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变革的力量:能动者的联动(王鉴).pdf
课堂教学变革的力量:能动者的联动* 王 鉴 王力争 [摘 要]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S)是新世纪以来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 要力量。U 方是理论能动者,也是学校变革的外部能动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势能并能将其 转化为学校变革的动能。S 方是实践能动者,也是学校变革的内部能动者。二者的联动 会生成双方的内生力,促使课堂教学变革的同时,促进理论创新发展。佐藤学教授的“学 校共同体”理论、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李子建教授的“从 4P 到 4R”理论, 均在内外联动促进学校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普通高中 “铁板式”的课堂教 学, 同样可以通过内外能动者的联动来生成其内生力, 从变革教师开始,到变革课堂教学, 进而完成学校的整体性综合改革。 [关 键 词] 学校变革;课堂教学;能动者;行动者 [作者简介] 王鉴,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 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王力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兰州 730070) 大 学 与 中 小 学 合 作(U—S)是 新 世 纪 以 一、学校变革的能动者及其价值 来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力量。大 学中因有专业的教学研究力量而在理论与观 念层面可以引领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变革,中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其内部管理 小学因有教学的现场情境而成为大学研究者 与课堂教学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的 的主要田野。大学的研究团队,其实是学校 影响下,总会形成一定的模式。学校在运行 变革的外部能动者,学校的领导者与骨干教 过程中,稳定的模式是必要的,但模式化的管 师,就是学校内部的能动者。能动者自身具 理与课堂教学的程序化,总意味着保守与缺 备着一定的势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乏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课堂 为动能。外部能动者与内部能动者的联合行 教学模式容易成为变革的阻力。课堂中的问 动,会使动能达到最大化。所以,在大学与中 题虽然很明显,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教师总 小学相互协作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中, 是会凭借经验来开展教学,相信经验甚于相 如何使能动者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如何通过 信理论,甚至会出现有学者分析的实践工作 能动者的联动而达到最大的动能,显得尤为 者“拒绝理论”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 重要。 校内部常常会有能动者尝试变革,率先在自 —————————— * 本文系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 编号: 14YJC880076)的阶段性成果。 — 97 — 己的课堂教学中发生“静悄悄的革命”。 “ 小林 积极的变革者,将自身“势能”转化为“动能” 教师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餐的教师,变 并在学校变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成败在此 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 一举。 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等学生会发生戏剧 如 何 使 学 校 内 部 能 动 者 之“ 势 能 ”最 大 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地可持续地培育学生 化转化为“动能”?如何使学校内部能动者成 [1]学 校 内 部 为 响 应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的 教 学 。” 为推动进步的施为者?学校内部的力量需要 的行动,会形成专业合作的同事关系, “ 静悄 借助学校外部的力量来形成最大的“动能”, 悄的革命”便会从一间教室里萌生出来,形成 即需要学校外部能动者与其联动而推动学校 以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课堂变革模式。 内部的变革。 学校内部的能动者,将自身的“势能”转化为 学校外部之能动者便是 U—S 合作中之 “动能”的时候,学校变革便开始了。在这里, “U”方,因为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有教学研 学 校 内 部 的 能 动 者 的“ 势 能 ”是 什 么 呢 ? “势 究的专业人员,他们长期从事学校课堂教学 能”如何转化为“动能”呢?学校内部的能动 研究而成为储备相当“势能”的能动者。学校 者就是学校的领导者与骨干教师,他们是学 外部的能动者只有将其理论和方法与中小学 校变革的发动者,他们身上具备的“势能”就 课堂教学的变革联系起来,他们的理论与方 是他们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尤其是对课 法才能成为一种“势能”,他们的研究成果与 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理性认识与反思,以及对 学校内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这些问题解决的信心与能力。 “ 势能”是需要 外部能动者才能成为行动者。所谓行动者归 储备的,储备是需要时间、需要经验积累与理 来,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能动者 论学习的。如果教师的理念与方法不能付诸 介 入 实 践 ,参 与 实 践 变 革 ,与 实 践 行 动 者 合 实践变革过程, “ 势 能 ”也 就 永 远 是 一 种“ 势 作,促使真正的能动者转化为真正的行动者; 能”,而一旦“静悄悄的革命”在课堂之中一经 另一方面,实践层面的教师,带着问题去大学 发生, “ 势 能 ”就 会 转 化 为“ 动 能 ”,能 动 者 就 深造学习,学成归来。归去来兮,他们不是相 会变成行动者。因此,从学校内部来讲,如何 遇 在 大 学 的 课 堂 ,就 是 相 遇 在 中 小 学 的 课 让能动者变成行动者,是校长及学校的领导 堂。还有人开玩笑说,他们可能还正在通往 们要重点关注的事情,是学校课堂教学变革 课堂的路上。事实上,如果没有学校外部能 的起始环节。正如法国思想家阿兰·图海纳 动者,学校内部的能动者也能推动学校课堂 指出的那样: “ 在教育领域,学校被赋予的任 教学的变革,但是, “ 当局者迷”,学校内部的 务是把学生由其出身、家庭背景,以及支配这 能动者不仅对自身课堂教学的问题“不识庐 一切的地方精英所造成的特殊性中解放出 山真面目”,需要“旁观者清”的外部能动者的 来。这一切都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并非通过其 助力,而且学校内部的能动者因为是实践工 自身性质、更非经其内在秩序而界定的某种 作者而在理论上需要理论工作者的顶层设计 有力的——如果不是振兴人心的——社会图 与变革理论支持。所以,学校内部的能动者 像 ;这 种 社 会 是 依 其 自 身 的 支 转 而 被 界 定 与学校外部的能动者的联动,才能形成最大 的。而其行动者也同样地体现为将自己从特 的动能以推动学校课堂教学的变革,尤其对 殊性和过去的桎梏中摆脱出来,迎接普遍性 于像普通高中这样难以变革的“铁板课堂”, 和未来。”所以,他进一步指出: “ 行动者在其 更需要内外能动者的联动来推动它的有效变 中若不是推动进步的施为者(agents),就是朝 革。 [2]行 动 者 能 否 成 为 向 变 革 发 展 中 的 障 碍 。” — 98 — 学校内外能动者的联动,是一种“动能” 组合,其目的在于形成最大的“势能”并将其 转 化 为 学 校 变 革 的“ 动 能 ”。 在 联 动 的 机 理 中,内部行动者之间有一个核心的能动者,这 便是学校的校长,是集学校能动者势能于一 体的动力“齿轮”,他的行动会带动学校内部 其他的能动者,同样,其他的能动者的行动会 助推校长能动者的行动。这是一个内部动能 相互转化的机制。外部行动者之间同样有一 个核心能动者,他便是理论带头人,是集外部 能动者势能于一体的动力“齿轮”,他的行动 图 1 外部能动者与内部能动者的联动机理 会带动学校外部其他能动者,同样,其他的能 动者的行动,会助推“核心能动者”的行动,这 的学校变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借 同样是一个内部动能相互转化的机制。外部 鉴价值。 行动者与内部行动者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 (一)创建“学习共同体学校”联动模式 团队,两个团队中又有两个核心。两个团队 佐藤学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教 可以独自运行,从事各自的理论研究或实践 授 ,日 本 教 育 学 会 会 长 。 他 创 立 的 著 名 的 工作,但当两个体系组合形成一个体系之后, “学习共同体学校”理论,成为日本学校发展 内外能动者就形成了联动机理:一方面各自 变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佐藤学教 承担相应的任务;另一方面双方又面临共同 授是一位著名的学校变革的能动者与行动 的 问 题 解 决 ,即 学 校 课 堂 教 学 的 变 革 与 发 者,据他自己回忆,自 20 世纪 80 年代在地方 展。联动一旦形成,课堂变革便正式启动,这 大学的教育学院谋职以来,几十年间他深入 是理论与实践的联动,这是内部与外部的联 学校开展研究,观察过的课堂教学案例已达 动,这是团队与团队的联动,联动行动的价值 8 500 余 项 ,到 访 过 的 学 校 累 计 达 1 500 多 在于将内外能动者身上的“势能”最大化转变 所。他作为能动者,是以他的丰富而创新的 为学校课堂教学变革的“动能”,从这一点上 理论作为势能的储备的,他的著作如《静悄悄 来讲,学校内部能动者与外部能动者组成了 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 学校变革的“命运共同体”。 (见图 1) 学 习 的 课 程》、 《课 程 与 教 师》、 《学 校 的 挑 战 ——创建学习共同体》、 《学校见闻录——学 二、能动者联动: 习共同体的实践》、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 助推学校变革的主要模式 话》等,都影响了当代日本及整个世界的教育 学 ,他 本 人 也 成 为 学 校 变 革 研 究 的 权 威 专 新世纪以来,学校内部能动者与外部能 家。他的行动不仅是他个人的作为,还是一 动者联动而推动学校变革的成功案例确实不 个团队的贡献,他和他的团队深入中小学课 少,如佐藤学教授的“创建学习共同体学校” 堂,与教师们一起尝试建构学习共同体课堂, 的变革模式、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 他还在大学里或中小学里组织学术研讨会, 究”的学校变革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李子建教 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视角研究课堂的变革, 授 的“U—S 合 作 ”学 校 变 革 模 式 等 。 这 些 模 他同样奔赴世界各地做学术报告,宣扬“学习 式中均涉及学校内外能动者的联动功能,总 共同体学校”理论,以此来推动世界范围内的 结这些联动模式,对于理解新的时代背景下 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 99 — 佐藤学教授长期在滨之乡小学和岳阳中 革,这次改革自上而下,不仅变革了学校的课 学开展“学习型共同体学校”与“学习共同体 程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与编写了利 课堂”的实践探索。