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蔡玉洁-社会保障概论.pdf
洁 附件 1: 院 蔡 玉 新疆师范大学教案 商 学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社会保障概论 教 师 姓 名: 蔡玉洁 技 术 职 称: 讲师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1 教师姓名 蔡玉洁 职 称 讲师 所在院系 商学院 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 社会保障概论 总学时 36 授课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授课班级 19-3、20-5 班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2021-2022 学年 第二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目标主要为企事业单位人力 学习《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其目 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国家有关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 作为人力资源专业化人员掌握社会保障中各种制度的实际操作,提升 洁 课 程 目 标 资源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大多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实务工作,因此, 院 蔡 玉 其动手操作能力。 章节序号 教学时数 第一章 导论 2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4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6 第四章 养老保险 4 第五章 医疗保险 4 第六章 失业保险 2 第七章 工伤保险 2 第八章 生育保险 2 第九章 年金 2 第十章 住房公积金 2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4 复习 2 学 商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学 时 分 配 章节标题 合计 2 36 [1]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9 [2] 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 馆,2000 [3]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8 [4] 黎建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6 [5] 杨燕绥, 《社会保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洁 主 要 参 考 书 [6] 杨翠迎, 《社会保障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院 蔡 玉 [7] 邓大松、刘昌平等, 《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 评估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 丁建定,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 国家、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相关法律法规 [10] 国家、新疆民政部门网站相关法律法规 第六章 失业保险 第三节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学 章节名称 商 1.了解关于失业保险金缴纳的相关规定。 2.理解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模式,重点掌握失业保险金的缴 纳计算过程、有关于领取时间的计算。 3.通过学习失业保险缴费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体会中国政府 课堂教学 目的 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关注企业生存发展的现状,为企业减负解困的 决心和实际行动;通过梳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的具体规定, 了解如何通过政策设计来避免“养懒汉”问题,落实课程思政。 4.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锻炼其查找、整理、分 析、汇总、表达相关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3 学期伊始,将全班同学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基本养老保 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年金、住房公 积金七个题目中的某一个题目,保证每道题目各由一个小组来完成。 本节课内容之前,要求负责失业保险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第一, 自行在国家人社部、自治区人社厅网站查询资料,了解中国失业保险 制度的实际运行方式;第二,就中国失业保险的缴纳、领取等主要环 节进行梳理,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 PPT,并由任课教师任选小组内一 人,在课堂上用不超过 10 分钟的时间进行汇报;第三,其他小组同 学就日常生活中遇见的、想到的有关失业保险的实务问题提前进行提 以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为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的授课内容,在 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汇报以及相关问题,适时进行讲解和解答。 院 蔡 玉 教学内容 及时间分 配 洁 问,并由该负责小组在 PPT 中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一) 使用雨课堂系统设置单项选择题,复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 保险的内容,重点在于复习参保对象(即城镇居民是否可以参保)、 商 学 账户设置(即是否有个人账户)。 4 学生选择结束后,展示学生答题结果,并公布正确答案。 院 蔡 玉 城镇职工 洁 同时,在黑板上配合书写板书,如下所示: 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社会统筹 + 个人账户 学 失业? 即通过复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提出关于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 商 设计,引导学生记忆。 (二) 用漫画提出本节课内容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 5 第一个问题,疫情条件下,如何通过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来帮助 企业和职工降低生产和生活的困难;第二个问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 中有哪些手段可以避免“养懒汉”。 (三) 院 蔡 玉 洁 简要介绍中国失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中,结合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的出 现,着重介绍为何 1999 年开始首次实施《失业保险条例》;结合新世 纪初期各种社会保险陆续开征,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展开,介绍《社会 学 保险法》于 2011 年开始实施的基本背景。 (四) 商 通过图示展示失业保险的基本制度。 这里,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第一,失业保险制度不针对城镇居民,只针对城镇职工; 6 第二,失业保险制度没有个人账户,只有社会统筹账户,具有典 型的互助互济性; 第三,失业保险单位缴费率、个人缴费率并非固定不变,会随着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以此体现对企业和职工的减负效果,突出 课程思政。 配合内容,补充前面的板书如下: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社会统筹 + 个人账户 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院 蔡 玉 医疗保险 洁 城乡居民 失业? 失业保险 城镇职工 社会统筹 (五) 商 学 进行课堂计算题练习。 这一部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首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自行思考并作答,然后鼓励做完的学 生拍照在雨课堂中进行投稿,由教师挑选其中一两个学生的答案在雨 课堂系统中进行投屏,投屏时尽可能选择并不完全正确的答案,以便 7 教师和学生发现大家可能出错的点,同时,带领学生一同计算,以便 没有做出此题或者做错的学生能够补充更正。 第二,让学生通过计算更加直观地感受缴费率的变化对企业和员 工的影响,尤其是对企业成本降低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其有下降趋势, 尤其要理解下降的基本意图,体会中国政府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关注 企业生存发展的现状,为企业减负解困的决心和实际行动,理解这里 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越性。 洁 (六) 介绍失业保险的发放方式,按月发放。PPT 设计中层层递进提问, 院 蔡 玉 为什么要按月发放?如果不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通过现场思考来回答问题。 学 结合学生回答,展示按月发放的三个原因。 商 板书如下: 1.按月发放 (七) 讲解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 8 这一部分需要对三个条件进行逐一解释,并在后期具体领取过程 中配合对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洁 (八) 院 蔡 玉 用图示讲解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 学 这里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高于最低工资、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学、管理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低于最低工资, 体现了怎样的公平公正思想。 商 板书如下: 1.按月发放 2.低于最低工资 (九) 用图表方式展示领取时限问题,并配合进一步阐释第一个领取条 件(即缴费满 1 年)。多重复几遍,以便学生能够当堂记住。 9 同时,这里需要解释,为何要限制最长领取时限,体现了怎样的 洁 制度设计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板书如下: 院 蔡 玉 1.按月发放 2.低于最低工资 3.限制最长领取时间 (十) 展示 PPT 中准备的实例进行课堂练习,该实例在设计时包含 4 张 PPT、2 道题目,实际是反映了练习难度的不断加深,同时既包括题目、 也包括答案。第一张 PPT 设计 4 名员工,只要求回答是否可以申请领 学 取失业保险,每名员工对应前述关于领取时限的四种不同要求;第二 张 PPT 给出答案;第三张 PPT 建立在第一张 PPT 基础上,沿用同样的 商 员工,进一步提问关于最长领取时间的问题,实际就包含了可以领取 的三种不同时限要求;第四张 PPT 给出答案。 10 同时,这里关注开始领取时间与实际失业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引 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设计有什么目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院 蔡 玉 1.按月发放 2.低于最低工资 3.限制最长领取时间 4.适当延长开始领取时间 洁 板书如下: 由此总结,避免“养懒汉”的四种方式。 板书如下: 商 学 1.按月发放 2.低于最低工资 3.限制最长领取时间 4.适当延长开始领取时间 (十一)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 作业 1: 11 避免“养懒汉” 作业 2: 院 蔡 玉 洁 预习: 作业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资料学习相关内 容,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变化; 二是要求使用雨课堂完成相关练习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学 商 重点、难 点以及对 策 教学重点: 1.失业保险金缴纳的计算。 2.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限的计算。 3.理解失业保险缴费率变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4.理解失业保险制度设计对“懒汉”的限制。 教学难点: 1.失业保险缴费率变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第一,使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第二,学生分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三,小组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 第四,课堂上学生汇报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第五,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课堂练习相结合。 1.完成课上 PPT 中留下的思考题,并在下节课对学生个人的完成 情况进行抽查提问。 2.完成雨课堂中布置的练习题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填空、判断,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作业、思 考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