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产业规划内页.pdf
前 言 曾都经济开发区位于随州市城北,始建于 2004 年,2006 年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省管开发区,下辖九个村、社区, 总人口近 5 万人,中期规划面积 40.74 平方公里。 开发区作为曾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 下,曾都举全区之力建设工业园区,累计投入 20 多亿元用于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 “七纵八横”的路网格局,达到“七 通一平”,有效承载了入驻企业和项目,园区现有企业 95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40 家,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已形 成了“汽车及机械工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纺织服饰工 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的“五园 一区”产业布局,先后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 程先进园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 本规划明确 “十四五”期间开发区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为目标,形成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 工、应急产业、现代物流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发 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一、总 则 (一)规划背景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 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 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 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 站和中转站。如何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和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 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汉襄肱骨”,加快形成“桥 接汉襄、融通荆豫、众星拱月”的联动发展新格局,在全局中 找准极点、在高质量发展中释放极能,擦亮汉襄明珠是随州“十 四.五”时期战略任务。 曾都经济开发区作为中国专汽之都主要生产基地、随州国 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主要承载地,围绕建设专汽之都核心区、 现代农港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社会治理示范区目标,奋 力建设“工业强区主战场、县域经济主力军”。但园区规模和 基础服务设施不足,产业承载能力不够的问题逐渐显现,对园 区招商和投资造成不利的影响。 通过有效实施曾都经济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 能力,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4.《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 见》国发〔2012〕43 号; 5.《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 (国 发[2007]38 号);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改 委 2019 年第 29 号令); 7.《中国制造 2025》; 8.《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 年)》; 9.《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10.《随州市曾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纲要》; 11.《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 1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相关 规定及要求。 (三)规划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着眼于开发区所在区域资源优势、基础设 施条件、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 本着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使开发区的产业布局与随州 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并体现出前瞻性和科学性,促进区域经 济的整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重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 产,倡导生态型开发模式,提倡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 错位发展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开发区的优势产业, 明确区辖各乡镇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努力实现差异化 和错位化发展。 基础先行原则。根据开发区性质、作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统 一规划、综合开发和配套建设,协调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以及 其它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 品牌战略原则。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在积 极培育和打造名牌产品的同时,努力打造具有地域识别特征的 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原则。既要考虑近期实施的现实可行 性,又要兼顾远期发展的科学合理性,做到近期、中期、远期 合理衔接。 (四)规划范围 根据新修编《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8-2035)》,本次规划范围为:东至随州大道(316 国道)、 新春村边界、余家老湾村边界,西至㵐水河,南至明珠路,北 至甘沟子、龚家棚村界,规划总用地面积 40.74 平方公里。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十四五”期间(2021-2025),基准年度 为 2020 年(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部分经济指标数据 采取 2019 年)。 二、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曾都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全区经济社会概况 曾都区版图面积 1425 平方公里,2019 年末户籍总人口 66.2 万,其中农业人口 37.2 万,占总人口的 56.19%;城镇人 口 29 万,占总人口的 43.81%。辖 5 个镇、4 个街道、城南新 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149 个村、57 个居委会(社区) 。 2019 年曾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35.54 亿元,比上年增 长 10.03%;第一产业产值 30.91 亿元,同比增长 16.95%;第 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37.48 亿元,同比增长 9.95%;第三产业 实现增加值 267.15 亿元,同比增长 9.36%。三次产业结构比 为 5.7:44.3:4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525.59 亿元,同比 增长 10.72%;固定资产投资 469.94 亿元,同比增长 1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4.57 亿元,同比增长 10.23%;城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5010 元、19236 元,分别 增长 9.33%、9.43%。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7.85 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 34.26 千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棉花 0.75 千公顷,油料 5.81 千公顷,蔬菜 7.16 千公顷。 2.工业产业发展概况 曾都是产业集聚之地。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 纺织服饰、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发展迅猛,已形 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尤其是专用汽车产业 品种齐全,规模较大,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专 用汽车之都”。 2020 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 328 亿元,恢复到上年 同期的 88%。应急产业提速发展,开展应急产业基地建设三年 行动,瑞力专汽、四通专汽、神百专汽等应急项目顺利推进。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 23 个、总投资 12.5 亿元,认定国家级“小 巨人”企业 1 家,申报省级“小巨人”企业 6 家、省级“隐形 冠军”企业 12 家。