作为学校外部的能动者, 于学生学习的教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对课 他在这两所学校中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 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即以自主、全作、探究为 题,即这两所学校都解决不了几十名学生因 主的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来自民间的学校 厌学不到校的问题,也难以扫除校园暴力和 变革与官方的理念与方法是一致的,但在具 违法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试也处于全市 体的操作目标与变革的内容上更为具体。叶 最低水平。面对这些问题,佐藤学教授提出 澜先生倡导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及形成 自己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理论,将传统的以 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为理论能动者助力学 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习者 校内部能动者,促进学校变革的典型案例。 为中心的课堂。首先是学校内部核心能动者 早在 1994 年的《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 校长要接受他的理论并愿意在自己所在的学 的构建》一文中,叶澜先生表明了时代的精神 校尝试构建,然后是内外能动者的联动来促 在于关注未来与变革,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变革。佐藤学教授为 教育学研究者而言,都有是一场价值观、认识 此长期深入学校,以自己的理论来变革学校 水平和对教育情怀的考验。在 1997 年,她发 领导者,以领导者的变革来促进教师的变革, 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对基础 最终要解决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厌学的问 教育课堂教学中漠视学生生命的教学观进行 题。他写道:小林老师的课堂中有了学生的 了猛烈的批判,这篇文章唤醒了不少的教育 欢笑声,教师的门打开了,课堂的变化从一间 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启蒙了中国基础教育课 教室传到另一间教师。加纳校长也自己扛起 堂教学改革的先行者群体,这些先行者在全 摄像机给教师们录课了。这些形象的描述隐 国各地陆续成为学校变革的能动者。她自 20 喻了学校内外能动者联动的过程,外部的力 世 纪 80 年 代 开 始 反 思 中 国 教 育 学 的 重 建 问 量推动了内部的变革,内部的变革形成了内 题,这一学术重建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有 在的动力。为了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所 关理论、历史和方法论的批判反思的第一阶 有的教师必须打开教学的大门,通过教学和 段、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新基础教育实 范例研究,构建共同学习的同事关系。家长 验探索的第二阶段、以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 和市民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连带关系强 [4]理论的建设与不断 生为标志的第三阶段。 有 力 地 支 持 了 作 为“ 学 习 共 同 体 学 校 ”的 建 发展成熟,使叶澜先生及其团队储备了强大 设。在日本,佐藤学教授在中小学开展的行 的理论“势能”,这些势能将在基础教育的实 动研究可以说家喻户晓。到目前为止, “ 全国 验研究与学校变革发展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 有两万多名教师到滨之乡小学访问学习,岳 用。叶澜先生所主持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 阳中学也接待了数千名教师的参观学习。全 究 ,自 1994 年 开 始 ,经 历 了 探 索 期、发 展 期、 国已经有将近二千所小学以‘滨乡模式’挑战 成型期三个阶段的研究过程,走过了二十余 学校改革,以‘岳阳模式’推进中学改革的学 年的历程。叶澜先生和她的课题组成员、参 校也已经有三百多所,真正形成了学校变革 与试验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相关实验区教育 [3] 的燎原之势。” 部门领导等携手合作、相互支撑,共同探索基 (二) “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联动模式 础教育的改革问题,已经形成了当代中国基 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变革,来自 [5]叶澜先生及 础教育学校变革的一套理论。 官方的有新世纪以来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 其团队先后近三十年,历经五个阶段,不仅形 — 100 — 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还深度介入了基础 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最初,大学与学校伙伴 [6]正 如 叶 澜 先 生 自 教 育 学 校 改 革 的 实 践 。” 协作中心一直倡导以行动研究联结一线教师 己总结的: “ 一项研究,一项改革研究,靠什么 和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简明易懂、富有操作 持续下去?研究的持续,需要外部支持,但是 性 的 4P 模 式 : 澄 清 问 题 (Problem 只有外力是不行!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 clarification):协作讨论,辨明学校问题的症结 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 “ 实现学校的整体 所在;拟订规划(Planning):提出解决问题的 转型,这是我们的‘成事’追求,但只关注学校 方案;计划行动(Program action):在协作中实 转型,不思考在转型过程中如何促进人的变 施行动方案;进展评估( Progress evaluation): 革,那么事做不好,人变不了,最终也不能实 检 视 行 动 成 果 ,为 下 一 轮 行 动 研 究 提 供 基 现综合整体的学校变革。” “ 人如何‘成’?