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精选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

看我口型:Gun5 页 255.765 KB下载文档
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王卫军).pdf

2017 年第 10 期(总第 294 期) 教 DOI:10.13811/j.cnki.eer.2017.10.009 育 信 息 化 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求索 王卫军 1, 韩春玲 2, 蒋双双 2 (1.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摘 730070; 730070) 要 ] 教育作为反贫困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在增加收入、形成人力资本、提升个体可行能力、改善贫困文化等 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通过梳理教育贫困的基本概念,明确教育贫困独立于其他贫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 基本内容、空间结构、深层内涵等三个层面,其成因主要 来 自 经 济 贫 困 、文 化 贫 困 、教 育 自 身 贫 困 等 ;探 讨 了 教 育 贫 困 是 社会贫困产生的重要根源,与经济贫困存在恶 性 循 环 的 关 系 ,并 在 教 育 信 息 化 促 进 教 育 精 准 扶 贫 的 内 在 依 据 与 外 在 条 件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精准扶贫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取向目标的三个层次: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提高贫 困对象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个体可行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 [ 关键词 ] 精准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 教育信息化 [ 中图分类号 ] G434 [ 文献标志码 ] A [ 作者简介 ] 王卫军(1976 —),男,甘肃通渭人。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E-mail :wwjnwnu@gmail.com 。 教育精准扶贫由教育扶贫发展而来, 是国家精 准扶贫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 一、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属性 于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减贫脱贫 , 阻断 “贫困代际传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递”,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世界反贫困大纲》一 Myrdal )在《世界贫困的挑战—— 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994 年,国务院印发 书中首次提出反贫困概念以来 , 反贫困作为一种学 的《国家八七攻坚计划(1994 — 2000 年)》提出,“要基 术研究出现在人类社会 [4] 。 国际社会关于反贫困的概 本普及初等教育, 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 念 ,主 要 从 反 贫 困 的 过 程 、手 段 、方 式 等 三 个 方 面 来 训” ,标志着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始 。 2015 年 11 表 述 : 从 反 贫 困 的 过 程 来 说 , 将 其 表 述 为 “Poverty 月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中 央 扶 贫 开 发 工 作 会 议 ”上 强 Reduction”,意指减贫,即“减少贫困的因素,强调反贫 调 ,要 “坚 持 精 准 扶 贫 ,重 在 提 高 脱 贫 攻 坚 成 效 ”“治 困的过程性”[5],是最初的反贫困的阶段;从反贫困手 贫先治愚,重在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2] 同年 12 月, 段来说,将其表述为“Poverty Alleviation ”,意指 扶 贫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提出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 即“减轻 、缓 和 贫 困 的 程 度 ,重 点 在 于 强 调 减 缓 贫 困 —“五个一批”, 即发展生产脱贫一 贫的主要途径—— 的程度”[6] ,是政府实施反贫困的进一步措施;从反贫 批 、易 地 扶 贫 搬 迁 脱 贫 一 批 、生 态 补 偿 脱 贫 一 批 、发 困 的 目 的 来 说 ,将 其 表 述 为 “Poverty Eradication ”,意 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表明教育脱贫 指消除贫困,即“根除、消灭贫困,强调反贫困的目的 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最直 性”[7],是反贫困的最终目标。 因此,反贫困是从减贫、 接的精准扶贫, 标志着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正 扶贫,直至消除贫困的过程与阶段。 [1] 式开始 [3] 。 教育作为反贫困最直接 、最有效的策略,其在增 基金项目:2016 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MCM20160402 ) 57 电化教育研究 加收入、形成人力资本、提升个体可行能力、改善贫困 习行为懈怠等。 (2)空间结构层面。 教育贫困在空间结 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反贫困对教 构上表现在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教育贫 育的价值主要是促进个体发展,保障其基本的受教育 困指由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国家或地方教 权。 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教育是社会 育贫困绝对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表现为文盲率、入 发展的理性诉求。 