夯实经济发展底盘,44 家重点企业完成产 值 235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6.2%。新增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 18 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2 家、限额以上商贸企 业 43 家。曾都区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3.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曾都区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增长极和农产品加工百 亿元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和产业优势,推动了 粮食、油料、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集 群集聚发展,曾都区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正在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新格局。目前,辖区内有国家 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省 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 家(湖北田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 司、舜天粮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神农生态食品股份有限 公司、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原木童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随州市晖宏兴布业有限公司)。 (二)曾都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曾都经济开发区始建于 2004 年,2006 年国家发改委正式 批准成立省管开发区。辖区 6 个村、3 个社区,总人口近 5.2 万人。园区现有企业 95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40 家,高 新技术企业 30 家。已形成了“汽车及机械工业园、农产品深 加工工业园、纺织服饰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现代物流园 和中央商务区”的“五园一区”产业布局,先后被评为全省农 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 区。2020 年,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招商引资 19.5 亿元;征地 1100 余亩;落地在建重点项目 19 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178.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47.7 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21.68 亿元;实现税收 2.5 亿元 (三)资源及社会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曾都区位于随州腹地,属地级随州市政 府驻地。随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 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汉 襄咽喉”、“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随 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宁西铁路和 107、312、 316 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贯 穿全境。 2.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十三五”期间,曾都区深入工业 强区主战略,突出特色,延伸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集中度,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实力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达到 359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 83 亿元。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66 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国家级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50 家,2019 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创新型县 (市、区)建设名单,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3.要素保障基础良好。2019 年区委、区政府组织修编《湖 北曾都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总用地面 积 40.74 平方公里,规划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目标,通过产 城融合、城乡融合形成“综合工业园”、“应急产业园”、“仓 储物流园”、“汽车及机械制造园”、“农副产品加工园”、 “新兴产业园”的空间新布局,为开发区今后 20 年以上的项 目建设搭建了平台和发展空间。 (四)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十三五”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等对全 球产业链分工协作产生冲击,部分核心技术出现“卡脖子”问 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 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曾都 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也面临挑战,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如 下: 1.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问题。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 格局,建立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核 心技术拥有率,发展新兴产业,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 智能化水平。加大产品和品牌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打造发展新优势,实现新兴产业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服务 营销等多方面以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2.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问题。拉长产业链、强化创新链、完 善供应链,最大程度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内 外上、中、下游产业间各企业的协作紧密度。针对产业发展的 难点、堵点,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企,推动龙头企业不 断做大做强,提高产业的增值能力。 3.进一步解决环境资源压力问题。逐步探索建立适应符合 实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加强资源和环境领 域的研发及其成果推广,积极发展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 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五)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发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在 “工业强区”中担当作为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滚 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总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1.国际形势 新挑战:将面对国际规则变动、国际市场变动和国际投资 贸易格局变动的多重挑战。全球价值链进入大调整、大重塑时 期,欧美发达国家推动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等 战略,制造业本土回流趋势明显,特别是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 竞争日益加剧。东南亚、非洲等新兴经济体也凭借低成本生产 优势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不少开发区面临高端回 流、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 新机遇:也面临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新一轮世 界科技革命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业浪潮已从互联网、移动互 联网进入到“硬科技”阶段,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新材料 技术、基因技术、空间技术等成为科技创新最前沿。新技术突 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 涌现,跨界融合、平台化、生态化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 征,世界经济正由工业经济进入新经济发展时期,人工智能、 区块链、5G、量子通信、基因生命工程等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 竞争的制高点与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国内形势 新挑战:一是经济周期的挑战。