如 础。协作式行动研究不仅使大学人员和一线 何在做事中‘成’?如何让人自觉发展,我们 教师能够就共同关心并且真实存在的问题展 把‘发展自觉’概括为四句话:以学促自明,以 开协作,而且其自身鲜明的实践关怀和平民 [7]新 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 色彩也有助于破除一线教师对学术研究的误 基础教育唤醒的不是一两个教师,也不是一 解。这种协作式研究让研究者走出了大学象 两所学校,而是激发区域层面的整体性变革 牙塔,关注实践问题,同时,让一线教师接触 动力,并探索出区域学校群生态式成长的新 到了理论指导下的问题研究,形成了一种伙 路径。如果从理论自身的发展而言,将最大 伴协作的友好关系,这本身是一种制度上的 的猛子扎入实践,是为了获得外在的支持与 突破与创新。在协作研究的过程中,学校的 持续的发展,理论自身必须有内生力。如果 改善离不开参与人员的投入和承担,不管是 换一个角度,对于学校变革而言,理论能动者 内部能动者还是外部能动者,一旦参与学校 作为外部能动者的介入,旨在唤醒学校内部 发展变革活动之中,都要积极地投入,勇敢地 能动者的内生力,即内部能动者的“势能”转 承担,外部能动者的理论引领旨在唤醒内部 化成“动能”,而唤醒的过程就是内外能动者 能动者的发展自觉,这就有必要拓展教师的 的联动过程。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获 理 解 ,反 思 其 核 心 的 教 育 价 值 观 ,使 其 对 学 得了其需要的内生力资源,实践获得了其变 校、专业共同体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担 革需要的内生力能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负责任。外部能动者就要帮助教师由个体的 能动者的联动。 学习者和协作行动研究者逐渐转变成为一个 (三)香港 U—S 合作的联动模式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富有创新精神和变革使 香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 U—S 合作模式, 命的成员。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理论支持下新 则更为重要的是从制度创新方面完成了学校 型 的 伙 伴 协 作 的 4R 模 式 :关 系 建 立( 内外能动者的联动。自 2000 年以来,香港中 Relationship- building):大学与学校成员建立 文大学与香港的中小学开展了伙伴协作的学 愿景一致、平等互惠、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校变革研究计划,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大学 概念重建( Re-conceptualizing):大学成员重 与中小学伙伴协作中心,专门负责此项教育 视实际运用的学术成就,学校成员重视具有 改 革 计 划 ,著 名 学 者 卢 乃 桂 教 授 、黄 显 华 教 研究及理论基础的实践,并且双方强调校本 授 、李 子 建 教 授 、赵 志 诚 教 授 等 先 后 投 入 其 脉络下基于协作探究的知识获得与理论重 中,总结并形成了香港特色的大学与中小学 构 ;寻 求 资 源(Resourcing):双 方 积 极 地 扩 展 伙 伴 协 作 模 式 。 李 子 建 教 授 就 以 从“4P”到 资源,将周边的同事、学校和社区视为资源提 “4R”的 转 型 为 例 ,论 证 了 香 港 U—S 合 作 的 供者;反躬自省(Reflecting):大学和学校成员 — 101 — 开诚布公、互为诤友,通过反思、对话和分享 对理论的限制与误区进行修订,对实践的成 效 进 行 检 讨 ,对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落 差 做 出 调 整 。 从 4P 模 式 到 4R 模 式 的 转 型 ,一 方 面 是 伙伴协作由浅入深、由外及里的表征,另一方 面是学校变革制度的不断创新。为了真正实 现学校变革的目标,大学研究团队中吸纳了 中小学教师作为成员,常驻大学从中课题研 究,中小学中也常驻了大学的研究者,这种相 互渗透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与促进的协作机 制,对于 U—S 协作模式中能动者联动方式又 [8] 是一种创新。 上述三种模式都是理论能动者作为外部 能动者进入学校,发现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依据,启动学校内部的 图 2 内外能动者联动流程图 能 动 者 ,使 内 外 能 动 者 联 动 而 形 成 最 大“ 动 考试升学文化根深蒂固的西北的农村地区普 能”。学校的变革是艰难的,有很强的惰性及 通高中,能否通过 U—S 合作而开展学校课堂 其阻抗力,变革从外部打破比较容易,从内部 教学的改革呢? 形成内生力切实可行,能动者中的核心能动 学校的变革需要外部能动者的助力,使 者要善于培养能动者团队,使能动者成为联 内部能动者行动起来,变革就有了可能。外 动者,能动者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由外 部能动者的任务之一便是调动内部能动者的 而内、由少而多、由高到低,最终落实到每一 需要及变革的积极性。有一位普通高中的校 位教师的变化之中,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 长,因为在大学里攻读了教育博士学位,他的 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中,使课 思想正在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影响,使他开始 堂 发 生 真 正 的 变 革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的 质 量 。 主动思考自己学校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于 (见图 2) 是便作为学校内部能动者的核心能动者主动 邀请大学的理论团队进入他所在的高中做研 究并助推学校课堂教学的变革。 