从社会层面来看,教育是社会经济 学率、辍学率等;中观教育贫困指由教育生态系统导 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提高智力资本的根本 致的教育发展问题,表现为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功 策略,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改变智力资本就 能有限等;微观教育贫困指由学校层面的教学体制不 是改变人力资本,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 完善、基础设施不足、师资严重缺乏等导致的教学效 在的具体问题,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及 果不佳。 (3)深层内涵层面。 深层内涵的教育贫困主要 其个体发展能力与可行能力,进而发挥教育的社会发 表现为教育不均衡,是由自然地理禀赋、区域经济发 展功能。 第二,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 就个体层 展等因素导致的个体受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 面而言,教育为个体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机会 ,通过加 果等不公平现象,具体体现在区域内、城乡间教育的 强个体技能培训提高个体基本生存能力 , 诸如满足 量与质的不均衡,量的方面包括不同区域或城乡间学 “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等提高个 校数量、教育资源数量、资金投入力度等,质的方面包 体生存与发展机会,诸如掌握工作交往等基础技能。 括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等。 二、教育贫困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教育贫困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贫困、文化贫困、教 教育贫困 (Poverty Caused by Poor Education )是 育自身贫困。 (1)经济贫困是教育贫困的基础因素。 经 指教育领域的贫困状况。 从词义上来说,教育贫困是 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 人类众多贫困类型中的一种, 也是贫困在教育领域的 两个方面: 一是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 具体表现。 从词源来说,教育贫困产生于经济学家从教 经济基础与资金保障;二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形成了 育领域测算贫困的方法,并以此判断是否贫困。 从教育 经济贫困,直接导致教育投资不足,造成教育事业难以 贫困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来说,教育贫困是“教育领域物 支撑,出现办学水平低下、学生辍学率较高的现象。 (2) 质与精神匮乏的总和” ,与经济贫困、文化贫困及权 文化贫困是教育贫困的关键因素。 美国人类学家刘易 利贫困等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贫困。 从人口增长率对 斯(Oscar Lewis)在 20 世纪 60 年代研究墨西哥贫困的 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出发,经济贫困主要 过 程 提 出 了 文 化 贫 困 理 论 , 并 在 其 所 著 的 Five 指由于人均收入过低、资本形成不足而形成的“低水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平均衡陷阱”或“贫困的恶性循环”,经济贫困的直接 一书中首次提出“贫困文化”这一概念[9]。 所谓“贫困文 体现是,支持个体发展的资源有限,个体受教育投入 化”就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 较低甚至没有,使其陷入教育贫困,导致社会总人口 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 素质较低,从而使社会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10]。 文化 [8] 58 (二)教育贫困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贫困的表现形式 贫困理论指出, 文化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与精神态度 教育贫困独立于其他贫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 的关键因素。 文化贫困是由人们的传统观念导致的行 在教育贫困的基本内容、空间结构、深层内涵等三个 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的落后状态,这种落后的精神 层面。 (1)基本内容层面。 教育贫困可表现为知识贫困 状态是导致教育贫困根深蒂固的因素, 如父辈受落后 (Knowledge Poverty )、信息贫困(Information Poverty )、 观念的影响,不重视教育,且形成教育目标导向偏差, 文化贫困(Civilization Poverty )。 知识贫困指由于剥夺 导致“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受经济条件 人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或渠道 ,导致的无 的约束, 人为地剥夺或减少子女接受各类教 育 的 权 法继续完成学业的现象,如失学、辍学、受教育年限低 利,导致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受教育水平低下。 (3)教 等,从而导致社会智力资本严重不足;信息贫困指由 育自身贫困是教育贫困的内在因素。 教育自身功能的 于贫困导致的缺乏获取、收集、交流学习信息或知识 发展与完善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育自身的 的方式与能力,具体表现为缺乏现代通信技术 ,处于 贫困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内因。 教育自身的功能主要包 “数字隔离”(Digital Divide )状态;文化贫困指由传统 括系统功能、内在结构、教育效果等三个方面:从系统 观念导致的消极思想, 具体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学 功能的角度来看,教育贫困表现为教育体制、教育功 2017 年第 10 期(总第 294 期) 能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教育陷入贫困的现象;从内在结 教育贫困与经济贫困相互制约,教育贫困会导致 构的角度来看,教育贫困表现为资源配置不足、师资水 经济贫困,经济贫困又制约了教育贫困,会形成“低人 平低等问题,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等现象;从教育效果 口素质 → 低劳动力素质 → 低劳动生产率 → 贫困 → 低 角度来看,教育贫困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 教育投入 → 教育贫困 → 低人口素质”[12] 的恶性循环。 