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 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宏观经济 下行压力加大。二是技术壁垒的挑战。主要发达国家对华核心 技术封锁将常态化乃至持续加码,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 突破难度显著增加,开放创新的实现路径日趋复杂化。三是区 域竞争的挑战。国内各种类型的经济功能区围绕中高端产业的 建设和人才等高端要素的竞争愈演愈烈,给开发区抢抓产业升 级窗口期、显著提升供给体系水平增加了困难。 新机遇:一是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机遇。“十四五”时期 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的关键时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 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带一路”有 效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中国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台 的中心,为改革开放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朋友圈伙伴。 二 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机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重新定义 中国投资吸引力,有利于将外资群体转化为我国全球创新生态 体系中新的力量。新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则主要依靠在超 大规模国家基础上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市场具有拉 动现代经济增长、促进专业化分工、虹吸生产要素和资源等基 本功能和作用,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成 为推动重大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主要力量。 3.开发区形势 新挑战:一是产业升级的挑战: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动力放 缓与新兴产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处于产业转型迭代的 换档期。新兴产业真正在经济增长上挑大梁、新引进的重大项 目反映到经济发展成果上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新兴产业的培 育和引进一定程度上存在惯性作用,原有的园区建设、招商引 资、投资促进政策、企业筹建模式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需 求需要更好的对接和适应。在产能转移的巨大压力下,对提升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 方面的具体路径还不够清晰稳定。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偏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人工智能、3D 打印等新产 业新业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处于上升的过 程中。二是创新驱动的挑战:创新要素集聚不足与创新成果转 化不足并存,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外向型经济转型对 创新生态与创新要素提出更高要求,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难度 加大。创新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整合利用,科技创新与企业、 产业、金融等联动发展的创新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匹配高端研 发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能力还在 形成中。市场机制活力不足,科技创新产出效能不高,具有重 要带动作用的科技龙头项目不多。特别是创新主体实力不强, 高新技术企业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现有的科研机构、创新平 台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产学研机构与区内企业 和产业缺少实质性的联系。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发展空间 受限与土地低效利用并存,处于集约发展的调整期。可开发利 用空间不足的问题凸显。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用地需求有较大 幅度的增长,用地的规模和指标日益紧张。高端研发、新兴产 业用地紧张与部分传统制造用地低效闲置并存,区域内占地面 积大、产出低的项目难以快速清退,影响发展质量提升。旧厂、 旧村和未利用地等低效空间较多,区域功能布局碎片化,产业 对接不协调,造成产业布局没有很好地形成协同集聚效应,空 间的精准匹配、集约高效利用有待增强。同时,环境保护的刚 性约束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城市化与产城融 合的加速推进,增加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难度,产业结构 调整、企业深度治理与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完善更加紧迫。四 是民生改善的挑战: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上不平衡的问题 并存,处于补齐民生短板的关键期。在经济功能区与行政区重 叠、老城与新城并存、城市与农村交织、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 融合的总体格局下,不同组团之间在发展上还存在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快速接入中心城区和枢纽站点的交通路网体系不够完 善,产城之间尚未形成有机衔接与互动。一方面开发区仍有“先 天不足”带来的单一产业园区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有针对性地 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不够,从财政投入、规划和用地等关 键环节向民生工程倾斜的力度不足,交通、居住、商贸、教育、 医疗等设施配套存在短板;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区也存在见缝插 针新上房地产项目和旧城改造中房地产占比过大的问题,加剧 了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压力。快速增长的人口规模和不断提 高的公共服务预期,给服务供给带来巨大压力,供给相对不足 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城市服务设施 和区域文化引领功能不强,开发区发展的品牌效应仍需强化。 另外还存在产业服务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新机遇:一是外向型经济优势向自主创新优势转换的机 遇。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产品试验-大规模推广-商业化”线性的科技与产业 创新发展路径正在发生着“逆向式”和“压缩式”的变革,创 新链接被大大压缩甚至逆向发展,通过逆向创新实现跨越突 破。这有利于发挥开发区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密集和辐射 内地、链接国际的综合优势,突出“创新资源引进来”与“创 新力量输出去”相结合,把外资集群转化为全球创新生态体系 科技伙伴。二是国家支持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机遇。国家着力推 进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国家进一步深化对 外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外资股比限制,将为开发区深 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打造全球企业投 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带来重大机遇。这些都表明,国家将进 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将为开发区 新一轮创新提升带来重大机遇。三是应急产业发展机遇。“十 四五”期间,应急产业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预计“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纳入国家战略体 系,将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内需市场 空间巨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在面临突发 安全事件和灾害时,对救援的及时性、实施救援的有效性以及 救援后恢复的水平都有更高的要求;国际市场对应急产业提供 巨大发展机会。四是国内及省市政策机遇。在“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 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中部崛起和湖北省 疫后重振,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为曾都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多重 有力的政策保障。