三、能动者联动: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甘肃省 L 高 推动普通高中的课堂变革 中是甘肃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也是所谓的优 在所有的学校变革案例中,小学和初中 质学校。但是校长深知,所谓优质学校的教 最为成功,而在普通高中开展学校的变革困 学并不优质,高考升学率的提升是建立在大 难重重。普通高中是学校变革中难以变革的 量的师生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基础上的。如何 “铁板一块”,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普通高 改变普通高中较为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校 中的实践工作者,他们都不相信普通高中课 长主动邀请大学的研究团队进入学校开展合 堂 的 变 革 ,也 不 愿 意 在 普 通 高 中 尝 试 变 革 。 作研究并启动了学校课堂教学变革项目。由 尤其是高中的实践工作者,他们坚信高中就 大学教学研究团队与 L 高中协商成立专业调 是拿“升学率”说话,谁都不敢拿高中的“升学 查组对学校的发展问题开展了专题调查,包 率”做实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在 括校园文化论证分析、课堂听评课活动、教师 — 102 — 座谈、学生问卷调查等。 是学生要有清醒的头脑参与课堂教学。第 通过调查研究与观察分析,发现该校课 二 ,丰 富 校 园 文 化 ,使 每 位 学 生 参 与 社 团 活 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单 动 ,保 障 学 生 喜 欢 学 校 、喜 欢 教 师 、喜 欢 课 一陈旧,课堂教学低效。在调研与座谈的过 堂。下午五点至六点为全校课外活动时间, 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各种文化体育音乐活动全部开放,学校形成 几点。第一,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作息 三十多个特长兴趣小组,让所有学生都能选 时间有明显问题。学生晚上十二点睡觉,早 择性参与其中,不同小组相对稳定可适当灵 上六点半起床,因为学生睡眠不足而导致课 活变化。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 堂上许多学生昏昏欲睡,教学低效。第二,校 如 书 法 、音 乐 、绘 画 、舞 蹈 等 文 化 活 动 ,如 演 园文化单调。学校缺乏整体校园文化设计, 讲 、戏 剧 、乐 团 、义 工 、宣 传 、劳 动 等 活 动 小 学生所处环境较为单一,学生的活动较少,学 组。学生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参加各种活动, 校成了单一的升学考试场所,不是学生的生 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 活 场 所 ,学 生 对 学 校 和 老 师 缺 乏 信 心 和 兴 各种兴趣特长,责任与能力。第二课堂为第 趣。第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以 一课堂打下良好坚实基础。丰富多彩的课外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 活动,让广大师生投身其中,形成了良好的师 学习方法显得陈旧落后。 生关系、生生关系,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内外能动者联动深入课 创造了条件。第三,变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 堂,通过听评课活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形成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 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外 式。联动团队通过邀请特级教师来校开展教 部能动者引入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而给予 学示范与教学研究、派出教师参与名师课堂 实践变革支持。为此,经过一学期的课堂研 教学、样本教学研究中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 究,联动者提出了大家“一起做”的事。第一, 学、开展专业听评课活动等形式,变革教师的 变革学校的作息制度,保障学生在课堂上头 教学观念,引领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向 脑清醒,让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充沛。晚上十 课堂教学要质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 一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半小时早操,十分 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潮。一些青年教师运 钟早餐,二十分钟早自习。八点上课。中午 用自己所长,引入慕课、微课等高中生喜欢的 有半小时午休时间。下午有一小时课外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翻转自 时间。保证学生有八小时睡眠时间和集中一 己的课堂,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适合学生学 小时活动时间。仅作息时间的变革就遇到了 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变革 很大的阻力,一些教师反对,说什么高中学生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睡眠有六个小时就够了。一些家长反对,说 外部能动者进入学校,助力学校课堂教 什么高中学生适合在晚上学习,所以晚上不 学变革,是因为学校有核心能动者校长的支 能睡得太早。针对这些问题,理论工作者在 持。但进入学校后,学校内部同样存在很大 学校开展了信息化时代教学的特点、学生的 的阻力。