低等问题,导致出现教育教学效果不高等现象。 教育贫困意味着人口素质较低 , 导致劳动力素质较 低,个体生产能力较低,陷入经济贫困之中;而经济贫 三、教育贫困与经济贫困、 困导致个体发展的资源有限,教育投入较低,陷入教 社会贫困的必然关系 育贫困之中,最终导致社会总人口素质较低 ,从而使 教育贫困是社会贫困产生的重要根源,主要体现 社会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导致这种恶性循环关 在社会贫困产生的原因、内容与标准等方面。 第一,从 系的过程较为复杂,即教育贫困不会直接导致经济贫 个体层面而言,教育贫困限制了个体能力及个人生产 困,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间接渠道导致的经济贫困。 间 力,会导致个体的物质贫困,从而导致个体的精神贫 接渠道一般遵循“受教育情况 → 家庭或个体的能力 → 困,反之,个体的精神贫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 劳动生产率”的路线,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情况对家 育的发展,使其个体能力偏低,进而陷入物质贫困中。 庭或个体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从事的经 从社会层面而言, 教育贫困限制了社会整体发展水 济活动、物质资料的拥有、社会关系等,其中的任何一 平,会导致社会陷入物质贫困,从而导致社会的精神 个因素都可能导致家庭与个体能力的不足,从而导致 贫困,反之亦然。 第二,教育贫困是构成社会贫困的重 低劳动生产率,并限制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要内容。 教育贫困是由社会的经济贫困、政治贫困、文 化贫困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从社会经济贫困的角度 四、教育精准扶贫关于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追问 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用于支持教育教学事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 业的经费有限,使得教育条件落后或不足 ,从而导致 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 个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 从社会政治贫困而言,社 手段,为教育精准扶贫推进提供了时代契机。 教育贫 会体制落后、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教育功能弱化,教育 困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致因,并非单一因素导致,涉及 教学质量不佳,使其陷入教育贫困中;从社会文化贫 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层面。 因此,利用教育信息化 困而言, 传统儒家观念导致教师文化观念相对传统、 自身优势,是解决贫困地区教育最基本 、最核心问题 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水平不高,从而陷入教育贫困中。 的有效方式。 第一,通过教育信息化为贫困地区输送 第三,教育贫困是衡量社会贫困的重要指标。 教育贫 针对性优质教育资源,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 困主要是从文盲半文盲比率 / 初中以下比率、 教育差 问题;第二,在为贫困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 距率、教育基尼系 数 、教 育 SST 指 数 、教 育 FGT 指 数 上,对贫困对象所在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 ,提升教师 等指标衡量社会贫困,且每种指标都有其使用范围与 的教学水平。 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 使用盲区,见表 1。 这些指标一般只能单独使用,教育 高其职业技能水平;第三,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及贫困 SST 指数与教育 FGT 指数则是从教育贫困的范围、深 对象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最终提高个体的可行能力, 度、广度等方面综合衡量教育贫困。 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 表1 指 教育贫困指标 标 文盲半文盲比率 / 初中以下比率 教育差距率 教育基尼系数法 教育 SST 指数 教育 FGT 指数 适用范围 教育贫困的人口规模 使用盲区 / 劣势 未完成义务教育人口的内部结构变化 [11] 教育贫困人口与最低贫困 线 之 间 的 平 均 、 相 对 教 育 无法反映未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口的规模、教育贫困 差距程度 人口中教育差距的分布情况等 说明教育的不平等程度 无法反映教育贫困人口的规模情况 通过教育贫困的范围、深度与 分 布 状 况 ,了 解 教 育 贫 可能导致高估教育基尼系数,以至于教育贫困发生 困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教育贫困强度、教育贫 困 深 度 、教 育 贫 困 发 生 率等方面的测量,并进行教育贫困的因素分解 率偏高,且无法将教育贫困的指标进行因素分解 直观解释教育贫困的能力较差 59 电化教育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在依据 困文化;其次,扶贫的政策是自上而下制定并予以实 1. 创新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 施的,扶贫措施精准性与灵活性不够 ,在不适用的情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 况下,无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多元主体在时 下, 贫困地区的教育精准扶贫必须符合教育治理现代 空上分离,造成了沟通协调不畅。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 化的基本要求。 