湖北省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 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曾都区受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双重辐射,是汉孝随 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已形成以专汽产业为 主体,应急医药、应急食品、应急新材料为支撑的“一主多元” 的“大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产 业布局符合国家维护公共安全的重大战略方向,与湖北省区域 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曾都区有机遇、有条件争取国 家及湖北省更多的支持。 三、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 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紧扣全市“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桥接汉襄、 融通鄂豫、众星拱月”发展布局,围绕建设专汽之都核心区、 现代农港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社会治理示范区目标,坚 持“工业强区主战场、县域经济主力军”发展定位,科学合理 地确定开发区发展目标和建设目标,以持续创新、转型升级推 动发展动力转变,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快对接“武汉城市圈”,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提供支撑。 (二)发展战略 1.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的要求,培育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 行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拓展集群在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检 测、知识产权保护、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按照新型工业化 的要求,大力引进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2.立足区域视野错位协调发展 将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放在随州市、“十襄随”汽车零部件 “带状”集聚区甚至整个湖北省的大视野中考虑,要能实现随 州市内、随州与襄阳、随州与大别山革命老区产业的互动衔接、 整体融合和错位发展;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所在区域的独特历史 渊源、人文传统和资源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差异竞 争、错位发展,与随州市其他区域共同协作发展。 3.生态环境优先,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生态环境约束,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目标,转 变开发区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推进驻区企业间产业和资源的耦合,引导集约发展,拉长产业 链条,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产品关联度高、加工能力 强的配套企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4.集聚、集约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统筹考虑环境容量、资源条件、支撑条件、产业基础以及 发展潜力,引导关联产业项目向开发区聚集,促进优势产业相 对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坚持园区 化、规模化及集群式、集成式的发展模式。按照产业集群的发 展规律,以产业园区等产业集中区的建设为载体,从自身的发 展基础和优势出发,围绕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加快专用汽 车产业、食品工业等优势产业的集聚、集约发展,提高产业发 展的协调性、关联性,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发展定位 坚持“工业强区主战场、县域经济主力军”发展定位,强 力提升曾都经济开发区软硬环境和承载能力,建设宜业宜居宜创 的产业发展核心区、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样板区、产城融合 示范区、区。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建设国家应 急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发展核心区。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注重从抓企业向 抓产业转变,按照真正形成产业的方向引企业、抓项目,注重 选择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入驻,提高产业集中度、 关联度,集群发展、配套延伸。 创新驱动先导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 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着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激 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使园区成为全市的创新高地。 转型升级样板区。落实“中国制造 2025”发展战略,着 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利 用新兴科技手段拓展传统产业链、提升产业增值水平,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 产城融合示范区。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产兴城、 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产业 竞争力、城市吸引力和环境影响力,努力建设产业活力强劲、 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宜居、市民乐业幸福 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总体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曾都经济开发区基本建立创新要素集 聚、资源配置高效、转化路径清晰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透明高效、活力多元、和谐包容的城区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以 城带乡、互动融合、成果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基本建 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城,成为随州市 奋力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的重要支撑,成为湖北省城 市群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区,成为湖北省深化改 革、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力争到 2025 年,实现 GDP 年 均增长 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亿元,税收突破 5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随州名列前茅。 2.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基本确立。形成符合创新发展 要求的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创新型开发区。力争到 2025 年,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超过 56%,全区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超过 3.1%,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达到 12 件。 3.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优势产业地位更加巩 固,新兴产业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高端化特征更加明 显。力争到 2025 年,汽车改装产值与零部件产值的比例达到 1:0.8,电子电器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0%以上,战 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15%以上,现代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提升到 30%以上,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4.产城一体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公 共配套体系健全,智慧城区建设实现突破,城市绿道、“绿肺” 形成规模,湖泊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力争到 2025 年,绿化 覆盖率达到 43.7%,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单位 GDP 二氧化 碳排放完成省、市下达目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5%, 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同步推进。 5.人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水平,努力让居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 安全的食品,力争到 2025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8360.18 元,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 6.