的帮助 .......................................................... - 33 图 31.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 33 图 32.用人单位招录本校毕业生的动因 ........................................................................... - 33 图 33.本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要就职岗位情况 .......................................................... - 34 图 34.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工作胜任度的总体评价 .................................................. - 35 图 35.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求职过程的评价............................................................... - 35 图 36.用人单位反馈本校毕业生应聘时存在的不足 ...................................................... - 35 图 37.近三年本校毕业生总人数变化趋势图(单位:人).......................................... - 36 图 38.近三年本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变化趋势(单位:%) ......................... - 36 图 39.近三年本校毕业生升学率变化趋势(单位:%) .............................................. - 37 图 40.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 - 40 图 41.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 - 41 图 42.影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因素 ................................................................................... - 42 图 43.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 ................................................................................... - 42 图 44.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建议............................................................... - 43 图 45.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 ........................................................................... - 43 - - 51 - 山东职业学院 关于本报告 为全面系统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 应社会关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根据教育 部《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教学厅函[2013]25 号) 和山东省有关 202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的要求,编制本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本校 自 2014 年起,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招生计划安排、 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报告的编制 工作,组织有关力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山东信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全面收集加工整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资源,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应毕 业生就业状况。由于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样性和毕业生离校后流动性增强,给就 业跟踪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报告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敬请谅解。 数据来源 本报告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山东高校 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系统”。报告引用的数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近五年本 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本校 2021 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数据。 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 一、毕业去向分类 按照教育部规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时分为:就业、升学、未就业。 1.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应征义务兵、 科研(管理)助理、基层项目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包含以下七种情况: (1)与就业单位签订省级就业部 门统一制定的就业协议书,且盖有单位人力资源(人事)部门公章或单位行政公 章; (2)具有人事调配权限的单位出具的接收毕业生及其人事关系(档案、户口、 党团组织关系等)的录用接收函; (3)定向、委托培养毕业生回原定向、委托培 养单位就业; (4)部队招收士官或文职人员; (5)医学规培生; (6)国际组织任 职;(7)出国、出境就业。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提供的录 用文件。 应征义务兵: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 科研(管理)助理:指被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聘用作为博士后、科研辅助 研究、实验技术、技术经理人、学术助理、财务助理等,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1) - 52 - 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科研助理、管理助理;(2)博士后入站。 基层项目就业: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1)国家基层项目,包括特岗教师、三 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 、西部计划; (2)地方基层项目,包括特岗 教师、选调生、农技特岗、乡村医师、乡村教师等地方就业主管部门认可的项目。 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 ,或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 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包含以下三种情况: (1)创立公司(含个体 工商户); (2)在孵化机构中创业,暂未注册或注册当中;(3)电子商务创业, 利用互联网平台从事经营活动,如开设网店等。 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 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全媒体运营工作者、 电子竞技工作者等。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用人单位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仅提供聘用证明、 工资收入流水等证明材料。 2.升学:包括:国内升学、出国(境)深造。 国内升学:包括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专科升普通本科。 出国(境)深造:指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 3.未就业,包括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 待就业:包含以下六种情况:(1)求职中:正在择业,尚未落实工作单位; (2)签约中:已确定就业意向,准备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3)拟参加公招考 试: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考试; (4)拟创业:准备创业,尚未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拟创立的实体尚未开始实际运营; (5)拟应征入伍: 准备应征入伍,尚未被批准; (6)参加就业见习: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实习” “企 业就业见习”“青年就业见习”等有生活补贴收入的项目。 不就业拟升学:准备升学考试,暂不打算就业。 其他暂不就业: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1)暂不就业:暂时不想就业等无就业 意愿的毕业生; (2)拟出国出境:准备出国出境学习或工作。 二、毕业去向落实率及其计算公式 按照教育部规定,计算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时,毕业去向落实人数包括 就业和升学人数之和。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就业人数+升学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率=毕业去向落实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三、报告期 - 53 - 山东职业学院 本报告数据期为 2021 年 8 月 31 日,统计对象为本校 2021 届毕业生。 四、其他说明 1.全国经济区域划分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 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 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 10 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 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 6 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 12 省(市、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3 省。 2.重点区域发展战略涉及区域说明 “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区域布局):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 18 省(市、区)。 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等 11 省(市)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 9 省(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涉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百分比计算取值说明 本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计算百分比时,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可 能出现 0.01-0.03 个百分点的误差。 - 5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