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一 精准扶贫中的应用,能够使教育精准扶贫多方主体利 种重要手段,创新了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1)教育精 用硬件设备和相关的软件平台, 突破时间空间障碍, 准扶贫需要一定的周期使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得 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沟通 [13],通过信息平台协同多方 到提升,针对传统教育精准扶贫存在对象识别不精准、 参与,形成扶贫共同体,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高等 扶贫方式缺乏个性化、信息传输速度慢等问题,教育信 院校、农村学校、城区学校等扶贫协同共同体,依托信 息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有效信息精准输送至教育 息化平台对教育精准扶贫精准发力。 国家主要从宏观 精准扶贫对象,依据精准扶贫对象的诉求,实施个性化 上制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拨付扶贫资金、考核扶贫 帮扶,随着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改善,能够形成教育信 效果等。 地方政府主要是保证扶贫政策的实施及工作 息化与教育精准扶贫之间的良性循环。 (2)教育信息化 的推进,同时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形成衔接。 企业可以 能够提高教育精准扶贫成效, 教育信息化能够发挥高 对贫困对象进行职业技能指导,高校可以对贫困对象 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对贫困地区教师教学 所在学校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教 能力的提升及教学资源的改善,精准帮扶,节约人力 学水平。 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快 投入的成本。 (3)利用大数据能够精准采集、识别扶贫 速、精准地结对帮扶,促进区域间教育的协同发展。 对象,及时对扶贫措施做出实时调整,改善以往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外在条件 扶贫更多关注物质资料扶贫的现状,满足贫困对象自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有其内在依据,也 身发展的教育需求,并实现对其精准管理。 60 有其外在条件,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自身优势,结 2. 从物质扶贫走向精神扶贫 合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教育最核 传统的教育扶贫更多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与 心的问题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学生资助等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新建校舍、 1. 教育信息化使教育精准发力成为可能 购买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学生资助主要包括学前 教育信息化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但能对 补助、义务教育减免、高中生资助、职业教育免除学杂 教育的某些方面精准发力。 传统教育扶贫更多关注的 费和补助生活费、普通高等学校助学贷款等。 教育信 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过于强调财力投入的作用, 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则更加关注精神扶 并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环境的改善与内涵建设同步的 持。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脱贫的根本 问题。 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设施改善、优质 目的在于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充实贫困对象的精神 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也明显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内涵。 精神扶贫的本质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即改 而教育信息化在设计与开发数字资源、推送个性化数 善贫困文化,通过教育改变贫困地区人口长期生活在 字资源、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网络研修等 贫困之中特有的文化特质,也就是贫困地区人口的习 方面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人力、物力,还能提高贫困 惯、风俗、心理定势、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 地区人口(包括农民、教师、学生等)的个体可行能力, 跨越被人“扶”到自己“扶”的转变,但是这种改变比物 进而通过“扶”教育之“贫”实现反贫困。 质的扶持更具有滞后性,更具挑战。 在教育精准扶贫 2.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教育精准扶贫进程 过程中, 教育信息化更加关注子代群体的知识水平、 教育本身具有长期性、周期性、滞后性等特点,在 能力结构和价值观,是典型的精神扶贫的范畴,可以 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实现教育扶贫。 教育信息化尤其在 使子代群体获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彻底脱贫并不再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观念转变、专业知识更新、 返贫,精神扶贫可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信息素养掌握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对于促进教育精准 3. 有效协同多元主体的参与 扶贫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教育信息化本身 传统的教育扶贫过于强调国家的单方扶贫作用, 也是以计算机、 多媒体和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 如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 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参 信息技术,其经验能够被有效地复制与推广。 教育精准 与主体单一的方式容易引发一些问题。 首先,使贫困 扶贫领域,教育信息化的介入,可以加快教育精准扶贫 对象产生政策依赖心理,脱贫认知薄弱,从而形成贫 进程,为加快教育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017 年第 10 期(总第 294 期) 3.