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开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法 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大部制、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体 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权力清单、流程清单、责任清单不断 健全完善,投资审批更加优化。 7.区域开放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园区发展大幅提速,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交通体系更加完善,产城融合建设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行政管理、城市规划、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 6 个方 面实现一体化。 四、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策略 1.“区域联动”策略:重点协调“城一区”关系、 “区 一区”关系、“区一乡”关系、“区一片”关系,整体协调推 动,分期分批实施。 2.“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1)整合产业园区优势,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积极引 导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向开发区集聚,提升品牌效应和影响 力;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产业协作分工,构建企业密切合作的网 络体系。 (2)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开发区应整合园区资源,依 据资源优势原则和错位发展原则,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 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积极引导大型企业入驻开发区,实现产业 规模化发展,提升开发区影响力,形成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 (3)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基础,促进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 共融互通,营造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主导产业与延伸产业链 之间的产业链接机制,鼓励企业向生产线两端发展,构建高附 加值的产业价值体系;同时通过分析主体产业的物质流、能量 流和信息流,构建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等之间的产业链接,促进资源节约(梯级)利用,降低企业生产 成本,提高产业园资源产出效率。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提升开发区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通过培育多元化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逐步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促进开发区 由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换。 (二)产业体系构建 “十四五”期间重点构建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 导,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应急产业、现代物流为支柱 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新型工业示范区。 (三)产业空间布局 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产业园区。 1.汽车及机械制造园 重点建设位于烟化路一汉丹大道一北外环路以北、首义路 以南之间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 634.21 公顷,是开发区主 导功能园区。主要依托恒天汽车、程力集团底盘生产线,加大 技改和扩能力度,形成规模生产,重点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 高附加值中重型专用车、特种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军用专用 车和轻型载货车底盘等系列,以底盘企业带动“零部件一底盘 一专用车一营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发展,确定区域核心 竞争力的底盘优势。 2.农副产品加工园 重点建设位于汉丹铁路以东、烟化路两侧区域,规划总用 地面积 120.38 公顷。主要以香思里食品、神农生态食品、舜 天粮油等企业为依托,促进食用菌、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为原料 的加工业加快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食用菌加工、转换能 力,重点加强食用菌提取物及制成品的研发生产。 3.应急产业园 重点建设位于中心大道与汉丹铁路交汇处以北之间的区 域,规划总用地面积 262.29 公顷。主要依托程力专汽、恒天 汽车、东合汽车等企业为龙头,利用好开发区的专汽产业优势, 积极推进消防车、新能源汽车、水陆两栖专用车、运油车、飞 机加油车等应急专用车制造,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延伸 产业链,构建集专用车等应急产业产品研发、检测、生产、交 易展示、仓储物流等五位一体的应急产业体系,为建设随州国 家应急产业(专用汽车)示范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4.新兴产业园 重点建设位于桃园路两侧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 140.52 公顷。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对新能源汽 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力度,促进新兴产 业成为开发区乃至随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随州市全力打造 产业新城提供新的动力。 5.综合工业园 重点建设位于汉丹铁路以西、新工一路以北、甘沟子路以 南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 382.47 公顷。利用其临近随岳高 速随县出入口的优势,依托现有入住企业,发展汽车零部件、 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产业,建成具有强大集聚力的综合产业 基地。 6.仓储物流园 重点建设位于裕民大道以东、中心大道以南、随州大道 (316 国道)以西之间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 65.41 公顷。围 绕开发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结合交通运输网络,集中布局仓 储物流园,服务于开发区内部各大产业园区。 五、主要任务 (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紧扣全市“汉襄肱骨、 神韵随州”目标定位、“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发 展布局,按照高起点、高水平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打造美 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展精品规划设计,组织明珠公园、沿河大 道及桃源公园、月亮湾公园及沿河景观等规划编制工作,对接 厥水河东岸生态环境提升 PPP 项目。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真正实现供水通、排水通、 供电通、道路通、供气通、供热通、通信通、宽带网络通、有 线电视通和土地平整的“九通一平”,满足企业和项目入驻的 基本需求。 优化开发区的人才生活环境,构建“区——社区”两级公 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加强就 医、子女入学、住房、健身、购物、娱乐等方面配套设施建设, 打造优质人才生活圈,增强开发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搭建人才 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产业 转型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重点项目(工程): 1.“两心”:建设开发区南部的商业服务中心、北部的公 共服务中心。 2.“四轴”:建设沿交通大道和裕民大道南北向空间发展 主轴与沿中心大道和桃园路东西向空间发展次轴(四轴)。形 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道路等级,形成“四纵五横”的 骨架性主干路网体系。( “四纵”分别为交通大道、季梁大 道、鹿鹤大道和裕民大道;“五横”分别为六草屋大道、新工 一路、桃园路、北外环路和甘沟子路) 3.“六组团”:建设四个工业集聚组团和明珠新城服务组 团、两水商务区服务组团。社区中心配置中学、医疗服务机构、 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 15 分钟生活圈。邻里中心配置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 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 10 分钟生活圈。 街坊中心配置幼儿园、24 小时便利店、街头绿地、街坊服务 站、文化活动站、卫生服务站、小型健身场所、快递货物集散 站等设施,形成 5 分钟生活圈。 (二)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 逐步推动建设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 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双创平台的“新九通一平” , 打造升级版投资环境,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打造融资服务平台, 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融资方式,形成政府引 导、社会资本参与、中介机构服务的良好机制。打造科技服务 平台,支持国内外科技机构落户开发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 技术成果转移、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检验检测认证、科技 咨询服务、创业辅导、知识产权服务等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 重点项目(工程):逐步推动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科技 孵化、检验检测、金融服务、营销会展、信息服务等多类公共 服务平台建设。 (三)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应急 产业、现代物流为支柱的,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补链强链,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 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工业示范区。 整合产业园区优势,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积极引导龙 头企业/知名企业向开发区集聚,提升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围绕 核心企业进行产业协作分工,构建企业密切合作的网络体系。 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基础,促进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共融 互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提升开发区产业发展环境,完 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通过培育多元化的生产性服务中心,逐 步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促进开发区由园 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换。 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国家应急产业园、汽车及机械制 造园、农副产品加工园、新兴产业园、综合工业园、仓储物流 园、中外合作产业园。 1.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曾都开发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以建设“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园(随州)”为目标,以“专、精、 特、新”方向发展专用汽车产业。以应急产业基地为抓手,做 大做强块状经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专用汽车产业深度融 合,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重要支撑,走产品差异 化、创新协同化、企业立体化、生产服务一体化之路,实现专 用汽车产业从传统经济发展思维向“互联网+”融合思维的转 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从生产为主向生产与服务 融合的转变,推动专用汽车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持续扩大“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品牌的影响力,打造一批 专用特种汽车细分市场“隐形冠军”。加快专汽产业向新能源、 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军民融合专 汽产业链。以“两化”融合、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品牌提升 为导向,加大专汽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专 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力争 5 年专汽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 100 家以上,专用汽车零 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 60%以上。 2.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以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 范园为目标,支持传统重点龙头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重点引 导、推动、扶持有突出资源特色、有良好市场前景、有一定科 技含量的粮食、畜禽、香菇、油茶、银杏深精加工骨干企业。 带动洛阳等镇域银杏种植、采摘园发展,延伸银杏旅游观光产 业链;将香菇深精加工产业链延伸,有效提取香菇多糖、“β -葡萄糖苷酶”等成分,发展生物医药取代传统简单干燥、包 装生产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取消香菇出口退税政策对 产业的影响。将曾都开发区建成全国最大的香菇、银杏深精加 工出口基地和中部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 3.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思路: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壮大与升级补缺完善产 业链和服务链,形成配套完整、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 系。以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音叉晶体谐振器、 集成线路板等领域,尽快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 群。以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为核心,培养龙头企业发展跨行业、 跨领域工业互联网体系,创建一批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快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力争到 2025 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 产值 20 亿元。 4.应急产业 抢抓应急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以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深化应急装备产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应急产 业逐步由传统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 由生产为主向生产与服务融合、由低端产品向专业化、智能化 产品转变,围绕应急产业发展需要,布局支撑产业发展的产品 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应急专用车、应 急物资、应急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应急产业体系,建设好以 应急车辆和应急装备(器械)产业为主导,在创新驱动、特色 集群、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急产业基地和围绕专用汽 车、应急装备等产业生产配套和增值服务,全面打造集科技研 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培训演练、金融服务、会展交易、 应急救援为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服务保障中心,努力实现应急装 备产业体系的突破、超越与领先。 5.医药化工产业 以中药、医药包装、医用材料器械、生物保健品四大领域 为产业发展重点,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营 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发展,大力 发展中药制剂和医药包装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制造,支持生物医 药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高端品牌。优 化重大项目布局,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创新产品, 加快构建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采用智能、绿色技术设备, 优化化工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快 发展精细化工、高端化肥,促进产业链延伸。 6.现代服务业 抢抓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通过外部引入和剥离制造业物 流功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以及专业仓储、 物流加工、物流金融和物流咨询等高层次增值物流服务,增强 现代物流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服务功能。创新现代物流发展模 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专业物流,助推制造业升级。 