首先是中层管理者有不同的声音, 学习方式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等专 有人不同意在普通高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题讲座,还专门为家长开展了专题讲座答疑, 认为变通高中的课堂教学天经地义就是这样 引导教师的家长支持学校变革。通过作息时 子的,改革会影响升学率。甚至有人认为,高 间的调整,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可能性, 中生就应该少睡觉,高中生适合夜间学习,课 课堂教学有效或者高效的一个前提条件必须 堂上只适合讲授法等,对学校作息时间的调 — 103 — 整、校园文化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变革持否定 能”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动能”。即使是像 的态度。其次,教师之中,也有人对高中课堂 普通高中这样的“铁板课堂”,通过能动者的 教学改革持怀疑态度。 “ 院校协作作为教育改 联动,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真正问题,分析问题 革和教师改变的一种外在支持方式,其本身 形成的主要原因,引入解决此类问题的专门 的实现并非坦途,而需要吸纳更多的有效教 理论,生成学校变革中的先锋力量,逐渐促使 师发展的元素来配合,如方式要植根于或直 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发生变革,就可以有效 接与教学工作相关联、内容基于课堂教与学、 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这方面的探 注重发展教师的专业社群、要考虑组织的具 索只是刚刚开始,更多的伙伴协作研究要将 体情境、要强调教师的反思和自身能力、学校 普通高中课堂的变革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管理从集权转向分权等。一句话,只有真正 以打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地增强教师的赋权感,使他们对各种教学活 的“咽喉要道”。 (见图 3) 动充满信心,那么对教师最终实现其自身及 [9] 学 校 文 化 内 在 转 变 的 希 望 才 不 会 落 空 。” 这时候作为外部的能动者最需要通过引入理 论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在听评课 时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有睡觉的现象,访 谈后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晚上睡觉太晚。为此 我们组织教师们研讨了“上课睡觉去、放学做 作业去”的教学沙龙活动;针对学校照抄照搬 的“七中”远程在线教学,开展个案分析与批 判,决定放弃简单移植模式;针对学生学习兴 趣不浓厚、厌学严重的现象,开展了形式多样 图 3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变革流程 的课外活动。先找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 题的突破口,经过学校内外能动者的联动,重 学校变革的突破口是什么?如何找到学 新确立了学校文化,重新理解课堂教学变革 校变革的突破口是学校变革的关键。有学者 的理论与方法,在有效教学理念下,开展教师 认为,学校文化是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 培训与样本教学研修活动,发展了一批骨干 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学校文化建 教师,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能动者。 设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团结。所以,学校变革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学校管理理念发生 的突破口是引领教师形成良好的学校团结文 了很大的变化,使学校富有秩序;校园文化越 [10]也有学者根据对学校变革的种种阻力 化。 来越丰富,使学生富有生机;适学课堂应运而 的分析指出,如果能根据不同变革阶段及时 生,使课堂富有效益。学校的变革内生的力 调整变革策略、发挥变革“金三角”的关键作 量来自教师,但唤醒教师的声音却来自校外, 用、实现“U—S”双方的文化融合就会使学 正是在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改革过程 [11]众多的学者都将学校变 校变革取得成功。 中,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量,也正是在学 革的突破口确定为学校文化的重建。我们的 校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学校变革的理论与 研究也表明,学校变革的核心在于学校的课 方法,滋生了理论发展的内生力,U—S 协作 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就是重塑 的伙伴关系,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共赢合 课堂文化。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 作 ,能 动 者 联 动 的 意 义 在 于 形 成 最 大 的“ 势 就是要通过理论能动者与实践能动者的联 — 104 — 动,通过外部能动者与内部能动者的联动,变 课程与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革学校课堂文化,从作息时间、课外活动、师 ———————— 生关系等的重建来保证课堂教学文化与整个 参考文献: 学校文化的一致性。再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 变革审视学校课堂教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其 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革 [1]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 综合学习课程[M]. 