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中优势明显 发专题类、技术素养类、专业发展类、综合类资源,借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优势主要体现 助网络研修平台,开展线上远程指导与线下讨论相结 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能力 合的混合式网络研修,构建名师与贫困地区教师之间 提升等方面。 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方面,通过设计开 的学习共同体,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 发通识类、民族类、特色类数字资源,借助网络教学平 发 展 ;在 职 业 技 能 培 训 方 面 ,通 过 远 程 指 导 、专 题 讲 台,向民族地区教师与学生推送数字资源 ,以推动贫 座、实际操作示范等方式,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 困地区教育发展;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通过设计开 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脱贫致富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EB/OL].[2017-07-30].http://www.cpad.gov.cn/art/1994/12/30/art_46_51505.html. [2] 新华网 . 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EB/OL].[2017-08-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11/28/c_1117292150.htm. [3] 国 新 网 . 精 准 扶 贫 脱 贫 的 基 本 方 略 是 六 个 精 准 和 五 个 一 批 [EB/OL].[2017-08-16].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5/ 33909/zy33913/Document/1459277/1459277.htm. —世界反贫困大纲 [M]. 顾朝阳,等译 .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5-6. [4] 冈纳·缪尔达尔 . 世界贫困的挑战—— [5] 王俊文 .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基于人的发展视角 [D]. 上海:复旦大学,2010. [6] 朱霞梅 . 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 黄承伟 . 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 姚培娟 . 教育贫困与教育扶贫 [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29 (4 ):98-99. [9] 吴理财 . 论贫困文化(上)[J]. 社会,2001 (8 ):17-20. [10] 周怡 .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J]. 社会学研究,2002 (3 ):49-63. [11] 张锦华,吴方卫 . 中国农村教育贫困对社会经济和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 ,26 (5 ):335-339. [12] 赵茂林 . 西部农村“教育贫困”与“教育反贫困”[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 (5 ):16. [13] 马敏 . 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J]. 世纪行,2016 (3 ):15. Value Explor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o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ANG Weijun1, HAN Chunling2, JIANG Shuangshuang2 (1.School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2.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Education, a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anti-poverty,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creasing income, forming human capital, improving individual capability and improving culture. This paper combs the basic concept of education poverty and clarifies that education poverty is independent of other forms of poverty in three aspects: basic content, spatial structure and deep connotation. The causes of education poverty are mainly from economic poverty, cultural poverty and education itself poverty. This paper shows that education poverty is an important root of social poverty, and there is a vicious circl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poverty and economic poverty. On the basis of internal basi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promoting targeted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levels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goal: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poverty -stricken areas, improving the level of vocational skills of the poor, and improving individual capability and the culture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Key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61

相关文章