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货运航空公司、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积 极引入快递企业设立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打造区域智慧物流 中心。鼓励企业加强条形码、智能标签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 物流技术开发利用;支持龙头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 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鼓励推广各类“四流合一”智慧物流项目, 推动物流服务企业、物流园区、商贸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实 现社会分散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打造区域级物流公共信息平 台。 (四)提升循环利用水平 发挥园区化工产业集群优势,把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贯穿于循环化改造的全过程。营造主导产业与相关产 业、主导产业与延伸产业链之间的产业链接机制,鼓励企业向 生产线两端发展,构建高附加值的产业价值体系;同时通过分 析主体产业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促进资源节约(梯级) 利用,构建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 应急产业、现代物流为支柱的,以循环经济技术突破为动力的 特色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企业综合合作方式下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园区的核心 竞争力,提高产业园资源产出效率。 重点项目(工程):逐步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再生金属、 塑料、橡胶加工、建筑垃圾、报废汽车、电子废弃物拆解等项 目。 (五)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遵循产业集群发 展策略,依据资源优势原则和错位发展原则,大力引进专用汽 车及零部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积极引导 大型企业入驻开发区,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开发区影响 力,形成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集群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 围绕提升工作质效招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 等手段积极服务企业。以重点突破的方式抓招商,以市场化的 思维抓招商,以协调有序的举措抓招商。对重大项目洽谈、审 批、开工、建成、投产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着力解决土地、资 金、拆迁等难题,推动意向转合同、合同转在建、在建促投产,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投资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将投资 环境建设纳入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并利用园区微信公众平台公 布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 重点项目:围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应急产业、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招商,力争新引 进 15 个以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项目、好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区政府对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作用,加强对 管委会的目标考核。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开发区 建设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和协调。加强开发区决 策咨询和发展研究,成立开发区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深化与 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合作,为开发区科学发展提供参 考。 (二)创新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完善项目准 入和退出机制,推进管理规范、运行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 效的法治园区建设。 探索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及模式,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 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协调高效、监督到位的开发区管理体制。 加大开发区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的建设力度,强化开发区服务 功能,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水平。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 改革的要求,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政 府购买服务力度,培育支持科技型非营利服务机构发展。创新 企业服务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 深化各项改革措施,组织、支持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等形式,吸纳民间投资。努力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积极 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开 发适合民营企业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民营企业信贷 资金需要。引导和鼓励民间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 业融资难的问题。 放开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除国家明确限制的领 域外,所有竞争性行业和对外开放领域,都要以与国资、外资 相同的条件对民间资本开放。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降低人才落户门槛, 提高各项福利待遇,以高新技术项目引进为重点,从海内外吸 引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引导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业; 加大人才定向培训力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 才和企业发展符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和 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 素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企业实行股权和期权的薪酬管理模 式。 (四)提高招商引资力度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简化办 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的各类优惠政策, 利用信息网络等渠道,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通过定期发布 投资指南,向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技术标准、办事 程序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理审批制、 项目专人负责制、过失追究制等服务制度,增强各级公务人员 的责任意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 序。 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招商部门与市、区有关经济部门 的定期联系制度,重点围绕招商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实施过程加 强协调配合。广泛收集各个领域的引资项目,加强项目库规范 化、动态化管理。实行签约项目专人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 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定期向省、市招商局、项目办报 送重点招商项目,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除继续用好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 等引资方式外,还要积极使用并购、产权转让、参股、拍卖、 租赁、BOT、TOT 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开展 全方位招商引资。加大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专项招 商、上门招商。 (五)强化监督检查 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政策实施、 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工 作责任。区政府督查部门、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 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