长春: 长春出版社,2003. 5. [2]阿 兰·图 海 纳. 行 动 者 归 来[M].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2008. 1. 升学考试为主的“应试文化”,倡导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课堂核心素养文化。在近十余年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课 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国家推行的 [3]佐藤学. 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J]. 中国德育, 2007, (1). [4]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M]. 桂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9—33. [5]叶澜. 基因[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 教师培训计划及校本教学研修有很大的关 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文化从根本上已经 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 [6]叶澜.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 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5. 36. [7]叶澜. 新基础教育:唤醒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 人民教 育, 2016, (3—4). 及课堂教学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教师的观 念与行为层面,课堂教学没有发生根本性的 变革,学校整体的文化追求还没有变。未来 十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将在 普通高中。鉴于此,在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 课程改革之前,通过学校内外能动者的联动 模式来探索相关经验,对于深化高中阶段的 [8]李子建. 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式行动研究:从 4P 到 4R [J]. 上海教育科研,2007, (8). [9]卢乃桂. 操太圣. 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 教 育研究, 2002, (12). [10]张东娇. 学校变革压力、机制与能力建设策略[J]. 教育 研究,2016, (9). [11]李伟. 陈红艳. U—S 式学校变革成功的阻碍及条件[J]. 高等教育研究,2014, (6). A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Interaction Relation of U-S Wang Jian & Wang Lizheng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U-S) is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n the one hand,U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actor,but also an external driver in school reform which has theoretical advantages and transforms theory into school reform power. On the other hand,S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actor,but also an internal driver in school reform.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between U-S generates endogenous power,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but als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For example,professor Sato Manabu's School Community Theory,professor Ye Lan's "Life,Practice and Education" Theory,as well as "4P-4R" Theory of professor Li Zijian,have played vital roles in school reform. As for the problem of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inefficiency,we can try to adapt the reaction relation of U-S which can generates endogenous power by transforming teachers and classroom teaching,and then completing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reform. Key words:school reform,classroom teaching,initiator,actor Authors:Wang Jian,Direct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the Yangze Scholar of Ministry of Eudcation;Wang Lizheng,doctoral student of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责任编辑:金东贤]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